卡塔赫纳三面环水,得益于加勒比海风带来的潮湿、温暖的气候,全城植物葱茏,景色宜人。古老的城堡、教堂的塔尖与一幢幢乳白色、浅蓝色的现代化高层建筑“混搭”于一个空间里,倒也互相加分。外城赫特塞马尼区散布着一座座低矮、古旧的平房,这是普通人聚居的地方。在独立广场的左侧是人群拥挤的市场,市场对面耸立着古老的圣弗朗西斯科教堂。教堂壮观雄伟,始建于1590年。广场右侧为“一百周年公园”,园内花木繁盛,芳草萋萋的烈士大道从公园西侧延伸出去。独立广场的一边矗立着9位哥伦比亚爱国志士的铜像,当年他们均被害于这个广场上。广场西端有一座高耸入云的钟楼,钟楼的那一边就是卡塔赫纳的内城。
内城分为圣佩德罗、中产阶级云集的圣迭戈及拥有“大众场所”美称的盖特塞马尼。卡塔赫纳内城有一广场名曰马车广场,这就是殖民时期专门拍卖奴隶的市场。这一地区街道狭窄,在穿过希马尼的街道时,甚至无法想象那里的狭窄巷子里只能容两个人并排走过。街道上的建筑大多低矮,小楼的底层有高大的落地窗和用铁条交织成各种图案的窗棂。楼上有雕饰花纹的木制阳台。小贩穿行于街巷之间,卖木炭的、卖椰果的、卖鲜花的,还有端着盘子卖甜食的妇女,听着那些叫卖声,卡塔赫纳城特有的情调开始晕染开来。
马车广场西侧是玻利瓦尔广场,广场中心屹立着一尊玻利瓦尔塑像,玻利瓦尔跃马举剑,威武坚毅,气吞山河。1810年,玻利瓦尔在加拉加斯领导大起义失败后,于1812年来到卡塔赫纳。他在这里积聚力量,发表了著名的“卡塔赫纳宣言”。后来,玻利瓦尔再度东征,1819年博亚卡战役后,他建立了大哥伦比亚共和国,并出任第一任总统。
玻利瓦尔对卡塔赫纳怀有深厚感情,将它称为“英雄城市”。玻利瓦尔广场西侧的宗教法庭大厦建于1610年,是一座殖民时期巴洛克风格的雄伟建筑。石头门口上镶有盾形纹章,木制大门装饰绚丽,庭院典雅幽深,堪称那个年代的建筑精品。古老大厦内现辟有一个历史博物馆和一个图书馆,值得进去细细观赏。广场东北角的大教堂是座古朴、肃穆的巨大建筑,始建于1575年,20世纪初又进行了大规模的改建。教堂内18世纪制作的镀金祭台、卡拉拉白色大理石布道坛及造型优美的连拱廊,至今令人震撼不已。
保存良好的千年古城,沿海岸的城堡、碉堡及美丽的海滩,令不少到访哥伦比亚的游客都选择来卡塔赫纳一游。丰富的历史遗存,经典的建筑风格,使得卡塔赫纳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19世纪末期哥伦比亚的卡塔赫纳,电报员Florentino Ariza爱上了富商的女儿Fermina Daza,他用热情洋溢的情书打动了Fermina Daza的心,二人迅速相恋。然而,由于身份地位的悬殊,Fermina Daza不得不屈从于父亲,离开了卡塔赫纳,在年轻的Fermina Daza看来,二人的爱情只是少不更事的幻觉而已。 几年后,Fermina Daza在父亲的安排下,嫁给了有好感的医生Dr. Juvenal Urbino。正值霍乱时期,一个医生丈夫不仅能带来优渥的生活,更是生命有力的保障。Fermina Daza渐渐忘记了当年的事情。可是Florentino Ariza却没有忘记,当年一无所有的青涩少年,继承了伯父的遗产,成为富有的船商,他经历着不同的女人,但是内心却对Fermina Daza念念不忘,他能做的事情,就是等待,等待重逢的那一天,纵然五十多年过去,对她的心意还一如往昔。
本书是加西亚·马尔克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出版的第一部小说,小说讲述了一段跨越半个多世纪的爱情史诗,穷尽了所有爱情的可能性:忠贞的、隐秘的、粗暴的、羞怯的、柏拉图式的、放荡的、转瞬即逝的、生死相依的……再现了时光的无情流逝,饱含了人生的哲理,闪耀着人性的光辉,被誉为“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爱情小说”,是20世纪最重要的经典文学巨著之一。
这部光芒闪耀、令人心碎的小说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情故事之一。——《纽约时报》
一部华丽炫目的作品,写尽了爱情、死亡、回忆的主题。——《华盛顿邮报》
一个力量无穷的爱情故事,一部永恒的杰作。——《新闻周刊》
这是一个充满人情味的、超乎时间之外的故事,他是本世纪最有魅力的作家。——《芝加哥太阳时报》
一部在写作上烂熟的小说,永远暗含丰富的哲理,充满人性的光辉。——《出版家周刊》
加西亚·马尔克斯把爱情写成了一种救世恩典,一种使生命具有意义的伟大力量。——《明镜周刊》
爱情战胜了死亡,作者将对女性世界的认识融入到字里行间,为我们创造了一个世界,我们便会梦想着都要去的世界。——《星期周刊》(哥伦比亚)
《霍乱时期的爱情》写尽了生命的尊严与哀伤,呈现出一片人世的奇迹。——《朝日新闻》
《霍乱时期的爱情》是加西亚·马尔克斯最著名的作品,为我们描绘了爱情中的执著、忠诚与命运。——《ABC》(西班牙)
在《霍乱时期的爱情》中,马尔克斯发掘出一条新的道路,一条漫长的永恒爱情的通道。——《快报》(法国)
《霍乱时期的爱情》是马尔克斯最好的小说,这场关于男女间各式爱情令人万般感喟。——《泰晤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