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解决行业现有问题访采暖散热器委员会主任宋为民

2014-12-04 00:34阮祥林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 2014年7期
关键词:钢制散热器防腐

文/阮祥林

宋为民——一个采暖散热器行业响亮的名字,早在1988年他便进入了采暖散热器行业,至今已经26年,他见证了中国采暖散热器行业的成长与发展,可以说是最了解中国采暖散热器行业的人。采暖散热器从最初的监狱生产到今天已是一个价值400多亿不可小视的行业,除了企业家们的努力,作为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副秘书长、采暖散热器委员会主任的宋为民也付出了他的汗水,在制定标准、促进国际交流、引进技术、提升产品品质等方面做了应有的贡献。在面对行业现阶段的问题,他选择在现有条件下积极、主动的去解决,而不是去等待体系的完善;而对于行业的发展,他则认为需要通过行业企业的发展来夯实。

采暖散热器行业的现状

记者:采暖等同菜篮子、米袋子,散热器产品关系到千家万户,您能简单介绍一下这个行业的基本情况吗?

宋为民主任:我们行业底子薄,年产值过亿的企业只有50家,产值达到5000万的大约有150家,全行业2700家,1000万的1000多家。整个行业的年产值约400个亿。以铸铁760为基准算,产量为7.5亿片(铸铁760散热器为128W)。现在推进节能减排,也在进行产品结构调整,主要是推动轻型散热器发展。我们行业中习惯将除铸铁外的采暖散热器,包括钢、铝和精细装饰后的铸铁称为轻型散热器,轻型散热器以钢制为主,这其中有钢制板型,钢制柱型,壁式穿片,包括卫浴散热器。钢制散热器占销售量48%;钢铝复合,铜铝复合等复合散热器占市场25%;压铸铝散热器主要出口,产能达1.5亿片,如果按标准折算,约占总产量的四分之一,而实际上产量是1亿片,它的市场占有率低,只有1%,我们委员会在加强推广。从市场占有率可以比较明显的看到产品结构变化,铸铁散热器过去占到了市场的90%,目前在减少,约占市场17%。

记者:目前采暖散热器行业发展的趋势和现状如何?

宋为民主任:近几年采暖散热器行业发展比较迅速,主要有几个方面,一是受房地产行业发展的影响,需求大量增加;二是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过去老百姓生活条件差,能用上暖气就不错了,要求不高,现在老百姓对于产品的要求提高也促进了行业的发展;三是国内外的交流,主要是国外交流,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经验给行业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帮助。这些年国内从业者的素质也在进一步提升,行业中有博士、硕士等高学历人员,相比之下,过去的基础比较薄弱。另外,住建部供热改革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我们委员会也在积极配合,帮助推动创新发展。不过近几年行业也有不理想的地方,主要是企业利润下降,还有一些三角债的问题。当前的环保要求提高以及人力资源成本上升也给了企业很多压力。

国际交流带来行业转变

记者:因为起步落后,中国很多行业发展较之国外还有一定差距,那么采暖散热行业的国际交流对于行业发展有什么促进作用?

宋为民主任:说到交流的作用,散热器的转型升级最早还是从引进国外产品开始的。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我们就通过一些私人的关系拿到了国外的一些钢制板型散热器,当时觉得这种产品非常不错。

1995年,瑞士、德国、奥地利等国家就开始与我们有一些交流活动,那年是我们第一次行业性的出国考察,回来之后我们便向建设部打报告,希望开始研究钢制轻型散热器,觉得这是一个发展方向。当时我们出国学习的机会不多,反而是国外企业眼光比较远,看到了中国的巨大市场,他们就主动跟我们做一些接触和交流,我们开始时是比较被动地进行交流。

早期出国考察,很多企业有些犯怵,我们委员会就出面组织。之前我们跟意大利的公司接触过,开展过交流活动,当时企业很感兴趣,觉得大开眼界,学到很多东西。21世纪以后,我们更是加强了交流,每年我们都组织企业去国外参展或观展,这也使得企业学习了不少东西。现在好了,企业们自己就能极积、主动地出国考察。这也是发展的需要,需要开拓视野,去了解国外的产品、国外的销售、国外的管理。我个人觉得企业多出去多走一走,看一看是很好的事情,因为我们行业中很多是民营企业,企业老板的视野决定了企业发展的规模。因为民营企业就是老板说了算,所以他的视野与高度对企业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也没有制度来制约企业的进步。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比如集团化了之后,就需要靠制度,人管不过来。为此我们也进行了一些管理技术的培训。

记者:那国外采暖散热器行业与我们最大的差别在哪里?

宋为民主任:不同有很多,首先直观上有很多不同,我们散热器的造型丰富多彩,特别是21世纪初,造型五花八门,但有些华而不实,我认为这并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方向。国外一般就是板型、柱型、压铸铝的,欧洲散热器多是白色,合适家居。散热器最多只能是房间的点缀,不能太抢眼,倒是酒吧之类的场所,可以个性化一些。我们也指导企业不要在造型上过于下功夫,还是应该加强工艺和管理的提升,应该在结构上做优化,加大散热面,提高金属热强度。

我们与国外先进产品深层的不同就很复杂了,主要牵涉国情的不同。举一个例子就能很好的说明这个问题。比如刚才我们说到我们拿到国外的钢制板型散热器,觉得很好,但想在我国推广轻型散热器却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情。

过去我们都是铸铁散热器,完全不用担心腐蚀的问题,而这种钢制散热器的寿命在我国可能不长,因为它可能会被腐蚀,如果要在我国推广轻型散热器必须解决防腐问题。在初次接触到国外的轻型散热器后我们便开始分析腐蚀机理,当时建设部还下发了2万元研究经费,我们委托北京科技大学帮助我们分析,用了两年时间基本把腐蚀机理以及腐蚀点,如何造成腐蚀等问题分析清楚了。随后我们便出版了两本书,在全行业推广,教育企业应该如何预防,从那以后企业才开始重视产品的使用寿命和腐蚀问题。

这些年我们围绕轻型散热器的寿命问题投入了大量的精力、财力,一直在下功夫,我们一直想解决这一个困扰行业的问题。解决防腐有两个办法,一是从系统上解决,这是最根本的方法;二是被动防腐,从产品上解决。

在现有基础上解决当前问题

记者:防腐关系到采暖散热器寿命,这不论对于企业和用户都是大问题,从系统上解决防腐最根本,但为什么不采用呢?

宋为民主任:轻型散热器的腐蚀问题要从系统上解决最根本,要从供暖水质开始,这也是欧美发达国家验证过的,但从这里解决问题的难度比较大。因为我们国家国情不同,牵扯多方面的问题,比如跑冒滴漏的问题,这些年可能情况好一些,过去偷水的情况很严重。1995年我们和国外专家交流,询问他们是怎么解决阀门跑冒滴漏的问题,结果国外专家完全不能理解这个问题,说阀门要漏那就不是阀门。有些问题在我们这里很突出,但在国外根本不是问题,这是我们与国外最大的差距。另外国外的锅炉房非常干净,就像是实验室一样,而我们则很粗放,锅炉工都是农民工,供暖水都是黑的。国外的水质控制得非常好,都有仪表来控制,非常严谨。从这方面看,我们国内短时间内还很难解决系统问题,这不单是设计问题,更重要的是管理问题,偷水之后让供暖管中进入氧气,很容易导致腐蚀。

自从意识到了水质问题,我们便开始着手这方面的工作,北京供暖水质的标准是2004年颁布的,当时我们也一直积极配合这项工作,想从系统上解决问题。当时大家都认识到了水质标准的重要,所以也把问题提上了议程,从节能减排的角度看,供热占建筑能耗的30%,当时北京市建筑节能达到65%的标准也提出来了,要解决建筑节能的问题,牵涉方方面面,我们当时觉得这是一个解决问题的时机,便加强供暖系统的研究,北京先实施,再给全国做示范。

供暖水质很重要,不仅是对末端的散热器,包括锅炉、供暖管道都会有腐蚀,它会影响到整个供暖系统,所以这些标准的制定可以说是利国利民。

当时我们几家会员企业也积极参与到标准的制定中。但总体来说,2004年颁布供暖水质标准后,推进得没有想象中那么快。所以话又说回来,这不是一个设计的问题,而是一个管理的问题。举一个例子,在非采暖季节,为了节约管理成本,供暖企业就将管道内的供暖水放空,这样就不需要管道的维护和检修了,等到采暖季节来临再来检查,这种做法非常省事,但是对于整个供暖系统损害很大,因为管道内很潮湿,空气一进入,很快就腐蚀了,这使得管道寿命大大折损。这也会导致供暖末端——我们的采暖散热器受到影响。

所以说,从系统解决比较难,需要社会的综合素质提高,而目前很难达到共识。

我们委员会还是努力想从系统上解决,这是解决散热器寿命问题最根本的方法,这也是最经济,最节能环保的办法。不过,采暖水质国家标准的颁布对于我们非常有意义,有了这个标准之后就避免了很多问题。当出现漏水的情况时,如果水质不达标,就不能将责任推到散热器上,而且企业在生产研发新产品时也有了依据,能更好进行推广。

记者:那被动防腐有哪些措施呢?

宋为民主任:由于从系统上目前很难解决,于是我们从产品的被动防腐上也做了很多工作。被动防腐,一是通过涂料解决,在研究完腐蚀机理之后,我们当时在行业推荐了一批防腐的涂料。通过比较,我们首选了武汉材料保护研究所的产品,他们在涂料的研制上帮助做了很多工作。很多企业至今仍在使用他们的涂料。当然,这些年一些企业也生产了其它的一些涂料。防腐上我们讲是三分涂料七分工艺,企业对内涂防腐看法不一,一是不好检测,二是涂完后不保证有效果,因为如果涂抹不均,有漏点,就全白费了。住建部曾想将达不到水质要求的供暖企业停业,直至问题解决,这会导致一些企业倒闭,不如强制企业进行防腐处理。围绕内涂防腐,我们委员会推广了机械灌装、内真空式等很多方式,在工艺上下了不少功夫。当然,内层防腐并不是我们指定的唯一办法,也可以讨论其它方法来达到防腐的目的。

另外,在材质上我们也做了一些努力,比如有些企业都开发了复合材质的产品,通过材料来解决。前面说的铜铝复合便是从材料解决的产品之一,还有一些内衬材料,也是想从材质上解决腐蚀问题。

采暖散热器的寿命也是我国发展到现阶段散热器面临的问题,我们所采取的办法也是现阶段可行的办法,我们必须主动去解决问题,不能去等待整体的完善。这也使得铸铁散热器还有市场,因为对水质要求不高,这是它最大的优势。采用外表面喷塑,内表面用乌沙,这也是我们散热器发展的方向。

采暖散热器委员会的工作

记者:在采暖散热器防腐问题上委员会做了很多工作,而除此之外采暖散热器委员会还做了哪些工作呢?

宋为民主任:采暖散热器委员会是在1986年成立的,成立后做了一些事情,当时首先是做调研,想了解一下行业有多少家生产企业?产量能有多少?当时统计大约是几百家,但数目不准。第二件事就是制定标准,郑金峰是采暖散热器委员会第一任主任,当时编制了七个标准。在当时的情况下编制标准是比较可取,因为配合着行业检验检测细则和分等规定的实施,以及生产许可证的颁发,使标准得到非常有利的贯彻。标准有时解释起来很复杂,有了分等规定可以进行量化,可操作性强。当时的生产企业底子薄,也比较乱,因为铸铁污染大,生产环境恶劣,工艺水平低,大部分是劳改厂和监狱来生产这种产品,后来很多企业的技术人员都是来源于此。

生产许可证从1987年下半年开始颁发,一直到1993年结束,生产许可证的颁发使得行业管理要轻松一些,比如当时颁发了许可证的企业660多家,生产企业的数量直接就能统计出来。生产许可证的颁发对于提升我国采暖散热器的质量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提升了企业的管理水平和人员的配备,加强了各科室的配备,检测室,实验室,总体来说对行业的提升作用很大。当时一推标准,二推标准图,三搞技术培训,包括质量检测培训,生产管理培训等。当时由于生产许可证对培训有要求,所以培训很多,培训时间比较长,对企业的发展和行业的进步还是有推动作用的。

我个人觉得当时生产许可证对于行业的规范有很好的约束作用,我希望政府有一些宏观管理的措施,有利于行业发展。现在只要在工商注册就能生产,完全不需要任何的资质,产品质量无法保证。其实国外也是由行业出具一些证明来把关的,我觉得这是有必要的。到1993年后,住建部就靠国际标准——ISO标准来考核,陆续把生产许可证取消,我觉得这对于整体的管理不是很有利。

记者:你对行业的未来有什么期待呢?

宋为民主任:一定要注重创新,老百姓对散热器的要求在提高,再加上国外产品进入中国市场,这使得行业的创新在大大提速。我还希望我们行业的企业能够把工作做得更扎实。

猜你喜欢
钢制散热器防腐
◆ 散热器
◆ 散热器
散热器
基于防腐层电阻率的埋地管道防腐层退化规律
◆ 散热器
CAP1400钢制安全壳现场组装焊接质量控制
压力容器补强圈设计与防腐对策
-70℃ 09MnNiDR钢制2000 m3乙烯球罐的焊接工艺
09MnNiDR钢制球罐用W707DRQ焊条焊接性能
一起埋地钢制管道变换气泄漏事故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