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吉芬,李丽莉,董建芬, 邹雅琴
(1.禄丰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 禄丰 651299;2.云南省楚雄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 楚雄 675000)
禄丰县位于滇中高原东南部,辖3乡11镇164个村委会,总人口42.6万,是滇西重要的交通枢纽,素有“恐龙之乡、滇西咽喉、工业重镇”之称。禄丰县自1996年在吸毒人群中首次检出HIV阳性感染者以来,截至2012年底共报告HIV/AIDS 605例。目前,我国艾滋病疫情有从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扩散趋势[1],为了解禄丰县2005-2012年艾滋病流行变化趋势,为今后有效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的流行和蔓延及制定可行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对禄丰县8年来艾滋病疫情进行分析。
资料来源于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
禄丰县2005-2012年累计报告HIV/AIDS 484例,其中AIDS 150例,死亡86例,见表1。
表1 禄丰县2005-2012年HIV/AIDS发病及死亡情况
2005-2012年报告的484例HIV/AIDS中,疾控机构报告 289例(占 59.71%),医疗机构报告 195例(占40.29%),医疗机构报告比例逐年上升,见图1。
图1 禄丰县2005-2012年HIV/AIDS报告情况
禄丰县HIV/AIDS病例14个乡镇均有分布,主要分布在金山镇 125例(占 25.83%)、广通镇 93例(占19.21%)、一平浪镇79例(占16.32%)。
2.4.1 年龄分布
在报告的484例HIV/AIDS中,年龄最大77岁,最小2岁,以30~39岁年龄组为主,占45.87%,其次是20~29岁年龄组,占32.02%。
2.4.2 性别分布
484例HIV/AIDS中,男性311例,女性173例,男女比例为1.80:1。
2.4.3 职业分布
以农民为主,占报告总数的44.83%(217例),其次是家政、家务及待业人员占29.34%(142例),不详和其他占7.86%(38例),工人占6.61%(32例),餐饮食品业占2.48%(12例),商业服务占2.07%(10例),民工占1.86%(9例),离退人员占1.45%(7例),幼托儿童占0.83%(4例),干部职员、公共场所服务员及长途驾驶员各报告3例(占0.62%)、散居儿童及医务人员各报告2例(占0.41%)。
2.4.4 婚姻状况
484例HIV/AIDS中已婚212例(占43.8%),未婚179例(占36.98%),离异或丧偶74例(占15.29%),不详19例(占3.93%)。
2005-2012年报告的484例HIV/AIDS中,经性传播途径感染呈现逐年上升趋势,经静脉注射毒品感染有逐年下降趋势,见表2。
表2 2005-2012年禄丰县报告HIV/AIDS感染途径构成比 %
禄丰县2005-2012年艾滋病疫情结果表明,该地区艾滋病疫情呈中度流行态势。从发病及死亡情况来看,2005年到2007年发病人数高,死亡率也高,2008年后发病人数居高不下,但死亡率降低。一方面由于宣传到位,多种途径发现艾滋病病人,让病人能够早发现,并及时得到治疗;另一方面全国实施免费抗病毒治疗,提高病人的生命质量,延长了病人的寿命。
疫情监测发现,医疗机构艾滋病病例报告逐年增多,是由于医疗机构开展了PITC工作,加上医生自我保护意识逐年增强,手术前都要求病人做艾滋病抗体检测。因此应加强医疗机构常规监测检测力度,更大限度地发现感染者和病人,及时提供综合随访服务预防艾滋病的传播。
疫情显示,禄丰县艾滋病疫情以金山镇、广通镇、一平浪镇较为严重,由于这三个乡镇有钢铁厂、盐矿、煤矿等企业,经济在禄丰县相对发达,流动人口多,同时吸毒者也多,因此报告病例较多,疫情较严重。病例主要集中于青壮年,20~39岁两个年龄组占 HIV/AIDS总数的77.89%,其中又以男性为主。由于这类人群正处于性活跃期,多为农民,文化水平较低,缺乏艾滋病防治相关知识,自我保护意识欠缺,很容易感染艾滋病。已感染病人中,已婚者占了 43.8%,针对这类人群要普及家庭预防知识,减少夫妻之间和母婴传播。同时应加强对重点人群的宣传教育工作,尤其是20~39岁年龄段人群,以农民、待业人员、外出务工人员为主,加强防艾宣教培训,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自我防病意识,以预防艾滋病的传播和蔓延[2]。同时要积极开展吸毒人员针具交换和美沙酮维持治疗工作,以控制艾滋病在吸毒人群中的流行。
疫情显示,禄丰县经性传播途径感染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历年报告病例中异性传播所占比例从 2005年的25%上升到2012年的64.79%,近两年来开始发现有同性间的传播上升速度明显,这是值得注意的新情况,性传播已成为主要传播途径,须加强经性途径感染的预防与控制[3],重点加强宣传和提高安全套的使用率。
综上所述,禄丰县艾滋病疫情呈中度流行态势,HIV/AIDS感染处于平稳状态,数年艾滋病防治效果初步显现。禄丰县艾滋病流行现状分析显示,未来禄丰县艾滋病流行以性传播为主,须加强对经性途径感染的艾滋病防治工作,如促进妇健中心工作,在娱乐场所积极推广安全套100%使用等。对注射吸毒人群广泛开展针具交换、美沙酮维持治疗[4]。笔者建议今后应充分发挥政府主导及各部门相互协作的作用,进一步加强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加大监测、检测力度,加强感染者综合随访服务,提高抗病毒治疗质量及大力推广安全套使用等工作,以控制艾滋病在当地的流行和蔓延。
[1]李秀芳,张北川,王燕飞,等.女性性服务者性病患者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8,24(4):398-399.
[2]刘 攀,汤 先.中国流动人口艾滋病流行现状与防控对策[J].医学与社会,2010,23(2):39-41.
[3]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联合国艾滋病中国专题组.中国艾滋病防治联合评估报告(2007年)[R].北京,2007.
[4]吴尊友.行为干预是预防艾滋病有效疫苗[J].中国艾滋病性病,2003,9(3):147-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