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疗法对改善重度烧伤患者焦虑情绪的效果观察

2014-12-02 03:17:48广西贵港市人民医院广西贵港537100
吉林医学 2014年36期
关键词:音乐疗法中度重度

周 桃 (广西贵港市人民医院,广西 贵港 537100)

烧、烫伤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意外伤害之一,作为一个应激源,可引起机体一系列应激反应,包括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的改变,甚至可导致精神障碍的发生[1]。烧伤治疗过程中需要经受诸多的痛苦体验,如受伤时情景、创面频繁换药的剧痛、手术植皮及后期整形、愈合期难以忍受的瘙痒、瘢痕所致的容貌和或形体改变,功能障碍等,患者往往难以接受这一沉重的打击,产生沉重的心理负担,导致焦虑、抑郁甚至绝望等心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患者治疗和护理的顺利实施,甚至妨碍患者疾病的康复。近年来,随着整体护理的开展和多元化护理概念的不断深入,音乐疗法作为心理护理干预手段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愈来愈广泛。我院对重度烧伤患者施行音乐疗法,在改善患者焦虑情绪收到良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12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烧伤整形外科收治重度烧伤的患者。纳入标准:①年龄15~60岁。②重度热力烧伤患者(按1979年全国烧伤委员会制定的烧伤分类标准)。③患者已平稳渡过休克期,住院时间超过14 d。排除标准:有精神疾病或心理疾病,伴有化学中毒及吸入性损伤,依从性差,无意识障碍患者、听力障碍患者及声音高度敏感症的患者。本组共42例,按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各21例。其中,试验组男12例,女9例,平均年龄(47.2±2.6)岁,高中以上(含高中)文化程度者10例,初中以下(含初中)文化程度者11例;对照组男11例,女10例,平均年龄(45.1±2.5)岁,高中以上(含高中)文化程度者13例,初中以下(含初中)文化程度者8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烧伤程度、治疗方案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干预方法:两组均接受常规的烧伤护理,试验组在患者评估后第3天(已平稳渡过休克期),由护理人员实施音乐干预。①音乐选择:根据不同类型的音乐在治疗中的作用以及我国音乐文化背景并参考相关文献,针对重度烧伤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制定出音乐欣赏的类型,包括中国经典民乐、宗教音乐及轻音乐,具体曲目有《摇篮曲》、《莫斯科郊外的晚上》、《二胡映月》等。②播放设备选择--为了防止外界干扰,选择将曲目拷贝至MP3(台电 X19<2G>),并配备耳机。③干预方法:在患者入院后第3天开始,每日8:00、20:00,播放患者选择的音乐,音乐控制在50~70 dB,时间1 h,持续至康复出院。过程中,可依据患者自身的音乐素养和性格特点等,调整曲目的内容及适当减少或延长干预时间(20<t<45)。护理人员需每天巡视患者并做好记录,帮助患者坚持每天接受音乐干预,使音乐疗法达到预期治疗效果。

1.3 评价标准:①两组患者分别在入院第3天和第14天,指导其根据自身情况如实填写调查表,以检测患者的焦虑水平。②本研究采用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2]作为资料收集工具。③SAS标准分的分界值为50分,其中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70分以上为重度焦虑[1]。④每名患者第14天焦虑症状较第3天的焦虑症状好转的,视为治疗有效(包括由重度焦虑转为轻、中度焦虑;由中度焦虑转为轻度焦虑;由轻度焦虑转为阴性焦虑,即50分以下),分别统计两组患者治疗有效人数。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对两组计量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21例患者中,其中由重度焦虑转为中度焦虑的1例,由中度焦虑转为轻度焦虑的1例,无焦虑症状加重的患者;试验组21例患者中,其中由重度焦虑转为中度焦虑的3例,由中度焦虑转为轻度焦虑的4例,由轻度焦虑转为阴性焦虑的4例,无焦虑症状加重的患者。两组治疗前后焦虑程度人数分布情况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焦虑程度人数分布情况(例)

对照组中,21例患者焦虑症状好转的有2例;试验组中,21例患者焦虑症状好转(即音乐治疗有效)的有11例。两组治疗前后焦虑治疗好转率的比较,经卡方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焦虑治疗好转率比较(例)

3 讨论

3.1 接受治疗后焦虑及抑郁状态明显改善的原因分析:烧伤患者,尤其是重度烧伤患者往往伴有各种各样的负面情绪。最为常见的是焦虑和抑郁情绪,对患者的康复造成严重的影响。导致烧伤患者心理失衡的原因主要包括:伤后强迫性体位,使其独立性减少,有挫折感,顾虑容貌和形体丑陋;担心永久性残疾;害怕疼痛或疼痛性反应;担忧可能发生或已存在的生活改变;惧怕死亡。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要以真诚的态度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与交流,理解并接受患者非理智的发泄行为。帮助患者面对烧伤的事实,鼓励其树立信心,配合治疗。鼓励患者参与力所能及的自理活动,增强其自信心与独立能力,促进其尽早回归社会[3]。本研究中,研究对象在入院之初,SAS及SDS的评分均高于分界值,具有显著的焦虑和抑郁倾向;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SAS及SD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下降(P<0.05)。表明患者的负面情绪很大程度来自于的疾病的伤痛,医护人员及时制定并实施正确的治疗和护理方案,可有效地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改善其焦虑及抑郁情绪。

3.2 音乐疗法的优势:音乐疗法是将音乐作为媒介使用的医学治疗方法[4]。音乐是一种与语言及其他声音既相似又不同的特殊信息,它能多方面刺激大脑皮质,使患者对外界的感觉减弱;能唤起患者愉快的思想联系和情感,暂时忘却置身的环境[5]。同时,音乐也可以提高皮层神经的兴奋性,活跃和改善情绪状态,消除外界精神心理因素所造成的“紧张状态”,提高应激能力[6]。不需要用药物以辅助,而是利用音乐与人之间的特殊关系使患者紧张的神经得到放松,进而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的情绪,提高护理效果,促进患者康复。

本研究中,观察组在接受音乐疗法后SAS及SDS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知,音乐疗法可有效改善重度烧伤患者的负面心理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治疗质量,对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此外,音乐疗法具有安全、经济、操作简便及容易被患者接受等特点,可作为重度烧伤患者的心理干预措施在护理工作的实践中推广应用。

[1] 盛志勇,郭振荣.危重烧伤治疗与康复学[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260.

[2] 汪向东,王希林,马 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3:196-197.

[3] 熊云新,李 津,孙田杰.外科护理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34.

[4] 胡世萍,杨志贤.日本对音乐疗法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0,19(3):118.

[5] 李铁菊,邵 红,游丽莹,等.音乐疗法的临床应用[J].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6,20(5):355.

[6] 赵春海,徐立敏,李 园,等.音乐疗法在辅助治疗抑郁症中的应用[J]. 华北国防医药,2006,18(6):73.

[7] 马新梅,彭顺平,彭 秀,等.应用放松性音乐对第一产程待产妇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研究[J].吉林医学,2004,3:.

猜你喜欢
音乐疗法中度重度
被动式音乐疗法改善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研究进展
小米手表
电脑报(2020年12期)2020-06-30 19:56:42
PACU 音乐疗法对甲状腺大部分切除术患者麻醉后恢复的影响
LEEP治疗中度宫颈上皮内瘤变对HPV感染的影响
癌症进展(2016年9期)2016-08-22 11:33:10
五行音乐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作用的对照研究
重度垂直系列之一
创业家(2015年3期)2015-02-27 07:53:00
有壹手快修:钣金领域的重度垂直
创业家(2015年2期)2015-02-27 07:52:32
2014新主流“重度手游”
开天门联合音乐疗法治疗甲状腺腺瘤术前焦虑症30例
中医研究(2014年5期)2014-03-11 20:28:49
舆论引导中度的把握
声屏世界(2014年6期)2014-02-28 15:1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