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莜宏,丁亚琴,竺春玲,吴 坚
(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上海 200082)
糖尿病足(DF)是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常见并发症,是造成截肢最常见的潜在因素[1]。DF的发病机制复杂,与血管病变、周围神经病变导致微循环障碍有关。国内研究多侧重于DF发病后的治疗,而对高危患者的防治措施较少[2,3]。2012 年 1~12月,我们观察了益气通络中药足浴防治DF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1 临床资料 入组标准:①均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4],且 DF 按 Wagner分级标准属 0 级[5];②年龄35~75岁;③空腹血糖(FBG)>7.0 mmol/L和(或)随机血糖>11.1 mmol/L,神志清楚,能配合中药足浴,能接受标准的糖尿病饮食+运动治疗;④排除严重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初发糖尿病、急性应激状态、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及存在糖尿病足部溃疡合并感染者。选择符合标准的DF高危T2DM患者60例,男34例、女26例,年龄38 ~74(56.1±5.7)岁;糖尿病病程0.5 ~6(3.1 ±0.6)a,BMI为(23.5 ±2.3);FBG(8.0 ± 1.2)mmol/L,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为8.4% ±1.6%。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患者入院后完善糖尿病相关检查后均给予糖尿病基础治疗,包括糖尿病饮食、运动、控制血糖治疗,对具有相关并发症患者予活血化瘀(血塞通针剂)、营养神经(甲钴胺针剂),抗血小板(阿司匹林)、稳定斑块、改善内皮(他汀类药物)、抗氧化(α硫辛酸)治疗。治疗组另予中药足浴,方药为木瓜30 g、鸡血藤30 g、红花10 g、徐长卿30 g、土元10 g、络石藤30 g。将上述诸药加入温水浸泡30 min,再煮沸10 min,待药液冷却至37~40℃时将患足浸于药液中,并适时加入热水,保持药液温度为37~40℃,水位需在踝关节10 cm以上。每次浸泡20 min,2次/d,连续治疗10 d。出院后继续中药足浴20 d。
1.2.2 指标观察方法 ①疗效判定[6]:显效为肢端皮肤发凉、麻木、色暗、刺痛及感觉迟钝等自觉症状消失,足背动脉搏动增强;好转为上述自觉症状有不同程度的好转,足背动脉搏动可触及;无效为各项指标均未达到上述标准。其中显效+好转均视为有效。②生化指标及踝肱指数(ABI)检测:分别于入院第1天、疗程1个月后复查时测定血内皮素(ET)、超敏 C反应蛋白(hs-CRP)、红细胞沉降率(ESR)、纤维蛋白原(FIB),采用超声多普勒血流探测仪测定ABI。③肌电图检查:采用MEB-9200K型肌电诱发电位仪检测运动神经(腓浅神经、腓总神经)的传导速度、感觉神经(胫神经、正中神经)的传导速度。
1.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AS8.2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比较采用成组或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显效11例、好转1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分别为7、12、11 例及63.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P<0.05。
2.2 两组治疗前后血 hs-CRP、FIB、ESR、ET 及 ABI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hs-CRP、FIB、ESR、ET及ABI比较(±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hs-CRP、FIB、ESR、ET及ABI比较(±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n hs-CRP(mg/L) FIB(g/L) ESR(mm/h) ET(pg/mL)ABI治疗组30治疗前 2.35 ±0.29 5.73 ±0.73 36.05 ±4.53 65.37 ±5.26 0.75 ±0.26治疗后 1.37 ±0.36*# 3.45 ±0.60* 25.28 ±21.44*# 51.64 ±4.43*# 1.27 ±0.44*#对照组 30治疗前 2.46 ±0.30 6.13 ±0.81 37.86 ±4.55 66.13 ±5.03 0.79 ±0.32治疗后 2.34 ±0.53 3.65 ±0.75* 32.05 ±5.53*64.32 ±7.64 0.88 ±0.36
2.3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比较(m/s,±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比较(m/s,±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n 感觉神经运动神经腓浅神经 腓总神经治疗组正中神经 胫神经30治疗前 44.58 ±3.43 37.54 ±3.56 38.38 ±3.87 37.75 ±4.56治疗后 55.35 ±3.74*# 45.81 ±3.26*# 47.76 ±0.72*# 46.97 ±5.44*#对照组 30治疗前 43.54 ±2.82 38.05 ±4.74 36.44 ±3.75 35.56 ±3.52治疗后 50.48 ±4.39* 40.23 ±4.59 41.72 ±0.63* 42.88 ±3.36*
据统计,T2DM患者DF的发病率约为8.6%,其截肢率是非 DM 患者的 17~40倍[7,8]。研究证实,DF是可防可治的,且DF的Wagner级别越低,干预时间越早,其治愈率越高[9,10]。
祖国医学认为,糖尿病足0级病变属“脉痹”范畴,是“消渴”的变证之一。气虚血滞、因虚致痹、痹阻脉络是其主要病机,气虚为本、血瘀为标的本虚标实之证。《素问·五藏生成篇》曰:“足受血而能步者此也”,可见气血运行通畅是下肢功能正常的首要因素,故当以益气活血通络行辩证治疗。本研究自拟中药足浴方,方中鸡血藤、红花、徐长卿活血化瘀、解毒祛风、消肿止痛,鸡血藤尚有养血调经、行血补血之功能;木瓜、络石藤舒筋活络、凉血消肿;加入土元等虫类药,以增强活血通络之效。诸药合用共奏活血化瘀、通痹止痛、益气通络、敛疮生肌之功。中药浸泡可借助热势熏洗患足,扩张血管,加速血流,有助于药物的运转吸收,从而减轻肢凉麻木、肿胀疼痛等症状。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3.3%。提示常规西医对症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足浴对DF的防治具有积极意义。
周围神经病变(DPN)是T2DM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表现为四肢末端对称性感觉障碍,深、浅反射减弱或消失,神经传导速度降低[11]。ABI是反映下肢血压与血管状态的重要指标,可用来评估周围动脉疾病严重程度和下肢血循环情况[12]。本组研究中,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hs-CRP、ESR、ET显著降低,ABI显著升高。说明采用中药足浴可通过控制炎症反应,改善血液高凝状态、血管内皮损伤及下肢血循环等多靶点治疗,防止DF病情的进展。
[1]王玉珍,许樟荣.第五届国际血管外科暨第一届国际糖尿病血管疾病会议(糖尿病足部分)纪要[J].中华糖尿病杂志,2005,13(5):152-153.
[2]李淑梅,胡承晓.糖尿病足的中药外治研究进展[J].中医外治杂志,2010,19(5):54-56.
[3]修丽梅,罗毅文,王振萍,等.糖尿病足的中医研究进展[J].中医药学报,2011,39(5):91-93.
[4]钱荣立.关于糖尿病的新诊断标准及分型[J].中国糖尿病杂志,2000,8(1):56.
[5] Wagner FW Jr.The dysvascular foot:a system for diagnosis and treatment[J].Foot Ankle,1981,2(2):64-122.
[6]张惠芬.实用糖尿病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452.
[7]Monteiro-Soares M,Boyko EJ,Ribeiro J,et al.Risk stratification systems for diabetic foot ulcers:a systematic review[J].Diabetologia,2011,54(5):1190-1199.
[8]Natheremail A,Siok BC,Huak CY,et al.Epidemiology of diabetic foot problems and predictive factors for limb loss[J].J Diabetes Complications,2008,22(2):77-82.
[9]姜春艳,刘艳.糖尿病足危险因素分析[J].临床荟萃,2010,2(54):336-338.
[10]邓建华,王国松,李慧灵,等.补阳还五汤联合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治疗糖尿病足0级临床研究[J].中医临床研究,2013,5(18):4-7.
[11]董小英,王丽娟,杨秀琴,等.438例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踝肱指数及相关指标分析[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3,34(10):1012-1015.
[12]崔德芝,董男男,刘瑞霞,等.中药综合治疗对糖尿病足早期周围神经病变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J].山东医药,2013,53(9):2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