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的学力理论

2014-12-02 03:55李旭东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4年12期
关键词:表达力本真人格

李旭东,江苏省如东县实验中学教科室主任。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以“教本真语文,做本真教师”为追求,不管是在乡村初中的十四年还是在实验中学的十三年一直行走在本真语文教育之路上,以语言为语文教学之本,以文化为教育之根,探寻语文教学规律。在《语文教学与研究》《中学语文教学》《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语文教学通讯》等刊物发表文章230多篇,其中《语文教学需打破常规》《苏教版专题学习的文化选择》《中考诗歌赏析题的基本解题技巧》《微课倒逼语文教学的深度变革》等四篇文章被人大复印资料《初中语文教与学》全文转载,出版《本真语文教育》一书。多次获得江苏省优课比赛一等奖,在新疆、山西等地做讲座三十多场,上示范课三十多节次。指导学生获得省级作文现场竞赛一二等奖十多人次,多次获得指导奖。他是江苏省教育科研先进个人,江苏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进个人,市骨干教师,县名教师。“本真语文”成果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江苏省教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南通市教科优秀成果一等奖、三等奖。

在深化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很多研究者呼吁语文教育要回归本原,这似乎是说当今的语文教育出了问题,需要倒退,需要回归。如果不能认识语文教育的本原到底是什么的话,谈回归本原可能就是一句空话,不妨从教育的本原来寻找语文教育的本原,还真是一条捷径。教育的本原是什么?教育就是“以德育人”。由此推究语文教育的本原,语文教育就是“以文化人,育人为本”。

既然认识到语文教育的本原是“育人”,接下来需要弄清语文教育的内容是什么?《语文课程标准》将“语文课程”界定为“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如果将“语文课程”性质分解成语文应“教什么”和“怎么教”两个维度来认识的话,语文到底应该教什么呢?“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语文到底怎么教呢?以“综合性”和“实践性”手段教学。

从教育的本原出发,语文教育是“以文化人,育人为本”的教育;从课程的性质出发,语文应以“综合性”和“实践性”方式教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综合语文教育的本原和语文课程的性质,不妨进一步深入推究学校教育中的语文学习有哪些素质是影响人的终身的。在人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听说读写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存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将其归结到语文教育的范畴来研究,则是阅读和表达。但如果仅仅具有了阅读和表达的素养,而缺少了文化判断和选择素养的话,必然形成不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更不能形成健全的人格。所以,语文教育只有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这才是影响学习者一生的有用的语文,在具有了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基础上形成充满魅力的文化人格,这就是“本真语文”的理想追求。在追求语文的本真属性的过程中,借助人本理念和学力理论,“本真语文”构建了阅读力、表达力、文化力等三维学力。

“本真语文”的学力是以语文知识为基础,以语言文字为媒质,以情感和思想为动力,以思维和智慧为核心的语文知识、语文技能和语文人格的总和。依据学习素养和学习行为相结合的学习理论,“本真语文”的三维学力可简括为:在语言学习中培养阅读力,在语言运用中培养表达力,在语言生活中培养文化力。

一.阅读力是学习语言、透视文化的语感素养

阅读力,既表现为学校教育过程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阅读能力和阅读过程的语感素养,又表现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知世论人的生活阅读习惯和常态阅读能力。阅读力既是阅读者心理成长的动态变化水平,又是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超越文本类型和阅读目的进而参与到各种理解过程及相应策略中获得和建构的文本意义。阅读者以不同的方式建构意义,他们关注并提取具体的观点,进行直接推论、解释并整合观点和信息,检视并评价内容、语言和文本成分,因此,阅读力不仅涵括阅读者从各种文本中建构意义的语感,还包括阅读者的终身阅读行为、习惯和态度。

阅读力的提升应保证阅读的量和质。阅读量,第一个层面指阅读速度,第二层面指阅读数量。《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学段阅读目标中有明确要求,第一学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第二学段不少于40万字,第三学段不少于100万字,第四学段不少于260万字,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再比如阅读速度,第三学段要求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第四学段不少于500字。阅读量的要求,不仅培养学生阅读注意力,而且培养了学生多样化的阅读习惯与方法。阅读的质,主要指阅读思维,即阅读力的广度、深度、信度和效度。阅读广度是指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总量;阅读深度是阅读的体验和感受具有深度,明确阅读信息;阅读信度是阅读的可靠性程度,不能曲解、歪解阅读文本内涵;阅读效度是阅读的有效性程度,对阅读者的个体素养的提升。

阅读力的提升应培养阅读感悟力。脑科学认为:当脑接受到任一种刺激就能激活脑细胞之间的通讯通道,如果刺激对大脑没有意义,信息将留下较弱的痕迹。阅读也是刺激过程,只有足够刺激阅读,阅读学习的潜能才能持续发展。阅读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能联系到乌托邦,联想到空想社会主义,甚或能联想到鲁迅笔下“在蔚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的故乡。阅读中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联系,就是阅读体验和感悟,在阅读中形成的能力就是阅读感悟力。

阅读力的提升需养成学生的思辨力。思辨力不仅仅是阅读中的思维能力,更主要的是去伪存真的思辨判断能力。阅读是一种由未知到已知,由已知到怀疑,由怀疑到思辨,由思辨到判断,由判断到修正,由修正到完善的学习过程。在教学《故乡》时,教者对鲁迅笔下的“少年闰土”和“水生”进行了特别预设,要求学生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比较两者的外貌描写。少年闰土:“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水生:“这正是廿年前的闰土,只是黄瘦些,颈上没有银项圈罢了。”鲁迅如此比较性的描述到底想表述什么呢?如果仅仅凭借阅读来提取信息训练是无法延续阅读深度的,设置这样问题的目的就是引导学生深度阅读。试想:闰土不疼爱水生吗?可为何颈上没有银项圈了呢?阅读想象的空间很大:穷得卖了?被兵匪官绅敲诈了?如果仅仅是如此境况还是不幸中的万幸,假如是闰土已经没有了如他父亲一样的念想的话,那又会怎样呢?那就是辛亥革命后中国的最大悲哀了。只有质疑、思辨、修正的阅读,学生才能养成思辨力。

阅读的素养主要表现为知识的积累和文化的沉淀。“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是语文素养的内在表现,即语感。“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能吟”是语文素养的外在表现,即语用。“本真语文”培养的是真阅读习惯,要求的是真阅读行为,所以,语感的积淀和语用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厚积”才能“薄发”,没有积淀谈不上培养阅读力,当然学不好语文。

二.表达力是运用语言、表情达意的语用行为

从语文学的角度来看,表达是信息、情感、思想借助语言文字等形式在思维的驱动下陈述或表示的成果,简言之,表达就是运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本真语文”认为:表达力是运用语言文字在思维驱动下表情达意的语用素养。表达力是学习的基础素养,是思维参与下的言语能力,所以,表达力既是一种言语行为,又是一种言语思维,同时还是一种言语智慧。

表达力的培养离不开语言文字知识的学习。言为心声,言语是一种信息、欲念、意念、情感、思想的外在表达,但表达力是需要依托字、词、句、章、篇,抑或语、修、逻、文、史、哲等语文知识来表现,所以,表达力不但是言语的表现形态,而且是学习运用语言文字的基本素养。如果表达对“对方的到来”的尊敬,表达时却说成“你的到来令贵府蓬荜生辉”,这就属于谦辞和敬辞并不清楚,这种语用错误涉及基本的语言知识。可见,表达力与语言知识和言语积淀密切相关,知识积淀是表达力提升的前提。

表达力是可以在学习运用语言文字的训练中提升的。《庄子·天道》中云:“语之所贵,意也。”意是情意,不管是书面表达还是口语表达,抑或肢体表达、媒体表达,其最终指向均是信息简明和情感得体。表达力是生活体验的外化,是人的情感交流。只有意思表达准确,情感交流得体,才体现出一种高素养的表达力。设置特定的生活场景,可以指导学生口语交际训练,以此提升口语表达力;根据教科书强化实用文体训练和文学创作训练,可以提升学生的书面表达力。训练的虽是学习运用语言文字的形式,但最终的表达指向都是准确表情达意。可见,表达力训练就是用得体的语言形式准确的表情达意。

表达力的培养需要充分激活思维活动。语言和思维是紧密相连的,所以,表达力是言语和思维的结合形态,是意念、欲念、思想等意义的外在呈现,是借助语言这个媒介实现信息、情感与思想的外显。孟子所说的“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其实就是一种表达过程,“色”“声”是表达的媒介,“喻”是表达的结果。表达是创造性的言语行为,言语行为是思维活动的产物。言语活动是思维活动,具有思维的逻辑性和渐进性,也具有思维的个体性和独创性。表达不仅是言语活动,而且是思维活动。语言活动和思维活动的智慧产物就是表达力,表达力是人的情感和思想借助言语为媒介而作用于思维的精神产物。只有在思维活动中的语文学习,才能培养表达力。

语文教学是通过语言认知、语言传意和语言训练来提高人的表达力的过程。语言分为口语与书面语两大类,表达力也可分为口语表达力和书面语表达力,又因在语文教学评价中存在着一种规定性答题表述,因此,“本真语文”根据语文学科特点将表达分为口语交际、书面表达和指定性表达等三种类别。口语交际即口头表达;书面表达即以文章形式的表达,也就是写作;指定性表达主要是评价和练习训练中约定俗成的书面表述,其主要呈现形式为试卷的答题表述。根据表达的类别,表达力也分为口语表达力、书面表达力和规定性表达力等形式。

口语表达力是表达力的人本学力。言语是人类生活、学习、工作的交流工具,人们的生活交流是口语交际,工作交流是口语交际,学习交流也是口语交际,所以,口语交际是人的本能,是最为基本的生活技能。表意准确,表达清楚,陈述明晰,用语得体,这是口语交际的基本要求。表意涉及到用字用词的准确性,这是语文教学的基础——识字写字。识字写字要做到:学习汉字结构,书写准确;理解汉字意义,用词准确;运用语法结构,表达准确。这是表意的三个基本步骤,也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虽然是日常生活的口语交际,只要能够表意明了就行,但口语交际不仅仅是生活交往,在正规场合的演讲或辩论也是一种口语表达,这种口语表达不仅要做到表意准确,而且要以情动人,以理服人,产生特有的现场效果。在口语交际的教学中常常会用周恩来总理智答美国官员的一段佳话为例:曾有一名美国官员当着周恩来总理的面说:“中国人很喜欢低着头走路,而我们美国人却总是抬着头走路。”周恩来总理以超人的智慧笑答:“这并不奇怪。因为我们中国人喜欢走上坡路,而你们美国人喜欢走下坡路。”这是口语交际,但又是维护祖国尊严的外交辩争。可见,智慧地运用语言是表达力的最高境界。

书面表达力是表达力的高层次学力。“本真语文”的书面表达主要指写作,指向实用文体写作、应用文体写作和文学创作等多样化书面表达。比如文学创作这种书面表达力也会随着表达语言和形式的变化产生不同的言语效果,朱光潜先生在《诗论》中论述诗歌的译文与原诗的关系时说:“意义虽大致还在,它的情致就不知去向了。”可见,诗歌特有的语言形式以及韵律、语境、情感在表达发生了变化的时候,语气、语义、语感等都发生了变化,这就是表达力的变化。语言是表达力的外在媒介,语言的锤炼、文体的选择、语体的转化,甚至包括标点符号、书写格式等等外在的媒介都会影响到表达力。书面表达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产物,是语用技能和语文素养的结合体,是人的内在精神的产物。

指定性表达力主要指向于教学评价中的答题表达学力。考试是语文教育绕不开的一种评价手段,“本真语文”认为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完成书面作业,在考试中的答题表达也是一种表达力,但这种书面表达又不同于写作,写作的书面表达具有自主性,是作者自身真切的情感表达,而书面作业和考试答卷的表达则是指定性、规范性极强的表达,这也是一种表达素养,是指定性表达力的体现。

口语表达力、书面表达力、指定性表达力都是语文教育中培养的运用语言表情达意的语用素养。

三.文化力是实践语言、以文化人的人格魅力

文化力是在培养阅读力和表达力的基础上的高层次诉求,是在语文基础知识积累和基本能力训练的基础上,在强化语文教育的陶冶性情、引领价值、濡染精神的功能中,在升华学习者的生命意识和文化人格间形成的人格魅力。

文化力是以知识积淀为基础,以能力提升为动力,以人格传承为灵魂的文化认知、传承、发展的学力。语文教育需要夯实语言文字等基础知识,需要提升基于思维创新的语言能力提升,需要强化文化现象的认知、判断、批判、创新、熏染、传承的功能,需要改变学习者的生命意识、文化人格、人文精神,提升学习者的人格尊严、人格精神和人格品质,从而达到复兴中华民族文化的目的。

语文教学需要养成终身阅读的良好习惯。文化力的最高境界是文化人格的养成,文化人格具有渐进性,其成长是伴人终身的,正如俗语所言:活到老学到老。阅读是一个人的生活、工作、学习所不可缺的基本素养,课标指出:“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的过程则是认识世界,掌握知识,拓宽视野,养成良好习惯,培养广泛兴趣,提高人格品味的过程。阅读教学能愉悦生命之兴味,激发生命之活力,颐养生命之正气,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康文化人格。

语文教学需要强化真善美的文化人格的引领。阅读文学作品,感受鲁迅、季羡林、沈从文等的文化人格,在其文化人格的引领下,自觉形成健康的、独具个性的文化人格。虽然文化人格具有差异性,但语文教学能让文化人格浸染到学习者的生命之中,引领人格,成长人格。文化人格具有模糊性,不可以用一个量化标准加以界定,但文化人格是随着人的生命发育不断形成的,生命在成长,文化人格也在成长。虽然语文具有模糊性,但语文教学不能缺失弘扬真善美的文化人格教育,因为只有强化文化人格的语文教育,尤其是弘扬真善美文化人格的语文教育才能抵达文化力的最高境界。

语文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文化判断力。什么是文化判断力呢?文化判断力是学习者借助一定的文化背景、文化环境、文化资源和多元的学习实践活动,在知识素质、行为能力以及文化人格形成中,在理解、分析、判断、评价、欣赏、修正、创新等能力方面取得的实际效果。判断力既基于一定的文化背景、文化环境、文化资源,又基于学习实践活动,是“以文化人”的综合产物。不管是阅读教学还是写作教学,如果仅仅局限于文化背景的了解、文化现象的接受和文化知识的积累等初级心智活动层面的话,这是培养不了学生的文化判断力的,缺失文化判断力的学生必然是缺失文化力的。所以,语文教育的文化力是借助文化背景、文化环境、文化现象、文化资源的学习实践活动,充分调动心智潜能的接受、思考、批判、修正的综合学力。

语文学习不仅是语文课堂的教学,还包括课外的阅读,而当今各种各样的传媒提供的海量的信息,需要引领学生形成正确的文化判断,指导学生理性思考,科学取舍;需要拓宽文化现象接受的渠道,需要提供多样化文化的积累,需要培养学生在多元的文化现象、文化思潮、文化冲撞中,以先进文化为引领,营造健康文化氛围,培养学生文化判断力。著名语文教育家于漪老师深刻而有远见地提出要“努力培养学生文化判断力”,帮助学生认真执著地从民族优秀文化和人类进步文化中吮吸养料。学生一旦拥有了文化判断力,就更容易去接受多元文化,深化文化评判,不断提升思想,陶冶情操,认识社会,感悟人生,塑造优美心灵,拥有真善美的文化人格。

语文教育的文化力是“以文化人”的生活、生命的进化生态,是知识积淀、能力发展和人格濡染的学力。文化力的践行只有在知识的基础性和能力的发展性的“双基训练”基础上,在终身阅读的良好习惯中,在真善美的文化人格引领下,在理性思考、科学取舍、正确判断的修正间,语文课程“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目的一定会达到。

“本真语文”教育紧抓“语言”和“文化”的兼容关系,坚持工具性和人文性浑然天成特质,提出“语言为本,文化为真”和“以文化人,育人为本”的“本真语文”教育核心理念,从语文课程和教学实践出发,形成了阅读力、表达力、文化力理论架构,明确认识到语文教育应肩负起提升语文素养、担当民族责任、传承人类文化的教育使命。

猜你喜欢
表达力本真人格
以鸟喻人
《人格的发展——巴金传》(评传)
你是回避付出型人格吗?
本真
粽子
让本真成为一束光
表达力的多元设计与实践探索——台北市南湖高级中学语文组“写∞手”教学活动探析
直观严谨相辉映,运动变化显本真
也谈小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语文教育表达力的理论构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