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产业出现颠覆性变化将超出我们的想象,因此,我们必须要有超前的发展思维和超常规的应对措施。当前,对于我们传统的汽车产业和企业来讲,唯有实行全面转型升级才会有新的发展出路。”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汽车行业委员会会长王侠在2014年10月16日上午召开的全球汽车论坛第五届年会上致辞时表示。
中国的汽车产业已经进入了最后的战略机遇期,产业政策要适应新的产业发展形势;后市场将成为中国汽车一个新的增长点;走出去已成为汽车工业发展的必然使命;国际化人才是产业国际化的重要前提等等。其实,这些观点包含了业界领袖和专家的智慧,而且正对汽车产业的发展起着引领、警示和推动的作用,随着中国经济结构发生的变化,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已进入关键期。
另一方面全球汽车产业所面临的能源、环保、交通、安全等方面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下,中国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势必会成为一种影响全球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过程。本届论坛围绕“转型升级”这一主题关键词,全面探讨中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新思维,以及对全球汽车产业的影响。如何面对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需要与具体实际困难之间的矛盾?中国汽车企业走出去战略需要做哪些调整?国际市场怎样开拓?能否从战略辅助上升为我们的战略重点?这都是需要我们认真探讨的问题。
互联网与传统的汽车产业如何上演共生共赢与颠覆融合?如何把我们市场的优势推广到国际市场?如何提升品牌力和引领力?中国品牌零部件如何协同发展,怎样攻克核心技术难题,以提升自主品牌军团的整体竞争实力?如何开采汽车后市场这个巨大的金矿?其中传统汽车产业和新进入者各自扮演怎样的角色?新能源汽车如何从概念走向市场,从配角走向主流?资本市场如何在转型升级这种国际化大浪潮中发挥作用?这也都是我们应该搞清楚、弄明白的问题。我想这些问题用我们的智慧和远见是可以解答的。
从国家经济层面讲,转型升级就是通过科技进步和创新,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能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的协同发展,投资、消费、出口的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相协调的又好又快的发展。从汽车产业这个角度来看,转型升级就是实现组织结构、产品结构、市场结构的转变,实现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高能耗、高污染向低污染,低能耗的转变。
当前,汽车市场的放缓在全球范围内已成为常态。当产能出现了总体过剩,而局部又存在着产能不足;当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冰火两重天;当我们市场第一的优势地位和品牌、技术、人才相对弱势的地位存在巨大的反差;当中国品牌的产品与国际品牌的产品在定位和价格上大量重叠,竞争开始短兵相接;当互联网和移动技术、大数据处理技术等新型产业力量,大举进入汽车产业的时候,我们传统的汽车产业和企业,唯有进行痛苦的抉择,全面实行转型升级才会有新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