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前,凌宇考进了西部某县宣传部。他每天的任务之一,就是盯着电脑,对涉及该县的信息进行“监控”,有突发事件发《互联网舆情快报》。
随着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兴起,传统“舆情应对”走入怪圈:网友对“突发事件”中官方失语“群情激愤”,一些地方政府也抱怨:“回应了,事儿还搞大了。”经过实战,凌宇和他的同龄人有了经验,也碰到尴尬。他们说,弥合官民不同的话语体系很难,但仍有作为的空间。凌宇坦言,发现“负面舆情”,宜采用报、疏、导“三字方针”。endprint
信息化建设2014年6期
1《师道·教研》2024年10期
2《思维与智慧·上半月》2024年11期
3《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24年2期
4《微型小说月报》2024年10期
5《工业微生物》2024年1期
6《雪莲》2024年9期
7《世界博览》2024年21期
8《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24年6期
9《现代食品》2024年4期
10《卫生职业教育》2024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