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小俊
(山西省临汾市人民医院,041000)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是指由多种原因导致甲状腺功能增强,分泌过多甲状腺激素,进而造成机体的神经、消化、循环等系统的兴奋性增高、代谢亢进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1]。在积极正规治疗的同时,做好患者的护理工作也十分重要,为探讨中西医结合联合护理支持治疗甲亢临床效果,笔者选取我院收治的甲亢患者为研究对象,开展如下研究。
研究对象:选取2012年1~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经临床表现、彩超、甲功三项诊断确诊,为病情轻、中度门诊患者。其中男性22例,女性58例;年龄19~56岁,平均年龄(33.25±5.22)岁。
排除标准:严重的肝肾功能不全者;对抗甲状腺药物过敏者;妊娠及哺乳期妇女;甲状腺轻、中度增大者。
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据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所有患者在治疗期间禁用含碘的食物及药物。
对照组口服甲巯咪唑,每日30mg。每月复查甲功,根据FT3、FT4、TSH恢复情况逐渐减量,并实施护理支持。
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根据中医辨证分型(气滞血瘀型、肝火旺盛型、肝肾阴虚型、肝热痰湿型)对症下药:①对于气滞血瘀型患者,治疗原则以活血消瘿、疏肝理气为主。方药为:甘草3g,青皮6g,陈皮6g,柴胡6g,川芎6g,枳壳6g,白芍9g,海藻12g,黄药子15g。②对于肝火旺盛型患者,治疗原则以清肝泻火为主。方药为:青皮3g,陈皮3g,龙胆草9g,泽泻9g,黄芩15g,生地黄15g,夏枯草30g,谷精草30g。③对于肝肾阴虚型患者,治疗原则以滋阴柔肝、清肝泻火为主。方药为:甘草3g,牡丹皮6g,白芍9g,生地黄15g,玄参15g,麦冬15g,女贞子15g,旱莲草15g,夏枯草15g。④对于肝热痰湿型患者,治疗以化痰散结、平肝清热为主。方药为:陈皮3g,甘草各3g,龙胆草6g,牡丹皮6g,半夏6g,白芍9g,钩藤9g,黄药子12g,夏枯草12g,紫花地丁15g。每日1剂,水煎服,2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探讨中西医联合用药的临床应用价值。
护理要点:①健康教育:在患者入院后,做好宣教工作,发放健康知识宣传手册。向其介绍甲亢发生的病因、症状、治疗及转归,使患者对于疾病有正确的认识,使患者学会自我护理。②病情观察:在治疗过程中,密切关注患者病情,与主治医生积极沟通,防止甲亢危象及甲亢性心脏病的发生,确保患者的治疗安全。③用药护理:指导正确用药,医嘱按剂量、按疗程服药,密切观察患者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并做到及时处理。④饮食护理:指导患者科学饮食,制定甲亢治疗食谱,并注意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适量脂肪和钠盐摄入,忌用刺激性较强的咖啡、浓茶、烟酒等,严禁进食含碘较高的食物。⑤心理护理:注意观察患者的心理动态,避免其因消极心理而不配合治疗。并指导患者家属积极参与协助患者的日常生活,通过关爱和鼓励,使患者树立治愈信心。
疗效判定标准:显效:即TT3、TT4达到正常值,临床症状完全消除;有效:即TT3、TT4含量下降,临床症状改善;无效:即TT3、TT4含量不下降或上升,临床症状无改善。总有效率(%)=(有效例数+显效例数)/总例数×100%。
结果:见表1。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疗效比较[例(%)]
观察组患者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甲亢是一种原因还不完全清楚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可以是暂时发病,也可以是长期发病[2]。甲亢患者人群中,男女比例为1∶5,好发于20~40岁。该病发病时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过多[2],使机体氧化过程加速,代谢活动增强,临床表现有甲状腺肿大,神经过敏,心动过速,体重减轻等[3]。目前,对于甲亢的常用治疗方法包括口服抗甲状腺药物、放射性碘剂以及甲状腺切除的外科手术治疗,而单纯的西医治疗具有一定的弊端,中西医结合并配合护理支持的治疗方法疗效显著。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显效率、有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了中西医联合治疗的优越性。按照中医理论,甲亢属中医学“瘿气”,为瘿病的一种。中医辨证分型分为气滞血瘀型、肝火旺盛型、肝肾阴虚型、肝热痰湿型。在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不同的类型,调整方药组成以及药量,以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同时,本研究中加入了护理支持,治疗期间给予妥善、到位的护理,有助于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治疗甲亢并配合护理支持效果良好,可在临床进行进一步的推广使用。
[1]郝拥玲,何涛.中西医结合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J].华西医学,2010,10(1):20-21.
[2]刘学军.中西医结合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疗效分析[J].中国医学前沿,2010,9(2):36-39.
[3]高昳瓯,王宇虹,许卫东 .中西医结合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观察[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3,28 (2):16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