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良,马惠珠
(惠州学院 服装系,广东惠州 516007)
跨国服装买家也称全球服装买家,是个人或组织跨越国界,为了满足生产或生活需要,在全球范围寻找更合适的服装供应商,购买质量更高、价格更优的服装产品,并在他国的一个或多个市场销售所购服装产品的活动过程。在跨国服装买家对服装制造商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形势下,国内服装制造商必须站在采购商的角度,以“货期准、价格合理、质量符合要求”为原则,规范企业内部管理,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最终符合买家的各种要求,才有机会接单生产,保证订单的生产满足买家的要求。另一方面,作为接外单的服装贸易公司(又称洋行),其本身没有生产能力,是借助公司以外的制造商资源进行服装加工,然后将合格产品交付给国外买家。不论是跨国服装买家,还是国内服装贸易公司,都必须构建一套完善的评估模型或体系,下单前必须对服装制造商进行系统的评估,全面了解其对订单处理的综合能力。
由于专业化的生产模式,服装行业里有各种不同类型的服装生产资源,跨国服装买家或服装贸易公司可通过各种渠道对这些生产资源进行收集,审核、归类列表,以便调用。如图1所示,跨国服装买家或贸易公司可通过行业、市场、生产部门、展销会、网络、客户、企业等渠道尽可能搜集各种制造商的信息,具体内容可包括制造商名称、地址、联络人、电话、生产的品种、规模或产量,以及擅长生产哪一类型产等品的客户资料。然后组织有关职能部门,根据公司的需求,以公平公正为原则,进行严格的审核,将合格者作为公司认可制造商,并归类整理列表,以便后续的下单生产与跟进。
采用制造商资源搜集系统进行生产资源的收集,必须不断追踪市场与行业的变化,了解各地区生产情况与行业的最新信息,例如,各地区劳工资源的变化、国际经济动态与贸易模式的转变,以及政治气候等,都会影响公司对生产资源的选择考虑,从而力求对有关转变能迅速做出反应,最终选择有效的生产资源,保证订单有效完成。
图1 制造商资源搜集系统[2]
准入条件是选择服装制造商的最基本的条件,其必须符合各级服装买家或订单相关要求,才能考虑选择调用。首先,初步了解服装制造商的投资规模、地域、联系方式、主要产品与产量、以及产品质量控制的能力等。同时,根据需求对以上相关内容作适当评估,以便日后工作有效进行。另外,制造商任何时候都必须遵守生产所在国的劳工组织、税收、工商、环保等一切法规与要求。例如,员工雇佣必须符合当地有关最低工资,工作时间,加班和收入扣减方面的规定;健康、安全和福利等必须根据国际劳工组织条款提供安全的工作场所,并在健康、安全和福利方面满足当地法律的要求;环境必须以符合当地法律的方式或不会损害环境及造成污染的方式处理工厂的废料。考虑最基本的准入条件,一般可综合或参照社会责任标准SA8000、ISO14000环境管理体、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系等进行评估,其宗旨是确保供应商所供应的产品,均符合社会责任标准与环境标准的要求。
时至今日,一些跨国服装买家或贸易公司在对制造商进行评估时,缺乏客观、透明度不高。在客观性要求方面,往往主观的成分过多,主要负责人有时往往凭个人印象选择制造商,甚至存在一些个人的成分。同时,制造商选择的评估要素不全面,大多只集中在某一方面,没有形成一套全面的制造商评估指标体系,不能对制造商客观地进行定性、定量的全面评价。要构建具有客观性、全面性、灵活性和有持续性特点的服装制造商评估体系,必须通过实际调研,根据服装生产企业具体情况与客人对产品的需求,确定测评点与指标,并根据指标的重要性直接赋予权重值。在实际操作上,可运用A H P层次分析法,得出制造商评估指标和重要指标的权重,运用D E L P H I法以及问卷调查法,得出认可制造商的评估方案。一家服装制造商的测评指标与权重值分配表,根据需求确定“卫生环境、质量控制、技术控制、机械安全、名声或信誉”等作为一级测评指标,并给各指标赋予权重分配值,如表1所示。各测评指标与权重值可根据不同的企业与要求做适当变化,但必须全方位、多角度、充分地考虑各种因素对制造商进行评估,保证评估结果的客观性、全面性。
表1 测评指标与权重值分配表
确定了个测评指标与权重后,紧跟着就是如何界定各指标的评分,如何通过总分确定认可制造商。在实际评分操作上,各一级指标还需细化,将分成若干个次级指标,测评时各次级项将给予相应评分,然后得出一级指标评分,如表2所示,以下为各指标的详细描述与分析。
(1)卫生环境(15%)。可确定各主要部门作为二级指标进行评分,一般包括“裁剪间床、缝纫车间、查货部、整烫部、包装部”等,主要评审各部门是否整齐有序,以及光线、空气、活动空间等工作环境是否合乎要求。
(2)质量控制(30%)。评分项可考虑制造商是否拥有“ISO验证证书、半成品或成品检查制度及抽查结果”等子项。主要评核内部的进料检查、中期检查、成品检查等品质监控制度是否完善,内部品管人员编制、责任感及工作质素是否良好,以及各项检查纪录是否可供查阅。
(3)技术控制(30%)。评分项可包括“裁床、缝纫车间、尺寸、洗水及熨烫”等子项。主要评审半制品、检查程序是否符合要求,工人操作是否熟练,以及管理人员是否对产品质量进行监控等。
(4)机械安全与培训(15%)。主要评审“消防安全措施、工业安全设备”等二级指标,包括机械保养与维修,员工培训等。
(5)名声、信誉(10%)。主要考虑评审员对该制造商的印象分数,包括名声、信誉等。
表2 评分标准
根据合理设定的指标与权重值方案,对某制造商进行测定评分,评估总分满分为100分,一般合格为60分。如何界定采纳与否,是否合格60分即可达标采纳,一般根据客户与不同产品的质量要求而定,例如把达标评分定为80分,中等水平,则每项指标必须各自设定达标分数,如表3所示。
表3 达标分值表
一些长期合作的制造商也可采用动态评估,以半年或1年为期,评估以往半年或1年的品质数据,未能达到要求的制造商可以给予两个月的改善期,若改善期过后仍未能达标则不给予采纳下单。
为了更好地评核制造商的服装生产质量,根据以上指标与权重值分析,可进一步采用系统图法构建评核模型,如图2所示。对各项要求进行合理评估,以确保外发制造商生产的产品质量符合客户的要求。同时,采用系统图法,还可以分析制造商的具体情况,系统地整理有关问题,分析相关原因,以便解决产品的质量问题。
图2 制造商评核模型
除了正常的评核外,还须查看加工现场,向其他制造商询问并了解该企业经营者的诚信度、生产能力、经营情况等,然后对该制造商做出合理系统的判断,一般包括如下几种情形:
(1)立即放弃。如果制造商人数太少、质量很差或经营者的诚信度很差,应立即放弃。
(2)条件较差,质量尚可,可考虑介绍给适合的合作伙伴使用,以便慢慢培养,以备后用。
(3)条件尚可,质量尚可,可安排订单试生产。
(4)比较好,可以安排国外买家直接查看并采用。
(5)非常好,可以安排公证行(第三方)检验并采用。
经评核达标的制造商,第一次可进行试小单生产,满意后适当多下单或下大单。
为了更好地统计与备案,在基本评估模型引导下,对服装制造商进行评核时,必须根据企业的运作需求与评核模型的基本要求设计一份制造商评核表。制造商评核表的基本资料包括企业名称、地区、法人代表、地址、面积、主要产品、每月产量、机械种类及数量、部门员工人数及总员工人数、现有客户等项目,如表4所示。
表4 梭织制造商评核表
跨国服装买家或外贸企业通过构建一套完善下单评估模型选择服装制造商,可保证各项测评体系和权重的合理性,科学地对评估结果进行定性和定量双重分析,将海外服装买家的基本要求与国内制造商的具体运作紧密联系,使采购的服装产品货期、价格、质量等方面符合要求,对跨国服装买家下单操作具有实质性指导意义。
[1]邱志军.广州构建国际采购中心的模式和路径选择[J].商业研究,2012,4:4-5.
[2]张小良.TCS模式的研究--基于服装企业的实证研究[D].香港:香港理工大学,2004.
[3]管志杰.浅谈跨国公司的验厂活动[J].跨国投资,2007(9):71-73.
[4]张富山.顾客满意--关注的焦点[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1.
[5]祝翔.新型供应商评估体系模型[J].经济论丛,2013,25(6):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