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瑜
4月底,安徽蚌埠刚从 “倒春寒”天气中苏醒过来,正在扬花的小麦已经开始脱绿吐黄。怀远县龙亢小麦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田里,几架无人驾驶的植保飞机正在麦田上空盘旋,地头几个纸箱,里面盛着甲基硫菌灵、氰稀菌酯、三唑酮等药品。
据了解,4月中旬以来,安徽省遭遇连阴雨天气,气候条件非常适宜小麦赤霉病发生。各地纷纷抓住雨停间隙,开展赤霉病防治。
“以前背着小喷雾器,一天喷不了几亩地,种地像绣花;用无人植保机,1min就能喷洒2亩地,效率高了很多,用药量反倒减少了20%。”安徽亳州市智航航空植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周立如告诉记者,无人直升机可以在地头起降,还装有GPS卫星定位系统,在大大降低操控难度的同时,减少了漏喷等情况发生,喷洒精确度明显提高。
据了解,亳州市智航航空植保科技有限公司一台农用植保机的售价约15万~20万元。尽管价格不菲,但很受规模化种粮大户欢迎。一些农机大户还组建植保专业合作社为散户提供统一作业,在土地不流转的情况下实现了规模经营,促进了一批成熟技术的落地生根。
由于统一品种、统一精确播种、统一秸秆还田与土壤深松、统一测土配方施肥与病虫防控,记者看到龙亢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的小麦长势整齐,穗粒饱满。“亩产600kg没问题。”怀远县农技推广中心研究员苏培明介绍说,在科技支撑方面,示范片从“邻居”龙亢农场那里获益良多。
龙亢农场的科技水平有多高?记者来到农场一探究竟。俗话说,“秧好半年粮”,秧苗好不好直接关系一年的收成,而育秧又是水稻生产中技术要求最高的环节,记者的探访也就从农场的水稻标准化育秧工厂开始。
在育秧播种流水线的一端,工人把一个个黑色塑料的育秧硬盘放到传送带上,硬盘穿过一个盛满细土的漏斗后,上面就均匀覆了薄薄一层干土;接着经过一个自动喷淋装置,就像洗了两遍“淋浴”,薄薄的土层被淋个湿透;随后经过一个盛满稻谷的漏斗,湿土层上密密麻麻撒满谷粒;最后经过一个覆土装置,谷粒被盖上了薄薄的一层干土。“流水线播种,种子2天就能发芽”,工作人员边摞育秧硬盘边告诉记者,播种完毕的硬盘将被送进温室大棚里。
适逢水稻育秧前夕,宽敞明亮的钢骨架育秧大棚里,6层的立体育秧骨架已经排列好,隔几排就悬挂着一盏诱虫灯。“和传统育秧方式相比,工厂化育秧的机械化、标准化操作,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克服经验育秧的随意性以及不利天气的影响,秧苗质量更有保证”,龙亢农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水稻是怀远县主要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5.3万hm2左右。从2012年开始,该县实施水稻标准化育秧工厂建设项目,以农机合作社、种粮大户、家庭农场为主体,扶持建设了25座水稻标准化育秧工厂,实行“代育代插”、“提供技术指导”等半托和耕育插管“一条龙”全托社会化服务模式,年供秧能力达0.67万hm2以上。
离开龙亢农场的育秧工厂不到50m,就是立在大田地头的两块展示牌——“安徽大田生产物联网试验区龙亢农场试验点”和“车载土壤成分速测系统”,展示牌旁边一块约30cm高、60cm宽的电子显示屏上,滚动着“土壤温度24.4℃、土壤湿度34.08%、风向西北、风速1.8m/s”等信息。记者注意到,从温湿度到风向风速再到有效辐射等数据,都在变化着。
“和气象数据一样,土壤信息也是不断变化的”,中科院智能所一位工作人员指着车载显示屏说。只见一辆大马力拖拉机缓缓前行,车载显示屏上的土壤数据像心电图一样上下波动。工作人员介绍说,车载土壤成分速测系统主要包括近红外土壤传感器、激光诱导击穿光谱土壤传感器、土壤电导率和水分传感器三部分,其中近红外土壤传感器可检测土壤有机质、总氮、pH值和含水量等数据,激光诱导击穿光谱土壤传感器可检测土壤中砷、镉等重金属污染物和钙、镁、铁等微量元素的含量。
“土壤传感器随着拖拉机等牵引装置在大片田地里自由移动,实现对土壤养分信息和重金属污染物信息的检测。”工作人员现场解释说,检测信息结合大片田地的GPS和GIS信息就能绘制出土壤成分分布图。此外,使用光谱分析方法检测土壤成分,快速、准确、无污染,能很好地取代费时费力的传统化学检测方法。
目前,车载土壤成分速测系统的试验误差率在15%左右。据了解,系统研发单位中科院智能所正研究如何进一步降低误差率,提高检测准确度,让检测结果更好地服务农业生产,为粮食稳定增产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