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祥文 魏文明 王怀凤,3
(1 上海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201103;2 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3 西藏自治区农牧业科学研究院蔬菜研究所)
鲜食甜玉米又称水果玉米,其籽粒含糖量高,富含蛋白质、维生素、铁、锌等,营养价值较高[1]。西藏日喀则地区为半农半牧地区,玉米果实可作杂粮,秸秆可作饲料,发展玉米生产可以同时兼顾农业和牧业需要。一般认为,传统玉米产区的海拔上限为3200m,垂直分布在海拔1700~3200m,极限海拔3700m[2],在海拔3700m 以上地区种植鲜食甜玉米的文献鲜有报道。随着青藏高原气候变暖以及塑料薄膜覆盖技术的推广,为在海拔3836m 的西藏日喀则河谷地区适度发展玉米生产创造了条件。在日喀则地区种植玉米对提高当地的粮食生产水平,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我们从上海引进3个优良早熟鲜食甜玉米品种,以期筛选出适合本地区自然气候条件的品种及相关配套栽培技术,并争取尽早推广应用,为日喀则地区玉米生产提供技术保障。
参试玉米品种为申糯2号、申糯3号和双福甜玉米,由上海粒粒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试验设在西藏日喀则地区农科所蔬菜试验地,土壤肥力中等,前茬为青稞。试验设2 因素,分别为品种和栽培方式。品种因素设3 水平:申糯2号(A1)、申糯3号(A2)和双福甜玉米(A3);栽培因素设2 水平:直播(B1)、育苗移栽(B2)。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3 次重复,小区长×宽为6m×2m,面积20m2,株行距为0.6m×0.4m,667m2种植3335 株,四周设保护行。各小区同一施肥水平,667m2施有机肥3000kg、纯氮20kg、五氧化二磷10kg、氧化钾15kg和硫酸锌1kg。播种前10d,筑畦覆盖地膜,保墒提高地温。4月19日在日光温室内育苗,5月8日移栽和直播,全生育期灌水4 次。试验期间调查记载玉米的生长发育情况,收获期测产并取样考种。
由表1 可知,申糯2号、申糯3号和双福甜玉米在日喀则均可栽培,都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6个处理的玉米穗长为19.2~25.0cm,双福甜玉米直播的(A3B1)玉米穗最长,申糯2号育苗移栽(A1B2)穗长最短。各处理玉米的穗粗为4.9~5.7cm,申糯3号育苗移栽(A2B2)玉米穗最粗,申糯2号育苗移栽(A1B2)和申糯3号直播(A2B1)玉米穗最细。各处理玉米的单穗重为430.7~643.7g,申糯3号育苗移栽(A2B2)的单穗重最重,申糯2号直播(A1B1)的最轻。方差分析表明,不同品种间的单果重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水平,不同栽培方式对单穗重无明显影响。无论何种栽培方式,申糯3号(A2)的单果重最重,双福甜玉米(A3)其次,申糯2号(A1)最低。这说明,决定鲜食甜玉米产量主要因素为品种,栽培方式对产量的影响较小。申糯3号产量最高,推广价值相对较大。
表1 各处理玉米的主要经济性状
玉米是粮饲兼用的重要作物之一,植株在西藏农牧区可用作畜牧饲料,玉米株高决定其生物产量的大小。试验结果表明,6个处理的玉米在收获期的株高为150.8~174.0cm。不同处理的株高从高到低依次为申糯3号直播(A2B1)>申糯2号直播(A1B1)>双福甜玉米直播(A3B1)>申糯3号育苗移栽(A2B2)>申糯2号育苗移栽(A1B2)>双福甜玉米育苗移栽(A3B2)(见表1)。方差分析表明,不同栽培方式的玉米株高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水平,直播栽培方式(B1)的株高明显高于育苗移栽(B2);不同品种对株高影响不明显。这说明,决定玉米生物产量的主要因素为栽培方式,品种间生物产量差异不明显。鲜食玉米生物产量高,可作为青贮饲料,在半农半牧的日喀则地区推广价值较高。直播栽培方式的生物产量明显高于育苗移栽,地膜直播栽培在生产上更具推广前景。
日喀则地区平均气温较低,必须通过延长生长时间才能达到玉米成熟所需的有效积温。申糯2号、申糯3号及双福甜玉米在上海地区种植生育期分别为90d、95d 和85d,在日喀则地区的生育期为109~125d,平均生育期为117.5d,较内地生育期延长1个月左右。申糯3号直播(A2B1)的生育期最长,双福甜玉米育苗移栽(A3B2)的生育期最短(见表1)。
通过试验可知,鲜食甜玉米的产量主要由玉米品种决定,栽培方式对单穗重影响较小,申糯3号产量最高,推广价值相对较大。覆盖地膜直播的栽培方式可以收获更高的生物产量,有利于发展当地牧业,同时直播操作简便、省工节时,覆盖地膜再直播的栽培方式更具推广价值。但由于当地气温偏低,3个玉米品种的生育期较上海延长近1个月,几乎覆盖了日喀则地区1年内适合作物露天栽培的全部时间,气温波动特别是年度总体气温偏低会对鲜食玉米的产量和商品性造成巨大影响。建议生产中适当增加一定的保温保湿措施,降低低温对玉米生长造成的不利影响。如果在日喀则地区的亚东、樟木、吉隆等低海拔地区种植玉米,产量和品质将更有保障。
[1]楼肖成,等.浙江鲜食甜玉米引种及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10,(10):144~145.
[2]王庆祥,等.西藏玉米生产发展的前景与对策浅析[J].西藏农牧学院学报,1998,(2):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