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晓攀
(安阳工学院,河南 安阳 455000)
论惠斯勒的“色音连觉”
常晓攀
(安阳工学院,河南 安阳 455000)
惠斯勒是十九世纪欧洲艺术由古典时期向现代时期转型阶段一位非常有特色的艺术家,他的作品打破了维多利亚王朝呆板的肖像画程式,创造出了一种新的审美情趣的艺术风格。美国人认为他是偶然住在伦敦的美国画家,而英国人则认为他是英国画家。他的名字与十九世纪后半期欧洲所有艺术运动和艺术流派都有联系,却不属于其中任何一方。本文试从他的艺术语言方面着手,诸如音乐性绘画语言的探索、色彩的独特研究等等,发掘惠斯勒独特的艺术风格。
色音连觉;为艺术而艺术;唯美主义
1640年开始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标志着世界历史进入了近代阶段。而到了十八世纪末首先在英国爆发了工业革命,继英国之后,美、法、德等国也先后开始了工业革命。到十九世纪,这些国家的工业化从轻工业扩展到重工业,并于十九世纪末达到高潮。西方国家由此步入工业化社会。这个时期,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艺术赞助人以及官方的审美标准与艺术家的创作观发生了种种矛盾与变化,传统学院派与现实主义、象征主义、印象主义等等相比声势日渐微弱,城市人口的恶性膨胀和大工业城市的飞速发展,这是一个孕育艺术新风格的时期,传统的创作观正在失去约束力,王权、赞助人、画商、市政官员、信仰、沙龙……一切有可能影响艺术创作的因素逐渐退出了指挥画笔的控制台。在当时社会普遍的文化氛围和惠斯勒个人的特定文化状态之间关系显得极为紧张、不和谐时,他的作品一如他个性和经历一般,始终处于“夹生”状态,早期并不能被世人认可,但这并不妨碍他践行“为艺术而艺术”的创作观。
1855年,他结识了波德莱尔,马奈,凡汀·拉图尔,布拉克蒙。他在学院派画家C.-G.格莱尔的画室短期学习后,就自己画速写和油画,接触了象征主义、学院派、现实主义、印象主义,“他在技巧上有着某种魅力,不过,由于对纯绘画造型教条的非其情愿的忽视,从而导致了些许衰落方面,造成其魅力的混乱和偏离。”①他总的艺术倾向相当缺乏个性的,直到《钢琴旁》被沙龙所拒绝,使他愤而离开法国,出走伦敦。此后,他试图在色彩上加强形象的音乐感受力,因而广泛采用音乐术语,如和声、交响曲、变奏曲、改编曲等等。在这些画上,形象依然是极其写实并且精制的,只是用音乐术语来点题。绘画艺术同音乐标题结合在一起,强调对色彩与音乐之间的联想——惠斯勒的个人风格在新的艺术表述方式中逐渐明朗。
色彩对于深受印象派影响的惠斯勒来说是最为注重的问题。造型、结构和形式统统服从于对色彩和谐的追求。惠斯勒醉心于色彩的研究,要求突破物体单一的、表面看来一成不变的“固有”色,力图捕捉物体在特定时间内自然呈现的瞬息色彩,那种受一定环境条件、空间距离和周围其他物体影响的颜色。而这种色彩表达则是在表现画面的诗意和神秘感。艺术家在这里创造了诗与音乐的优美意境。惠斯勒倡导的印象主义与该时期欧洲兴起的印象主义风格并不一致,他在艺术中,并不抛弃传统,亦不拘泥于传统。他力图追寻各种技法和效果的创造和革新,其早期的交响曲系列作品就试图用色彩的和谐来表达音乐的旋律。“他后来的这种创作方法甚至已象东方画家那样重神韵,而非实物描画了。”②
惠斯勒认为画的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表现的内容,而内容应该是独立的“哗众取宠”的,应该是独立的显示出艺术家的视觉或是听觉感受,而不是建立在这个之外的感情上,如信仰、同情、爱情、爱国等诸如此类的感情。这也就是他所主张的“为艺术而艺术”。惠斯勒的观点代表新的美学思潮,新美学认为艺术应具有文化本身的价值,而传统美学思想则认为:艺术不应该脱离政治、经济和道德而独立。由此可见,惠斯勒创作理念的现代性在当时是不合时宜的,他强调情绪和感受的集中体现,纯粹的艺术表达,正如在聆听音乐时联想到旋律所表达的场景应该和在观看绘画作品时联想到的色彩的音符性律动本质上是相同的,也就是“色音联觉”。
惠斯勒将音乐这种诉诸于听觉的时间艺术和绘画这种诉诸于视觉的空间艺术结合在一起,表现艺术家心灵深处微妙复杂的情绪变化和对客观事物的感受。他以色彩为自己的画作命名,同时辅之以乐曲的曲式,使观者在欣赏作品时同时带有音乐性和美术性相结合的完整审美。例如《母亲的肖像》被称为《灰与黑的协奏曲》,《白衣少女》被加上《白色交响乐》的副题等等。这种音乐性绘画语言的探索源自于对日本浮世绘艺术和中国元素的借鉴与发挥,以及其对唯美主义、象征主义的迷恋。惠斯勒的创作理念践行唯美主义的主旨:追求建议性而非陈述性;追求感观享受;对象征手法的大量应用;追求事物之间的关联感应——即探求语汇、色彩和音乐之间内在的联系。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是惠斯勒艺术生涯的顶峰,《母亲的肖像》便是这时期的代表作。在这幅作品中,造型、结构和形式统统服从于对色彩和谐的追求。而这种色彩和谐则是在表现画面的诗意和神秘感,艺术家在这里创造了诗与音乐的优美意境。在画面中观众可以感受到惠斯勒营造出的无边的宁静和寂寞,也可以感受到惠斯勒画笔的音乐流动倾向,块状和缐条合奏的和谐画面,产生了室内乐的悠缓情调。
《夜曲:灰色和金色——威斯敏斯特桥梁》是惠斯勒夜曲系列作品中的一幅。大块色彩的铺陈,一如他以往的风格。在夜色中一切都是朦胧的,灰色的天际中,暮气是用金色渲染出来的,并处理成透明的感觉,观赏者似乎能够闻到夜的孤寂和暮气的凝重;近处的大片灰色水面,又用薄薄的灰蓝色调合出水的波动,右前方依稀能辨出形状的建筑静默着,为这个画面更添几分稳定性——这些都是“夜曲”的低音和旋。水陆相接处隐隐的金色的灯光和依稀可辨的船桅,则成为“夜曲”的高音声部。这金色的点点的光像是从上帝的话语中来,努力打破着灰色与褐色营造出的静谧,如同夜曲静谧中的神秘。
惠斯勒在绘画创作过程中对于音乐的感悟和借鉴,表现出了两种或是更多种色彩的碰撞、组合所显现出来的神奇效果。“音乐是动态的美,而绘画是静态的美,而‘色彩’的概念被运动到音乐中在微观上表现为音色而在宏观上则成为音乐的表现力。”③仅限于文化背景的绘画让我们在欣赏作品时更加纯粹,纯粹得让画布上的色彩流动起来,成为夜曲、交响曲抑或协奏。
不用更深的解读,画家只是想向我们描绘一个无声的却又具有音乐性的流动的场景,一种纯粹的关注事物本身的美,即惠斯勒所坚持的“为艺术而艺术”。用“为艺术而艺术”的倡导者戈蒂耶的话来诠释就是“只有毫无用处的东西才是真正美的;一切有用的东西都是丑的,因为那是某种实际需要的表现,而人的实际需要,正如人的可怜的畸形的天性一样,是卑污的、可厌的。”
结论:
惠斯勒艺术观念的转变主要表现在他对音乐性绘画语言的探索上,而他的这种转变是他有别于其他同时期画家的独特之处,并且他的这种探求可以说是全方位的——无论是表现手法还是理论。“惠斯勒之后,绘画艺术的局面变得更加丰富,他对新艺术语言的探索,彰显了现代主义的端倪,奠定了他在美术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并开启了英国与欧洲大陆的交往之道。”④
注释:
①引自《惠斯勒》第26页.
②引自《惠斯勒》第65页.
③引自《十九世纪下半叶西方艺术》第47页.
④引自《十九世纪下半叶西方艺术》第52页.
[1]刘从星主编.惠斯勒.吉林美术出版社,2002年4月版.
[2]乔治·摩尔著,孙宜学译.十九世纪绘画艺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年8月版.
[3]邵亮著.十九世纪下半叶西方艺术.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12月版.
J205
A
1005-5312(2014)23-005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