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唐
近日翻读国学大师姜亮夫撰写的《楚辞通故》,被这本书问世的背后故事深深感动。
姜亮夫先生长期致力于楚辞研究,他很早就有个心愿,希望能把自己多年研究楚辞的心得全部汇集成书。从上个世纪50年代起,他就开始了《楚辞通故》的编撰工作。为了完成这部书,姜亮夫几乎阅读了所有和楚辞有关的书。只要跟楚辞有关,哪怕只言片语,他也要将它们抄到卡片上,几年下来,就抄写了10余万字的卡片资料。60年代初期,《楚辞通故》一书基本撰写完成,共180万字。可谁承想,就在他对这本书进行最后校对的时候,“文革”开始了。造反派们在一个雨天冲进姜亮夫的家,把《楚辞通故》的手稿全部扔到了室外。当时,正下着滂沱大雨。洗劫过后,姜亮夫弯着腰,把还能拾起来的纸张一点点地拾起来,揩去上面的泥水,小心翼翼地晾干。然而,还是有四分之一的手稿无法复原了,也就是说,有近五十万字的手稿白写了!
多年辛苦的结晶被毁掉了,姜亮夫当然十分痛心,但他没有沉沦,而是做出了一个勇敢的决定:重新补写被毁掉的那部分书稿!当家里人听到他这一决定时,都纷纷劝他不要写了,毕竟那时的姜亮夫已经是七十岁高龄的人了,而且还有严重的眼病。但他不为所动,老伴见他如此执拗,也只得无奈地说:“书蛀虫不可救药!”
有过相似经历的作者都知道,一部已经完成的稿子,如果丢失了,再重写的话,是一件很痛苦的事。因为重写之时,当时的思路和灵感已经没有了,全凭记忆去苦思冥想,常常会出现思维短路的问题。对于姜亮夫来说,重写工作就更加困难。除了上述困难之外,还要克服其他困难:因为是在非常时期,所以这项工作不能大张旗鼓地进行,一旦敲门声响起,便立即将手稿藏起来;住房实在太小了,只有10平方米,放三架书、一张床,余下的那点儿地方,就是公共空间了,在公共空间里放一张桌子,吃饭的时候当饭桌,来人的时候当茶座,饭后吃剩的盘子、碗、杯等物没有地方放,就只能堆在桌子上,最多的是药瓶,姜亮夫和老伴身体不好,所以有很多药瓶摆在桌子上,一家人戏称屋子是“五百瓶斋”。就是在这种艰苦的条件下,姜亮夫抱病写作,经过数年努力,终于将手稿遗失的部分重新写成了!问世后的《楚辞通故》一书产生巨大影响,被海内外专家誉为当今研究楚辞最详尽,最有影响的巨著。
姜亮夫的儿子、同是学者的姜武昆说:“我始终记得那小屋的情景:他在艰难困苦中的那一份淡定,他那种淡定的心态,快乐地从业,肯定不是什么人都能做得到的。如果一个人能以几乎简单而纯白的心去爱他的‘业,这才是最根本却又非人人能做到的事。”能在如此困厄的状态中完成书稿的重写工作,需要的不仅仅是信念,还有乐观的心态。姜武昆曾和父亲讨论过这个问题:“后来我问过他人生苦海无边的问题,他说:人世间的确是苦海无涯,但他以乐观的态度看待一切。”
失败了,拥有从头再来的勇气;面对各种不如意,以乐观的心态去对待。我想,这就是国学大师成功的奥妙所在吧!
责任编辑:魏晔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