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很重要,但是如何做到诚信却是有待理论与实践双重探索的。中国古代思想家探讨了持守诚信戒律的途径和方法,值得我们认真学习。
【原文节选】
官能予人以信,人自帖服。吾辈佐官,须先要之于信。凡批发呈状,示审词讼,其日期早晚,俱有定准,则人可依期伺候,无废时失业之虑。期之速者,必致与人之诵,即克日稍缓,亦可不生怨言。第欲官能守信,必先幕不失信。盖官苟失信,幕可力尽。幕自失信,官或乐从。官之公事甚繁,偶尔偷安、便逾期刻,全在幕友随时劝勉。至于幕友不能克期,而官且援为口实,则它之不信,咎半在幕也。——汪辉祖《佐治药言》
【原文释义】
如果为官者能够诚信待人,被他管理的人对他就会服服帖帖。我们这些起辅助作用的官员,必须首先做到讲信用。凡是批示发文呈状、审理诉讼案件,这些事的日期都得明确,这样人们就可以按照日期等待处理,不用担心浪费时间,荒废事业。日期定得近些的,必然得到人们的称赞。即使日期稍微推迟了一点,人们也不会有怨言。主事之人想要守信用,起辅助作用的官员首先就不要失信于人。因为如果主事之人失了信,起辅助作用的人还可以尽力弥补。而起辅助作用的人自己先失了信,主事之人有时就会乐于顺从。主事之人公事繁忙,有机会偶尔抽个空子休息一下,就会使事情拖延下来,这就完全要靠起辅助作用的人随时勤勉工作补救了。至于起辅助作用的人不能够严格地按既定日期办事,而主事之人又把这作为拖延的一种借口,那么主事之人不讲信用,起码有一半的责任落在起辅助作用的人身上。
【原文节选】
当官处事,但务着实。如涂擦文书,追改日月,重易押字,万一败露,得罪反重,亦非所以养诚心,事君不欺之道也。百种奸伪,不如一实。反复变诈,不如慎始。——陈宏谋《从政遗规》
【原文释义】
作为官员处理问题,只要求得确实。如果涂改文案记录,补救式地修改时间,重新更换画押签字,万一失败暴露,不仅获罪加重,而且也不是修养诚信、不欺瞒君主的办法。各种各样奸诈伪作,不如一种实诚。反复变易欺诈,不如在开始的时候小心谨慎。
【原文节选】
贞观十年,魏徵上疏曰:“臣闻为国之基,必资于德礼,君之所保,惟在于诚信。诚信立则下无二心,德礼形则远人斯格。然则德礼诚信,国之大纲,在于君臣父子,不可斯须而废也。故孔子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贞观政要·论诚信》
〖原文释义〗
贞观十年,魏徵上书说:“臣听说,治国的基础,必然以施恩德(于民)和祭神祀祖为资本,君主所要持守的是诚信。诚信确立之后,百姓就对君主没有二心,施恩德教化百姓,祭神祀祖成为定型的制度,远方的人就会不畏艰险投奔而来。因此,施恩德教化百姓,祭神祀祖,保持诚信是治国理政的关键,体现在君臣和父子关系之中,是一时一刻都不能荒废的。所以孔子说:‘君主要礼遇臣属,臣属对君主要尽忠。”
〖原文节选〗
汤、武因夏、商之民也,得所以用之也。管、商亦因齐、秦之民也,得所以用之也。民之用也有故,得其故,民无所不用。用民有纪有纲,一引其纪,万目皆起,一引其纲,万目皆张。为民纪纲者何也?欲也恶也。何欲何恶?欲荣利,恶辱害。辱害所以为罚充也,荣利所以为赏实也。赏罚者有充实,则民无不用矣。阖庐试其民于五湖,剑皆加于肩,地流血几不可止;勾践试其民于寝宫,民争入水火,死者千余矣,遽击金而却之;赏罚有充也。莫邪不为勇者兴惧者变,勇者以工,惧者以拙,能与不能也。夙沙之民,自攻其君,而归神农。密须之民,自缚其主,而与文王。汤、武非徒能用其民也,又能用非己之民。能用非己之民,国虽小,卒虽少,功名犹可立。古昔多由布衣定一世者矣,皆能用非其有也。用非其有之心,不可察之本。三代之道无二,以信为管。——《吕氏春秋·用民》
〖原文释义〗
商汤、周武王因袭了夏朝和商朝的民众,这是因为他们懂得使用民众的方法;管仲、商鞅因袭了齐国和秦国的民众,这是因为他们也懂得使用民众的方法。民众能被所用是有原因的,懂得其中的原因,就没有什么人不可被用。使用民众有头绪与关键点,只要把握了头绪与关键点,各方面的工作就能展开了。治理民众的头绪和关键点是什么呢?就是欲求和憎恶。欲求什么、憎恶什么呢?欲求荣誉和利益,憎恶耻辱和祸害。耻辱和祸害是因为惩罚而实施的,荣誉和利益是因为奖赏而实现的。赏罚都是有内容的,有了这些内容,民众就没有不能被使用的了。阖庐曾经在太湖演习训练他的国民,剑架在他们肩上,血流到地上,都不能阻止他们奋力向前;勾践曾经在寝宫演习训练他的国民,百姓争着赴汤蹈火,死的人有一千多,他立即敲锣收兵,才使他们退下来,这是因为他们赏罚得当。莫邪利剑不因为勇敢者和怯懦者而改变其性能,但在勇敢的人手里就显得灵巧,在怯懦的人手里就显得笨拙,问题的关键在于会不会使用这种宝剑。夙沙部落的民众,自发起来攻击他们的国君,而归顺神农。密须的民众自发起来捆住他们的国君,而投靠文王。商汤、周武王不仅仅能使用自己的民众,还能使用不属于自己的民众。能够役使不属于自己的民众,国家虽小,士卒虽少,功名还是能够建立的。古代有很多由布衣百姓建立的一代王朝,都能正确使用不属于自己的民众。使用他们而不能了解他们的心理,这是不能考察民众的根本欲求。夏商周三个朝代的法则没有什么不同,都是以信用作为标杆。
〖原文节选〗
“治国之要有三:一曰食,二曰兵,三曰信。三者国之急务,存亡之机,明主之所重也。”——《全晋文》袁准文
〖原文释义〗
治理国家的关键因素有三种:一是粮食,二是军备,三是诚信。这三种因素关系到国家治乱和存亡,也是英明的君主所倚重的。
〖原文节选〗
臣光曰:夫信者,人君之大宝也。国保于民,民保于信;非信无以使民,非民无以守国。是故古之王者不欺四海,霸者不欺四邻,善为国者不欺其民,善为家者不欺其亲。不善者反之,欺其邻国,欺其百姓,甚者欺其兄弟,欺其父子。上不信下,下不信上,上下离心,以至于败。所利不能药其所伤,所获不能补其所亡,岂不哀哉!昔齐桓公不背曹沫之盟,晋文公不贪伐原之利,魏文侯不弃虞人之期,秦孝公不废徙木之赏。此四君者道非粹白,而商君尤称刻薄,又处战攻之世,天下趋于诈力,犹且不敢忘信以畜其民,况为四海治平之政者哉!——《资治通鉴·周纪二》
〖原文释义〗
臣司马光说:信誉,是人君的镇国法宝。国家靠人民来保卫,人民靠信誉来维护;不讲信誉就没有用来使人民服从的办法,没有人民便没有使国家长存的办法。所以古代成就王业的人不欺骗天下之人,建立霸业者不欺骗四周邻国,善于治国者不欺骗百姓,善于治家者不欺骗亲人。而不善于治国的人反其道而行之,欺骗邻国,欺骗百姓,甚至欺骗兄弟、父亲和儿子。上级不信任下级,下级不信任上级,上下级之间离心离德,以至一败涂地。靠欺骗所得到的利益救不了因此而受到的伤害,所得到不能弥补他所失去的,这岂不令人痛心!当年齐桓公不违背曹沫所订立的盟约,晋文公不贪图攻打原地之利,魏文侯不背弃与山野之人打猎的约会,秦孝公不收回对移动木杆之人的重赏,这四位君主的治国之道尚称不上完美,而公孙鞅可以说是过于刻薄了,但他们处于你攻我夺的战国乱世,天下人尔虞我诈、斗智斗勇之时,尚且不敢忘记树立信誉以收服民心,何况今日建造治平天下的当政者呢!
〖原文节选〗
言之不可复者,其言不信也;行之不可再者,其行贼暴也。故言而不信则民不附,行而贼暴则天下怨。民不附,天下怨,此灭亡之所从生也,故明主禁之。故曰,“凡言之不可复,行之不可再者,有国者之大禁也。”——《管子·形势解》
〖原文释义〗
不能被验证的话,没有信用;不能重复做的事,害人至深。话说得没有信誉,人民就不肯归附;行事而害人至深,天下就怨声载道。人民不归附,天下怨声载道,这是导致灭亡的根源,所以是明君所禁忌的。所以说:“说话不能被验证,做事不能重复,是治国之人的大忌。”
〖原文节选〗
“君臣不信,则百姓诽谤,社稷不宁。处官不信,则少不畏长,贵贱相轻。赏罚不信,则民易犯法,不可使令。”——《吕氏春秋·贵信》
〖原文释义〗
君主和臣子不守信用,百姓就会埋怨指责,国家就不会安宁。做官的不守信用,年少的就不敬畏年长的,地位尊贵的和地位低贱的就相互不尊重。赏罚不守信用,那么百姓就会轻率地触犯法律,不可以役使。
〖原文节选〗
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论语·子张》
〖原文释义〗
君子得到信任以后才去使唤老百姓;没有取得信任就去使唤,老百姓就会认为是在虐待他们。(臣属要先)取得君主的信任再去进谏;没有取得信任就去进谏,君主就会认为是诽谤他。
〖古今联读〗
诚信是一种力量。但是,要做到诚信,却需要深入的研究。古代思想家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思路。
——守信必须慎始。作为治国理政的官员,颁行法令是常有的功课。在这个过程中,守信的前提是要做足法令颁行之前的准备工作,比如调查实情,分析研究利益关系,制定不仅可以落实,而且可以长久有效的法律法规。需要避免的是因为没有做到慎始而朝令夕改,导致新颁布法律法规得不到老百姓的信任和遵守而失效,并进一步丧失有关部门在老百姓中的威信这样极为恶劣的局面。
——守信必须上下联动。管理部门的信用牵涉到方方面面。只有上层的信用,没有基层的配合,信用是不能贯彻到底的;只有基层的信用,上级机关没有相应的支持,这种信用也是难以持久的。
——守信必须在必要的时候付出代价。信用往往是一种预约。世界变化越来越快,守信有时就意味着要为变化着的世界买单,这就是守信的代价。
即便如此,守信还是必要的。没有信用的社会无法正常运转,其成本之高和代价之大无法想象。要维持社会的信用,作为执政理国的官员首先有守信的意识,要制定可以让守信者得福、失信者受到惩罚的制度,形成相应的机制。与此同时,相关部门要有为守信买单的勇气和准备。
守住了信誉,就守住了社会的长治久安,就守住了人民的福祉。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
责任编辑:高 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