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在社会中居统治地位、起支配作用的核心理念,反映着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是一个社会必须长期普遍遵循的基本价值准则,对社会起着规范行为、稳定秩序、提供精神动力的作用。世界上包括发达国家在内的诸多国家都非常关注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中国当然也不例外,而客观把握首都市民价值取向变化的状况,则是北京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性工作。
2013年,北京市社会科学院课题组运用了《首都市民价值观调查评价指标体系》,从政治价值观、法制价值观、公德价值观、职业价值观、生活价值观、婚育与性价值观六个维度,测量了首都市民的价值取向状况,从数据上进一步分析、掌握了首都市民价值取向的整体情况,为进一步培育首都市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路径与方法。
首都市民价值取向状况的六大特点
在政治价值观方面,首都市民普遍对政治保有较高的关注度、认同度,爱国主义观念牢固。73.6%的市民表示关注或非常关注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75.7%的市民对共产党的执政能力表示认同,78%的市民认为改革开放以来,百姓的生活有了显著的改善。在法制价值观方面,首都市民知法、学法自觉性高,依法维权意识强。40.1%的市民每天都会看法制节目,79.7%的市民认为,观看法制节目可以避免因无知而犯法,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公德价值观方面,首都市民的公德意识较强,自觉维护社会公德的良好环境正在逐步形成。85.7%的市民认为,在公共汽车上对老弱病残孕乘客要主动让座,这一结果比2010年的调查数据(80.5%)提高显著。另外,88.1%的市民支持上下班高峰期间排队安检,82.7%的市民对在名胜古迹“到此一游”的乱涂乱画行为深表痛心,89.7%的市民认为应当为北京的环境保护尽一份力,87.7%的市民赞同“遵守垃圾分类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在职业价值观方面,首都市民不断创新、乐于敬业的职业精神较强。有90.1%的市民赞同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工作都应该尽职尽责,79.5%的市民认同不断进取、有所创新的职业精神。85%的从业者认为,“个人的努力进取”、“教育程度”和“个人品德”是个人事业成功的三大主要因素。在生活价值观方面,首都市民普遍对人生持有积极态度,对幸福有理性的认识。65.3%的市民认为,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社会,“家庭和睦”、“身体健康”、“事业成功”是影响幸福的主要因素。在婚育与性价值观方面,首都市民普遍认同个人幸福是婚姻的最终目的,向往稳定、平等的婚姻关系。78%的市民对“选择配偶是自己的事,应该自己做主”表示认同;55.6%的市民赞同结婚后不一定要有孩子,45.9%的市民对“一般而言,已婚者比独身者快乐”的说法表示赞同。可见,理性的婚恋观和家庭观正为广大市民群体所接受,并将进一步扩大其影响范围。
首都市民价值取向主要存在的四类问题
通过对首都市民价值取向的调查,我们发现,积极、乐观、向上是整体价值取向发展的趋势,但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分为如下四类:
主流意识形态挑战严峻,集体主义观念代际差异显著。调查发现,只有54.5%的市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是对当代中国发展影响最大的思想学说,其余近半数的市民选择了儒家思想、个人主义思想、功利主义、实用主义和宗教 ,这一比例比2010年上升了3.7个百分点。在考察“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冲突时,优先考虑集体利益”时,76.3%的50后市民表示赞同,这一数值远远高于60后、70后和80后年龄组,80后年龄组表示“不赞同”的比例最高(6.5%)。
执法效果的满意度评价不高,个别执法群体的公信力受到一定程度的质疑。调查发现,39.5%的市民认为政府政务公开水平“一般”, 42.3%的市民对公检法人员表示“信任”, 38.6%的市民对工商执法人员表示“信任”。需要注意的是,2008、2010、2012年三次大规模的调研结果均反映出上述问题的存在。
自我幸福感评价呈下降趋势,家庭、健康和事业已成为当前影响幸福的主要因素。幸福感是个体对自身存在与发展状况的一种积极的心理体验,是人们对生活的肯定评价,具有较强的主观性,但却是个体幸福度的直观反应。在考察市民“与周围人相比,您觉得自己的生活处于何种水平?”时,只有0.3%选择生活处于“上等水平”,低于2008年同类调查0.7%的数值;76.5%的人选择“中等”和“中等偏下”。由此可知,市民对个体幸福感的自我评价不高。
青年从业者和个体从业者对职业的社会贡献关注度较低,职业行为规范意识欠缺在一定年龄群体内存在。调查显示,年轻从业群体在职业选择中重视“报酬、福利的多少”和“能施展个人才华”,与中年人相比,较为忽视个人职业“对社会贡献”的大小。关于社会贡献的关注度,18-27岁年龄组的比率明显低于38-47岁、48-57岁两个年龄组对该项因素的关注比重。此外,面对“近年来,重大安全事故的根本原因是违反岗位要求”的说法,基本上呈现年龄每提高10岁,赞同率就增长5个百分点的趋势。
培育首都市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
强化阵地意识,增强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力。核心价值观既是一面旗帜,也是一条道路、一种理论、一种制度,更是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根本体现。调查显示,38.4%的市民表示“最常看、最关注的是时政新闻”,38%的市民选择“最常看、最关注的是社会民生新闻”,58.4%市民表示“经常在互联网上发表对时事政治的看法”。因此,因势利导,发挥主流媒体及其延伸媒体(社交网络、数字电视、网络社区、博客、微博、手机微信等)的正能量凝聚作用任务重大。一是强化“主流意识形态”捍卫力。勇于和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判断不同价值取向,分清哪些价值取向应倡导,哪些应反对和抑制。二是提高“正能量”传播力。在丰富媒体大众娱乐性的同时,自觉抵制“假丑恶”,强化“真善美”的价值取向传播。三是增强“主旋律”感染力。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改进主旋律作品创作方式,提升价值内涵、文艺水平、制作质量。四是发挥“话语领袖”引导力。利用党员领导干部、社会名人等“焦点群体”和“网络领袖”的“示范效应”,作表率、扬正气、树新风,净化社会和网络舆论环境。五是养成“快速反应”应变力。把握好宣传的“时度效”,增强主动性和预见性,提高信息过滤效能,依法从快、从重加大“政治谣言”的惩处力度。
提高依法执政能力,增强政府公信力,铲除“四风”滋生土壤。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方面是巩固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需要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另一方面是政府职能的行使和公务人员形象直接影响着群众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信心。调查显示,市民在高度肯定党和政府的执政能力的同时,对某些部门和人员的工作仍持保留态度。这说明政府职能机构中的个别部门、个别人员还存在比较严重的“四风”问题,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一要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行政务公开、完善问政于民、强化制度监管,提高政府服务群众的工作效能;二要加强对政府公职人员政治素质、法律素质和道德素质的培养,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和政绩观,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践行群众路线,增强民生关怀,提高市民整体幸福指数。调查显示,首都市民感到生活压力主要来自收入、就业和养老等问题,这不仅影响着首都市民的日常生活质量,更导致了他们政治认同、政治参与意识的相对降低。这在经济地位较低的外来务工人员、下岗失业者和从未工作过的人员群体尤为明显。因此,北京今后的工作一要牢固树立“以民为本”的理念,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创新,加大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各级各类民生工程的建设投入;二要增强人文关怀,重点关注和维护社会弱势群体的切身利益,加大服务宣传、转变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效能,让市民切实享受到社会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三要构建和完善运转高效的市民诉求表达机制、利益协调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畅通利益反映与反馈渠道,共商共治,推进社会和谐发展。
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职业理想教育,提高青年和个体从业人员的社会责任意识。职业理想是形成职业态度的基础,实现职业目标的精神动力。2008年、2010年和2012年三次调查结果均显示,市民选择职业时重点考虑的前两位因素是“报酬的高低”和“能否施展个人才华”,对“职业社会贡献大小”的选择偏低。个体从业人员的社会贡献意识、敬业精神和进取精神、工作满意度和忠诚度等多个方面的指标均显著低于平均水平。这不仅反映出当前市民在求职就业方面更加珍视个人经济利益和自我价值的实现,也反映出从业人员存在着明显的社会责任意识淡化的问题。年龄差异比较分析显示,无论是社会责任意识缺失,还是职业行为约束关注水平下降,均呈现出年轻化趋势。因此,加强社会主义职业理想教育,培养从业人员树立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奉献社会的职业精神,任务繁重。
依托区位优势,开展文明创建,培育市民树立牢固的现代社会公德意识。调查显示,57%的市民对“近年来,北京公物损害现象减少了”表示认同,72.3%的人认同“市民对首都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有所增强”。这说明,随着人文、科技、绿色理念在市民中的普及和推广,广大市民的道德意识不断增强,普遍重视社会公德,抵制不文明现象,讲文明、重礼仪的良好氛围逐步形成。然而,调查也发现,当公交车上有小偷行窃时,有12.9%的市民选择了“先看周围人怎么做,再决定”,8.5%的市民选择“装作没看见,尽量躲开”。这说明,首都市民维护社会正义和秩序的公德意识仍有待加强。建议发挥北京政治文化交流中心的区位优势,把举办各类大型经济、文化交流活动同市民社会公德、文明礼仪、行为规范教育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结合起来,深入开展中华文明宣传引导活动。树正风、兴正气、修正德,不断提高市民自觉维护社会正义和社会秩序的意志品质。
深化价值取向跟踪研究,建立活跃群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的长效机制。首都市民看似矛盾、复杂的价值观状况不仅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也有着内在的主观原因。北京有着一批价值观变化活跃的群体,如公务员、知识分子、公司白领、在校学生、流动人口等,他们是当前社会转型时期价值取向多元化的典型代表。切实了解和把握价值观活跃群体的价值取向发展动态,通过理想信念教育、先进文化引导和人文关怀实践等方式,实现一元化引导任务重大。同时,要加大哲学社会科学中意识形态研究成果的转化力度,突出核心价值观在文化发展中的统领地位,强化文化安全意识;切实提高对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质量,通过利益引导实现价值引导;强化市民价值取向跟踪研究、差异性分析研究、变化预测研究、应用对策研究和政策保障研究,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思路。
(执笔人:杨奎,北京市社科院科学社会主义研究所所长)
责任编辑:金蕾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