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静 殷红梅 张 玲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淮安 223003
进入21世纪,信息产业作为发展速度最快,更新周期最短的产业已经成为我国第一大支柱产业。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企业对职业岗位内涵要求不断提升。信息类职业院校作为培养信息产业生力军的中坚力量,其责任空前加大,其被寄予的期望值也空前提升。然而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由于历史的、传统的、受限于基本国情的一系列问题,依然存在知识本位过于显性、能力本位不突出、职业素质本位“纸上谈兵”等问题。目前能力本位教育理念的不足与弊端逐渐凸显,职业素质本位理念逐渐引起人们重视。本文着眼于信息类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实际,基于职业素质本位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思路,突破新形势下信息类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面临的困境。
近年来,职业教育发展迅猛,被赋予“要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的伟大使命”[1],其规模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高职教育的发展有目共睹,高职院校对社会的贡献更是人尽皆知。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科技的发展,高等教育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问题,高职教育也不例外,人才培养功利性强、目标狭隘,可持续性差等一系列问题日渐突出。为此,高职院校在实践中也从追求数量和规模逐渐转入追求质量与内涵,从根深蒂固的知识本位,不断转化为能力本位,同时还穿插着人格本位,高职教育改革没有停止过[2]。但相对于科技更新,相对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这种改革速度仍然较慢,规模较小,力度不够,杯水车薪,培养的人才仍不能满足岗位需求,不能满足终身教育需求和人的发展需求。
信息类职业院校在职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也是中国大部分职业院校在发展中遭遇的困惑,但由于信息类职业院校的特殊服务使命,使得其对存在问题的敏感性更强,解决问题的迫切度也更高。在此,笔者首先阐述其存在的主要问题:
1.1.1 高等性不突出
199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颁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根据文件精神,原有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部分高等专科院校和部分重点中专校经过改革、改组、改制升格成高等职业院校,简称“新高职”。这时的高职绝大部分是在原有的中专学校的基础上升格、合并和重组而成,在办学理念和教育教学管理上明显带有中专院校的烙印,即使这之后经历了十多年的发展,这种烙印还是有形无形地出现在教育实施的过程中,使得其高等性不够突出。
1.1.2 技术性不鲜明
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各产业与行业中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流程层出不穷,社会对劳动者的需求除了专一的技能,还增加了跨行业、跨专业快速适应的能力,职业与岗位的外延性日渐突出。但是在高职院校办学中,由于教育理念的“未与时俱进”和教育经费的限制,实训条件、师资水平均存在滞后现象,生产一线的新工艺、新技术不能及时传达到课堂,这种现象目前颇为严重,直接导致了高职院校技术性的不鲜明。
1.1.3 职业性不明显
高职教育尤其是信息类高职教育,其目标是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培养高素质高技能性技术人才。职业性是其教育的基本特征,职业素质的培养是其基本任务,其中就包括职业能力的培养与职业态度的养成。学生除了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以外,还应具备有利于职业生涯发展的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应急能力,这是一种“可持续能力”。然而目前高职教育的实施依然以学科为主线,对职业课程缺乏总体规划与设计,单一岗位操作技能的训练所占比例很大,对学生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不够,岗位需要的职业性欠缺明显。
1.2.1 课程设置比例失调
在职业教育发展进程中,尝试过知识本位、能力本位、人格本位等多个在不同时期独立或者互相交融的理念。时至今日,除了专业知识与技术技能外,自主学习能力、综合能力培养、创新意识、独立工作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都成为职业生涯中必备的能力。但这些在学校教育的专业设置与课程定位中所占比例少之又少,很多是以选修课的形式存在,并且教育者们在实施能力素质课程的过程中又存在总体把握不准、深度不够、力度不强的问题,最终导致学生在就业后就像一个瓷器,一碰就碎,经不起历练。
1.2.2 教学实施方法落后
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存在一定的特殊性,高职教育年轻,高职院校的教师队伍也相对年轻。在对高职院校专任教师的结构调查中,我们发现,教师中从高校毕业后直接任教的占到67.1%,而从企业调入的占到22.2%[3],大多数高职院校专任教师是在学科体系下培养出来的,从学校到学校,理论教学水平较高,但缺乏工作实践经验。虽然现在大部分高职院校出现了“订单培养”,但大部分的授课任务还是由学校教师担任,由企业人员担任比重还很低。此外,受教学资源的限制,学生受教育场所大多还是在校内,校企合作的生产性实训基地数量少,实训项目贯彻落实力度不够,能够为学生服务的开放性教学资源有限。在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由于各种原因,校企管理很难到位,对学生的指导也存在不可控性,教育教学实施更无从谈起。这些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职教育对学生的职业性与技能性的培养效果。
1.2.3 评价机制不完善
受传统教育评价方式的影响,目前在很多高职院校中,对于教学效果的评价主要由学生过关率、学生满意度、职业资格鉴定、顶岗实习效果等几方面组成。很显然,这样的评价方式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和不完整性,存在着严重的“师本性”与“校本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形成的态度与延伸能力、情感与价值观均得不到体现。其中尤为严重的是在学生为期数个月的顶岗实习中,校企合作不够,评价更具随意性。而这些也不可避免地影响着教学的实施与教育的发展。
由于上述种种原因,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在就业时经常被企业形容为“不高不职”:单项专业技能较好,复合型岗位难以胜任;吃苦耐劳精神尚可,团队协作意识淡薄;创新意识不够,自主学习与自我管理能力不足,职业生涯浅显。这些问题在“教与学”两极分化逐步凸显的今天显得尤为严重。因此,明确职业教育目标,权衡学生能力分配,培养学生全方位的职业素质已经成为职业教育发展至今天的一个必然趋势。
关于职业素质本位的职业教育理念,笔者经过研究与分析,认为引用解延年的观点能更好地说明其涵义:“以职业素质为基础,以职业能力为核心,以职业技能为重点的全面素质教育和素质培养”[4]。简单地说,就是以具备从事某种职业或者工作必备的知识、能力和人格等综合职业素质为培养的基本目标和价值取向。美国学者莱尔·M·斯潘塞与中国教育家谭满益等则采用三角模型图形象地阐释了职业素质的基本涵义[5],具体如图1和图2所示。
图1 美国学者莱尔·M·斯潘塞的职业素质模型图
图2 谭满益等的职业素质模型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职业素质本位的职业教育培养,其所谓的职业素质应该包含由心理、身体、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等组成的基本职业素质,由知识应用、沟通交流、自主学习与自我管理、团队协作组成的关键职业素质,由专业能力、职业情感、职业道德等组成的专业职业素质,还应包含由职业调适与迁移、职业创新、持续学习与创新创造能力在内的发展性职业素质。只有在这种职业素质本位的职业教育理念下培养出来的,适应社会、顺应时代、尊重人格的综合性高素质的职业人才,才能满足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需求,才能满足人力资源强国而不是劳动力资源强国对人才的需要,才能应对激烈的就业竞争与职场变更,才能顺应人的终身教育思想,才能吻合人的全面发展实质[5]。
中国乃至全世界职业教育最突出的一个特性,就是其比其他教育更强的市场性。人才市场在一定时期内会呈现其与经济、社会紧密相关的特征,职业教育因其自身属性决定了其必须围绕市场不断地进行调整与更新,而“态度”在其中的作用至关重要,是被动的调整还是主动的预知和与时俱进,这是高职院校是否能够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因此,掌握科技发展动态,敏锐洞察社会发展与人才市场需求是高职院校设置人才培养目标时必做的功课。
职业教育之所以是职业教育,最核心的原因在于其基本目的:传授一项技能、一门手艺,最终让学生能从事一门职业。这也是职业教育区别于普通本科教育的基本特征。在教育实施中,职业教育应从每一个专业设置到每一门课程设计随处体现其职业性,专业定位注重职业需求,课程开发基于职业岗位群,课程实施要基于职业情景与职业工作过程,课程评价应基于职业岗位,兼顾知识、能力与职业品格,学习引导应注重学生长远职业生涯规划[6]。
信息时代新事物瞬息万变,职业教育实施者们要及时吐旧纳新,将最新的教育理念融入教育实践,将生产实际中的新技术、新工艺带入课堂,将教学改革中的新方法融入教学,不拘泥于教学形式、教学场地,引导学生培养敏锐的洞察力和对新事物及时吸纳的能力。然而目前在实践中呈现出的却是,教师吸纳新事物的途径多了,力度大了,教师本身学习新知识的意识加强了,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浅尝辄止的现象依然存在,功利性培训现象屡见不鲜,教师即使吸纳了新工艺,将其及时、灵活地应用于教学的意识不够强,学习效果的后续性不到位。对此,笔者建议建立教师学习途径、学习力度、学习效果实施一系列综合跟踪与评价机制,帮助与督促教师实现教学实践的“新陈代谢”。
校企合作是发展职业教育的一条必经之路,是培养合格高职人才的关键渠道,也是实施职业教育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高职院校尤其是知识更新快速的信息类职业院校更要注重校企合作,要坚持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理念,要邀请企业专家参与教育教学与管理,与企业共同开展专业建设,共同实施课程开发、课程设计、课程评价,同时尽可能地发展服务于职业教育的企业生产实训基地,以最低的成本、最高的效益来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在目前的课程设置中,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以及其他人文知识课程、职业素养课程、思想道德课程均为独立设置,课程与课程之间的独立性较强,衔接性不够。尤其是其中的人文知识课程、职业素养课程、思想道德课程在其纯粹的课程教学中,教育效果被弱化,教学评价被量化,而它们实际上是完全可以在其他文化课程的实施中,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融入渗透的,教师应注意加以引导,最终实现学生良好职业习惯与优秀品格的形成。此外,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三种课程的讲授也不应该是彼此独立的,任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尽量围绕工程实例尤其是专业与行业类的工程实例展开讲解,提高课程的目的性,也为下一类课程的实施作好铺垫。
职业教育发展至今日,以职业素质为本位的职业教育已经逐渐为教育者所重视,其更加全面、更加“人本性”的教育理念更为符合社会发展和人的需求。江苏省信息类高职院校已经在教育实施中潜移默化地融入职业素质教育的理念,职业素质本位的职业教育已经萌芽,但是系统性地规划以该理念为核心的职业教育是一个巨大的工程,需要长时间的摸索与实践,即使职业素质本位的教育是先前知识本位、能力本位等教育理念的提升与完善。信息类职业教育如何健康高效地实施职业素质本位的人才培养方案任重道远。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教高[2006]16号.
[2]姜大源,王泽荣,吴全全.当代世界职业教育发展趋势研究—现象与规律(之一):基于横向维度延伸发展的趋势—定界与跨界[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18):5-17.
[3]马树超,郭扬.高等职业教育跨越转型·提升[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4]解延年.素质本位职业教育—我国职业教育走向21世纪的战略选择[J].教育改革,1998(2):48-50.
[5]谭满益,李敏,宋刚勇.职业素质的新模型及其内涵剖析[J].职教论坛,2009(2):48-51.
[6]教育部.关于制订高职高专教育专业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Z].教高[2000]12号.
[7]姜大源.中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认识基础与课程体系创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综合,2009(13):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