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宝建筑知多少

2014-11-28 15:22张群
华人时刊 2014年7期
关键词:国宝级套书丛书

张群

中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各地建筑虽趋于一致性,但也有东西南北诸多特色。古代建筑所保存下来的虽然不多,但明清古建筑,特别是近代的知名建筑却也不少。记者探访过南京的大部分民国国宝级建筑,也写过专门文章介绍。近年看到过不少介绍古今建筑的书籍,但成系列以科普文化性质向读者朋友介绍的几乎没有。最近,在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副总编辑杜辛办公室,终于看到了一套6本《中国国宝建筑》丛书,感到很有必要介绍给中外喜爱中国建筑文化的朋友。为此,记者采访了出版社的副总编辑杜辛,以及这套丛书的责编刘屹立副编审。

记者:对于被保护建筑是一个什么情况,读者朋友不一定了解,请杜总介绍一下。

杜辛:中国的古建筑以木质结构为主,形成了一套自己的风格,可以说是自成体系,并且影响了邻国建筑的发展。这些建筑分为宫殿、寺庙、城墙、桥、塔、民居、园林、祠堂、书院、会馆等等。这些建筑,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宝贵财富。

自上世纪30 年代开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现代建筑协会即推动对于历史建筑的保护。不久就通过了《雅典宪章》等一系列文件,呼吁人们加强保护;还成立了世界遗产委员会,定期公布已被纳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建筑。

中国政府也组织专家经过调查,将那些特具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古代和近代建筑遗存列为保护单位,并且登记在册。然后根据这些建筑不同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将对它的保护分为国家级、省级、地市级、县级四个级别。中国国务院从1961年开始到现在,已先后公布了3000多项国宝级建筑,其中10多项建筑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记者:这套《中国国宝建筑》与其他建筑类图书有何不同?丛书6册是怎么划分的,各有什么特点?

刘屹立:这套丛书的特点或者说是可贵之处在于一改从前学术专著的面孔,以建筑文化科普知识的形式出现,扩大了读者面。因为我本人是在东南大学学建筑学的,近年发现评了三届的中国图书建筑奖没有一本科普建筑书。于是有了出版一套高级建筑文化科普丛书的打算。值得自豪的是目前国内还没有同类型的书出版。

这套6册丛书,由《北国经典》、《塞外奇葩》、《中原珍藏》、《东南精华》、《西南瑰宝》、《近代杰作》所组成,是由建筑学家、散文家、摄影家历尽三四年的辛勤写作、拍摄,得以结集出版。

至于为什么这样划分,主要是侧重于这些建筑文化的近似性和游览线路的顺畅性。《北国经典》选择的是北京、天津、河北、山东、辽宁、吉林的国宝级建筑;《塞外奇葩》选择的是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内蒙古、新疆、西藏的国宝级建筑;《中原珍藏》选择的是山西、河南的国宝级建筑;《东南精华》选择了介绍浙江、上海、安徽、江西、湖北、福建、广东的国宝级建筑;《西南瑰宝》选择了四川、重庆、湖南、云南、贵州、广西的国宝级建筑;《近代杰作》则是不受地域所限,凡与近代重要的历史事件与重要人物相关的杰出建筑均收入本册。

记者:听说这套书得到了江苏省金陵科技著作出版基金管理委员会的资助与支持?

杜辛:对。这套《中国国宝建筑》一出版就很受读者欢迎。它的出版,得到了江苏省金陵科技著作出版基金管理委员会的资助与支持。这项出版基金是由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在1988年倡议筹建的,后在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科学技术厅、江苏省新闻出版局负责同志和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下,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由江苏省科学技术厅、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和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共同筹集,于1990年正式成立,用于资助自然科学范围内符合条件的优秀科技著作的出版。《中国国宝建筑》能得到这个委员会的资助与支持,本身就说明这套书内容的可读性、资料性以及权威性。

记者:您是这套书的责编,能否在这套书中举几个国宝级建筑的例子介绍给本刊国内外的读者?

刘屹立:例子太多了。如《北国经典》里面的北京居庸关关城内云台,这是一座刻有6种古代文字的元代建筑瑰宝。云台虽然只剩下一座孤立的台型建筑,却保留着元代石刻艺术,反映了当时多民族宗教文化。因为蒙古统治者在中原建立政权时间不长,所以能保留至今的元代雕刻十分稀少。

再如私人庄园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魏集镇魏集村所保留的清代城堡式地主庄园魏氏庄园。这座庄园虽属私人性质,却具备各种防御设施,还设有私密性极强的前出厦、高开窗的女眷闺房。又设立“贡窗”和“石流”划清主仆界限,以体现封建社会的尊卑关系。

《塞外奇葩》一书,我们可以看到黄河边一座被称为彩绘和壁画宝库的韩城大禹庙。此庙坐落在陕西省韩城市苏东乡周原村,为元代建筑。明代所塑的彩绘泥塑禹王塑像和其左右各有一组的塑像群,龛的天花上还描绘有168幅彩画。殿内还有大幅彩色壁画。文神楼和武神楼中所塑造的10余尊神像,个个神态生动。

《中原珍藏》记载的河南南阳社旗县清代修建了130年而成的山陕会馆,这里有壮美的歇山顶琉璃影壁,有中原地区最著名的会馆戏台悬鉴楼,有馆内无处不在的木石砖雕。

《东南精华》中,明代东林党人在此聚众讲学、讽议朝政的东林书院,湖北襄阳充满传奇色彩的三国卧龙先生诸葛亮故址、《隆中对》发生地的古隆中;《西南瑰宝》中,四川资中彼此相互对峙形成文庙、武庙格局的文武庙,云南建水号称“滇南大观园”的朱家花园;《近代杰作》中,有被称作20世纪初中国建筑设计和营造最高水准的北京清朝陆军部和海军部旧址,晚清时期中国最早一所陆军军官学校、云南翠湖西岸四合院大楼式建筑云南陆军讲武堂旧址,等等,不能一一列举。

记者:听说这套丛书的出版还有过反复,是这样的吗?

杜辛:是这样的。三四年前刘屹立给我们社里汇报了选题后,就找了专门从事建筑文化科普知名学者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院长庄裕光牵头来搞这套丛书。由于前几年图书出版市场化,单纯追求经济效益的想法占了上风,怕这套书看的人少,经济效益不好,所以搁置了一段时间。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加之又获得了江苏省金陵科技著作出版基金管理委员会的资助与支持,大家信心倍增,历尽4年,《中国国宝建筑》终于圆满出版。

这套书由专家庄裕光和我社学建筑出身的刘屹立共同把关,学术上有保障。美编赵清是国内著名的书装大师,因此这套丛书形式活泼美观有书卷气,大受读者喜爱。

现在,这套丛书销售量过半,从订货会和网上察看所掌握的信息来看,可能还要重印。这套书在销售时不但可以整套6册一起卖,还可以根据读者需要单册卖。方便了读者,所以读者很满意,买的自然就多。

记者:这套丛书的设计和装帧颇有特色,里面照片也很多,您能否给中外读者说道说道?

刘屹立:这套丛书的设计和装帧确实是费了一番功夫的。各册均16开大开本,全彩。并采用了大量的现场拍摄的照片,使读者有亲临现场之感。为了使读者看清照片现场,有的照片占用了1个页码,有的甚至用了2个页码。总之一册书的照片多达400幅,全套6册共使用照片2400多幅。

读者朋友在看这套书时如同是在看一本全彩的杂志,图文并茂,十分享受。如果读者朋友喜欢旅游,揣上这么一册,按图索骥,相信这套书有助于您的旅游乐趣和增添许多国宝级建筑方面的知识。

特别是书中还附有与建筑相关的人物与故事的小贴士,使您在欣赏到优美建筑的同时,穿越到那个时代,与当时当地的人物做一番交流,可谓考虑周到。

猜你喜欢
国宝级套书丛书
《了不起的故宫》
古代丛书与《丛书集成》
意大利国宝级成衣定制大师空降济南
一套有魔力的书
东瀛战神
《十万个为什么》系列
《北京大学物理学丛书》书目
《北京大学物理学丛书》书目
让我用念力移动你
《北京大学物理学丛书》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