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杰
摘 要 众所周知,园林景观在建筑设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为了实现园林景观与建筑的和谐统一,需要采取有效的方法和技巧将园林景观融入到建筑设计中。本文结合园林建筑的类型、功能以及特色,详细阐述了建筑设计中园林景观的融入策略和方法。
关键词 建筑设计;园林景观;融入策略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4)19-0125-02
1 园林建筑的实质
1.1 园林建筑的分类
园林建筑可以为六种:一类是游玩休息类建筑,主要用于人民公园等,为前来人员提供休息等服务。并且这类建筑造型十分优美,比如亭、榭、廊等;第二类则是园林建筑小品,主要发挥使用功能,多用于园林环境的装饰,同时对建筑外观所营造的艺术效果十分重视,比如展览牌、栏杆、园椅、园灯等;第三类是服务性建筑,主要指小型超市、茶室、卫生间等建筑,能够为旅者提供生活所需的服务;第四类则是具有文化娱乐功能的建筑设施,如俱乐部、展览厅、露天剧场等;第五类则是用于公共管理的建筑设施,如办公室、公园大门、温室大棚等;第六类是具有标志性作用的建筑物,如雕塑、假山等。
1.2 园林建筑的功能
园林建筑主要有点景、赏景、引导、空间分割的功能。所谓点景是指在进行建筑设计时与自然风景相结合,并将园林建筑作为主体,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赏景功能就是园林建筑充当园内外景物观赏场所的重点画面,例如故宫,其可以作为纵观全景的观赏线。所以在设计园林建筑时,应该将赏景的需求进行充分的分析,然后再对建筑朝向等方面进行合理的设计;一般地,园林建筑在游览中可以发挥起承转合的作用,人们一旦触及一些优美的园林建筑,其视线往往会被这些建筑所引导,以至于会不由自主地对游览路线进行延伸;最后,空间分割功能。空间组合与布局作为园林设计的重要内容,可以通过空间上的一系列变化,给人以美的享受,而各种形式的建筑更是在空间的组织和划分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1.3 园林建筑的设计特点
进行园林建筑设计时,必须要保证这所园林要有独到的特点,这也是其生命的所在。园林建筑只有具备饱含冲击力的个性,才能具备独立的品格,才能从容地表现出深刻的寓意,才能实现与当地的环境的统一。具体地,园林建筑设计的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布局设计方面,进行园林建筑设计所必须遵循的原则是因地制宜原则,为此,在进行建筑物的选址和规划时,不仅要对建筑物的功能限制进行充分考虑,还应该与当地的地形条件相结合,实现建筑与当地环境的“自然“融合。
2)处理空间方面。在对园林建筑的空间进行处理工作时,不要出现轴线对称的情况,要对园林建筑进行充分的分析,要做出更大的特点,例如将建筑的进行曲折变化,使其更加的现代化,更加时尚。在设计空间布局时,更加要进行灵活的划分,最大限度保证建筑物的层次感以及空间感。
3)建筑外形方面。园林建筑要特别重视对建筑外形的设计,突出建筑轮廓以及体型的魅力,从而极大限度地保证园林的美观性;而且在设计建筑物外形时,要统筹整个远离进行设计,保证园林的协调性和统一性,保证园林整体形象以及特色。一般为实现建筑与景观的和谐统一,建筑体量应该做到轻盈,建筑形式则应保持活泼,最大程度的做到简洁明快、通透有度。
4)装修方面。园林建筑的装饰细节上,应该保证精巧,以增强美感,制造出安全、和谐的氛围,同时还可以进行空间画面的组织。比如,生活中常见的栏杆、漏窗等。
2 将园林景观融入到设计建筑的策略
2.1 立意
将园林景观融入到建筑设计,需要进行立意工作,而立意工作有可以分为设计意念和设计意向两种工作。其中,设计意念可以说是一种概念性的设计意图,这种意图是在初步研究设计对象的基础上产生的,与特定的项目条件有着紧密的联系;设计意向则是对设计意念的形象化,是一种形象性的意图,这种意图的形成是建筑设计者进行积极想象和发挥的结果。立意考验的是建筑设计者的思维方式、艺术涵养以及知识结构,想要激发设计灵感,实现构思的不断创新,可以通过敏锐的观察以及广阔的联想,不断积累和丰富设计经验,实现知识结构的不断完善。
2.2 选址
对园林景观建筑进行选址无法离开建筑设计的组景构思,同时,建筑师进行建筑设计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实现建筑与周边环境的和谐与统一,并发生对话关系。为此,应该注意与周边环境条件的结合,对地形、水体等问题进行充分考虑,实现建筑设计的因地制宜;同时通过植物的配置,能够更加的突出园林的特色,并且合适的植物配置能够给人一种舒服的感觉。除此之外,还要注意其他地理因素如土壤、风向、水质等给建筑设计带来的影响。
2.3 布局
1)空间组合形式。不同形式的空间组合形成了不同类型的空间,主要包含由独立建筑物与环境进行有效的结合,然后形成一种开放性的空间。建筑组群经过自由组合能够形成开发空间、混合式空间、经过总体布局和统一构图所组成的分区以及建筑物围合形成的庭院空间五种类型。
2)对比渗透与层次。通过对比的方法,能够将多种建筑物进行统一,从而保证园林的生动协调。通过互相衬托两种差异显著的因素的特点,突出主从与重点,从而提高艺术效果。为此,在设计建筑时要适当地进行主从配置,保证园林建筑的完整性与统一性。渗透与层次可以分为相邻空间与室内室外两种形式,主要采取对景、框景、穿插等手法进行,以增强空间的层次感。
3)空间序列。从组合形式的角度来看空间序列,可以将其分为规则对称型和自由不对称型两种。前者适用于严格要求建筑功能和思想意境的空间布局,后者则与之相反,适用于要求比较宽松、愉快的空间布局。
4)借景。增添建筑的艺术情趣,丰富建筑外界的因素,是借景的根本目的。通过形、色、声、香与景的结合,将其引入到景色空间中,为景色增添特色与变化,实现艺术意境的需要。
3 总结
总而言之,一个优秀的园林建筑设计师应该具备空间结构与园林建筑认同感两方面的优势,也就是通过准确、合理地对园林建筑进行定位,使人们对其所设计出的园林建筑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并实现情感的共鸣。为此,园林建筑设计师可以通过在立意、选址以及布局方面采取有效的措施与策略,将园林景观融入到建筑设计中。
参考文献
[1]杨盼盼.高校校园园林景观总体规划概念设计——以山东建筑大学新校区为例[J].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13,28(3):33-34.
[2]林枫.谈园林景观建筑设计的方法与技巧[J].中华民居,2014(3):28-29.
[3]刘飞.浅谈园林景观建筑设计的方法与技巧[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2):22-2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