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瑀
摘 要:增值税是我国最大的税种,如何合理利用直接关乎国民经济发展,必须结合时代需要加以创新。从生产型到消费型转变,对企业财务产生了很大影响,在此从账务处理方式、现金流量、利润分配几方面分析了其影响变化。
关键词:消费型增值税;企业财务;投资活动;利润
0 引言
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为实现专业化协作生产,提高经济效益,必须避免税负失衡、重复征税等问题。增值税则符合这些要求,有利于进一步发展生产力。我国最初实行的是生产型增值税,虽然财政收入较多,却不利于企业主动投资,竞争能力较弱,且容易出现税收不公平现象。因此,就目前而言,需对原有的模式进行改革,实行消费型增值税。不过应注意的是,此模式并非我国的增值税的最终目标,需客观评价,合理运用。
1 账务处理方式的改变
某企业为提高生产效率,需对老化设备进行更新,购置了一台新型生产设备,价款是20000元,增值税进项税额为3400元。企业在支付时采用银行存款的支付方式,在2009年以前,按照当时增值税税制,所购固定资产不能抵扣增值税进行税额,应将其纳入固定资产成本,则表示方式为:
固定资产成本=购买价款+增值税进行税额+其他费用
在账务处理中,就应如下表示:
借: 固定资产 23400元
贷: 银行存款 23400元
而在2009年后,按照新的税制,所购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可用于抵扣,无需重复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则表示方式为:
固定资产成本=购买价款+其他费用
在账务处理中,就应如下表示:
借: 固定资产 20000元
应交税费--增值税进项税额 3400元
贷: 银行存款 234000元
2 企业现金流量的变化
现金在企业的投资及经营中十分重要,增值税转型前后的现金流量归属不同,如生产型增值税模式下,购置固定资产所花费的全部支出都计在投资成本同一个项目中;而在消费型增值税模式下,支付的现金需分项列示,固定资产部分多作为投资活动的现金流出,进项税额则作为企业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应单独列入新开设的项目中。如此一来,支付的增值税减少,经营活动就有更多现金,企业可将其用于科技研发中,提高生产效率。当企业经济效益提升后,经营中的现金流入会再次增加。不过从长期来看,固定资产的年折旧额逐渐降低,增值税对现金流量的直接影响会减弱。同时,投资活动的现金流量有所减少,则净现金流量增加,在消费型增值税的刺激下,投资现金支出将有所增长。若企业资金匮乏,需要贷款,则利息可能会有一定幅度的增长。
A企业2009年的增值税额要比2008年有所减少,计算公式为:
减少税额=含进项税额的固定资产增加额-不含进项税额的固定资产增加额
A企业2009年的某产品总购置金额为5000万元,则不含进项税额的固定资产增加额为5000÷(1+17%)=4273.5万元,也就是说2009年该企业可以少缴纳726.5万元的增值税。从之后几年的缴税数额分析,当固定资产增加额较大时,进项税额可以抵扣的越多,则缴纳的增值税就越多。反之,缴纳的增值税额就少。税额较少时,企业现金流增加,有利于进一步扩大生产。
B公司2011年购买某产品花费为30000元,增值税进项税额为5100元,并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该产品销售额为45000元,则求得销项税额为6538元,应缴纳的增值税税额为1438元。
3 企业利润分配的变化
企业多以盈利为目的,对利润十分重视。为了扩大投资,有更多的积累,不少企业往往会适当减少利润分配。消费型增值税改变了企业的投资结构,尤其是技术改造方面更为明显。所以在此制度下,企业更容易扩大投资,而要想筹集更多资金,很有可能会减少利润分配,提高留存收益。一旦投资力度加大,需要更多的资金,则资金流出会大幅增加。所以企业的现金流量与增值税抵扣带来的现金流量的增加、由于固定资产作用引起的净经营现金流人的增加、以及投资规模扩大引起的现金流出等因素都有关联。一般而言,投资前几年的现金流出比增值税抵扣带来的现金流量的增加要大,但企业经营状况不会有明显的表现。以至于现金流量在当年会有所减少,在以后会逐渐好转。此外,增值税转型中,对其他方面也会有所影响,如教育附加费、城建税等。由于固定资产原值有所降低,折旧额也随之减少,有利于企业节约成本,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
4 结束语
生产型增值税的弊端日益显露,已不能满足当前市场需求,需进行改革。消费型增值税在当前新形势下较为适合,可扩大企业在高新科技上的投资,与国际接轨,推动我国经济进步。但此模式也是有利有弊,应正确运用,确保其不违背财政管理体制,并能够与其他改革后的税收制度相配合。
参考文献:
[1] 孙蕾,孙丽男,张倩.浅析增值税转型对企业财务的影响[J].劳动保障世界,2013,24(20):142-144.
[2]于虹霓,陈敬珍.浅析我国增值税税制改革的发展与完善[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2008,04(1):183-185.
[3] 任玉卓.浅析增值税转型对企业财务方面的影响[J].现代商业,2014,25(12):150-15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