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玉
(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天津 300000)
为应对20世纪以来城市的飞速发展和扩张带来的一系列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20世纪70年代,“城市生态网络”的概念应运而生,并在80年代得到重大发展和广泛传播。“生态网络”是由具有重要生态价值的景观片段构成的网络,其功能和空间需进行高效地布局(PeterMackov’cin,2000)。
本文通过对城市生态网络的发展历程进行研究,总结出其发展的方向,并提出城市生态网的“全渗透”型发展模式,构建城市绿色网络、蓝色网络和城市生活网络的联动机制。
城市生态网络的雏形是城市绿色网络。以“雨水花园”为代表的生态水循环体系在城市中的广泛应用,形成了生长在城市内部的与城市绿色网络紧密结合的蓝色网络。经过时间的推移,生态的生活方式逐步渗透进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使得城市生态网络更加深入的渗透进城市的空间维度和历史发展的时间维度中,本文由此提出“全渗透”型城市生态网络体系发展模型。
1898年,霍华德(E.Howard)提出“花园城市”的概念,一经提出便受到了广泛关注。20世纪以来,城市绿色网络的建设致力于大尺度的城市绿色网络建设,如德国斯图加特绿U(Stuttgart’s Green U)等,大尺度的城市绿色网络对缓解城市热岛效应,调节微气候,降低碳排放量,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21世纪是“生态世纪”。面对更加严峻的环境问题,城市绿色网络体系建设从功能单一的景观绿化体系升级成为多功能的城市生态网络体系,包括传统的公园、绿化带、城市林地等,并且衍生发展出了都市农业、雨水花园、绿房顶、绿墙面等多功能的绿化空间,城市绿色网络在其功能、形态和价值上都有了大幅度的提升。特别是“微绿化”的发展,使城市绿色网络进入到了更细小的空间中,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起居环境,同时也逐渐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市民的广泛参与,使“微绿化”的社会价值大大提升,实现了城市绿色网络和城市生活网络的相互渗透,标志着城市绿色网络的价值已经不仅仅停留在环境和经济层面,开始具备了丰富的社会价值。
2008年英国城乡规划协会(TCPA)对城市绿网建设提出了10条建议标准:
1)将城市绿色网络建设作为主要考虑对象;
2)城市绿色网络应建立内在联系体系;
3)考虑土地价值和建筑密度;
4)具有可达性且可作为交通体系的一部分,分担交通压力;
5)具有本土特色,反映地域文化;
6)符合绿色基础设施体系规划策略;
7)具有多功能性;
8)绿色体系的实施与城市整体规划、实施和管理体系相结合;
9)实现在形式和功能上的连贯统一;
10)作为永久项目,提供持续的资金支持和养管维护措施(TCPA生态城市绿色体系建设工作2008.09)。
由此可见,城市绿色网络作为城市生态网络的源头,在未来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必将与城市的其他体系的建设相结合,且具备更加丰富的功能和社会属性,城市绿色网络与城市其他重要系统之间的相互渗透正在逐步实现。
城市给排水系统是城市“蓝色网络”的基本构成,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换言之,城市“蓝色网络”本身即是城市生活网络的一部分。
20世纪80年代末,“雨水花园”的概念在美国马里兰州发源,并迅速应用到实践领域。“雨水花园”概念意味着人类对于雨水处理理念的根本性转变,将人工水处理系统与自然水循环系统进行整合,大幅度地提高了水的循环使用,降低了人们对处理过的水的需求量。更重要的是,由“雨水花园”概念所衍生出的“可持续城市排水系统(SUDS)”的概念,促使设计师开始反思如何设计和经营城市空间,用贯穿于城市内部的蓝色水网,形成了一套与自然水循环系统相结合的城市水循环系统,使得城市蓝色网络与城市绿色网络成为了紧密结合的一个整体,使得城市生态网络的建设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
另外,“雨水花园”与生态建筑的结合,使建筑与花园和绿地一起构成了城市中立体的生态网络体系,为城市注入了新鲜的生活元素。“当前,大规模推进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的时机已经成熟,绿色建筑已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仇保兴,2012)。
城市蓝色网络的发展,使得城市生态网络的触角能够触及到更加细微深入的生活层面,最大限度地密集城市生态网络,使生态网络能够全面地渗透进城市空间角落以及市民的生活过程当中。
生态网络与城市生活网络的完全融合,需要将生态网络的理念运用于城市空间和城市管理运营,从而使城市生态网络从单纯的生态空间转化成为与城市生活的空间、时间以及文化相结合的全维度生态网络,从而实现绿色网络、蓝色网络和城市生活网络之间的全面渗透和联动发展。
城市生态网络的“全渗透”工作模型是将生态网络的理念根植于理论探讨中对宏观愿景的规划(见图1),作用于在动态规划时技术路线的选择,最后呈现于城市管理运营过程中对生活方式改变的长效联动发展机制,并在整个过程中引入公众参与机制,向公众全面展示城市生态网建设的全过程,提高市民参与度,促进城市生态网络与城市空间制造,多维绿网建设,城市蓝色网络建设,城市生活网络以及地域文化等体系之间实现相互渗透,联动发展,扩大生态网络建设的影响力,从而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图1 全渗透工作模型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面临前所未有的经济转型,生态文明时代已经到来,在规划层面上关注生态网络的全面建设迫在眉睫。我国城市生态网络的建设应当由单点突破的缓解(mitigation)恶化进程的模式,向理论导向、动态规划和监督运营三位一体的“全渗透”型可持续生态网络发展模式发展,从而适应(adaptation)环境的改变。
近年来,我国积极进行生态新城建设探索实践,城市生态网络规模已初见雏形,然而,大规模新建的生态新城仍然处于探索阶段。总结我国目前城市生态网络发展的现状问题,主要总结为以下几点:
1)生态城市的理念仍在探索阶段,大规模全面实践项目相对较少;
2)新能源及高新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尚未全面与空间规划和全维度城市生态网络建设相结合并形成体系,未能形成多系统间的联动发展;
3)先进理念在实践过程中未充分考虑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以及人文文化特点,造成实施困难。
我国城市生态网络建设的现状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新建型,即新兴生态城的生态网络建设,另一种是更新型,即旧城改造过程中对城市生态网络的修复和改善。针对前者,“全渗透”发展模型的运用可以使新兴城市生态网络得以迅速全面的发展,并且能够持续保持活力;对于后者,由于旧城生态元素多为碎片化,难以形成网络,而“全渗透”发展模型能够高效利用土地,利用向微空间“渗透”的方式最大限度地密集城市生态体系,从而形成网络,并且能不断作用于老城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变,促进城市生态网络不断更新。
未来的城市生态网络建设必将是全维度的联动发展,而非单一系统的建设,并且生态网络的发展建设需要“全渗透”式的发展模式,即是将生态网络的触角触及到城市最细微的空间,融入市民的日常生活,全面渗透进空间、时间进而形成地域文化的一部分,长期作用于城市空间营造和市民生活方式的改变,逐步实现人文尺度的空间体系的营造,低碳生活方式的回归,本土文化的复兴和生态城市的全面建设。
[1]仇保兴.“共生”理念与生态城市[J].城市规划,2013,37(9):9-16.
[2]仇保兴.城市生态化改造的必由之路[J].城市观察,2012(6):5-20.
[3]周 秦.国外生态网络规划实践对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启示[A].2012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2.
[4]孙江宁.基于微循环理论的生态城市建设实践——以瑞典埃斯基尔斯蒂娜为例[J].建设科技,2014(2):68-71.
[5]巴勃鲁·洪白易.瑞典耶夫勒堡的生态建设之路[J].环境保护,2013,41(2):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