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与维修专业系统化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与探索

2014-11-27 01:36孙喜龙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教学计划课程体系计算机

王 冬,孙喜龙

(天津市机电工艺学院,天津 300350)

随着我国计算机产业的发展,技工院校的计算机教学必须与时俱进,它既要适应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又要贴近现阶段技校生自身的素质,由此必须进行改革。计算机应用与维修专业的改革应以“各有所长、各尽所能”为培养原则和最终目标,逐步建立“掌握基础,实践为主,重点突破”的教学模式,实现技工院校计算机应用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一、培养方案制定依据

(一)专业培养目标

结合技工院校实际,本专业是以培养具有良好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掌握技校层次文化与专业知识,并具有计算机应用与维修必需的理论知识,同时具备较强计算机职业技能,能从事计算机文字处理与办公应用、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多媒体技术应用及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等相关工作,即胜任计算机行业生产与管理一线工作,且具有开拓和创业精神的中等实用型技术人才为目标的。

(二)专业设置的教学条件

教育有其自身规律。技工院校专业设置与调整,在强调市场需求导向的同时,必须考虑院校自身条件,并保证该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因此,需要把握三个环节:教材建设条件。我院该专业采用了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教材办公室推荐教材,并与自编校本教材结合,形成了一套较为适用的教材体系;师资队伍建设条件。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具有较高教学水平和较丰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是院校教学改革的中心环节。我院十分重视计算机应用与维修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主要是通过培养、引进、在职研修等措施加强建设的,基本形成了一支“学历达标、职称合格、技能突出、结构合理”专业师资队伍;实验实训室建设条件。我院该专业的实验实训设施经过多年的积累逐步完善,已达到了该专业相应课程的实验实训教学要求。

(三)专业设置的办学特色

经过几年的努力,我学院计算机应用与维修专业特色突显。主要是:1.细化专业指向,贴近岗位实际。学院通过课程体系、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与调整,增强了学生就业指向性和岗位针对性,基本实现了学院与企业、学生与岗位的良好对接。2.开展校企合作,形成资源互补。企业为学院提供有实践经验的师资、学院派教师到企业进行实际锻炼;企业为学院提供实践平台和现场指导,学院与企业联合开展应用技术推广与研究,有了一定的效果。3.完善课程体系,开发校本教材。学院重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特别是结合我院在校生实际情况,多次修编了专业课程设置方案、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及时融入计算机行业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和就业岗位的职业技术、岗位能力、职业态度等要求。并根据岗位指向和培养目标,组织编写了校本教材,使该专业教学贴近市场、贴近岗位、贴近学生。

二、教学计划制定原则

我学院对该专业教学计划制定遵循的基本原则是:第一,遵循党的德、智、体全面发展教育方针制定教学计划。正确处理好思想与业务、理论与实践、学习与健康的关系,努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确保培养目标的实现。第二,突出针对性和应用性制订教学计划。根据培养目标和教学模式设置课程。课程内容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目标,按照基础理论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教学突出针对性和实用性的思路,遴选教学内容、予以有效组合与合理排序。同时,注意引领学生为可持续学习打基础。第三,加强实践能力培养制订教学计划。做到理论与实践、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紧密结合,并贯穿教学全过程;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得到比较系统的专业技能训练。

三、教学改革的重点

(一)教学计划的改革

新的教学计划应以技能培养为主。对于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应用能力以培养“一技之长”为基本原则,求“专”而不求“广”,但一定要突出专业特色。以三年制为例:在前两个学年的1-3学期中,每学期要用3至4周的时间,组织学生在机房进行某个发展方向的专门化训练;最后一个学期是根据学生特长及爱好,分方向进行专长提高训练,使每个学生在各自专业基础或喜爱的方向上有其特长;最后一学年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生产实习(也称顶岗实习)。

(二)教学课程的改革

随着行业、企业、乃至社会对技校生,尤其是计算机专业技校生的需求越来越讲求实用或应用的要求,作为技工院校必须与时俱进,对该专业的课程体系认真梳理,予以调整。笔者建议,应考虑舍弃《汇编语言》、《数据结构》、《组成原理》、《操作系统》、《数据库理论》、《常用工具软件》等“重理论、深分析”的纯理论型课程,开设《网页设计与制作》、《网络组建与应用》、《多媒体制作》等面向市场、面向行业企业需求、以实操能力主的实战型课程,实现技工院校毕业生进入企业、与岗位“零对接“的需求。

(三)教学模式的改革

1.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时代的发展促使教育模式从传统的以教师传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其学习热情转变。特别是技工院校,它强调“学”重于“教”,目的在于体现“教育应满足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之需求”,体现“顺应市场、服务社会、服务学生”的价值取向。因此,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在教学中应起组织、引导、答疑解惑的作用,从知识的传授者、教学的组织者转变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领者、咨询者、指导者,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能动性。

2.建立以实验室、视频室为主战场的教学模式。计算机课程具有操作性强、适于视频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再沿用“教室+黑板+粉笔”的传统教学模式,而应采用以实验室、视频室为主战场的教学模式。随着计算机软件的开发,特别是WINDOWS下的各种软件,均以图形化界面和鼠标操作为主,其教学讲求直观、便捷,利于专业知识的最佳传递。

3.建立以多媒体技术为教学环境的教学模式。首先,教师通过制作教学课件来实现模拟环境,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计算机硬件水平不能完全满足教学需要的问题。其次,教学内容里用文字和语言难以表述清楚的部分,用教学课件可直观地呈现出来,既明了、又生动形象。第三,多媒体技术能为学生创造一个能听、能看、能动手操作以及交互式学习的环境,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与保持。第四,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学习的内容和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则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习动力。

4.建立以网络为教学系统的教学模式。技工院校要有效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充分发挥虚拟教室、远程教学、分布式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技术的作用。如,开设网上选修课,进行网上考试等。开设网上选修课,可扩大选修课的覆盖面,学生不但可根据自己的基础和需要进行选修,且不受时间限制。院校可选择优秀教师以主要精力对学生进行指导或网上辅导等补充性教学,并可在指定时间组织学生参加网上考试,如获通过则取得相应的学分。

(四)考核方法的改革

由于技校生的文化基础、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在整体上处于参差不齐,按照现有的考核办法,必然出现一定数量学生成绩不及格,这势必冲击整个教学计划的完成,还会打击学生学习积极性。加之计算机课程的实操性很强,笔试考核方式无法反映学生的真正水平。为此,该专业考核方法要进行重新设计。如:采用学分制。学分制的实施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在院校指定的选修课范围内,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基础、特长和兴趣进行选修。再如:凡是与实践有关的课程,均以实践(如上机)考试或考取的相关证书作为评定成绩,等等。

四、课程体系设计说明

(一)计算机应用与维修专业课程体系

具体内容见表1、表2。

1.教学活动时间分配表。

学期 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课程设计 取证 顶岗实习集中实训毕业综合实践考试入学教育毕业教育机动合计一18 1 1 20二18 1 1 20三18 1 1 20四18 1 1 20五0 20 20六0 20 20总计72 0 1 40 0 0 4 1 2 120备注 公共选修课不超过5学分,职业选修课修满4-6学分。

2.课程设置与教学时间安排表。

课程类别 序号 课程名称 学分 总学时各学期课时分配一 二 三 四 五 六20 20 20 20 20 20公共基础课程1德育 5 80 2 2 2体育 5 80 2 2 3语文 5 80 4 4数学 5 80 4 5英语 3 40 2 6 计算机基础与应用 5 80 4职业基础课程7电工与电子基础 5 80 4 8 VB 8 120 6 9办公软件(中级) 10 160 8职业技术课程10 计算机网络 13 200 4 6 11 文字录入 8 160 4 4 12 微型计算机外围设备 13 80 4 13 C语言 10 160 4 4 14 多媒体计算机组成与维修 10 240 4 4 4 15 常用工具软件 10 200 6 4 16 多媒体制作 10 120 6 17 网页设计与制作 8 120 6 18 网络组建与应用 8 160 4 4小 计 154 2240 28 28 28 28 0 0技能训练课 20 顶岗实习 36 1120 20周 20周小 计 36 1120 20周 20周总计 190 3360 28 28 28 28 20周 20周

(二)课程体系构建与核心课程说明

1.课程体系构建思路。经过调研,根据区域经济、行业、企业等市场需求,确立以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要求为基础的目标,并据此设计专业知识技能结构,按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要求设置课程体系。针对企业和相关职业岗位(群)的要求,确定该专业的职业岗位能力,并以职业岗位能力为主线整体规划课程体系,搭建专业教学平台,确定专业核心课程,明确核心课程的知识点和技能点,形成基于实际工作过程的项目和任务。如图1所示:

图1 课程体系构建思路图

课程体系包括:人文素质课程、综合素质课程、专业素质课程、职业能力培训课程、职业能力拓展课程、技能训练项目。如图2所示。

图2 课程体系图

2.专业核心课程说明。具体内容见下表:

序号 课程名称 教学目标 职业标准 教学方法 考核评价1 计算机基础与应用能力目标:能够对计算机进行较简单应用,熟悉计算机基本操作。知识目标:熟练掌握windows系统、文字录入方法与技巧、office办公软件和常用工具的使用。素质目标:具备较强的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团队精神和协作精神;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克服困难的能力;具备自主学习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技能鉴定(初级)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理论知识评价与实践技能评价相结合2 办公软件(中级)能力目标:能够独立使用office办公软件基本操作,包括 Word、Excel、PowerPoint等。知识目标:利用Office办公软件独立完成相应项目的内容。素质目标:具备较强的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团队精神和协作精神;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克服困难的能力;具备自主学习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高新技术考核(中级)项目教学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3多媒体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能力目标:能独立完成微型计算机故障诊断与处理。知识目标:了解计算机软、硬件设备工作原理及相应故障的诊断,并能利用工具进行维护。素质目标:具备较强的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团队精神和协作精神;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克服困难的能力;具备自主学习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计算机维修工技能鉴定(中级)行为导向同上4 网络组建与应用(中级)能力目标:掌握小型网络的基本建设、管理、维护。知识目标:搭建网络开发环境,设计程序流程图。素质目标:具备较强的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团队精神和协作精神;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克服困难的能力;具备自主学习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高新技术考核(中级)项目教学同上

总之,技工院校计算机应用及维修专业教学改革大有文章可做。只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该专业的教学改革必会在原有基础上取得更大进步、一定能为社会培养出“适销对路”的计算机“蓝领”或“灰领”人才,为实现中国梦培养现代化建设的预备役大军。

[1]张素娟.科学课程设置的一些理性思考[J].学科教育,1999,(07).

[2]施良方.学习论——学习心理学的理论与原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3]何克抗.从Blending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上)[J].电化教育研究,2004,(03).

猜你喜欢
教学计划课程体系计算机
计算机操作系统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30米快速跑》单元教学计划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初探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以本为本,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动态教学计划管理体系研究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