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钊
(天津国土资源和房屋职业学院,天津 300270)
目前,全国1200余所高职院校中有1130所开设了土建类相关专业。受学科教育、行业发展、师资队伍、教学资源和区域经济情况等因素的影响,在专业建设中存在基础薄弱、专业孤立、资源分散、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不明显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人才培养质量与行业产业需求的吻合度需进一步提升。
天津国土资源和房屋职业学院,近年来针对土建类专业建设现状,在办学实践中开展了“职业教育面向建设领域产业链特色专业群建设”项目的研究与实践,通过项目的研究与实践使学院的教育教学水平和办学品牌得到了大幅提升,学院被天津市教委和财政局批准为天津市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水平提升项目建设单位,近年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相关教指委组织的技能竟赛中学生获得一等奖17项、二等奖20项、三等奖32项,就业率和用人单位满意度均稳定在95%以上,涌现出一大批优秀学生,他们中:有的选择了“支教”生活,扎根农村基层小学农村教育事业不动摇;还有的摘得“天津市大学生创业奖学金特等奖”桂冠;也有的勇救落水女青年,获见义勇为荣誉称号。
依据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定位,以全面落实“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为平台,面向建设领域相关专业群,研究并深入实践以 “一个建设、二个合作、三个服务”做为内涵式发展主线,持续提升服务行业产业链能力,构建特色专业群的建设体系。以不断提升特色专业群的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融入产业链深化校企合作;更新特色专业群教育理念,依托产业链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围绕特色专业群多渠道开展技能鉴定与培训,为产业链从业人员素质提升服务;积极开展教科研活动,为产业链专业群教学改革和行业发展服务;搭建特色专业群职业教育服务与交流平台,为全国和天津职教战线师生服务。以德育为先、教育为本、人人成才的教育理念为先导,不断创新提升服务行业产业能力和建设领域相关人才培养质量的途径,促进学院教育教学质量和建设领域相关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升。
围绕着问题一:面向产业链,如何精准确立特色专业群建设方向及路径,解决专业设置问题;问题二:面向产业链,怎样创新校企合作平台的搭建方式及路径,解决培养方式和内容问题;问题三:面向产业链,全面提升服务行业产业能力的方式及路径,解决专业建设质量问题;问题四:面向产业链,全面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方式及路径,解决人才培养质量问题,开展了研究与实践。
研究实践中在专业建设、校企合作和服务能力提升等3方面进行要素创新,在此基础上整合相关成果,构建面向建设领域产业链特色专业群的集成创新。
实践中创建了行业产业链、特色专业群和专业链三者紧密衔接、深度铆合的专业建设路径。以建设领域行业产业链上典型工作任务分析为基础,集合工程对象相同、技术领域相近的专业组成若干专业群,将专业群共享资源和专业特殊需求分别进行建设,将建设领域项目建设产业链划分为前期、建设、营销和使用四阶段,确定15个典型工作任务,形成以建工技术和房地产专业群为核心,经济管理等专业群为辅,共19个专业构成的专业链,构建出产业链、特色专业群和专业链紧密衔接深度铆合的专业格局。
围绕产业链构建了专业群“平台+模块”课程体系。专业群平台课程,根据专业群所培养的技术技能人才应必备的共同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设置,由公共课和职业技术基础课组成。建筑工程专业群专业平台课程由公共基础课、建筑识图、建筑材料、测量技术、建筑构造和施工技术等构成。模块课程是根据不同的专业或根据不同的职业岗位群需求,按照教育内容与岗位要求、课程教材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课程教学与职业资格考试有效衔接而设置。
附表:产业链、典型工作任务、专业组群、专业链对应关系表
校企共同开展教研活动,以建设领域产业链上典型工作任务、岗位职业标准和产业升级现状及趋势分析为基础,围绕专业群建设强化共享型教学资源建设,调整专业群和专业链上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及教学标准、内容、方法、资源建设等特色优势专业群和专业链的建设路径。目前,对应产业链,校内实训基地可完成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建设用地的取得、建筑结构施工与管理、设施设备施工与管理、项目造价管理、装饰装修施工与管理、配套园林工程施工与管理、项目营销与管理、物业管理(安防、保洁、绿化、楼宇智能化)、房地产价格评估、房地产经纪、建筑电梯管理与维修、房屋安全查勘鉴定及修缮施工、建筑虚拟展示等模块的实践教学任务,既满足了产业链上关键岗位技能训练需求,又满足了专业群实践教学需求,部分项目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校企合作平台是开展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的重要保障。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载体,开展校企和校际合作;以教改项目为载体,校企合作开发优质教学资源;以提升学生综合职业素质为载体,探索校企合作新途径;以校企合作资源共享机制为载体,创新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方法;以建立国内外校际、校企交流机制为载体,搭建一个以国际化视野开展教学改革的平台。
实践中校企合作在企业共建专业教研室6个,搭建校企师资共同开展教研的平台;在学院共建企业工作室3个,搭建引进企业真是工作项目作为教学载体的平台;组建学生专业社团3个,搭建校企合作共育人才第二课堂的平台;建立技能鉴定基地和生产性实训基地各2个,搭建学生和企业员工技能鉴定平台;在行业企业建立房地产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站1个,搭建集师资培养、学生顶岗实习、专业建设于一体的校企合作平台;打破时空界限在校企间开播“远程直播课堂”;精办“中国房地产”杂志,搭设行业研究和教科研新平台。
专业服务行业产业能力,是衡量专业建设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围绕服务能力的提升开展专业建设,面向全国建设领域开展岗位培训和企业内训;以学院为基地引进优质资源校企合作开展技能培训;以教科研活动带动服务能力和教学质量提升;支持教师深入行业和企业挂职,开展技术服务;精办《中国房地产》杂志引领行业理论研究指导相关业务开展;承办全国和天津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及中、高职院校骨干教师国家级和省级培训。
实践中探索出凝练城建领域职教特色,集合行业职教资源服务行业发展的方式及路径。将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重,发挥住建部全国房地产行业培训中心、国土资源部干部教育培训中心天津基地、天津国土房管系统行业培训单位等职能在全国开展职业培训,年培训人数2万人次以上。
按照边研究边实践的方针,在项目研究过程中运用了实验研究法,将研究成果及时运用到学院相关教育教学改革之中,引领学院专业建设向纵深发展取得了显著效果。
有力地支撑了学院中央和天津市财政支持实训基地、专业、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及高职院校办学水平提升项目的建设;开拓了技术技能培养与思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并重、聚焦学生人人成才、持续提升培养质量的方式及路径,把建设领域职业特色与学院办学特色深度融合,以提升学生培养质量为中心,综合开展人才培养改革。全面提升了学生培养质量,拉动其他专业群建设,在全国相关技能大赛中学生获奖69项,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提升了教研质量。围绕项目主持完成中国职教学会等单位课题8项,发表论文43篇,8篇在各级评比中获奖;建成了一批优质教育资源。教师主编42本规划教材、建成了“房地产价格评估”精品资源共享课和物业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开发了“房屋登记与代理训练”等4个软件,在全国和天津课件大赛中获奖。
学院连续5年圆满承办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建设类比赛,开设了工程算量、工程测量、装饰工程技术、建筑Cad、智能楼宇和建筑给排水等6个赛项和天津高职“工程造价”竞赛;高水平承办了高职院校(建筑工程和房地产)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天津市中职(建筑)、安徽省高职(建筑工程)骨干师资培训,与天津大学联办全国中职(建筑)骨干师资培训;服务西部地区职业教育与宁夏财经职院共建物业管理专业、与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合作共同培养职教师资、与8所中职校建立中高职衔接联席会议制度。项目成果在全国相关会议上交流,中国建设报、新华网天津频道等多家媒体报道。
发挥住建部和国土部培训基地职能,面向全国建设领域开展职业培训;教师受聘行业相关管理部门、行业协会和企业,常年从事咨询、鉴定和评标工作,担任“天津市物业管理招投标服务中心”评标专家主持完成数百个物业管理项目招投标;主持完成了“天津市房屋修缮工艺标准”和“天津市房屋修缮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两部地方标准的编制工作。承担住建部、中国房地产产籍产权学会等单位课题多项;中国房地产学术版创刊,服务行业理论研究,发挥引领行业理论研究方向指导相关业务开展的办刊宗旨,聚集行业专家和学者,聚焦具有前瞻性的理论及热点问题研究。
职业院校培养技术技能型和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特点及现状决定了其专业建设必须遵循,立足行业、瞄准岗位、集群发展之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够既充分发挥特色和优势,又能够走集约发展、特色发展和持续发展之路。
职业院校围绕重点专业所建设的特色专业群的质量是衡量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能力及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要求各院校必须要结合自身优势和社会需求有明确的专业定位,首先要精心打造精品特色专业,为学校创造品牌效应和保持教学的稳定性提供保障。其次围绕精品特色专业对应产业链再逐渐拓展相关专业形成优势专业组群。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办好特色专业组群,与其他院校错位发展,集中优势和特色资源办好重点专业组群,打造办学品牌和特色。
职业院校在目前底子薄资源少的现状下,必须做到优质资源和特色资源充分共享,为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整体提升奠定基础。具体应体现在专业组群的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实训教学设备建设、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和相关课程资源开发建设上必须统筹考虑。
职业院校优势特色专业群建设必须具有鲜明的行业特色和背景,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标准就决定了其人才培养过程必须有行业领军企业全程参与为支撑,真正做到校企深度融合共育人才。
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强对职业院校专业设置的调控,对拟设置专业基础薄弱、专业孤立且行业优势不明显,与学校办学优势和特色相距较远的不予批准。与此同时,积极开展职业院校专业评估,对评估优秀的专业予以相关政策倾斜,对不合格的专业给予停止招生处理并向社会公示。
[1]陈年友,胡亚学.专业建设与评估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中的关键作用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03).
[2]陈永芳.职业技术教育专业教学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肖凤翔,蓝洁.现代职业教育与区域产业竞争力的互动机理[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18).
[4]陈寿根.高职专业建设要素及其质量标准[J].职教论坛,2012,(12).
[5]董少校.专业预警能否倒逼教学改革?[N].中国教育报,2013-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