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引进向战略创新升级路径的实现

2014-11-26 10:31罗伟涛
企业技术开发·中旬刊 2014年11期
关键词:战略创新

罗伟涛

摘 要:随着企业市场化与国际化的发展,技术引进与企业战略创新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文章回顾了勤上光电集团从技术引进到战略创新的发展历程,继而对其在此过程中的战略创新动力及其新型创新商业模式进行了分析,最后,在综合勤上光电案例的基础上得出相关启示与借鉴。

关键词:技术引进;战略;创新

中图分类号:F40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4)32-0053-03

1 技术引进与企业的发展战略选择

随着市场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国家选择技术引进促使本国经济以及科技水平得以进一幅发展,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升生产水平与技术。

1.1 文献回顾

国内外学者对于技术引进与否以及引进后企业如何自主创新有着许多研究。Gerschenkron(1962)在其后发优势论中指出,先发国家的经济发展与落后国家的贫穷形成落差势能,因此通过制度和技术的进一步学习转变为为发展动能。着眼于学习的后发优势主张通过引进技术和创新促进企业经济发展,由此可见,获得后发优势是一个长期而动态的过程。

陈钰芬(2009)指出当企业无法消化吸收既有资源并进行再次创新,或随着产业的升级,尽管企业通过引进技术并消化吸收,其自身能力的发展一直受到产业技术创新的制约,因此落后的企业反而会越来越偏离技术引进的道路。

因此,如何在纷繁复杂的企业竞争中提升企业自身的引进吸收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创新发展成为问题之所在。企业通过技术引进,进而消化吸收再到自主创新的方法和路径的实现,取决于一个国家的内外部资源,企业外部知识获取的方式,企业自身的努力以及政策因素,基于此而形成企业自身的自主创新机制。

1.2 对“自主创新”内涵的解读

目前国内的研究大体有如下观点:

一种是从企业本身角度对自主创新进行定义,是“企业通过自身的研究与发展产生技术突破,在此基础上推动创新,以完成技术向商品的转变,并达到既定目标为企业获取最大效益”。

另一种是强调自主的创新活动,认为自主创新的产生是国内特定背景下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自主化创新系统的构建是国内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必然条件。

结合上述观点,本文将从如下方面行探讨:首先,企业的战略创新实质上是对技术等外在因素依赖的综合考量;与此同时,通过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自主创新不仅是长效的系统化的行为,也是考量企业创新能力的指标之一。因此,作为创新体系的一部分,自主创新的实现不仅需要企业的技术引进及消化吸收,更重要的是在此基础上形成企业自身的创新能力推动企业发展。

基于以上两点,本文将对国内半导体照明行业中第一家及唯一一家以LED照明灯具为主营业务的上市公司——勤上光电集团的发展战略进行探讨,重点就勤上光电集团从技术引进到工厂孵化、EMC模式等一系列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战略思路的形成过程、形成动力进行研究,为企业从技术引进到战略创新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2 勤上光电集团战略创新的案例分析

勤上光电集团地处改革开放前沿的珠三角地区东莞市境内,创建于1993年,是国内半导体照明行业中第一家上市公司。截至2013年6月1日,勤上光电共拥有国家授权有效专利总数429项,其中发明专利51项,实用新型专利202项,外观设计专利176项,引领LED半导体照明应用技术发展趋向。勤上光电拥有齐全的销售网络,勤上系列产品在不仅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国内市场热销,并远销欧美、东南亚等海外市场。

2.1 勤上光电集团从技术引进到战略创新的发展历程

2.1.1 标准化生产与半导体照明先行者战略

1993年,勤上光电公司创立于东莞市常平镇,创始初期,勤上光电从欧美引进了一套标准化的现代灯具制造设备。标准化设备的引进使得勤上迈出了与国际市场接轨的第一步。此时,勤上主攻的铁架灯产品占到了欧美市场70%以上的份额。随着市场的发展以及产品技术的革新,勤上开启了由传统照明市场向半导体照明发展的道路。1994年,公司调整产品结构,将重点投向户外照明及装饰照明。1998年,随着国际能源发展趋势的改变,公司从技术和资金入手,开始进行中低功率LED的研发,并逐步将LED光源应用于装饰产品领域,立足欧美市场。2004年,公司建立了自主研发中心,针对大功率LED技术和产品进行研发,增强企业自身的技术能力。2005年,公司的一系列创新举措开始呈现明显成效,科技创新产品销售占总销售额的87%,与此同时,获得了一系列发明专利,为公司的发展取得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通过对欧美市场的长期深耕经营,勤上光电集团在LED照明的终端应用领域的各个环节,统一实现标准化的流程管理。2005年底,勤上光电集团由“区域性LED核心供应商”上升为“综合性LED核心供应商”。

2.1.2 产业化生产与产品技术创新策略

通过前期LED照明生产与研发的技术积累,勤上光电集团又开始谋划布局LED产业链,涵盖产品生产加工、产品创新设计、产品市场运营等一系列环节。首先是产品生产加工环节,勤上创新发展模式,大力整合高校研发资源,2006年开始,勤上光电陆续与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进行深入的合作,共建各类研究院及研究所,为LED产品的开发及应用奠定坚实基础,并在大功率LED替代路灯、射灯以及民用照明领域取得较大突破。其次是产品创新设计环节,在产品工业设计方面与国内知名美术院校及亚太顶级设计院校合作,独家开展战略合作,为产品提供兼具创意与实用的设计。最后,在产品市场运作上,勤上光电探索出一套拥有自身特色的“勤上模式”,将企业产品、方案、技术、系统、创新相互融合,打造五位一体的市场开发模式。与此同时,不仅是产品和技术上的创新,还是在照明工程的设计实施方面,同样有所发展,集团拥有一批具有高水准、高技术、高创意的照明工程公司,由来自海内外各大著名高校的精英人才组建的团队,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先进的设计、以及一体化照明解决方案,同时也是华南地区较早从事该领域服务的专业化公司之一。

2.1.3 规模化生产与商业模式创新战略

勤上拥有业界领先的、最为完整的产品群,在商业、家居、道路、景观、显示屏LED照明领域均有卓越的产品等。公司从上游结合许多原材料供应商的公司,从下游结合产品经销商和代理商,凭借自身规模化量产的实力,提升产品质量的同时,降低产品的出厂价格,进一步提升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为扩大企业规模化生产,进一步形成产业联盟,勤上创新商业模式,实施“工厂孵化计划”,有偿输出企业核心技术及标准化的产品服务供应链,与此同时由企业派遣专业团队提供技术服务,为准备进入半导体行业的企业提供发展契机,在国内打造新型LED工厂,以期形成产业集群和规模化发展。与此同时,引入EMC合同能源管理商业模式,合同能源管理的实质是用能单位以减少的能源消费来支付节能项目全部成本。简言之,采取EMC 模式,买方不用支付任何额外费用,即可“零成本”更换新的节能型设备。勤上在与客户达成合作意向并签订节能服务合同后,根据每一位客户的实际生产经营情况和行业特点进行能源审计、项目设计、项目融资、设备采购、工程施工、设备安装调试,再到后期的人员培训,保证节能量,在合同期内负责设备的维护等一整套的节能服务。

2.2 勤上光电集团从技术引进到战略创新的动力分析

回顾勤上在标准化、产业化与规模化的发展历程,从一个小型灯具制造公司,到大型LED照明上市公司,勤上一直化压力为创造力,而在这种从压力到创造力的飞跃中,不仅有来自市场优胜劣汰机制这一企业外部的生存压力,还有来自企业家精神这一企业发展的重要内在因素,以及对企业通过自身的系统优化对内外资源的整合。

2.2.1 企业外部的生存压力——市场的竞争机制

公司创立初期,激烈的行业竞争首当其冲,其主要的压力来自于业内同行。随着企业的进一步发展,通过产业链的优化和管理,勤上集团成为行业“领头羊”之后,其生存压力聚焦在“怎样摆脱单纯依赖大功率LED室外照明产品的生存尴尬。企业进军室内照明、LED显示屏以及民用照明领域,围绕主业创新商业发展模式。尽管起步维艰,但公司面对生存压力的诸多战略布局都起到了很好的成效,为公司发展提供了新的利益增长点。

2.2.2 企业内部的发展动力——企业家精神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企业家精神始终是一个无法回避的要素。勤上光电为闯关上市,曾在三年内不断与投资者签订了多份对赌协议,协议内容大致为:即使公司无法成功上市,勤上光电仍将定额分红、转让股份等。因此掌门人李旭亮也被人们称为“赌徒”。对他本人来说,不敢冒险才是最大的风险。一个企业经营者,要想获得成功,必须要有冒险精神。对赌协议虽然有赢有输,却无法掩盖它对于勤上光电的高速发展以及实现IPO过程产生的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今天勤上光电的成功,也是李旭亮多次冒险的结果。

2.2.3 企业内外部的系统优化力——内外资源的整合凝聚

市场经济条件下,决定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已不仅局限于企业所能够获得的资源,更多的是企业整合资源的能力。纵观勤上光电的发展,从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开始,勤上能够很好地审时度势适时进行资源整合:不仅将标准化的生产线应用于公司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更能将标准化生产中科学、精细的思想消化吸收;因此,内部资源和能力的发展与提升以及外部资源的整合,为勤上从技术引进到战略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

3 启示与借鉴

勤上光电作为当前国内第一家大型的LED上市公司,多年的发展为其他公司提供了诸多借鉴意义。本文结合其发展历程及公司发展中的创新动力研究,得到以下的启示与思考。

3.1 企业通过整合内外资源,进而打造具有企业特色的

创新空间链

资源整合既是企业战略调整的手段,也是企业经营管理的日常工作。整合就是要优化资源配置,就是要有进有退、有取有舍,就是要获得整体的最优,从而形成新的核心资源体系。勤上光电集团在企业创新中,以其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和良好的生态资源为依托,引进国外先进的生产设备,管理模式和国内企业的生产,加工和销售一条龙发展相结合的方式,在供应链一体化理论的周期下,通过国内和国际资源整合优势,创造一个独特的产业空间以及创新的产业链。

3.2 企业家精神的发展推动企业技术与商业模式的创新

企业家精神是创新的不竭动力,也是表明企业家这个特殊群体所具有的共同特征。企业家所具有的独特个人素质、价值取向以及思维模式的抽象表达,是对企业家理性和非理性逻辑结构的一种超越、升华,一方面能够激励企业员工,另一方面能够根据其重要性和影响范围进行创新引领。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家的精神和雄心,追求和能力的强弱,决定了企业创新的成功与失败。

3.3 技术引进后的持续创新是实现企业引进向创新跨越

的关键,商业模式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助推器

持续不断创新和抓住机会的是企业发展的关键。从企业战略角度来看,企业持续创新发展的动力来源于目标市场的准确定位和对核心竞争力的不懈追求。随着产品和服务的更新换代,为企业的经济增长提供源源不断的利益点,才能够生产出更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创新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通过引进技术,企业同样面临着技术引进后的消化吸收、工艺改进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等,这一系列的创新也是企业技术创新系统地重要一环,为企业创新战略的实施奠定了重要基础。

好的商业模式是企业生存的根本,但商业模式也应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有所革新。后金融危机时代,企业一方面要对原有的商业模式进行改革创新,以适应当前的局势,稳固已由的市场份额和地位,另一方面要积极创新找到新的商业模式,通过市场的洗礼和考验,占领市场份额,实现飞跃。

参考文献:

[1] 张伟,张梅蓉.后发优势——后发国家对外贸易的新解释[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

[2] 王文亮,刘岩.从技术引进到自主创新——河南金龙精密铜管集团自主创新战略案例分析[J].技术经济,2010,(8).

[3] 汪建成,毛蕴诗.技术引进、消化吸收与自主创新机制[J].经济管理,2007,(3).

[4] 胡萍.自主创新的内涵和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主要提升途径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9,(1).

[5] 黄莉.技术引进、自主创新与出口竞争力的关系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0.

[6] 千家网.专访东莞勤上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旭亮[EB/OL].http://www.qianjia.com/html/2009-03/57122.html,2009-03-27.

[7] 李治邦,王祥明.让高性价比的LED产品“飞入寻常百姓家”[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1-02-21.

[8] 高群,朱斌,蔡晓晖.从技术引进到企业的战略创新——福建圣农集团循环经济发展战略案例分析[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9] 宏泰顾问.诺贝尔经济学大师的智慧[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战略创新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战略
三步走战略搞定阅读理解
战略
扩大开放是长期战略
导致战略失败的三大迷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