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趾源的中国认识

2014-11-25 02:16张颖
黑龙江史志 2014年5期

张颖

[摘 要]朴趾源是18世纪朝鲜实学派的杰出代表,倡导“利用厚生”学说,主张北学中国。1780年,他随朝鲜使团来到中国,所撰写的游记——《热河日记》记录了其关于清朝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的见闻、感悟。作为一个外国人,朴趾源观察中国社会的视角常常是中国人所容易忽略的。通过《热河日记》考察朴趾源的中国观,有助于我们了解同处于东亚文化圈的朝鲜知识分子是如何理解中国的。

[关键词]《热河日记》;朴趾源;中国认识

中国和朝鲜半岛一衣带水,双方交往源远流长。据《明史·朝鲜传》载:“朝鲜,箕子所封国也。汉以前曰朝鲜。……汉末,改国号曰高丽,又曰高句丽,居平壤。……明兴,王高丽者王颛。洪武元年,......帝封颛为高丽国王。……自是遣使朝贺,岁以为常”。洪武二十二年,高丽大将李成桂废主自立,遣使朝贺,“并请更国号。帝命仍古号曰朝鲜”。(1)这标志着朝鲜李氏王朝的建立。其后,李朝对明、清均保持着密切交往。1780年,朴趾源随堂兄朴明源率领的朝鲜赴清贺乾隆皇帝七十寿诞的进贺谢恩使节团来到中国,回国后依见闻创作了日记体纪行文——《热河日记》。《热河日记》“为朝鲜五百年间有数文字,不但为韩中纪行文学之白眉,实为韩国实学史上利用厚生派之重要文献。”(2)其中从开篇到《关内程史》为止,记录了渡鸭绿江到抵达北京的一路见闻。从《漠北行程录》到《还燕道中录》,记录了在热河停留六日期间与中国学者讨论两国文物制度以及西学的内容。《忘羊录》、《鹄汀笔谈》等篇目记录了朴趾源与清朝著名学者王民皞、尹嘉铨等谈论音乐的内容。朴趾源的《热河日记》不仅记录了关于风景名胜、社会习俗、人情世故、历史古迹以及清朝政治、经济、军事、文学、宗教等的见闻、感悟,又有与清朝士大夫讨论经义考据、诗文书画、天文历法等问题的内容,对今人研究明清社会历史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同时,作为一个外国人,他观察中国社会的视角常常是中国人所容易忽略的,因而他的记述更显宝贵。

一、关于清朝统治的认识

朴趾源关于清朝统治的认识与金昌业、朴齐家有着许多相似之处。例如,他与朴齐家都主张“以夷制夷伦”。朴趾源在给朴齐家的《北学议》作序中写道:“如将学问,舍中国而何,然而其言曰,今之主中国者,夷狄也,耻学焉,并与中国之故常而鄙夷之。彼诚薙发左衽,然其所居之地,岂非三代以来汉唐宋明之凾夏乎。其生于此土之中者,岂非三代以来汉唐宋明之遗黎乎。苟使法良而制美,则固将进夷狄而师之,况其规模之广大,心术之精微,制作之宏远,文章之焕爀,犹存三代以来汉唐宋明固有之故常哉。以我较彼,固无寸长,而独以一撮之结,自贤于天下曰,今之中国,非古之中国也。”因为清朝社会的兴盛、文化上对明朝的承袭以及清廷对于朝鲜的礼遇,尽管朴趾源依旧视清为夷,但与朝鲜国内落后的状况相比,深感清朝有很多可效仿之处,不可再鄙视。

朴趾源在燕行期间虽然带有浓烈的小中华意识,但也不得不承认清朝社会安定祥和、人民生活富足、文化先进,于是大谈“利用厚生”之说:“然而尊周自尊周也,夷狄自夷狄也。中华之城郭、宫室、人民固自在也;正德、利用、厚生之具固自如也;崔、卢、王、谢之氏族固不废也;周、张、程、朱之学问固未泯也;三代以降圣帝明王、汉唐宋明之良法美制固不变也。彼胡虏者,诚知中国之可利而足以久享。则至于夺而据之,若固有之,为天下者,苟利于民而厚于国,虽其法之或出于夷狄,固将取而则之。而况三代以降圣帝明王汉唐宋明固有之故常哉。圣人之作春秋,固为尊华而攘夷,然未闻愤夷狄之猾夏,并与中华可尊之实而攘之也。故今之人诚欲攘夷也。”(3)

虽然江山易主,可是中华依然存在,学术未变,制度文明亦未变。朴趾源以此为出发点,对朝鲜鄙夷和攘斥清朝的态度进行了犀利的批判。《热河日记》中,他将朝鲜鄙夷中国的行为概括为“地阀相高”,“顾无寸长可与颉伉中土,独以一撮之鬓自贤于天下”,“以亢简为政、恭谦为辱”,“以功令之余习,强作无致之诗文,忽谓中土不见文章”,“夸张休泽,则辄谓一部《春秋》无地可读,每叹燕赵之市未见悲歌之士”,此五种行为被朴趾源称为“五妄”(4)。《热河日记》中提出“北学”,这是对禁锢朝鲜已久的“华夷观”的反弹,朝鲜性理学者提出的攘夷、北伐等论调在清朝繁荣发展的背景下逐渐失去了立足的根基。虽然北学思想打破了朝鲜传统“尊华攘夷”的华夷观,但是本质上并没有摆脱“小中华”意识。北学思想实质上以朝鲜国富民强为旨归的思想潮流,是朝鲜在明清大变革后对中华文化认同的一种回归。

二、关于社会文化的认识

在社会文化层面,朴趾源主要关心缠足、禁书运动与《四库全书》的编纂以及由西方传入的天主教和天文历法。

(一)关于风俗的认识

朴趾源在与王民皞的谈话中,谈到了对于缠足的看法“南唐时张宵娘,俘入宋宫,宋宫人争效其小脚尖尖,勒帛紧缠,遂成风俗。故元时汉女,以小脚弯鞋,自为标异。前明时,禁他不得。鞑女之嗤,汉女缠脚,以为诲淫则寃矣。这是足厄。”(6)认为缠足只是起到了刺激男性冲动的作用,是一种扭曲人性的陋习,是对于妇女的戕害,即使是明代遗留下来的产物,也应该废除。体现出朴趾源不拘泥于陈规、实事求是的精神。

(二)关于禁书运动与《四库全书》的认识

在异民族统治时期,限制言论、思想自由的事情时有发生。康熙皇帝登基以后,出现了大大小小不同程度的文字狱。文字狱始于康熙年间发生的明史狱,到乾隆年间《四库全书》的编纂为止,期间发生了许多限制言论以及与禁书相关的事件。而禁书运动自清初一直连绵不断,查禁、销毁了大批极具史料价值的书籍,给后世的档案史料编纂留下了历史空白。清统治者认为只有将书籍销毁掉,才能从思想上,从根本上抹杀或缓解汉民族主义思潮。而另一方面,清人为了显示自身文化上的能力,开始了大规模编纂书籍的活动。《四库全书》的编纂可以说是其中耗费最大的一项工程。1741年开始图书的搜集,1772年颁布诏书开始正式编纂,1781年编纂工作正式完成。期间,共启用了360逾名学者。

1780年,朴趾源跟随燕行使臣出使清朝,《四库全书》的编纂工作已经进行到最后阶段。1778年,清政府已督促各省上交禁书目录,而禁书运动依旧盛行,限制言论自由依然存在。朴趾源于1778年,通过与李德懋的交谈,了解了《四库全书》编纂的相关信息。所以,朴趾源在与清朝文人进行笔谈的过程中,如果写到了中国人忌讳的内容,一定马上涂改、撕掉,甚至烧掉,不留下任何的痕迹。当时不仅是汉人,连满人的言论也受到很大的限制。每年被列为禁书的书籍都有300多种,顾炎武、毛奇龄、钱谦益的文集都成为被禁的对象。朴趾源问到如果《永乐大典》的编撰是为“赚人白头,无暇闲笔。今《四库全书》等书并是此意否?”(7)虽然王民皞避于禁忌,立即涂抹掉,话题不能继续,但是朴趾源之意读者也能领悟。朴趾源仅仅只是赞赏清朝统治下的民主,而对于思想方面的钳制,他有十分清醒的认识,对清朝的统治措施既反感又警觉。

清王朝通过大规模图书编纂事业,一方面使一大批汉族士大夫专注于整理古今图书的大工程之中;另一方面借机查出不利于清朝统治的书籍,搜集销毁。事实上,在长达19年的禁书运动中,全部禁毁的书籍数以万计。因此,朴趾源将清朝的图书编纂事业比喻为秦始皇的“焚书坑儒”:“但天下之士大夫顾无可安之术,则姑尊朱子之学大慰游士之心。其豪杰敢怒而不敢言,其鄙佞因时义而为身利。一以阴弱中土之士,一以显受文敎之名。非秦之坑杀而干没于校雠之役,非秦之燔烧而离裂于聚珍之局。乾隆以四库全书板,名之曰聚珍板。呜呼!其愚天下之术,可谓巧且深矣。所谓购书之祸,甚于焚书者,正指此也。”(8)

朴趾源指出,图书编纂虽然表面并不像秦朝火力猛烈,但是其害处比焚书更严重。图书的收集、整理、编纂、禁毁,这四方面是一体的。编书、搜书是方法,禁毁则是目的。清王朝为了统治稳定的需要,将士大夫囚禁于漫长的编纂工作中,蒙蔽知识分子观察社会的眼睛,使其失去创造性思维。朴趾源对于清朝编纂《四库全书》工程,不单纯把其目的理解为文化繁荣,而是与当时清朝思想统治权术联系起来,探究其背后的政治意图。对于一位在中国仅仅停留两个多月的外国人来说,朴趾源的洞察力是难能可贵的。

(三)关于西学的认识

西学即指西方产生并传播到中国的学说,包括天文、历法、数学、天主教等。经过以利玛窦为代表的西方传教士的传教后,天文、历法等近代西方自然科学知识在中国广泛传播,直到18世纪仍被使用。

朝鲜燕行使对于西洋天文历法的关心始于清王朝政权稳定,采用西洋历法纪年之后。朴趾源在与王民皞等的对话中,表现出对于天文历法极大的兴趣。朴趾源不仅在渡过鸭绿江的时候提到几何学,更在与王民皞的对话中提及几何学,并认为几何学是天文学的基础。王民皞和郝成等清朝士大夫都惊讶于朴趾源关于西学的看法。

在中国,朝鲜燕行使通过以天主教堂为中心的传教活动,开始接触到西方的天文历法以及宗教。直到18世纪后期,朝鲜的知识分子才通过汉译西学书籍对天主教有所了解。朴趾源与王民皞的谈话中,数次提到了天主教,从内容可以看出当时知识分子对于天主教的理解。王民皞认为耶稣等同于中国的君子,30多岁受到极刑,承受了常人无法忍受的痛苦,所以受到西方人民的拥护,西方因此成立了耶稣会,在耶稣会里,神被称为天主。天主从小就立下4个誓言:第一,断绝色念;第二,放弃出世;第三,云游四方,传播教义,并不求回到故国;第四,不贪图虚名,并且排斥佛教,只相信佛教轮回的说法。

相比于王民皞,朴趾源对天主教的批判更为严苛,并且认为天主教地位不如佛教。朴趾源认为耶稣于公元前1年出生于大秦国。耶稣在大秦被称为拂菻,拂菻也是西洋的总称。朴趾源认为利玛窦借助天神迷惑中国人,并利用天堂地狱理论批判佛教。朴趾源对于天主教的批判代表了朝鲜知识分子对于天主教的看法。也可以看出,相比天文历法,对于宗教问题的看法更为敏感,也更为负面。

三、结论

18世纪中国和朝鲜两国均处于既无内忧也无外患的安定时期。朴趾源于1780年,即乾隆末年,到访北京、热河等地。在出使前,朴趾源参考当时已经出版的燕行录以及中国相关资料,观察了解了清朝这个大世界。本文通过朴趾源《热河日记》中的内容,考察其作为外国人对于中国的认识。

首先,尽管朴趾源依旧视清为夷,但与朝鲜国内落后的状况相比,深感清朝有很多可效仿之处,不可再鄙视。他提倡“以夷制夷”的新的华夷观,打破传统的华夷观,批判了因为不承认清政府而不接受清文化的观念。虽然“以夷制夷”的华夷观打破了朝鲜传统“尊华攘夷”的华夷观,但是本质上并没有摆脱“小中华”意识。

第二,对于清朝社会进行了多样的分析,提供了很多关于当时的资料。朴趾源对于中国的风俗有很大的兴趣,特别是女子缠足,认为这是一种扭曲人性的陋习,是对于妇女的戕害,即使是明代遗留下来的产物,也应该废除。朴趾源对于禁书运动与《四库全书》的编纂也有独特的见解,把清朝的图书编纂事业比喻为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朴趾源对于清朝编纂《四库全书》工程,不单纯把其目的理解为文化繁荣,而是与当时清朝思想统治权术联系起来,探究其背后的政治意图。对于一位在中国仅仅停留两个多月的外国人来说,朴趾源的洞察力是难能可贵的。

第三,以朴趾源为代表的燕行使的关注范围扩展到了文化层面,传递了很多关于中国的宗教和西学的资料。

注释:

(1)《明史》卷320,中华书局1974年版。

(2)李岩,《中韩文学关系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3)(4)(5)(6)(7)朴趾源,《热河日记》,上海书店出版社1997年版。

参考文献:

[1]明史卷320.北京:中华书局,1974.

[2]李岩.中韩文学关系史.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3]朴趾源.热河日记.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