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珠珠 裴学梅
摘 要: 写作在教育教学评估体系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无论是对学生学业的检测还是对总体学习能力的评估都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对写作能力的测评。文章简要介绍了近年来在国外二语写作研究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写作声音。
关键词: 二语写作 写作声音 写作研究
一、写作声音定义
“voice”翻译为“作者在写作文本中的声音构建”(简称“写作声音”),自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一直是国外写作研究者和教师们关注、讨论的重要话题。Matsuda第一次对“voice”进行比较正式的定义:写作声音是人们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运用社会中存在的却又永远处于变化之中的语言或非语言因素达到的一种综合效果。Hyland认为在学术写作中我们不需要也不必牺牲自己的个人声音;相反,学术文本中的作者声音是通过恰当展现自我及正确运用自己所属话语族群的语言构建出来的。因此,本质上写作声音的体现与作者、读者之间的互动密切相关。
二、写作声音研究现状
目前国外关于写作声音的研究主要有以下方面,首先是对写作中自我声音构建经历的描述性研究:研究者通过与三位英语为非母语的北美院校研究生的谈话,阐述他们在学习西方的学术性写作、构建能够为西方读者和学术界所接受的个人声音过程中遇到的困惑与困难,并指出这些困难主要因为二语学生在不同社会文化环境中的身份冲突和认知自己身份的障碍。华裔学者Shen在自述中描绘了从注重集体和“我们”意识的华人作者逐步向强调个人和“自我”意识的英文作者的艰难转变。
其次是对写作声音构建涉及的语言要素的分析性研究:这些研究采用质性研究方法,通过对个体的话语分析或个案分析来研究写作中文本声音的构建,对比分析不同写作人群在不同学科领域的文本中运用某一语言要素的频率差异。
最后是对写作声音与文本质量相关性的研究:Helms-Park和Stapleton基于写作声音的相关理论,制定了“写作声音强度测量标准”:语气肯定程度、自我认同程度、主要观点重述次数及作者在场和观点自主程度。每个方面的评估值范围设定在0分至25分之间,评估总分在0分至100分之间。他们运用这一评估标准对加拿大某院校二语本科生的63份议论文进行了写作声音强弱评估,并运用Jacobs等设计的“二语写作评估标准”(ESL Composition Profile)对议论文的质量进行了评估,再对写作声音强弱度与文本质量两者做了一个相关性检验。结果显示,两者之间并没有统计意义上的显著相关性,并且写作声音的4个组成要素与文本质量之间也没有显著相关性。研究结果引起质疑。
为验证Helms-Park和Stapleton的研究结论,Zhao和LIosa同样使用“写作声音强度测量标准”对美国纽约州高中毕业英语统考的42篇学生作文进行写作声音强弱测定。这42篇文章是阅卷评分样本作文,文本质量已经过纽约州教育局测定。研究者们对写作声音强弱与作文质量的相关性研究和线性回归研究结果显示,写作声音强弱是文本质量一个具有统计意义的显著预测因子,并解释作文分数61%的方差,即作文成绩的61%是由作者声音强弱度决定的。
目前国内的写作研究领域,似乎尚未涉及这一概念,某些教师和研究者也认为陌生。赵冠芳(2010,2013)以实证方式检验200篇托福考试作文的写作声音强度。初步测评标准中每一项评估值都设定在0分至4分的范围内,分值从低到高代表某个语言因素在文本中的完全缺失到广泛使用。同时运用定性分析方法(对评估者的深度访谈和有声思维数据分析)和定量分析方法对这个初步测量工具进行了信度、效度检验,进而对测量工具进行了从结构到内容的修改。之后,有多年写作教学经验的评估者再用修改后的写作声音测定标准评估了另外200篇托福作文的写作声音强度。通过对评估数据的验证性因子分析、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进一步验证了修改后的写作声音分项评估标准的效度,并分析了写作声音与托福作文成绩之间的关系。效度检验显示,这一分项式写作声音测量工具能够准确捕捉评估者整体写作声音强度印象评分90%的方差。此外,第二阶段的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写作声音强弱是二语议论文写作质量的一个具有统计意义的显著预测因子,它能解释作文分数大约25%的方差,即作文分数的25%由作者在文本中的声音强弱决定,也进一步验证了写作声音是二语写作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对写作教学的启示
国外对写作声音的研究理论描述多于实证研究。写作声音在国外英语教学中普遍提及,尤其是对二语议论文写作有重要影响。国内学者赵冠芳(2010,2013)虽然进行过相关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但是选取的实验对象均为外国学生,他们与中国本土学生在英语水平上有所差异。因此,国内专家学者和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将写作声音在国内大学生中进行实证研究,从“写作声音强度测量标准”四个方面进行分阶段教学,把写作声音方法应用到写作中去,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成绩,尤其是议论文写作水平。并进一步探索写作声音对议论文写作文本质量有何种影响,究竟起着什么作用,以完善国内的英语写作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Zhao C G.& Llosa L.Voice in high-staSkes L1 academic writing assessment:Implications for L2 writing instruction[J].Assessing Writing,2008(3):153-170.
[2]Zhao C G.The Role of Voice in High-stakes Second Language Writing Assessment[D].New York:New York University,2010.
[3]Zhao C G.Measuring authorial voice strength in L2 argumentative writing:The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n analytic rubric[J].Language Testing,2013(2):201-230.
[4]赵冠芳(Zhao Guanfang).国外写作声音研究:回顾、分析与启示.Foreign Language World[J].2013(3):6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