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国辉+李悦来
摘 要:山水,与其说是一种传统的文化,不如说是一种情感。东方人对于世界的理解,对于自我的认知,都建立在这种人与自然特殊的情感之上。工业革命至今的历史,是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历史,扶摇直上的钢筋混凝土大厦成了赞美权利、资本,蔑视人性的纪念碑。未来五十年,当城市化告一段落,我们现在的建筑实践、城市实践,能给未来的城市文明留下更多的钢筋混凝土壳子,而不是像北京四合院那样的鸟语花香的院落。未来的社会发展将从对物质文明的追求转向对自然文明的追求,这是人类在经历了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的工业城市文明之后的回归,自然和人将建立在平等和谐关系基础之上。未来应该是将城市的密度与功能和山水意境结合起来,建造具有人文价值观的城市,或者称其为“山水城市”。
关键词:山水城市;建筑;灵魂
现代都市建筑没有灵魂。走过很多城市以后,城市像是超市里的货架,上面摆放着建筑,虽然琳琅满目,却也大同小异。或平淡或奇异的建筑像物品一样被展示出来,并按照功能被分门别类地放好,等待被人买走。或许货架上的商品略有不同,但是这个超市的货架其实与另一个超市的货架没什么不一样。货架是一种目的性极强的使用设计。展示、可复制,一切都与销售有关。现代主义城市的布局就像在搭建一个巨型货架,用土地开发价值和使用效率来引导城市规划。城市变得越来越功利化、商品化。以这种利益模式发展出来的城市,很难真正去考虑人的精神需求。但是快速化的城市浪潮使货架城市变成最有效的推进模式。伴随着资本的不断涌入和消费的过剩,城市货架变得拥堵不堪,这样的城市模式就走到了尽头,城市里的建筑也成为囚笼。城市和建筑的发展应该像生物体的新陈代谢一样,是动态的。
美国建筑师文丘里提出过“向拉斯维加斯学习”的口号,再看今天的拉斯维加斯,除了游客外俨然是一座空城,孤魂野鬼般的繁华。如同当年代表了美国汽车工业繁华的底特律一样,这些城市正因为灵魂缺位而日渐衰落,失业率增加、犯罪率攀升、人口外流。
纽约,这座最具代表性的现代大都市,的确是个特例。纽约的曼哈顿岛始于一个乌托邦式的宏大造城理想,设计者把现代主义的思想推到极致,在如此高密度的现代大都市中,竟有一片占地340公顷的绿地——中央公园,它以极端方正的边界把城市与自然分割的一清二楚,城市密度和绿地规模形成极大反差。即使是柯布的“光明城市”,在曼哈顿面前也逊色不少。纽约的城市规划的极致也造就了这座城市独特的气质,居住在这里的人们以纽约人自居,享受着它的纷杂与生机。
住宅不是居住的机器。柯布西耶在他的《走向新建筑》里说过一句极具煽动性的话:“住宅是居住的机器”。在战后住房紧张、能源短缺的一段时间里,这句话经受住了考验。当人们的居住状况已经危及到一个政权和社会稳定的时候,建筑思潮就不再是一个纯粹建筑学范畴的问题了,而是更多地被当成一种解决社会问题的政治手段,住宅成为“居住的机器”是历史的必然。
住宅紧张的时代已经过去,但是现代城市仍然继续充斥着大量的“居住机器”。我们应该意识到,机器是工业生产的产物,没有任何机器是生产情感和思想的,它满足的只是社会批量生产的需求。然而住宅首先应该把人当作主体,人的情感归属恰恰是住宅最应该考虑的问题。大城市的问题其实并不是摩天大楼本身,而是隐藏在那些建筑物背后的价值观所导致的人性和精神的缺失。这是一个科技进步、物欲充裕的时代,同时也是一个思想匮乏、情感麻木的世界。城市中的住宅不应该成为居住的机器。
回到山水之初。在中国古代的建造思想中,天地的秩序被视为最基本的法则,建筑和环境始终被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对自然的尊重和亲近贯穿于大到城市小到住宅的各个尺度中。这种源于自然的设计思想不单纯是形式上的模仿,更重要的是把从自然中获得的身心体验传达给他人,因此有神似高于形似的说法。感受是超越语言的,感受即真实。
每个人心中都有山水,那是一种对自然的理解和记忆,对外部世界的情感体验,而不是山、水、植被这些具体的自然物。
古代城市的建筑很多时候是由庭院组成的。庭院里,人和人在一起生活,人在这里感受自然、生命和四季的变化。庭院和公园、广场不一样,它与人们有着更为亲密的关系,庭院通常是围合或者半围合的私密空间,尺度宜人。在城市里,庭院微观而密集地散布在各个角落,建筑仿佛消失在这种自然的渗透之中。正如老舍写到的,老北京的美在于建筑之间有空儿,在这些空儿里有树有鸟,每个建筑倒不需要显示自己。庭院是一种格局,它让建筑消失,让自然发生。马岩松在北京和罗马老城中心的两座建筑就运用了“漂浮的庭院”的概念。就是把庭院叠起来,形成立体的空儿,将这些庭院或者平台错落地堆砌成立体的“山”。这样的微山水以一种新的方式继承传统居住空间的一些特征,逐渐生长,相互匹配,渗透到城市的各个角落。
北京和罗马是两座典型的东方和西方城市,一个是由木结构的四合院组成,另一个是由石头堆砌的大庭院组成;一个展现了小尺度细胞般的空间组织,另一个拥有纪念碑式的、永恒的街道立面。嘉德艺术中心位于老北京的核心,与紫禁城和中国美术馆为邻,同时被古老的四合院包围。然而老北京的小尺度城市肌理正在遭受大尺度现代建筑的破坏,将这座新建筑碎片化也许是解决这一困境的基本办法。它是一座由多层庭院空间堆栈而成的立体城市肌体,没有清晰的几何形状和轮廓,但在各个方位和不同层高上,庭院、平台和宜人的小尺度园林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系列漂浮状的室内外空间。“空儿”成为了空间组织的核心。
在罗马的设计是针对老城中心的一栋现代建筑的改造。它是一个功能复杂的多层街区院落建筑,里面包含着公寓、办公空间和一座教堂。罗马是一座永恒城市,看起来像一座博物馆,这里的每一座建筑,即使是废墟,都有着这座城市不可磨灭的灵魂。在罗马,古典的街道是由代表不同时期风格的建筑立面所组成的,少数后来建造的建筑也用立面展示着它的时代特征;或者复制老建筑的立面,或者用现代的语言造成和古典建筑的反差。马岩松打开了厚重的历史外衣,只保留建筑的楼板和柱子,然后重新插入新的居住单元和空中的庭院。立面因此消失了,建筑和街道之间呈现出一个模糊的界面,人和自然在漂浮的花园中相遇。这座建筑表达的是现代人生活和自然之间的真实关系,这跟以往所有以立面为表达语言的建筑物都不同。通过打开,反而实现了一种消隐。这个建筑也围合了一个内部的庭院,相对于外部临街的开放和喧闹,内部庭院则追求宁静、私密的气氛,竹林、水池和白色的混凝土铺地也给内部庭院一种东方的意境。室内的景色与室外的庭院交融在一起,整个建筑犹如城市中一片漂浮的园林。
这是一种把现代城市生活与自然山水中的情感体验相融合的实验,让建筑成为自然的延续,并唤起曾经寄托于古老的东方山水之间的情感。如果说古典城市是关于神的,现代城市是关于资本和权利的,那么未来的城市就是应该关于人的。
山水城市中的建筑是自然和人的情感联系为核心的有机体。它们可以是山而非山,是水而非水,是云而非云;形式上不拘一格,精神上高度提炼。城市走向山水,是现代城市从物质走向精神的升华过程,是人性的回归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