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仁,吴 唯,陈 玉,蔺兴清,姜晨晨
(华东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德先进材料联合研究中心,上海200237)
PET自从问世以来,以其优异的综合性能,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但是由于其自身力学性能、耐热性和气体阻隔性不足,在工程塑料以及包装材料上应用,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PEN相较于PET有着更高的物理机械性能、气体阻隔性能、化学稳定性及耐热、耐紫外线、耐辐射等性能,但价格远高于PET。因PET/PEN共混材料可获得较高的性价比,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1-6]。但PET和PEN的结晶性能均较差,因此,提高PET/PEN共混物的结晶性能,成为该共混物获取理想综合性能的关键。本文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和X射线衍射研究了碳酸氢钠、苯甲酸钠和Surlyn对PET/PEN共混物结晶性能的影响,并通过力学性能和转矩流变曲线的测试验证了苯甲酸钠和Surlyn的成核机理。
PET,CB651S,远纺工业(上海)有限公司;
PEN,8065S,日本帝人公司;
Surlyn,8920,美国杜邦公司;
苯甲酸钠,分析纯,上海凌峰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碳酸氢钠,分析纯,上海凌峰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转矩流变仪,RH-200A,哈博电器制造公司;
双螺杆挤出机,TE-34,化学工业部化工机械研究院;
螺杆式注塑机,CJ80M2,震德塑料机械有限公司;
万能试验机,CMT4204,深圳新三思材料检测有限公司;
简支梁冲击试验机,XCJ-4,承德材料实验机厂;
万能高级偏光显微镜(PLM),PV100POL,日本尼康公司;
转靶X射线多晶衍射仪(XRD),日本Rigaku公司;
差示扫描量热仪(DSC),Diamond,Perkin Elmer公司。
PET、PEN粒料于120℃真空干燥12h,Surlyn于90℃真空干燥3h,按照一定的质量比在转矩流变仪中熔融共混,温度为275℃,时间为5min,密炼转子转速为40r/min。力学性能试样由双螺杆挤出机和螺杆式注塑机制备,挤出机料筒温度为235~275℃,转速40r/min;注塑机料筒温度275~280℃,模温25℃。
DSC分析:样品从室温升温到290℃,恒温3min以消除热历史,然后降温到50℃,再升温到290℃,升温和降温速率均为10℃/min,测试过程用氮气保护,氮气流量为20mL/min;
XRD分析:扫描范围10°~80°,扫描速度为12(°)/min;
PLM分析:样品溶解在苯酚/四氯乙烷(质量比60/40)溶液中,浓度为1%,取少量溶液滴于载玻片上,待溶剂挥发后,于180℃等温处理1h,自然冷却到室温备用;
按GB/T 1040.2—2006测试拉伸性能,试验速度为10mm/min;
按GB/T 9341—2000测试弯曲性能,试验速度为2mm/min;
按GB/T 1043—1993测试简支梁缺口冲击性能,A型缺口,摆锤冲击能为1J。
图1(a)为添加不同成核剂,且质量比为90/10/1的PET/PEN/成核剂共混物的DSC降温曲线,图1(b)为第二次升温曲线,表1是上述DSC分析数据。
图1 不同PET/PEN/成核剂共混物的DSC曲线Fig.1 DSC of PET/PEN blends with different nucleation agents
表1 不同成核剂对PET/PEN共混物结晶性能影响Tab.1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nucleation agents on the crystallization properties of PET/PEN blends
由图1(a)可见,未添加成核剂时,PET/PEN共混物有一个较宽的结晶峰,说明该条件下,共混物的结晶速度较慢。添加成核剂之后,共混物的结晶峰明显变窄,同时结晶峰温度也由约180℃上升到200℃左右。表1数据显示,添加成核剂之后,共混物的过冷度(Tm-Tp)下降了20℃左右,Tonset-Tp也由原来的10℃左右下降了一半至5℃左右。这表明,加入成核剂之后,共混物的高温成核性能明显提高,结晶速度也大幅上升。综上所述,3种成核剂均能大幅改善PET/PEN共混物的高温结晶性能,相较而言,Surlyn和苯甲酸钠的成核效果更佳。
图2为纯PET、纯PEN以及PET/PEN共混物XRD曲线,图3为添加不同成核剂的PET/PEN共混材料的XRD曲线,表2是上述XRD分析数据。
图2 纯PET、纯PEN、PET/PEN的XRD曲线Fig.2 XRD of PET,PEN and PET/PEN blends
表2 不同试样的2θ值Tab.2 2θof different samples
由表2可见,纯PET在2θ为17.5°、22.8°、25.7°表现出3个强的衍射峰,对应的晶面指数分别为(111)、(110)、(100)。纯PEN 在2θ为15.7°、23.5°、27.0°表现出衍射峰。未添加成核剂PET/PEN共混物XRD衍射峰的形状和位置与纯PET相比没有明显变化(见图2)。这表明未添加成核剂时,PET/PEN共混物只有PET参与结晶,少量的PEN被排除在晶相之外。加入成核剂之后,共混物在2θ为16°左右表现出一个衍射峰(见图3),这与纯PEN在15.7°的衍射峰十分接近。这表明加入成核剂之后,共混物中的PEN也参与了结晶。同时,衍射峰的位置发生了偏移,这可能是PET和PEN共结晶产生的。再者,由表2可知,当成核剂为Surlyn和苯甲酸钠时,两者的衍射峰位置几乎相同,衍射曲线形状也相同。前述DSC分析结果也表明,Surlyn和苯甲酸钠对PET/PEN共混物成核效果更佳。
图4是添加Surlyn和苯甲酸钠与未添加成核剂的PET/PEN(90/10)共混物的力学性能比较。加入Surlyn作为成核剂之后,共混物的拉伸性能、弯曲性能以及缺口冲击性能均有了一定程度上的提升。其中,共混物拉伸强度提高了3.2%,弯曲强度提高了8.8%,弯曲弹性模量提高了6.7%,缺口冲击强度提高了33.7%。但是当加入苯甲酸钠之后,共混物的拉伸性能、弯曲性能以及缺口冲击性能却有着大幅度的下降。其中,共混物的拉伸强度下降了74.8%,弯曲强度下降了42.4%,弯曲弹性模量下降了3.3%,缺口冲击强度下降了72.4%。
图3 不同PET/PEN/成核剂共混物的XRD曲线Fig.3 XRD of PET/PEN/nucleation agent blends
图5为添加不同成核剂PET/PEN共混物的转矩流变曲线。由图可见,加入成核剂之后,共混物的加料峰较未添加成核剂明显下降。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共混物的扭矩逐渐减小,当扭矩趋于平稳时,加入Surlyn的共混物扭矩较未添加时高,而加入苯甲酸钠的共混物较未添加时低。这种现象在PET/PEN(50/50)共混物中表现更为明显。
图4 不同成核剂对PET/PEN共混物力学性能的影响Fig.4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PET/PEN/nucleation agent blends
图5 不同成核剂对PET/PEN共混物转矩流变性能的影响Fig.5 Torque of PET/PEN/nucleation agent blends
苯甲酸钠对PET/PEN共混物的成核作用可以用Legras等[7]提出的化学成核作用来解释,如图6所示(以PET反应为例)。苯甲酸钠并不直接作为PET(PEN)的成核剂,而是其在与PET(PEN)熔融共混过程中,与PET(PEN)发生化学反应,生成PET(PEN)羧酸盐。这些离子端基在PET(PEN)熔体中聚集形成异相微区,促进初级成核。同时,反应生成的PET—COONa(PEN—COONa)端基靠静电力作用形成离子簇,也能成为异相成核中心,从而大大提高聚酯体系在高温时的结晶成核能力和结晶速率。同时,苯甲酸钠在反应中使PET(PEN)分子链发生断裂,低相对分子质量的PET(PEN)具有更好的活动能力,这也提高了共混物的结晶能力。
图6 PET与苯甲酸钠反应方程式Fig.6 The reaction equation of sodium benzoate and PET
Surlyn对PET/PEN共混物的成核作用与苯甲酸钠类似,如图7所示(以PET反应为例)[8-10]。但与苯甲酸钠不同,Surlyn与PET(PEN)第一步反应生成的离子簇可以进一步反应使得PET(PEN)分子链重新链接起来,生产对苯二甲酸钠(DST)。由于Surlyn本身就是高分子聚合物,再加上反应后期PET(PEN)分子链重新链接起来,因此共混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下降并不明显。
图7 Surlyn与PET反应方程式Fig.7 The reaction equation of Surlyn and PET
图5中的转矩流变曲线也证实了苯甲酸钠和Surlyn的成核机理。当成核剂与PET/PEN共混物进入混炼器之后,苯甲酸钠和Surlyn迅速与PET(PEN)反应生成PET(PEN)羧酸盐,造成共混物分子链断裂,分子量急剧下降。因此加入成核剂之后,共混物的加料峰明显下降。对于苯甲酸钠来说,苯甲酸钠的加入使得共混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急剧下降,造成转矩流变曲线中平衡扭矩下降,这也是其共混材料力学性能大幅下降的原因。对于Surlyn来说,由于Surlyn本身就是高分子化合物,再加上第二步反应的存在,使得共混物相对分子质量不仅没有下降,反而较未添加时略有上升。这一点可以从转矩流变曲线的平衡扭矩中证实。
图8是添加Surlyn前后的PET/PEN共混物的PLM照片。结合图7可知,未加Surlyn的PET/PEN共混物的晶核数较少,晶体尺寸较大,可以观察到明显的球晶的图案。加入Surlyn之后,共混物晶体尺寸减小,晶体变得更加密集。
Surlyn的加入,不仅细化了晶核尺寸,提高共混物结晶性能,还有助于改善PET和PEN之间的相容性,因为Surlyn与PET(PEN)反应生产PET—COONa(PEN—COONa)的同时,也生成了PET—R(PEN—R),R为Surlyn的柔性基团。一方面,PET—COONa和PEN—COONa随机分散在共混物之间,靠静电力形成离子簇成为异相成核的中心,促进了PET和PEN混晶的生成;另一方面,PET—R和PEN—R由于均含有柔性基团R,其在PET/PEN共混体系中充当相容剂的作用,提高了非结晶区域PET和PEN的相容性。上述作用的共同结果,使PET/PEN共混材料的力学性能在添加Surlyn时得到提高。
(1)在PET/PEN共混物中添加Surlyn、碳酸氢钠或苯甲酸钠成核剂,均能显著提高共混物的成核性能,其中,Surlyn和苯甲酸钠共混物结晶性能较佳,使共混物结晶峰温度提高约20℃,结晶速度提升近1倍;
(2)3种成核剂中,只有Surlyn在提高结晶性能的同时,还能提高共混材料的力学性能,其中缺口冲击强度提高最为显著,达到33.7%;
(3)Surlyn是PET/PEN共混物理想的成核剂。
[1]Wu G,Cuculo J A.Structure and Propertystudies of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oly(ethylene-2,6-naphthalate)Melt-blended Fibers[J].Polymer,1999,40 (4):1011-1018.
[2]Safa H L,Bourelle F.Studies on Polyester Packing Effects of Basic Washing on Multi-use PET and PEN Bottles[J].Package Technology Science,1999,12(2):67-74.
[3]Rwei S P.Properties of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oly(ethylene naphthalate)Blends [J].Polymer Engneering Science,1999,39(12):2475-2481.
[4]Bang H J,Lee J K,Lee K H.Phase Behavior and Structure Development in Extruded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oly(ethylene-2,6-naphthalate)Blend[J].Polymer Science,2000,38(20):2625-2633.
[5]Shi Y,Jabaris S A.Glass-transition and Melting Behavior of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oly(ethylene-2,6-naphthalate)Blend[J].Appllication Polymer Science,2001,81(1):11-22.
[6]Patcheak T D,Jabaris S A.Structure and Morphology of PET/PEN Blends[J].Polymer,2001,42(21):8975-8985.
[7]Legras R,Bailly C,Daumerie M,et al.Chemical Nuclea-tion,a New Concept Applied to the Mechanism of Action of Organic Acid Salts on the Crystallization of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and Bisphenola Polycarbonate[J].Polymer,1984,25(6):835-844.
[8]Tang S D,Xin Z.Structural Effects of Ionomer on the Morphology,Isothermal Crystallization Kinetics and Melting Behaviors of PET/Ionomers[J].Polymer,2009,50(4):1054-1061.
[9]田 东,卜海山.离子聚合物Surlyn的成核效应(I)[J].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31(2):213-220.Tian Dong,Bu Haishan.Effect of Surlyn on Nucleation(Ⅰ)[J].Journal of Fudan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1992,31(2):213-220.
[10]高 峡,刘瑞刚,金曼娜,等.羧酸盐类成核剂在聚2,6-萘二甲酸乙二指中的化学成核[J].高分子学报,2002,(6):723-728.Gao Xia,Liu Ruigang,Jin Manna,et al.Chemical Nucleation of Carboxylic Salt Nucleating Agent in Poly(ethy-lene 2,6-naphthalate)[J].Acta polymerica Sinica,2002,(6):723-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