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北京安泰科信息开发有限公司 何笑辉
2013年,铜价冲高回落,下半年企稳并在年底从低位反弹,2014年铜价走势受供应过剩限制考虑到一些不确定因素,难有强势表现,大的格局仍为震荡,交易区间较2013年有所下滑;2013年,全球铜产量增幅高于消费增幅,市场出现供应过剩;2014年仍将有过剩;中国产量稳步增长,进口减少、过剩收窄;2014年过剩量有望进一步缩减。
2013年铜价年初走高,2月4日,创出年内高点8346美元后开始向下,二季度各方压力不减反增,6月25日创下年内低点6602美元,同时也为近三年来最低。下半年,主要在6900~7400美元之间震荡。2013年,LME当月期铜和三个月期铜的平均价分别为7326美元/吨和7349美元/吨,同比分别下跌7.85%和7.50%。
国内铜价趋势整体上看基本与国际价格一致,整体以震荡中重心下移为主,价格前高后低,下半年窄幅波动,价格处于相对滞涨的局面,两市比价多数时间不高。年内最高价为2月4日的60000元,最低价为6月25日的47860元。2013年,SHFE当月期铜和三个月期铜平均价分别为53165元/吨和52980元/吨,同比分别下跌7.29%和7.57%。
在基本面方面,全球铜供应过剩的格局不改。从金融属性来看,美国逐步缩减QE,一方面带来压力;另一方面却也显示美国经济向好,其变化会形成一些阶段性的短期行情。而中国精铜进口,特别是融资进口仍具有不确定性。
预计2014年主要波动区间位于6200~7500美元/吨,均价为6800美元/吨左右;沪铜主要波动区间位于44000~53000元/吨,均价在48500元/吨左右。如遇融资铜或宏观经济面导致的相对极端行情,有可能扩大至6000~8000美元(4.3万~5.7万元)。
目前全球逐步进入铜矿项目投产的高峰,2013年新增产能约120万吨。传统铜精矿生产大国2013年的产量多有提升;在需求方面,尽管中国新增产能继续扩张并继续贡献力量,但其他国家冶炼需求并没有明显提升。此外,还有一些意外发生一度影响需求。
整体来看,2013年以来,全球铜精矿产量的增速高于消费量增速,铜精矿市场扭转了此前连续数年持续供应短缺的局面。
据初步估算,2013年全球铜精矿的产量增长6.8%至1372万吨;需求量为1360万吨,同比增长4.2%,供需过剩为12万吨,一改过去3年中均为供应短缺的格局。
目前,全球在建铜矿的项目众多且不乏大型项目,合计铜的产能约为300万吨/年。预计 2014年,全球铜矿产量将增长5.2%至1796万吨,其中铜精矿的产量增长6.0%至1455万吨,需求量增7.0%至1445万吨,铜精矿市场供应过剩的格局将维持。如表1所示。
表1 全球铜精矿供求平衡情况(单位:万吨)
此外,2014年值得关注的是,截至截稿时,印尼是否真正执行计划在2014年起实施的矿石出口禁令,其最终结果还没有出炉。如果真的维持禁令,则有可能令2014年全球铜精矿供应过剩的格局有所变化,需要密切关注。
2013年全球产能利用率稍低于2012年,但由于产能的提高,致使产量依然保持增长。估算2013年全球精铜产量同比增长4.7%至2076万吨,增量主要来自中国、南美和非洲。在消费方面,主要铜的消费国家和地区均是低速增长,甚至是小幅下滑的格局,消费整体增幅不及产量增幅。估算2013年全球消费量为2055万吨,同比增长4.3%。
综上所述,全球精铜供需延续了2012年的状态,继续呈现小幅过剩的格局。
预计2014年全球精铜产量为2162万吨,比上一年增长4.1%。中国铜消费从过去的高速增长转变为相对低速增长,对全球铜消费增长的贡献度将有所降低,全球消费增速不会有显著提升。预计2014年为2136万吨,比上一年增长3.9%。如表2所示。
表2 全球铜供需平衡表(单位:万吨)
据安泰科统计,截至2013年底,国内的铜粗炼和精炼总产能分别增72万吨/年和108万吨/年,达到489万吨/年和896万吨/年。预计2014年铜粗炼和精炼将分别新增产能100万吨/年和105万吨/年,年末总产能将分别达到589万吨/年和1001万吨/年。
2013年,国内基本没有大型铜矿项目的投产,产能增长有限。2013年,国内铜精矿产量经安泰科调整后为154万吨,同比增长9.5%,增幅低于2012年(2012年同比增12.7%)。进口方面,今年铜精矿进口频创新高,不仅弥补了废杂铜进口的不足,而且还推动了国内精铜产量保持较高增速。在需求方面,冶炼产能的持续扩张令需求量的增长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
从2013全年的数据看,尽管铜精矿的消费量大幅增长19.4%至398.1万吨,但由于进口量的增幅较大,且国内产量仍保持较快的增长,导致国内铜精矿供应过剩量较上一年大幅增加为18.0万吨,达到24.2万吨。
预计2014年国内铜精矿的消费量为463.9万吨,同比增长16.5%,产量同比增加5.2%至162万吨,进口量同比增加14.8%至308万吨,国内铜精矿的供求关系呈小幅供应过剩。如表3所示。
表3 中国铜精矿供求平衡表(单位:万吨)
2013年废杂铜进口减少,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发达国家经济活动的减弱导致废铜产生量受限;二是中国海关实施的“绿篱行动”使得废杂铜进口的难度加大,2013年1~11月,累计进口废铜397.6万吨(实物量),同比减少10.0%。但进口含铜量较2012年有所提升,从38.6%上升至42%,使得废杂铜进口的金属量下降并不像实物量表现得那么明显。
国家统计局和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数据显示,中国2013年1~11月累计产量为623.8万吨,同比增长14.3%。
通过大型企业与其所在省份的产量做了对比,安泰科认为:2013年全年部分省份产量存在虚高或重复统计情况,同时,广西有色集团在统计局的分省区产量中并未体现,综合考虑后,估算2013年国内的实际产量估计为623.3万吨,比2012年增加11.0%。
在消费方面,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3年1~11月,主要用铜产品的产量多呈同比增加的格局,只有通信及电子网络用电缆、发电设备和电力电缆略有下滑。据统计局和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13年1~11月,中国铜材产量为1340.8万吨,同比增长23.7%。再结合中电联、中国铁路总公司等数据和安泰科的调研结果可知,2013年,国内消费将实现平稳增长,增幅好于去年同期。
中国1~11月,精炼铜的进口量为1~11月累计进口289.3万吨,同比下滑8.5%。这一方面是因国内此前累积的市场过剩量较大,保税仓库释出的库存已经流向现货市场,部分挤占了进口的空间;另一方面,上半年部分银行加紧对融资铜的控制影响进口。随着融资铜的行为被规范管理,一些大型贸易商6月份之后已可以重新拿到信用证,加之5月、6月份后国内外铜价比值有利于进口,以及年内货币政策的偏紧,下半年进口在融资铜有所反弹的带动下,逐步从3月、4月份的低迷状态有所恢复。
对于2014年,由于国内产消(产量和消费量)之间的缺口依然存在且数量不小,仍需依赖于进口,而且目前了解到不少有资格的企业表示,2014年融资进口仍会广泛涉及,因此,预计2014年精铜的进口量仍将处于较高水准。
精铜1~11月出口量为26.8万吨,同比增8.0%。国内消费并不十分旺盛,近两年多的时间里,两市的比价均不高,部分冶炼厂与国外的加工企业签订了出口长单,都是导致出口增加的原因。预计2014年出口量将与2013年持平或略升。
综合进口、生产和消费等情况来看,初步估算2013年供应仍有过剩出现,全年精铜的供应过剩为91.2万吨,比2012年有所下降。
2014年,全球铜精矿市场依然保持供应宽松的局面,有利于国内原料进口,且废杂铜进口有望回升,国内精铜产量仍将保持较快的增速,预计达到715万吨,比2013年增长10.8%。在需求方面,2014年预计能有6%左右的增速,达到870万吨左右。精铜生产增量超过消费,国内精铜产消缺口逐步缩减。如表4所示。
表4 中国精铜供需平衡表(单位: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