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士风采
——听新四军老战士肖克围讲课

2014-11-23 19:22龚德馨
大江南北 2014年12期
关键词:风采遗体烈士

□龚德馨

烈士风采
——听新四军老战士肖克围讲课

□龚德馨

一个秋高气爽的下午,泰州市革命传统教育宣传团团长、新四军老战士肖克围,应泰州市第四中学(田家炳实验中学)的邀请,给高一新生上一堂革命传统教育大课。肖老通知我参加。

肖老在热烈的掌声中开讲:

今天,我给同学们讲战争年代的故事,这个故事曾于1970年接受原塘湾公社党委书记周克书和学校领导的邀请,心存寻访烈士亲人的目的,在那里的大会堂第一次宣讲。到会的有塘湾、白马两个公社的中小学师生,会场上包括主席台上都挤满了听众,当时产生了很大的反响。

那是新四军在苏中取得了震惊中外的“七战七捷”胜利后,主力北上,让我们泰州独立团坚持原地斗争。

1947年8月,我们泰州独立团(对外番号14团)的处境十分艰难。敌人集中了18个营(两万多人)控制着许许多多个据点,对我们进行疯狂围剿。我们遵照新四军军部制订的斗争策略,顽强灵活地对付敌人。当时,我在独立团特务队(一个侦察排、一个通讯班、一个保卫班)任指导员,王清任侦察排排长。

8月13日西进,解放泰兴被敌占领的地区。16日早晨,我们的部队攻下宣家堡以后拉到单家庄休整。我考虑王清好长时间没有跟家里联系了,不知家里的情况怎样。于是,就派了一个侦察组到白马庙附近与王清的爱人联系,动员她带孩子到部队来。17日下午,我们接到团部命令,敌泰兴保安团1000余人占领了我驻地西边相隔三四里的周家园,叫我们把部队带到单家庄西头集中,准备攻打这股敌人。我考虑王清的家属马上要来部队,决定本人带部队上去,让王清留下。王清坚决不肯。我严肃地说:“我是党的支部书记,你是组织委员,你必须服从我的安排。”王清面对组织纪律,只好留下。我把部队及时带到指定地点报到,团政委周开峰命令我回去,让王清来。政委说:“对大河西情况,王清比你熟悉。”我听了首长的命令,心里难受得没法说。可是,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我只好让王清上。王清接到命令,高兴得手舞足蹈:“说的呗,应该让我上!”

王清带领侦察排向敌人占领的周家园掩蔽行进。他们先趟过东西小河,再穿过高粱地,进而踏上大片花生地匍匐前进。王清走在最前面,他不幸被敌人的轻机枪击中。我得知王清倒下,立即进入阵地。战友汪学凤、严俊卿迅速跟上去,想把王清救下来。可是敌人火力密集上不去,汪学凤负了轻伤。接着,由体健力大、动作麻利的王得俊上,他紧贴地面爬行,用事前准备好的绑腿结成的牵绳系在王清身上往回拉,就这样把王清遗体拉了回来,很快用担架抬进了单家庄。

九连长林新海为了将周家园这个敌人新增的据点拔掉,为给牺牲的战友报仇,带领部队冲上去。由于通往周家园的坝头被敌人轻重机枪封锁,后续部队上不去,林新海也英勇献身。

在周家园战斗中,王清、林新海等同志牺牲了,敌人的伤亡更惨重,大大地震慑了敌人,对西进最终取得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林新海和王清的遗体都停放在单家庄的庙堂。当天下午,王清的爱人孙桂英和孩子被接到部队。她一到那里就查问王清,我们几经掩饰,在难以拖延的情况下,经请示首长,把真实情况跟她说了。她当即晕倒在地。幸好事前请来了几位地方妇女干部,帮助劝解救护。她一再要求告别遗体。20多岁的排长血洒战场,遗体停放在庙堂里,留下了年轻的妻子和岁把的孩子,面对这样的惨景,任何一个硬汉子都无法抑制伤心的泪水。

那时处于战争环境,天气又热,遗体必须迅速安葬。可是,后勤部门准备的棺材被16日宣堡战斗牺牲的同志用光了。这时,地方干部送来一口大棺材。这口棺材给谁呢?首长们感到为难,我找王清爱人谈心,征求她的意见。孙桂英想了想说:“按照我的心,要这口棺材给我家王清。但是,只有一口呀,连长功劳大,还是给连长吧!”说完放声大哭。当时在场的干部战士无不感动至深,都对这位年轻的烈士家属投以敬佩的眼光。

故事讲到这里,有人给我递上了字条:“王清是个叛徒,怎么将他说成烈士?”当下一时我很难应对。一个20多岁的年轻人走上台来,激动而又亲切地跟我打招呼:“肖叔叔,您好,我是王清烈士的儿子王德喜!”我以喜忧参半的心情问他:“你妈现在哪里?你家住在哪里?你爸爸牺牲时你多大?”他一一明确回答:“奶奶、妈妈相继去世,听奶奶说,我爸爸牺牲时,我才一岁多……”

经过当场核对,并和县民政局联系认定:烈士王清家住白马公社白马大队,也就是这个年轻人王德喜的家庭所在地。叛徒王清的家在相隔李庄、马庄两个大队的王庄大队。烈士王清与叛徒王清虽然姓名相同,其他有关情况完全不一样。

当时,我与公社书记周克书等同志分析论证,认定年轻人就是烈士王清的儿子。王德喜激动得泪水直流,振臂高呼:毛主席万岁!共产党万岁!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欢呼声。

王德喜的呼声释放出长期承受政治委屈的积郁,倾吐出对党和父亲战友的感激之情,洋溢着对灿烂前景的憧憬!

肖老宣讲完毕,四中师生热烈鼓掌。一位王老师手捧笔记本说:“我们到会的师生,不仅认真听,大部分人还认真地作了记录。”肖老欣慰地表示感谢。

在返回的车子上,肖老说:“这个故事,我讲了好多遍了,还没有定个理想的题目,你看怎么定?”我略加思考后答道:“叫《烈士风采》可以吗?”

肖老随即肯定地说:“这个题目好!革命战士为人民的革命事业血洒战场、慷慨献身,把生存和幸福留给别人,这就是烈士的风采!烈士妻子听到烈士牺牲的消息,目睹遗体悲痛欲绝,可是对处理烈士的后事却把待遇让给别的同志;烈士的后代能忍受误解、承受委屈,顶着‘叛徒’的沉重黑箍对党的信念毫不动摇。这些便是对烈士风采的继承和发扬!这样的故事,我讲了几十年,还是要讲下去,这是烈士精神的感召!”

猜你喜欢
风采遗体烈士
学人风采
与李大钊一起就义的路友于烈士
学人风采
陈镜湖烈士纪念馆
给戍边烈士的一封信
鞍山烈士纪念馆
庆丰收 展风采
各界群众参加陈忠实遗体告别仪式
与死者的遗体告别
表错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