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城市旅游环境公共艺术设计的本土化探析*

2014-11-23 18:05
旅游研究与实践 2014年6期
关键词:特质桂林艺术设计

陈 靖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广西桂林 541004)

桂林城市旅游环境公共艺术设计的本土化探析*

陈 靖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广西桂林 541004)

从旅游环境公共艺术设计本土化的角度,对桂林城市旅游环境中公共艺术设计的现状与未来发展方向进行探讨,旨在思考山水文化、地方历史文化和民族民俗文化等本土化特质桂林城市公共艺术设计中的渗透,寻求传统与现代、山水与人文共生融合的城市公共艺术形态,以更好地促进桂林城市旅游环境的改善。

城市旅游环境;公共艺术设计;本土化

美国建筑大师沙里宁曾说:“城市是一本打开的书,从中可以看到它的抱负。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说出这个城市的居民在文化上追求什么。”[1]奥地利著名建筑师卡米洛萨也认为:我们必须记住(公共)艺术在城镇布置中具有合理而且重要的地位,因为它是唯一一种能够随时随地影响大量公众的艺术[]。

可见,透过城市,人们能感受它们千姿百态的魅力;而借助公共艺术,人们能体验到城市与众不同的气质。公共艺术应该是城市这本书中锦上添花的插画,是城市悠久人文历史的浓缩与丰富民族文化的艺术再现,是让人们驻足不前、过目不忘的珍贵记忆。尤其是对一个城市旅游环境来说,优秀的公共艺术能不断提升城市的综合旅游品质,对优质城市旅游环境的构建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如何进一步合理利用公共艺术,充分挖掘桂林自然与人文优势、历史文化与民族风情的代表性特征,进一步展现旅游环境独特的地域文化,是桂林城市旅游环境健康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

一、城市旅游环境公共艺术设计本土化的研究综述

目前关于城市旅游环境公共艺术设计的本土化研究有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如邓承金等人剖析了城市公共艺术与城市历史文化的互动与影响[3];段禹农就如何利用地方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等特色符号,创造独具地域文化而又不失时代特色的城市公共艺术景观进行了思考[4]。近几年在桂林城市旅游环境公共艺术设计研究方面也有不少探索,如陈旭就城市的公共艺术与环境景观形态对桂林城市的风貌、气息以及个性形象的辨识和张扬所起的重要作用进行了阐述[5]。褚海峰从地域文化中的自然景观文化、建筑文化、传统历史以及设计中地域性材料利用等方面,对桂林城市公共环境设施的设计进行研究[6]。葛俊杰等在城市公共艺术色彩对于城市规划设计的意义方面进行了相关思考[7]。但总体来说,在桂林旅游环境公共艺术设计本土化的系统研究方面仍尚有较大的空白。

本文从本土化的角度,对桂林城市旅游环境中公共艺术的现状与未来发展方向进行探讨,旨在思考山水文化、地方历史文化和民族民俗文化等本土化特质在桂林城市公共艺术设计中的应用,寻求传统与现代、山水与人文共生融合的城市公共艺术形态,以更好地促进桂林城市旅游环境的改善。

二、桂林城市旅游环境的特质

作为举世闻名的旅游胜地,桂林城市旅游环境在长期的发掘、建设和完善的过程中展现独具特色的山水风貌和地域文化,令世人惊艳。总的来说,可以概括为以山水文化、地方历史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为代表的城市特质。

(一)山水文化特质

山水文化是桂林城市旅游环境的标志性符号。得天独厚的山水风光是大自然对桂林的厚爱,让桂林享有“山水甲天下”的美誉。唐代韩愈诗句“江作青罗

带,山如碧玉簪”是对桂林山水共生的绝妙景致生动形象的赞美。簪山带水、幽洞奇石浑然一体的完美组合令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留下大量脍炙人口的诗词文赋,其中保存完好的当属桂海碑林。2000多件摩崖石刻彰显人文与山水交融的独特气质,为堪称天人合一的桂林山水与人文景观留下了绝妙的注释,是前人留下的宝贵财富。

(二)地方历史文化特质

地方历史文化是民族符号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桂林城市旅游环境的重要文化底蕴。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桂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以甑皮岩遗址为代表的新石器时代。现存完好的著名水利建筑灵渠展示秦代高超的军事水利文化。之后的唐代学府文化、摩崖石刻文化,明代藩王文化,以及抗战文化、中国近现代革命文化等历史文化遗迹,无不显现桂林悠久的历史文化。

地方民俗文化是老百姓的生活技能和审美智慧的再现与创造,最能体现旅游环境本土文化的特质。桂剧、彩调、文场、渔鼓等地方戏曲就反映了桂林民间娱乐习俗和市井生活片段。桂林米粉更是桂林饮食文化的代表。每年端午节的龙舟赛享誉世界,资源河灯节有“万盏河灯漂资江”的壮景,这些都生动地展现桂林旅游环境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

(三)民族文化特质

桂林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城市,有壮、瑶、苗、侗等23个少数民族。淳朴的农耕文化、独特的民俗节庆、多样的服饰建筑、炫丽的歌舞、神秘的宗教信仰等,汇成了浓郁而又绚丽的民族文化特质,其中尤以壮族、苗族、瑶族、侗族等最为突出。壮族的歌、瑶族的舞、苗族的节、侗族的楼和桥就被誉为桂林少数民族风情“四绝”而声名远扬。这些独特的、饱含与承载着桂林少数民族文化的特质资源世代传承,深刻地影响着当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是凝聚民族情感、促进民族团结、传播民族文化的有利因素。

三、桂林城市旅游环境公共艺术的类型与分析

城市公共艺术作为地域文化传播的物化载体和表现形式,主要是借助于建筑与园林、雕塑与壁画、公共设施与标识等艺术媒介,分布于城市旅游环境之中,以其特有的开放与共享、交流与互动的审美形态,呈现城市的精神风貌与文化底蕴,是一个城市旅游环境品质的有力体现,对于彰显城市旅游环境形象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桂林城市旅游环境中公共艺术的主要类型

1.城市广场

广场作为市民休闲娱乐、游客休憩交流的公共场所,最能体现城市文化和环境品质。桂林主要有两个大型广场:市中心广场和甲天下广场,承担着各项大型集会、演出等活动,演绎着城市客厅的美好角色。

2.城市公共设施

公共设施的完善与否关系到城市旅游环境的好坏。目前桂林市区景点和主要街道都增设了许多便民、美观的公共设施,如步行街上安置的供市民和游人休息的公共座椅、集装饰和实用功能于一体的钟楼等;街道上增加了遮阳避雨功能的公车站台;各式精美桥梁等等,不仅扮美了街市,更重要的是带给人们久违的人文关怀。

3.景观小品和壁画雕塑

丰富的景观小品和壁画、雕塑是桂林城市公共艺术的重要体现。七星公园体现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精华的“华夏之光”石雕壁画和象征国泰民安的世纪宝鼎,让市民和游人在观光之中体验到浓浓的中华文化。而散布在市区各处的园林小品,如岩溶所内的徐霞客雕像、玉桂宾馆前的嫦娥奔月、南门桥东侧的晨读与戏水儿童、欢乐颂、桂花时节、虞山桥头的虞用像等,都为桂林城市旅游环境增添了许多灵动的色彩。

4.景区、街道导识系统

众所周知,导识是城市旅游环境中的重要航标。早在20世纪中期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开始意识到环境导识的重要性,并在形象辨识、展示媒介和形式载体等方面的合理规划设计上做了诸多探索,以更为人性化地促使人、景观和旅游环境的和谐互动。长期以来,桂林市区的各个景区导识设计大多是混乱无序的,更谈不上系统规划。七星公园导识系统的规划与应用,通过规范性的符号、图形、文字和色彩不仅给大众提供了清晰的指示服务,更为重要的是通过与整体环境相协调的规划设计,传达出独特的文化气息,让大众在园区旅游环境中倍感舒适与便捷,成为景区良好形象展示不可或缺的有力语言。

(二)桂林城市旅游环境存在的问题

桂林城市旅游环境公共艺术在快速的发展中也存在着许多令人深思的问题。

1.地域特质薄弱。桂林城市旅游环境中尚未有能真正体现出其城市风情如深圳的“开荒牛”、广州的“五羊”、珠海的“渔女”、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等的标志性城市公共艺术形态。问卷调查表明,市民和大多数游客对于能真正体现桂林旅游环境品牌的标识形象,除了象鼻山等自然景观,其他的都皆表茫然。即

便是两江国际机场门户雕塑的“漓江春风”,无论是造型、色彩还是材质上都未能让人真切地感受这座山水城市的精妙。

2.同质化现象严重。清华大学吴良镛教授曾呼吁:“现代建筑地区化,就是期望城市环境与景观规划能有机地与地方特色的整合,减少地域景观同质化。”目前桂林城市旅游环境中许多公共艺术形态的造型、色彩与材质等设计多千篇一律,缺乏个性化和与桂林旅游环境的总体气质相匹配的公共艺术作品。

3.人文化设施匮乏。公共设施的设置与完善是衡量城市旅游环境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桂林城市旅游环境中的公共设施的规划与桂林旅游发展的速度和规模不相匹配,存在数量少、人性化设计匮乏等问题。

4.艺术化风格凌乱。部分景区景点和街道中景观小品多随性而设,主题不明、材质粗糙、造型牵强,如桂林中隐路“扶老”雕塑还因其不雅的造型当选全国十差雕塑之一。缺少了与整个城市旅游环境气质相适宜的个性化风格,则难以渲染出具有浓郁本土气息的艺术氛围。

究其根源,本土化特质的缺失是关键。

鲁迅先生曾说:“有地方色彩的,倒容易成为世界的。”[8]可见,任何一个城市都应该有着自己鲜明的本土化特质,正是这种与众不同的历史传承与文化结构才能造就城市旅游环境经久不衰的吸引力。

纵观世界,所有魅力持久的城市旅游环境中的公共艺术设计都是从其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地域民俗风情及自然景观特色中获取有利形式语言的,如古希腊的神庙与雕塑、古埃及的金字塔与墓室壁画、古罗马的凯旋门与斗兽场、古巴比伦的空中花园、拜占庭的马赛克镶嵌、文艺复兴时期的教堂壁画以及中国的亭台楼阁、寺庙壁画与宗教造像等灿烂而珍贵的公共艺术财富,无不以各自浓郁民族符号的审美形态与当时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融合共生,鲜明地体现出不同时期、不同国度丰富多彩的地域特征,成为千百年来旅行者向往和前行的驱动力,直到今天,它们仍是当地城市旅游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后,公共艺术设计本土化在世界各国城市旅游环境中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拓展。如“象征19世纪技术成果的作品”的埃菲尔铁塔以其反传统的钢结构造型成为巴黎著名的城市地标;撒尿小英雄的故事让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中心广场的铜像雕塑成为游人观赏的必经之地;安徒生童话《海的女儿》让美人鱼成为丹麦的象征。20世纪初出现的“拉什莫尔国家纪念碑”、等优秀作品不仅很好地向世人展现美国的精神文化,同时也促进了美国城市旅游环境的发展。而著名的墨西哥壁画运动则对公共艺术与民族文化的创新结合进行了大胆的尝试,极大地推动了世界公共艺术的前进。又如日本独特的建筑样式、新加坡人性化的街道设计、香港炫目的标识文化、瑞士便利的社区设施等,于细微处彰显各个城市旅游环境中公共艺术设计别具特色的个性风范与审美品位,即有别于其他地域或民族的本土化特质。

四、桂林城市旅游环境公共艺术设计的本土化探析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审美能力的增强,大众对桂林城市旅游环境品质的期望日益凸显,这对桂林城市旅游环境公共艺术设计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开发和拓展山水文化特质

合理开发和拓展山水文化特质,是丰富和完善桂林城市公共艺术设计的首要条件。

早在古代,许多文人骚客和有识者就把目光投向了这片秀美的山水,秉承着人与环境和谐共存的理念开始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如唐代李昌夔曾在独秀峰“布以增径、积石就阶”,李渤则在南溪山上添置亭台楼榭,供游人休憩和娱乐。北宋朝宗渠的开凿沟通了桂林的山和水,形成“千峰环野立,一水抱城流”的美景。可以说这是山水文化符号在桂林城市旅游环境公共艺术设计中的早期实践。

当前“两江四湖”景区则是山水文化符号在桂林城市旅游环境中的精妙开发与拓展。它借鉴宋人思路,充分利用桂林城市旅游环境中的山水文化,通过形式多样的景桥、铜塔、回廊、雕塑小品等诸多公共艺术形态,创设出“水绕青山,山环绿城”、“景在城中、城在景中”的良好格局,将山水文化特质的魅力演绎到极致,有效地拓展了桂林城市旅游环境的空间,提升了旅游环境的档次与品位。

(二)挖掘和善用地方历史文化特质

悠久的地方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特质是桂林城市旅游环境公共艺术设计的底气。

蕴含着各个历史时期风格各异的文化内容和极具特色的历史文化特质,为桂林城市旅游环境公共艺术设计提供了无限的创意空间。加强对地方历史文化符号实用美、形式美和形象美的挖掘与利用,能进一步提升桂林城市公共艺术设计的人文内涵与文化品位。如杉湖景区的世界最高水中铜塔——“日月双塔”;榕湖景区中的唐代古南门遗址、黄庭坚系舟处、北斗七星桥;桂湖景区的西清桥、宝贤桥、观漪桥、丽泽桥、迎宾桥等新景桥;木龙湖景区中由修复的宋代

古城墙、东镇门、水城门、木龙古渡、古石板路组成的“古城遗韵”景观;桃花江畔的舍利塔、虹桥坝、朱紫牌坊、独脚亭等名胜古迹;以及李济深故居、叶挺将军被囚处等纪念景观,让中外游客在历史文化和艺术创作巧妙融合的旅游环境中不仅观美景更能品文化,从而有效地推进了公共艺术作品和游客休闲观赏的良好互动。

而传承桂林民俗文化特质,从桂林的民间风俗文化中汲取养分,用恰当的公共艺术设计形态去沟通历史与现代,营造出视、听、嗅、味、触等多感官参与和体验的民俗文化气氛,能更好地满足当地居民的心理需求和旅行者对异地异质文化的期待,应该是桂林城市旅游环境公共艺术设计创作努力的一个方向。如木龙湖景区中“古城遗韵”景观和临水仿宋旅游购物街的“历史散步道”的打造就运用到桂林民俗文化特质。修缮复原的宋代古城墙、东镇门、水城门以及木龙古渡遗址和古青石板路和仿宋式桂林老建筑,无不传递出浓郁的桂林民间生活情趣,是旅行者探究与深入桂林民俗文化的好去处①。榕湖景区也添置了唐景崧纪念雕塑小品,为游人了解桂林本土艺术文化提供了良好的交流平台。

(三)提炼和创新民族文化特质

突出民族文化特质在桂林城市旅游环境公共艺术中的传达,通过对民族文化特质的提炼与创新,不断地寻求公共艺术设计与浓烈民族文化特质之间有机融合的新路径,将使桂林城市旅游环境展现出更多元的审美享受。

如利用民族节庆文化元素,打造和形成了阳朔“渔火节”、恭城“桃花节”、龙胜“红衣节”、资源“河灯节”等具有区域特色的公共艺术形态和民族文化品牌。又如龙胜大唐湾民俗风情园的吊脚楼、大水车、赛歌堂等包含浓郁的苗、瑶、侗等少数民族风情建筑,无不传递出令游人记忆深刻的艺术魅力,这些都是成功将传统的民族文化与现代审美要求相融合的公共艺术形态。再如阳朔“世外桃源”景区中的苗族婚嫁屋、绣球楼、侗乡风雨桥等公共艺术景观,极富创意地整合了桂北特色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片段,让游人在古代农耕、山歌对唱、抛接绣球、踩堂歌舞、造纸印刷、织布制陶和书画雕刻等活动中留下了对桂林旅游环境深刻的视觉与情感印迹②。

五、结论与思考

自然景观特质是影响桂林城市旅游环境公共艺术设计形态与风格的首要因素,而历史文化与民族风情特质则是决定桂林城市旅游环境公共艺术品质与韵味的关键。三者之间相辅相成,各具特色且密不可分,在桂林城市旅游环境公共艺术创设中分别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如在城市街道公共设施和景观小品设计中可多侧重地方历史和民俗文化特质的介入,让游人能感受到不同城市旅游环境的异质差异和独特魅力。在城市广场和主要街口等处,可充分发挥地域民族文化特质如刘三姐等经典品牌形象的号召力,使人过目不忘、印象深刻。各个景区与节点可重点借助区域自然景观特质,在山与水水乳交融、景与色交相辉映中散发出令人惊艳的光芒。

总之,城市环境公共艺术设计本土化的深化与发展,业已成为衡量城市旅游环境文明程度与品质高低的重要指标。如何创作出既具时代感又能承续传统,并被市民和游人认同的经典公共艺术形态;如何根据桂林城市旅游环境的自身特点,在公共艺术创作中选取恰当的形、色和材质;如何进一步整体规划和完善街道、景区景点的导识规范;如何更为艺术化、人性化地调整街道、景区、社区等公共设施的功能,等等,将是今后桂林城市旅游环境公共艺术设计研究的趋势和方向。

因此,通过对桂林城市旅游环境公共艺术设计本土化的探索,寻求传统与现代、山水与人文、历史与未来共生融合的公共艺术设计形态,对更好地促进桂林城市旅游环境的改善意义重大。

注释:

①百科名片.木龙湖.http://baike.baidu.com/view/394653.htm

②百度百科.桂林阳朔.http://baike.baidu.com/view/2906514.htm

[1]人民网.强国社区[EB/OL].(2010-09-19).http://bbs1.people.com. cn/post Detail.do?id=103027306.

[2]季欣.中国城市公共艺术现状及发展态势研究[J].大连大学学报,2010(5):71-73.

[3]邓承金,等.关注城市公共艺术,创造特色的城市景观[J].中国建设信息, 2006(6S):9-12.

[4]段禹农.成都城市景观雕塑中历史与民间文化元素的运用[J].天府新论, 2008(5):108-111.

[5]陈旭.城市化特征与公共艺术设计:有感于桂林的城市建设和公共艺术设计[J].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学报,2002,22(6):55-58.

[6]褚海峰.地域文化在城市公共环境设施中的应用[J].商业文化(学术版), 2010(5):85-88.

[7]葛俊杰,等.论城市公共艺术色彩及其特征[J].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学报, 2005(1):66-70.

[8]张翎.“有地方色彩的,倒容易成为世界的”:鲁迅论文艺作品的地方色彩[J].语文学刊,1995(3):20-22.

Analysis of Localization in Public Art Design for the Tourism Environment of Guilin city

Chen Jing
(Guilin Institute of Tourism,Guilin 541004,China)

The analysis of localization is widely used in the public art design for the tourism environment.Through the study of the reality and development of public art design for Guilin’s tourism environment,the writer is trying to illustrate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involvement of the symbols of the landscape,local history and folk culture in the city’s public art design.It can improve the tourism environment of Guilin by providing a unique pattern of public art,which is the combination of traditional art with modern one,landscape with culture.

tourism environment of a city;public art design;analysis of localization

F592.7

A

1674-3784(2014)06-0084-04

[责任编辑:陆宝福]

广西教育厅立项课题《桂林旅游环境公共艺术设计的民族符号研究》(201010LX611)

2014-04-01

陈靖(1971-),女,广西桂林人,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视觉系公共艺术设计教研室主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装饰艺术设计。

猜你喜欢
特质桂林艺术设计
论宋韵文化的精神特质及生成原因
善恶人格的特质差序*
湖南师范大学作品
桂林行
好校长应该具备的三大特质——兼谈校长培训的几点思考
乐!乘动车,看桂林
桂林师范大学与桂林王城、雁山园
书封与现代艺术
河北师范大学艺术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