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威
摘要:
相比于西方绘画而言,我们可以看到在中国的绘画之上通常伴随着一些诗词,诗词的好坏甚至会严重影响到绘画的艺术性,那么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诗词和绘画到底是什么关系呢?笔者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中国诗词和绘画之间的共通点和相异处,得到了诗词和绘画既有各自的局限性,又有各自的特殊表现规律,最终通过历代文人不竭探索实现了形式内容上的和谐统一的结论。
关键词:诗词;绘画;关系
诗词和绘画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两大瑰宝,二者本是相互独立的两种艺术。自唐朝以来,文人画家们逐渐喜欢在画面的空白部分题上自己或他人的诗词,将诗词描绘的意境和绘画意境有机的融合到一起成为中国绘画的一大特色。发展到今天,中国诗词的情感表达和人文关怀已经和绘画的审美意识和社会意识实现了和谐的统一,可以说诗词是对绘画起到了补充和升华的作用;而绘画则对诗词有一种阐释和再现的作用。古人曾赞扬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种观点并不仅仅只适用王维的作品,更适用于唐代以后大部分的诗词和绘画。中国的诗词和绘画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和谐统一的关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其和谐统一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诗词的“象外之象”和绘画的“气韵生动”异迹而同趣
诗词和绘画本质上的不同就是二者采用的表达情感的方式不同,诗词是一种语言上的艺术,它主要通过语言来塑造艺术形象,进而反映生活,表达创作者对生活的看法和理解;而绘画则是一种静态的情感表达方式,主要通过线条、色彩等因素的组合来再现现实、反映生活。我们可以看出,诗词和绘画虽然在情感的表达方式上有所不同,但是其追求都是来抒发创作者的内心情感,都是对现实的一种再现,在更高的审美理想层次上的追求也是一致的,从这一点可以说诗词和绘画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气韵生动”这一词出自于谢赫的《绘画六法论》,谢赫认为“气韵生动”应该是中国绘画最高艺术境界,也是判断绘画作品是否优秀的主要标准。“气韵”是宇宙中鼓动万物的节奏和谐,一幅“气韵生动”的绘画能够给予欣赏者一种生生不息的感觉,也就是“画有尽而意无穷”;而诗词上的“象外之象”则出自于司空图的“超以象外,得其环中”的观点,从本质上来说“象外之象”就是对绘画“气韵生动”的一种创新,二者本质上是一样的,只是应用范围不一样而已,从这个角度来说将诗词应用到绘画之中是可行的,并不会给人一种生硬之感,因为诗词和绘画在最高理想的追求上是统一的。
二、诗词的“色彩观察”和绘画的“随类赋彩”相一致
谢赫的《绘画六法论》第四条说的就是“随类赋彩”,就中国绘画来说,在唐代以前,色彩画还占有一席之地,唐代之后水墨画则成为了画坛上的主流。水墨画固然色彩单一,但也就因为没有更多的色彩可选导致画家们在“随类赋彩”的应用上达到了巅峰,所谓的“随”有着顺从、依附之意,但在绘画上并不是盲目的顺从,而是创作者要掌握绝对的主动权,跟着自己的心走,不能随外在的变化而变化;而“类”也不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见到的种类,而是对事物的物、色、意等因素的一种整合,例如我们在绘画中看到的山和水、景和物常常会觉得不真实,其实这本就不是创作者在绘画时看到的,而是多种事物的融合,你看到的山可能包括黄山、也包括泰山、更可能包括其它无名的山丘,所以说“随类赋彩”其实就是画家们在深刻把握“心理”和“物理”类的复合原理后对绘画赋彩,根本目的还是为了抒发自己的情感。
不仅仅绘画上讲究“随类赋彩”,在中国的诗词中也重视“色彩观察”,并且相对于绘画而言,诗词上的色彩更加的讲究、夸张和强烈。例如“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一行白鹭上青天。”等诗词都充分体现了色彩在诗词中的运用,但是我们不能忽略的是,诗词本身是一种语言上的艺术,更重视的是感情色彩而不是真实的色彩,这种感情色彩可能是绚丽多彩的,也可能是萧瑟暗淡的,但都是创作者生命色彩的一种体现。根据以上论述,笔者认为,绘画中的“随类赋彩”更侧重于客观色彩上的描绘,缺乏心理色彩上的表达,而诗词恰好相反,因此将诗词和绘画融合在一起是有益无害的,是文人画家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贡献。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中国诗词所追求的“象外之象”和中国绘画所倡导的“气韵生动”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在创作过程中中国诗词的“色彩观察”和绘画的“随类赋彩”是相一致,这两个方面充分体现了中国诗词和绘画之间的和谐统一关系。当然,二者之间的关系并不仅仅只是体现在这两个方面,还有其它和谐统一的一面例如绘画中讲究应物象形,而诗词中讲究写人写物生动逼真等。总体来说,画家们利用笔墨的浓淡、点线的交错、明暗的互映来完成一篇优美的诗词,而诗人们则用诗意盎然的语言、情景交融的手法完成了一幅亦幻亦真的画面,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参考文献】
[1]周逸树.中国古体诗词与绘画的和谐性[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8(01)
[2]张兵.浅析中国古典诗词中的“绘画意象”[J],人民论坛,2011(20)
[3]张伟.古诗词意境与文人画意境之关系[J],艺术百家,2007(01)
【作者单位; 周口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