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现代设计教育视角的中国传统造物研究

2014-11-22 13:01李娜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4年10期
关键词:造物形式传统

李娜

摘要:

通过以一种新的方式去审视中国传统的造物,从而发现中国艺术所特有的文化底蕴,将中国的艺术精神与现代设计结合以来,以便在现代特定的环境中,对现代设计教育的发展有所借鉴。

关键词:现代设计教育;中国传统造物

中国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历史上出现了众多令人惊叹的艺术品,如:汉代的漆器、唐代的三彩、宋代的瓷器、明代的家具等。通过这些做工精良的产品,我们可以窥见中国古代权贵们的生活面貌,匠人们的精湛的手艺。设计是一个外来词汇,在中国古代没有设计的说法,但这并不意味着在中国古代没有类似于设计的活动。我们抛开“设计”这个词汇来看,中国古代的造物其实就是人们在进行设计活动。虽然时代发展了,社会环境、技术革新等方面都出现了变化,但古人的造物还是可以给当代设计师提供很多的借鉴。古代匠人师徒传承的关系也对于中国的设计教育也是有很大的参考。

今天,我们倡导由“中国制造”转变到“中国创造”。中国历史上的造物都可以作为我们新设计的源泉。只要我们在古代的造物上重新审视,就可以发现很多有价值的元素,令其在当今的设计语境中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一、对于中国传统造物思想的理解

传统是什么呢?传统不是可以用一种形式或者它的内容可以传载下来的。考虑的更多的是它与现代的一种连续性。传统是一种绵延的东西,它跟传承不一样。传承是一种层进式的。传统有一种人工性质的东西。绵延则是一种自然的,发展的很快的感觉。比如中国的中字,一方面是代表我们中国的中,中国人的思想,中庸之道。还有皇城的结构,紫荆城的结构都有一个中线,轴线。古代的中国人都喜欢讲究对称。可能是讲究均衡,中国人就是把这种均衡弄的更具体一点,具体到对称上去。现在平时写字时就有一种传统的东西,传统有时候就是这种感觉,很自然的,就像这种习惯一样。从历史上我们可以看到:对技艺的思考必然超越了物的本省,而成为时代思想生活、日常生活何处去的大讨论。在水里丢一颗石子就成了涟漪,像中国传统这样,它可能在某些时期发展呈现的一种面貌,这种面貌像“涟漪”一样一层一层变淡了,但是它是一种面貌,这种面貌它是一直往外有一种频率。

从中国人的生活来看,群和家是一个概念,就是喜欢常常在一起,不管家人还是朋友,都是喜欢热闹,中国人吃菜,吃饭,聚在一起吃喝,而西方人吃快餐一份一份的,绝对不会和你搅和在一起,你的口水我的口水搅和在一起。中国人是越热闹越好,这是一个特点。在中国古代,儒家是主张入世的,道家是主张出世的。在更多的时候可能是,因为中国考试制度,是通过考试来选取官员,也就是文人做官,是这样一条路子。但是文人做官有一些问题,他学了很多东西。如果他做官就不那么灵活,在官场上就会遇到很多问题,然后会产生很多消极的一面,消极的一面就导致了所谓的归隐。所以中国的园林基本上来讲都似乎是退隐的官员或者是有钱的文人雅士去做的自得其乐的小圈子;就是把自己围在一个市井里面,所谓“大隐隐于市”,去追求足不出户可以感受自然,这是文人的一种情趣。

二、现代设计的考量

原研哉写道:“所谓设计,就是通过创造与交流来认识我们生活在其中的世界。”在现代设计中,功能作为人造物最本质的一个目的——有用性的最直接体现,我们对它的追求应该是永无止境的。其实一个产品不可能是完美的,在功能上可能会有待改进的地方。设计在一定意义上是将功能在现状与理想状态之间的一次拉近。如果一种设计连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最基本要求都达不到的话,那么这种设计就会失去意义,产品也将成为废品。因此,我们应该认识到功能虽然不能保证设计一定是成功的,忽视功能的设计绝对是一个失败的设计。而与功能在一起的形式,虽然说它的存在是以实现功能有用性为前提的,但是对于一个在设计中注重形式审美创造的产品,它所给人们带来的精神上的愉悦也将会有助于整个产品实用功能的实现。

设计其实就是对于现有问题的不符合人使用的地方的改进,对于功能的完善,而其形式只是解决问题的一个答案而已。对于最后的形式我们可以根据市场做一些符合当时流行的调整,但这不能放在首位。设计作为为人而造物的艺术,说到底是为人的设计。在功能、形式的关系处理上,也应该把注重人的价值放在首位,既不能一味地追求产品的效用功能而忽视人类自身的情感要求和风格特征,从而使人在功能过于强大的产品面前束手无策;也不能过于强调形式以致于影响并取代功能的发挥,从而使设计失去意义。设计的目的是满足人的需要,因此产品的功能发展是无止境的,形式的发展也是同样,我们要从这种重功能——重形式观念的不断交替过程中,努力为两者在设计中找到恰当的位置,从而使设计向前得到发展。

三、结语

研究中国传统造物的思想,就是为了更好指导现今的设计实践。在本质上设计就是为了人的设计。无论在何种情况下,人都是最重要的,这是决定一个设计成败的根本性因素。从微观来说,设计应该符合目标人群的需求。从宏观来说,设计有保证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义务。所以我们在进行设计之前,首先就要对设计的目标群体的人进行深入的调查,明确他们的需求是怎样的;然后根据需求做出可能解决问题的设计提案。针对具体的设计问题,则需要设计师能灵活处理,要能在具体的不同的人、不同的环境下,综合考虑上述问题。在设计中,很多问题上升到思想的高度时,在本质上都是殊途同归的;关键就是需要设计师不断的努力,能把优秀的设计思想在具体的产品上面体现出来,做出优秀的设计。中国的现代设计教育的发展亦应以此为借鉴,将中国的艺术精神与现代设计结合以来。中国设计教育发展的正处在关键时期,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中国更应该重视设计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等关键环节的构建,重构中国的现代设计教育体系,使设计教育真正成为中国产业发展的推动力。

【参考文献】

[1](日)原研哉,朱锷译.设计中的设计[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

[2]丘星星.中西方现代设计教育分析[J].装饰,2001(01)

【作者单位:山东凯文科技职业学院】endprint

猜你喜欢
造物形式传统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与造物游”: 第二届晚明艺术史学术研讨会召开
小议过去进行时
造物新语——重组材料与构造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老传统当传承
造物美学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搞定语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