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在整个世界范围都掀起一股热潮,几乎这种国际化的趋势席卷了世界各国各地。而许多行业的全球化经营趋势是不可逃避的现实,行业间的国际化高标准经营也渐渐成为经济全球化的必然。本文从中国丝绸业的发展现状入手,分析了在国际化的大趋势下,我国应该如何借鉴其他先进的国际化的经验,阐述目前中国丝绸业存在的问题,并指出了中国丝绸业应充分利用入世后丝绸业国际化经营的契机,抓住机遇,积极面对困难,找出解决办法和措施。
关键词:国际化;出口;竞争
一、中国丝绸业的发展现状
中国丝绸的生产历史悠久,丝绸品种繁多,名品迭出,在世界的丝绸发展历史上一直都具有重要的地位。中国是世界上主要的丝绸生产国,作为丝绸产业的发源地,我国在生丝的出口以及丝绸类商品的初级面料出口量上,长期都处于国际第一的行列。自从我国开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丝绸工业更是有了长足的发展。目前,中国丝绸产量依然居世界第一位,尤其是茧丝和绸缎这两类商品,主导着国际商品市场的生产和主要价格走势。但是,随着世界经济结构的调整,丝绸行业的国际贸易以及消费格局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世界丝绸业的生产中心也逐步向我国转移。我国的丝绸工业发展,经过几十年的风风雨雨,在生产能力和技术装备以及研究水平方面都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据相关数据显示:来我国生丝产量已占世界生丝产量的70%以上。由于我国国土面积幅员辽阔,大部分地区都比较适宜栽桑养蚕,这为我国的蚕丝绸业的发展,提供了天然的大自然环境优势基础,而且由于发展的历史悠久,我国在蚕丝绸业发展的技术设施的基础比较完备,也拥有一大批优秀的产业精英和人才。因此,我国丝绸行业发展空间巨大,前景良好。但是,我们还必须清醒地看到中国丝绸行业在国际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加上我国东西部的经济发展不平衡,丝绸行业的产业结构不均衡,因此未来要促进中国丝绸工业可持续健康地发展,使中国丝绸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继续发扬光大,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
二、我国丝绸业国际化的进程中存在的主要的问题
1.我国丝绸业的经营规模小,创新能力弱
目前我国的丝绸业企业主要有两种类型:由政府主导具有行业垄断性质的一批大型的国有丝绸生产企业,这类企业目前数量越来越少;另外一种更多的体现为集体或私营企业,这类丝绸企业逐渐发展壮大并且与国外跨国公司的企业机制比较接近,但是普遍由于发展时间短,并且自有资金有限,因此导致企业的经营规模都不够大。由于我国目前蚕丝加工企业许多都是原有的国有企业改制后,新组建的股份制企业,企业规模小并且十分的分散,企业表现出来的现代企业制度不健全,在企业生产的基础环节以及加工环节都比较薄弱,而资金和科技方面更都无法与世界上的国际丝绸名牌公司进行抗衡。另外,我国的丝绸出口企业,由于体制原因比较依赖原来计划经济中的统筹统分模式,更加关注商品的产量而忽视了商品的生产质量,也不太关重国际市场需求的变化。因此许多丝绸生产企业的产品创新能力弱,产品的技术创新改造和新产品的创新与开发少导致一直以来产品数量较多但产品的质量和档次低,而且出口的品种单一,越来越无法满足国际市场的多样化消费需求。
2.丝绸出口企业的经营观念落后
其实,中国的丝绸产业的发展不一定要做的规模很大,但一定要做出特色,做出个性,做出品位,这才是可供选择的现代丝绸企业经营的观念和思路。但是长期以来,中国的丝绸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的出口形式一直比较单一,产品大多数是通过中间商供货的方式,间接进入到国际市场上,使用这样的销售渠道使制造企业与市场上的商业企业之间原本的供求联系被人为的隔断,也造成了中国的丝绸商品不会或者是不会主动以自主方式进入国际市场,市场的开拓与经营营销的隔断,使得我国许多的丝绸企业,几乎都是依赖以往的订单式生产,经营中表现为仅仅满足于有订单的追求小富即安的心态,从不积极推销企业自身的产品以及品牌,订单有了就去生产,忽视了市场上新产品的诞生,新需求的开始。这样也从某种程度上,造成了我国整个的丝绸行业产品没有品牌,或者是有品牌但却在国际市场上没有知名度的国际印象。而且在我国丝绸出口企业之间,因为盲目地追求订单的数量规模扩大,在国内企业间展开自相残杀式的恶性竞争,压价经营,不但企业利润大大降低,还导致丝绸的原料和中低档丝绸类别的产品价格过低,无利可图的可怜境地。因为长期的盲目地追求数量的增长,是很多国内企业丧失了对国际市场需求的动态敏感放映机制,生产中也没有创造力和创新意识,大大影响了丝绸生产企业的产品的市场应变能力与竞争力。即使短期在产品出口数量上看到了增长,但长期的经济效益将越来越低,而更多的外向型的丝绸企业加入,只会形成微笑曲线的利润空间急剧下降,因此落后的经营观念一定要尽快改变。
3.我国的丝绸企业缺乏掌握国际化的专业人才
无论是今天还是未来,在我国丝绸行业开拓国际市场和开发国际经济资源的过程中,国际化的专业人才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为了使中国得丝绸业进一步快速的融入世界经济国际化的大潮,没有国际化专业人才只能说是纸上谈兵。因为如果没有企业经营管理国际化的人才,没有对外出口经营的国际化人才,中国的丝绸业就谈不上与国际接轨,更无法在激烈的世界市场经济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为在国际市场上,任何一个企业的竞争力强与弱,都取决于企业拥有专业人才的数量与质量。而我国丝绸行业的出口面对的是世界市场,主要的贸易伙伴又大多集中是西方发达国家,他们开展国际贸易的时间长,经验丰富,而且西方国家在长期的国际贸易实践中,已经形成整套有利于自己国家或地区国际贸易顺利发展的法规及惯例,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在进行丝绸商品贸易时,在遵循这些国际贸易法规及惯例,但是一直以来我国缺乏懂得国际贸易惯例和相应的法律的专业商业应用型人才,因此在贸易中一直处于比较被动的地位。
4.我国丝绸企业的核心技术实力较弱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丝绸企业生产中的蚕茧的生产效益,比较低,再加上养蚕劳动力的转移,导致我国的蚕农桑园管理和养蚕创新技术的应用投入不足,因此在养蚕过程中的技术无法到位,生产的蚕茧品质不高,直接影响了丝绸产品的质量。目前在国际上掌握丝绸行业的国际市场信息和生产的核心技术的企业,一般都是国际上一些比较大型的跨国公司,通过丝绸商品的创新,技术的革新提供出更新更满足客户需求的商品从而实现获得丰厚的利润,而我国的大多数丝绸生产企业一般只能拿到非常薄的利润,其实,中国的丝绸企业生产设备与国际先进水平并没有太大的差别,但是在企业进行商品的生产设计和产品款式等方面,尤其是在“后整染”技术上,我国的丝绸企业与国外的先进水平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因为这种产品生产的核心技术掌握在一些跨国大公司手中,使得中国丝绸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越来越处于被动地位。目前,绝大多数欧美企业都设立了自己的技术研发机构,但是我国大部分丝绸企业在这方面还是个空白。因此,如果中国企业只有掌握自己的核心技术,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中持续生长,否则成为国际化企业的理想将只会成为一句口号。
5.我国的丝绸产品出口缺少国际化品牌
我国出口丝绸类产品的出口结构不合理,丝绸类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国际化品牌几乎没有。长期以来,我国丝绸出口一直使用统一的老牌子,而且产品的花色品种和产品的档次高低、品种等方面在品牌中都无法得到体现,形成各类别的出口丝绸商品各地不分彼此,产品不分好坏,都使用一个品牌。导致许多年下来,原有的老品牌由于一成不变发展成了今天的中低档的丝绸品牌,并没有因为长期的市场积累而形成我国的丝绸行业自主品牌。这就使得当今的国际丝绸市场上,中国的丝绸业出口效益很难提高。但是,比如,国际品牌的代表,意大利服装企业。尽管企业的规模并不是很大,产量也不是很大,但是他们对自身出口的产品工艺可以说是精益求精,重视品牌的创建,更加珍惜品牌的维护,在国际市场中生产的企业的产品总能体现出世界服装行业发展的流行最新趋势,在国际市场中大受欢迎,意大利服装的生产利润极其丰厚,一件普通的名牌产品就要上万美元,产品的附加值非常高。我们可以以丝绸衬衫的生产为例,来看看品牌的效果,由中国同一家工厂所制造出来的相同质量的两件衬衫,如果贴上外国的品牌就会卖到上百美元,但是如果只是标注为本国品牌,中国制造却只能销售到十几美元,差别巨大,而这就是品牌的力量。因此我国的丝绸产品出口缺乏自主品牌,这严重的阻碍着我国丝绸行业的国际化发展。
三、中国丝绸业国际化发展的可行性措施
1.加强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引导
针对丝绸企业规模小,实力弱的现状,各级政府和行业组织要加强对其发展的引导。根据我国加入WTO后的世界市场环境的变化、市场竞争的基本格局和城市人口的增长和城市面积的扩大,制定切合实际的战略发展规划。近十几年来,一些国家和国际组织为了打破我国茧丝绸行业在国际上的主导局面,有计划地把资金和技术投向可能成为我国竞争对手的国家。政府要在配额等相关敏感问题上充当重要角色;另一方面,政府要着力于对丝绸文化的培育和引导,“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如此,一个国家民族工业的实力才能更充分的表现和提升。企业在政府的帮助下要学会运用市场法则,促使企业之间的联合合作、重组兼并,走商业集团化、规模化和现代化持续发展之路。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国内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在我国的国内组织生产丝绸产品,之后通过在国外建立分销机构,如国丝绸服饰城、专卖店、连锁店、精品屋等方式进行国际市场的分销,帮助企业在国外树立我国自己的丝绸品牌和声誉,同时也可以更好地了解国外消费者的市场新需求。
2.更新丝绸企业的创新经营观念
我国的丝绸企业必须尽快更新原有的传统落后的营销观念,进行先进的经营管理观念的创新和学习,逐步抛弃传统的计划经济观念和旧式的商业观念,重新树立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服务客户的产品生产和营销观念。一定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生产营销观念,参考竞争对手的经营经销导向,以消费者的需求为导向组织商品的生产和新产品的创新和研发。将丝绸企业的注意力指向消费者积极地对消费者需求进行仔细的市场调查分析,并且生产经营中始终都要基于消费者行为研究的调查,这样的生产和销售才能满足国际市场的产品需求变化,同时及时认真的研究消费者生活方式的演变,充分利用我国原有的市场生产中,人力资源和地域资源等先行优势,更新观念,重新梳理市场发展的思路和定位,重新获得世界丝绸产业的格局中的主导地位。
3.加大科技进步力度,提高产品质量,重视国际化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企业的发展壮大需要有优质的产品作保障。我国丝绸行业应该大力发展丝绸最终产品,提高产品品质,扩大深精加工。要加强选育推广桑树和蚕种新品种,防治病虫,推广新技术加强开发研究能力,调整丝绸行业的产品结构促进产品的更新换代和升级,大力开发高档产品,树立丝绸消费的新形象。还要尽快加强研究和开发蚕丝的新用途来寻求蚕丝业新的增长点。中国丝绸应该走产品升级的道路,应该在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优质高效上追求最大效益,让我们的宝贵资源发挥最大效益。对丝绸企业来说,在把自己的品牌做成全球化的品牌同时,有很多非常著名的品牌都面临经济困难,正是收购的好时机,低价收购的品牌打造成一个国际性盈利品牌是一条国际化捷径。在对收购来的品牌进行重组和管理的过程中,丝绸企业可以学会怎样去驾驭国际性品牌,同时可以把这些经验传授给本地的中国企业。另外,今天的国际市场竞争,更多体现为人才的竞争,尤其是国际化人才的竞争。其实在我国较大的国有企业,企业的规模大,人才储备也会比较大,因此只要我们制度开放,国际化的优秀人才,尤其是懂得当今国际经济运行规则,并具备开拓国际市场的专业化国际人才,为我国的丝绸企业,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权打下坚实的基础,也为不断补充和提升企业的实力和生存能力打下了基础,因此,如何全面提高员工素质,确立企业真正的文化,是促进企业的发展和壮大的关键。
四、结束语
20世纪80年代以来,贸易、技术、资本、信息在国际间自由流动急剧升温,掀起经济全球化的潮流,席卷了世界各国各地区。中国未来的市场面对经济一体化和品牌经营全球化的机遇与挑战,丝绸企业必须科学合理地进行企业国际化决策,只要我们充分利用我们的优势:可以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维持低成本和高质量的生产优势,强大的人力资源,巨大的市场容量,并进行准确的定位,用全球化的眼光来进行思考,地方化的思维进行运作,相信我们的企业同样能成为全球化商战的赢家。
参考文献:
[1]王庄穆.中国丝绸辞典[M].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
[2]吴代.四川丝绸工业企业走出困境的思考[J].四川丝绸,2010(9).
[3]张海.全球环保潮流对中国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的影响[J].国际经济评论,2009(8).
[4]鲁桐.中国企业跨国经营战略[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李宇婷(1992- ),女,辽宁葫芦岛人,渤海大学经法学院经济学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