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提升学生质量要解决的几个突出问题

2014-11-21 20:43徐玉兰
教育界·下旬 2014年10期
关键词:自信心积极性高职院校

徐玉兰

【摘 要】 在加快发展现代高职教育的进程中,高职院校将会进一步注重宏观层面的变革,但是无论如何提升学生质量始终应该是教育的核心任务。本文结合高职学生的实际状况,从育人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当前迫切需要关注的问题及个人见解。

【关键词】高职院校 学生质量 自信心 积极性 自控能力

2014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再次强调了职业教育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并对如何加快现代化职业教育的步伐做了科学而全面的部署。这对高职院校来说,无疑又是一次大好的机遇。笔者以为,趁着这次机遇,高职院校要做的事会有很多,但是无论如何提升学生质量始终应该是教育的核心任务。

通过每年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和毕业生质量调查可以了解到,高职毕业生的质量还远远达不到令人满意的程度,不少单位都指出学生缺乏吃苦精神,好高骛远,工作不主动不积极,纪律上自由散漫……学生质量是教育的核心,只有质量过硬了,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笔者以为,要有效地提高学生质量,现代高职教育需要彻底解决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激发学生重树学习信心

信心能极大地推动一个人的能量。秦泉说:“如果我们对自己的前途有更清楚的认识,如果我们对自己有更大的信心,那么我们将取得更大的成果。”[6]据调查,有52.5%的高职学生认为自己不太自信,只有 13.74 %的学生认为在高职院校能学到一技之长, 有就业优势。[2]不少学生遭受了应试教育的打击,对自己的未来已经不再抱有多大的希望,来到高职院校,只求混一张文凭,得过且过。所以,要想让学生重整旗鼓,自信心是拯救他们的第一剂良药。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信是一个情感内化的过程,需要教育者们从一点一滴的细节做起,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对于进入高职院校的学生,开学之初精心举办一场专业介绍可能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做好专业介绍,以成功的案例唤起学生的希望

不同的专业介绍可以起到不同的效果,一场好的专业介绍能让学生走出悲观和迷茫,看到未来的希望,从而激发起一定的自信心并产生学习动力。好的专业介绍不必要过多地强调学校有多么好,获得过多少的荣誉,最具影响力的是本专业毕业生过去和现在的状况。我们可以通过学生的成功案例,告诉他们通过努力,可以获得哪些奖励和证书,告诉他们有多少学生继续深造后拿到了本科文凭,多少学生在工作岗位上做得如何出色,薪水如何之高…… 这时,本来意志消沉的学生就可能倍受鼓舞,甚至暗下决心,开始确定自己未来的学习目标。

除了专业介绍,学校还可以通过组织优秀毕业生报告及交流会,展示优秀毕业生档案,定期召开班会、联谊会等各种活动,不断地激励和鼓舞学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

2.实施真正的学分制,让学生选择喜欢的课程

当学生重树了目标和信心之后,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帮助学生顺利走过学习的历程。对于大多数的高职学生来说,学习的过程是艰巨而痛苦的。就像某些老师所说的那样:好多学生上课根本听不进去,不知道他们到底想干什么!反过来问问, 我们又有多少老师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问过他们到底想要什么?当他们面对一门门不想学或学不进去但又不得不学的课程时,他们就会头痛,就会上课睡觉,就会玩手机、旷课 ……

说实话,高职院校的毕业生有多少在做与专业对口的工作?与其逼迫学生,不如放开他们,一些不是非常重要而又枯燥乏味的理论课程,学生不学也罢。如果能借鉴国外的教学经验,实施真正的学分制,允许学生跨专业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这样既可以提高学习兴趣,还可以拓宽知识面。学生感兴趣了,自信心也就会随之增强。

另外,我们也期待未来的高考制度改革能借鉴湖北省的做法,专门设置技能型高考,让那些不善于理论学习的学生能发挥他们技能方面的特长,从而有机会重塑自信的人生。

二、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积极性

“高职学生是否具有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仅关系着他们能否较好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技能,而且也影响着他们的综合素质的提高,直接影响着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4]要提高学习积极性,笔者以为可以先从课程设置入手,务必要坚持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教学过程尽可能安排学生多动手,因为专业理论知识在反复实践的过程中更容易记住,切不可再要求学生还像在中学那样死记硬背,只要能理解、会使用即可。对于做面点、烹饪、机械设计、修理汽车等实践性专业课程,学生一般都比较感兴趣,学起来会比较轻松。然后,课程考核也要相应地侧重技能,偏重实践知识。只要学生感到学有所获,考试成绩上去了,学习积极性自然就会提高。

此外, 教材和教学方法也是决定学生能否积极学习的关键因素。高职教师们在筛选教材的时候, 除了要注重其实用性和实践性之外,还要研究教材的趣味性和难易程度,太难或太容易的内容都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在理论教学中,教师必须要摒弃传统的讲座式教学,采用讨论、启发、案例、情境再现等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尽可能从学的角度出发,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并及时关注学生的反应,表扬鼓励学生取得的每一点进步。需要的时候,教师还要在学习方法上给予指导。相信只要教师用心了,学生就会喜欢你的课程,也就不会再出现种种令人气恼的课堂现象。事实上,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在责备和抱怨学生之前,有必要先从自己的身上查找问题,这样才可能更有效地帮助到学生。

三、引导学生提高自控能力

成功的人必然是具有自我约束和控制的人。高职教育是学校与社会接轨的桥梁,我们的目标是要向社会输送高素质的技能应用型人才。而这样的人才首先必须具备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众所周知,进入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数都缺乏这样的能力,其中最突出的表现为上课经常迟到或旷课;与同学打架斗殴;课桌、教室的墙壁上乱写乱画;最严重的可以说是上网成瘾。

这两年所授课的班级中,有学生曾透露近九成的男生每天花在网络游戏上的时间都在八小时左右,晚上不到12点绝不睡觉。这也是我们经常碰到学生旷课或课堂睡觉的主要原因。所以,要提高学生的自控能力首先要从帮助学生戒掉网瘾开始。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给他们介绍丰富的学习或娱乐资源,比如一些好的专业学习网站,一些如《首席执行官》《当幸福来敲门》等学生感兴趣而又能励志的电影,帮助他们利用网络去做有益的事,同时也能充实他们的课外生活。当然,班主任还应做到事先强调游戏成瘾的害处,并通过身边实际案例的分析,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网瘾会造成的严重后果,从而控制自己的上网行为。对于已经上瘾的学生,则需要转移他们的注意力,采取有组织的技能竞赛、娱乐或体育活动、看电影等其他方式强制改变他们原先的生活习惯,使他们逐渐减少上网时间。同时,班主任要努力打造积极向上、勤奋好学的班集体氛围,充分利用团队的力量,带动学生摆脱悲观消沉的心理阴影,慢慢提升自我控制的能力,塑造良好的道德和行为规范,从而有效地管理好自己的时间和言行举止。这也是所有行业职业素质的基本要求。

教育的根本是育人,在高职教育这个由学校到社会的短暂历程中,我们不但要注重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更要牢固树立“要成才先成人”的理念,努力帮助学生感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唤醒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他们在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逐渐成长为乐观自信、积极向上的职业人。

【参考文献】

[1]刘文江.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内涵、实施途径及机制保障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3(33):21-23.

[2]栾永斌.高职学生自信心分析与培养途径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08(08):76-79.

[3]高洁.高职学生时间管理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

[4]王清宣,阮惠琳,王溢泽. 高职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励问题浅析[J].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4):43-45.

[5]薛丽萍.提高高职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思考[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3(01):59-61.

[6]秦泉. 都市身心灵修炼课.汕头大学出版社,2013.

[7]罗惜春. 高职学生自信心现状及其培养[J]. 职教通讯,2012(29):25-27.endprint

猜你喜欢
自信心积极性高职院校
三方共进,激发干部积极性更上一层楼
技校生学习积极性的探索研究
人的积极性与扩大内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