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有那么一群人,他们早上起来之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迅速打开电脑,或者拿起手机或iPad连接网络。然后,除了用极少的一点儿时间穿衣、洗漱以外,其余的所有时间就是待在电脑前或者抱着iPad、手机上网。这批网瘾人群,有的是沉迷于网络游戏不能自拔,有的是把大把的时间花在了看网络小说、视频上面,还有的人的时间几乎被手机里的QQ、微信这样的聊天客户端占据了,他们甚至连吃饭、睡觉、上课时,都手机不离手。
EQ故事秀
刘良伟是一个5年级的学生,半年前,在同学的带领下到网吧上过一次网。网上丰富的内容让他仿佛进入了一个乐园,网络游戏更像黑洞一样吸引着他。从此他对网络欲罢不能。为了到网吧上网,半年之内他偷了父母1000多元钱。因为在网络游戏中的积分令同伴羡慕,他被称为“大侠”。父母发现他不愿上学,问原因,他也不理睬。后来父母发现他每天都去上网,便开始控制他的零用钱,于是,他开始偷家里的钱,甚至离家出走,在网吧里栖身。父母被折磨得几近崩溃,班里的老师和同学也觉得以前那个三好生最近一个学期上课总是无精打采,变得不爱举手回答问题,作业也经常不能按时完成。他的学习成绩极速下降,然而一摸到鼠标和键盘,他就立刻精神焕发。
雨童解析:青少年之所以如此热衷于上网,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与父母缺少沟通与信任。虽然众多父母在物质生活中对孩子关爱有加,但在精神生活上却由于代沟、教育方式不妥等原因,无法满足孩子的需求,导致孩子到网络中寻求精神寄托。其实,想要克服网络依赖,大家可以多参加一些文体活动和智力游戏、竞赛等来转移对网络的过度关注。
雨童“急”诊室
自我迷失感加剧:在网络这个神奇的世界里,到处充满了信息,“网虫”们常常感到手足无措,一不小心闯入游戏,便会“流连忘返”。不仅如此,在网络世界里,他们无法确定自己的角色,更难以确定自己的位置,所以,在网络里,他们的表现可以和现实生活中截然不同:一个现实生活中内向、不善言辞的人也许在网络中会非常幽默风趣;一个胆小怕事的人在网上也许是一个叱咤风云的侠客;有些互相认识的人平时见面并不怎么打招呼,而到了网上却可以大开玩笑。网络充分展现了人们性格中的另一面。但如果在网上沉迷过久,“网虫”们就会逐渐迷失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真实角色。
孤独感增加深:由于网络隔绝了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交流,人的孤独感逐渐强烈,于是,“网虫”们更渴望网中人的关注,如果有人发来信息,“网虫”们便会十分惊喜和感激,这种孤独感驱使“网虫”们每天检查好几次信箱。如果没有信件,那种失落的打击无异于小孩子哭着嚷着却没人理会。
矛盾心理和网络焦虑: 网络无边无际,瞬息万变,青少年期望着能掌握它、运用它,却又容易感觉到自身的渺小和无能,适应不了困难,因此,青少年便出现焦虑、苦闷和压抑的情绪。
失范心理和网络散漫: 网络采用的是分散结构体系,具有不可控制性,因此“网虫”们容易形成脱离社会规范的失范心理。
从以上对网虫的心理分析来看,青少年对网络上瘾的原因主要在心理,而不像传统的药物上瘾对人们的影响是生理上的。不应采用传统的严禁方式去改变,而是疏通与引导。
EQ测试
如果,你认为自己对上网的喜欢已经到了迷恋的程度,那么,请你认真回答下面的问题:
(1)我会全神贯注于网络,并且事后继续想着上网的情形; (是 否)
(2)我觉得需要更多时间在网上,才能得到满足; (是 否)
(3)我曾努力过多次想控制或停止上网,却没有成功; (是 否)
(4)当我企图减少或停止上网时,我觉得沮丧、脾气暴躁; (是 否)
(5)我上网花费时间比以前想象的长; (是 否)
(6)为了上网,我甘愿冒风险; (是 否)
(7)我曾向家长、朋友说谎隐瞒上网的程度; (是 否)
(8)我上网是为了释放一些情绪,如焦虑、孤独、沮丧等。(是 否)
如果你的选择中有4个到4个以上的“是”,那么你就属于网络成瘾了。
雨童魔法棒
若想改变自己对网络的痴迷,你可以与父母签一份契约,以此来监督自己。
一、制定契约,约束上网成瘾行为
我,XXX,同意减少上网和玩游戏的次数和时间,具体如下。
1. 从周一到周五,每天上网的时间只能在晚上6点到8点这一段的时间内,每天上网的时间不超过1小时。
2. 在周六周日,每天上网的时间不超过3小时。
3. 任何时间都不得去网吧或同学家中上网。
4. 任何一次上网都必须先征得父母的同意。
二、 监督执行标准
1.如果我违反了以上标准,如私自打开电脑或上网时间延长等,则在违反规定的第二天起,连续4天不能上网,还得打扫家里的所有房间。
2.如果我能连续一个星期遵守规定,父母就必须给我5元零花钱。
3.如果我能一天不上网,父母就发给我一个笑脸贴纸,积攒10个笑脸,父母就带我去游乐园玩一次。
我愿意接受老师、同学和父母的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