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秦皇岛市妇幼保健院手术室(秦皇岛066000) 孙静林
氟比洛芬酯是腹腔镜手术常用的一种麻醉药物,麻醉药物的合理运用可以有效防止患者的术后疼痛,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1]。有研究表明[2],手术麻醉时不同给药方式对患者术后急性疼痛和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本研究主要以2012年6月至2012年12月入住我院择期进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对不同给药方式麻醉对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的不良反应以及麻醉复苏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我选选取2012年6月至2012年12月入住择期进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ASA分级Ⅰ~Ⅱ级,其中男性35例,女性65例,年龄23~46岁,平均年龄(33.5±7.1)岁;所有患者术前的心肺功能、肝肾功以及血电解质均在正常范围内,无冠心病、高血压、心率失常或者自主神经系统疾病,排除近期应用过镇痛药或者镇静剂药物者,将10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A组、B组、C组、D组。四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以及手术时间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
2 方 法 所有患者术前30min均给予0.5mg阿托品静脉注射,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建立肘正中静脉通路,并于全麻诱导前输入乳酸钠林格氏液(天津天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患者吸入纯氧30min,进行穿刺置管。选择Philipsmp 30监视仪对患者心电图、心率、血压、平均动脉压以及心率变异性等指标进行检测。A组(超前镇痛组)在手术切皮前30min静脉给予氟比洛芬酯(北京泰德制药有限公司)100mg;B组(缝皮时给药组)在手术结束缝皮时静脉给予氟比洛芬酯100mg;C组(超前镇痛复合缝皮时给药组)手术切皮前30min以及手术结束缝皮时分别静脉给予氟比洛芬酯50mg;D组(对照组)在手术切皮前30min静脉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
3 观察指标 手术后5min(T1)、15min(T2)、30min(T3)、1h(T4)的心率以及平均动脉压;术后麻醉复苏的评价参照术后镇静评分(Ramsay评分):术后烦躁、不安静记1分;术后安静、能够合作记2分;术后嗜睡但能够听从指令记3分;术后处于睡眠状态,可被唤醒记4分;术后唤醒反应迟钝记5分;术后处于深睡状态,呼唤不醒记6分。
4 统计学方法 选用SPSS19.0软件,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数据采用百分率表示,分别应用独立样本t检验、F检验及卡方检验进行比较。以P<0.05时作为存在统计学差异。
1 术毕1h内心率和平均动脉压的比较:A组和C组在术毕1h内的循环稳定,T2、T3、T4的 HR与MAP值较T1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B组以及D组患者的T2、T3、T4的 HR与MAP值较T1相比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在术毕1h内的呼吸稳定,血氧饱和度在99%以上,见表1。
2 四组患者术后12h内的不良反应比较:四组患者术后12h内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1 术毕1h内心率和平均动脉压比较
表2 四组患者术后12h内的不良反应比较
3 四种给药方式麻醉复苏比较:A组以及C组术毕30min、1h的Ramsay评分明显低于B组以及D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A组以及C组的麻醉复苏情况较好,见表3。
表3 四种给药方式的Ramsay评分比较
随着麻醉技术和麻醉药物的不断更新和发展,手术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和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事件也越来越少。但是,术后急性疼痛和不良反应仍然是临床上常见的手术并发症。据报道[3],术后急性疼痛的平均发生率为25%~30%。腹腔镜手术是临床上手术治疗内(外)科疾病的常规技术,手术过程中,腹腔内手术操作会一定程度上刺激腹腔内粘膜,且术后腹腔内残存CO2气体的刺激以及麻醉药物自身因素,会造成患者术后发生急性疼痛反应以及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4]。因此,如何有效减少腹腔镜手术术后急性疼痛,加快患者的术后恢复是临床上研究的重点。
近年来,国内外多项研究表明,麻醉时不同给药方式会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的术后恢复时间、疾病疼痛发作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5]。其中,有研究证实[6],超前镇痛痛可以有效防止手术后的急性疼痛,术后12h内的不良反应较少,且患者的术后苏醒时间短。氟比洛芬酯属于NSAIDs类药物,是手术麻醉常用的一种麻醉剂[7]。氟比洛芬酯作用于机体,可以选择性积聚在机体血管损伤部位以及炎症组织,具有较强的靶向性,可以在炎症部位和手术切口聚集,并被机体的前列腺度合成细胞吸收,使前列腺素的合成受抑制,从而发挥镇痛作用[8]。在腹腔镜手术临床实践中发现,手术时于手术切皮前30min或手术结束缝皮时静脉给予氟比洛芬酯,可以有效防止发生术后急性疼痛,取得较理想的镇痛效果;手术时,仅在手术结束缝皮时静脉给予氟比洛芬酯,则发现患者在手术结束后短期内仍然会有较严重的疼痛感[9]。因此,我们认为,使用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效果较佳。这可能与超前镇痛使用氟比洛芬酯对手术时产生的创伤性刺激和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相关,手术切皮前30min静脉给予氟比洛芬酯可以在患者发生手术应激反应前抑制炎症和疼痛的发生,减少不良反应。
本研究通过对100例在我院择期进行全麻下腹腔镜手术的患者分别在手术切皮前30min静脉给予氟比洛芬酯100mg,手术结束缝皮时静脉给予氟比洛芬酯100mg,手术切皮前30min、手术结束缝皮时分别静脉给予氟比洛芬酯50mg以及手术切皮前30min静脉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并对四组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进行检测。结果显示,A组和C组在术毕1h内的循环稳定,T2、T3、T4的HR与MAP值较T1相比,无统计学意义,组内比较,B以及D组患者的T2、T3、T4的HR与MAP值较T1相比明显升高,四组患者术后12h内的不良反应比较,A组以及C组术毕30min、1h的Ramsay评分明显低于B组以及D患,表明手术切皮前进行超前镇痛可以有效防止腹腔镜手术手术后急性疼痛的发生,术后12h内的不良反应较少,麻醉复苏效果好,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这一结果和相关文献报道的数据相吻合[10]。
综上所述,于腹腔镜手术切皮前进行超前镇痛可以有效防止手术后的急性疼痛,术后12h内的不良反应较少,且麻醉复苏较好,对缓解患者的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应用。
[1]沈利荣.不同麻醉方法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围术期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国针灸,2011,31(3):236-238.
[2]翁亦齐,杜洪印.不同给药方式对肝移植术中顺式阿曲库铵临床药效学的影响[J].中华麻醉学杂志,2013,33(07):870-872.
[3]王丽杰,韩 俊.布托啡诺硬膜外隙不同给药方式对高龄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3,23(13):92-94.
[4]杨卫红,闻大翔,杭燕南.肝移植术患者罗库溴铵不同给药方式肌松效果的比较[J].中华麻醉学杂志,2011,30(05):572-575.
[5]Hsu ES.A review of granisetron,5-hydroxytryptamine3 receptor antagonists,and other antiemetics[J].Am J T-her,2010,17(5):476-486.
[6]Diiorio TM,Sharkey PF,Hewitt AM,et al.Antiemesis after total joint arthroplasty:does a single preoperative dose of aprepitant reduce nausea and vomiting[J].Clin Orthop Relat Res,2010,468(9):2405-2409.
[7]吴安生,赵梓煜.布托啡诺的不同给药方式对老年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1,31(11):919-922.
[8]邵满琴,张秀芝,李 惠.两种不同给药方式分娩镇痛对分娩结局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31):93-95.
[9]朱海峰,周懿之,何绍旋.盐酸托烷司琼不同给药方式对术后镇痛恶心、呕吐的预防[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2,6(20):276-277.
[10]吴 张.丙泊酚不同注射方式在无痛人流中的应用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2,33(41):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