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峰 易言索
在国际舞台上“讲好南京故事”
——南京文化代表团赴柏林演出侧记
■刘海峰 易言索
为了更好地加强对外文化交流,让南京持续吸引世界的目光,应柏林竹苑德中文化交流促进会的邀请,南京文化代表团于9月下旬前往德国,参加第二届“柏林中国文化节”,展演了原创话剧《民生巷11号》和南京市话剧团经典保留剧目小剧场话剧《我的第一次》。
《民生巷11号》是今年由南京市艺术研究所与南京市话剧团联合创作演出的。在南京市文广新局重点推出的这部新剧目中,创意颇多,亮点纷呈:老宅子里的几位老人,几段老回忆,几件老物件,几声老吆喝,几道老小吃,讲述着一段春如四季的南京故事,具有浓郁的南京本土特色,在记忆碎片中折射出城市文化的风土人情与深厚底蕴,寄托着人们对故土家园的深情眷恋。前段时间在宁演出时,剧场效果很好,观众反应强烈,演出过程笑声、掌声不断,专家学者也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小剧场话剧《我的第一次》是市话的看家剧目,曾荣获“第八届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优秀编剧、优秀导演等九项大奖,曾赴日本、美国、德国和台湾演出,从创作首演至今已有十二个年头,经久不衰。这次是时隔三年后再度赴德国演出。
九月的德国风景如画气候宜人,首都柏林到处洋溢着浓浓的中国味道,第二届“柏林中国文化节”的主题是“文化是纽带,链接你和我,穿越着国籍,相聚在一起!”。柏林市市长Klaus Wowereit在致辞中说:“我衷心地欢迎中国客人来到柏林,祝你们在柏林有一段灵感勃发,充满美好相识的时光。愿这次文化节,能够激发起我们对彼此文化艺术的兴趣,让我们在21世纪全球化的世界里对彼此更加宽容,更加关爱。”
由于台风“凤凰”的影响,延误了飞机航班,南京文化代表团途中奔波了30多个小时,演出当天中午才抵达柏林,演员们不顾旅途劳顿,来不及倒时差也顾不上吃中饭,立刻投入装台、对光、走台,确保了当晚《民生巷11号》准时开场。这次赴德演出,为了让德国观众更好地欣赏中国话剧,剧组专门制作了便于携带的软质布景、还针对德国剧场的特点,重新进行了排练。为了能尽量保持原剧的风貌,除了舞美设计的民国小楼无法带到德国外,全体人员最大限度的压缩了自己的行李,把旅行箱腾出来装运德方无法解决的道具,如水井、马桶、煤炉、花灯等。文化节组委会事先印制了中德文对照的演出海报和节目单,详细介绍中国演员和剧情梗概,德国观众在看戏前就对演出内容有了大致的了解。开演前二十多分钟剧场里就坐满了观众,他们早早入场,静静等待,没有随意走动,没有高声喧哗,表现出很高的文明素质和道德修养。为了弥补语言不通的缺憾,主办方特地把剧本翻译成德文字幕根据剧情发展节奏同步投影在舞台上方的字幕屏上。十分有趣的是,德方安排演出的场所叫“我的剧场”,位于柏林市中心南部,在柏林地标勃兰登堡门附近。剧场建造于二战前,是柏林文化遗产。在柏林历史遗迹建筑里演出南京民国老宅的戏,演员们都有一种特别神圣的感觉,极大地激发了表演的欲望。演出中,南京艺术家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力求把最佳的状态和最好的表演呈现给德国观众。整个演出过程,观众们看懂了中国话剧,听懂了南京故事。特别是一些华人华侨观众随着剧情的发展和剧中人物的情感起伏,时而动情伤感,时而笑声四起……所有观众被充满南京味道的文化元素所吸引,被演员们精湛的演技所折服。当演出结束演员谢幕时,全体观众报以长时间的热烈掌声,久久不愿离去。许多观众涌到台前,有的与演员交流,有的欣赏中国服饰,有的好奇地打量马桶、水井、煤炉和秦淮花灯等道具。一位旅居德国多年曾多次到过南京的华侨激动地说:“南京人文荟萃,出来的多是精品。太好了,能直接在柏林欣赏到充满南京气息、南京味道的话剧,觉得太奢侈了!简直像梦幻一般,勾起了我许多美好的南京记忆,明天演出我还要来看! ”
第二天,南京艺术家又为德国观众献上经典保留剧目小剧场话剧《我的第一次》。值得一提的是,这两场演出都是公开售票。当晚开演前柏林正下着雨,主办方原本担心因为天气原因观众会减少,没想到开演后连过道都站满了观众,许多观众都是连续看了两场。演出结束后编剧、导演和演员与观众围绕着创作动机、剧情安排、人物塑造、演员感想以及中国当代戏剧的现状、走向、前景等诸多问题进入了互动环节,台下提问争先恐后,台上回答机智幽默,场面热烈令人激动不已,主持人不得不数次延长互动时间。
有一位母亲三年前就在德国看过《我的第一次》,这次又特地带女儿前来观看。她还清楚的记得上次演员常小川饰演的是妹妹吉娃娃,这次却扮演了姐姐穆思莉,再次见到熟悉的演员感到特别亲切。当了解到这个戏迄今已经上演了十二个年头且经久不衰时,观众席中不由地发出阵阵惊叹声!
观众中还有一对素昧平生的年轻夫妻,女方在德国学戏剧理论,男方是学工科的,看完第一场演出后,第二天女方因已经安排了去法国不能前来,还执意让其爱人替她来看演出,并特地准备了茶叶等礼品送给全体演员表示慰问。
演出当天正好是青年演员胡凯的生日,当得知这一情况后,台上台下满场唱起“祝你生日快乐”!温馨的场面令胡凯和我们每一位成员都激动得湿润了眼眶。
正在德国洪堡大学做访问学者的北京语言大学当代中国研究所所长郑承军教授看完戏后对南京艺术家们说:你们的演出太精彩了,把优秀的中国戏剧传播到海外,影响广泛意义深远,再一次证明了文化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话剧艺术完全可以克服语言障碍跨越国界。
这次赴德文化交流给南京艺术家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受益良多。老戏骨马小宁在朋友圈微信中详细地描述了演出前前后后的情形,他写道:“参加柏林文化艺术节可谓是趟文化苦旅。从南京到柏林路上的三十多个小时,基本上在大巴、飞机、大巴上度过。下午一到剧场就装台,走台(要给翻译看一遍完整的,节奏基本准确的过程)。到晚上八点正式演出 (北京时间夜里两点啊),只有强打精神了。能容纳三百多人的小剧场,观众秩序井然,座无虚席。演出的效果、观众的反应非但不比在南京衰减,某些桥段比国内演出时的效果更好,反应也更为强烈。观众的热情呼应使我们的疲惫、困倦、担心一扫而光,从而更加卖力地投入表演,甚至在台上出现了即兴表演火花。演出结束尽管谢了无数次幕,观众仍旧在座位上热烈鼓掌,直到我们退回后台,他们才恋恋不舍地依次退去……”。编导兼演员肖明则更感叹于德国观众对艺术的尊重。他认为:遇上懂戏会欣赏的观众是演员的福气。这样的观众,才能激发演员全身心投入的激情,才能让戏剧活动变得有意义,才能使戏剧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在德期间,南京艺术家接待了多家新闻媒体的采访,还参加了“中国戏剧在海外”展演讲座活动,向德国同行和观众介绍、交流中国当代话剧的现状和发展前景。艺术家们高超的演技、精彩的演出和良好的文明素质、道德风貌,给主办方留下了美好的印象。据第二届“柏林中国文化节”组委会负责人介绍,展示中国戏剧是本届文化节的重头戏。她对南京文化代表团的表现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认为接待这样高水平的艺术团队是一种荣幸。
充满南京元素的话剧走出国门,在国际舞台上“讲好南京故事”,其艺术魅力给德国观众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极大提升了南京知名度和美誉度,已成为南京一张靓丽的城市文化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