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昊征
大戏,乡人对晋剧的俗称。
七岁,爷爷领着看大戏。自己是长孙,爷爷最疼。老人年近八旬,手里拄着拐棍,走得很慢。我是后面跟着的。进了戏园,便手牵着爷爷的后衣襟。戏园子是乡政府的招待所,很大的一个院子,铁艺的大门常使自己对这里既好奇,又有些敬畏。平时是很少来这里玩儿的。大戏的台子搭得比我还高,棚子是帆布搭的,要比二人台的大很多。观众席就是戏台前的那片空地,一排一排横摆着檩子,也只是几根而已。后边还有大块的空地,给人们留着摆放自带的板凳。拽着爷爷的后衣襟,急急地碎步往前行,不时触碰爷爷的脚后跟。眼睛不停地向四周瞟瞭,看到挪不开眼的事物,便任由爷爷拖着走。坐在台前正中,抑或某个角落。乖乖地坐着,手还揪着爷爷的衣襟不放。开戏前是有三通鼓的,只觉震天的锣鼓声好听。我从小就爱听大戏中那个马锣的声音,清亮又不失厚重。时至今日,仍不时想起那种感觉,就像端坐云头的某个神仙在静观凡间的种种,走神之际,一声清响,宛如一颗定心丸,那是戏啊,切不可迷失。跟着爷爷看戏,记忆中更多的是一种感觉,看了什么,不记得了,有的只是老人高大又略显苍凉的背影。三年后,老人过世。
和姥爷看戏,自己已经能领路了。戏是在另一个村中唱,走着去要好长时间,只觉两腿如注了铅一般。赶去时,戏已开唱,是《哑女告状》。我们看的是白天的戏,尽管是下午,太阳还是晒得厉害,又没坐的地方。站在人群中,不时地用手擦汗,听戏台上那个一人扮两人的青衣大段地唱,偶尔还要踮起脚尖看一眼台上快步疾行的人。戏散了,天依然热。回的路上只觉肚子疼得难受。
“姥爷,肚疼了。”
“乃你去地里拉哇。”
“姥爷,拉出血了。”
“……”
“唉,乃是吃西瓜来来哇!”
和父亲看夜戏,坐着家里带来的凳子,唱《刘公案》。不时地问,“他说(唱)甚了?”回到家里,父亲便讲今天扮刘罗锅那个唱红的当年是多么的有名,“人家叫他十六红,十六岁就唱红了,《四郞探母》唱得最好,辫子功厉害,四郞的辫子耍得,不得了!文革不让他唱,斗他。文革后能唱了,头场还是《四郞探母》,唱得硬是吐了血,高兴!今儿黑夜唱得不行,看来夜儿黑夜喝多了。”
“你咋知道?”
“我们都喝到一半儿了,不知道谁给吼进来,唱了两嗓子,喝了半瓶子。”
“……”
上初中了,和同学一起看戏。唱《回龙传》,乡人叫《王花儿买父》。卖鱼郞王花儿贪便宜香银,买了微服私访的八王爷,养在家中为父,老爷子每日无肉不欢,竟至家中无米度日,媳妇只好将一双亲生儿女卖与他人,以换取养父食用(其实是被媳妇娘家人买去了)。那日唱戏的青衣和两个小演员唱得投入,不觉已是泪流满面,泣不成声。于是乎,满场的抽泣声不绝于耳。旁边同学一本正经地问,“哭来来没?”左看右看,俱是悲戚戚一片愁容,忙说“哭了哇”。不想左右皆大笑,才知上了小当。一时间,满场打闹,引得哗然一片。
毕业后在乡镇上班。乡里有一武装部长,爱戏,好酒,人缘好。爱戏,是因他父亲爱戏,孝之使然。他是家中独子,常酒后对人说“我是十里路上一苗谷”,言其家中娇贵,老人看重。同桌喝酒人纠正说“乃敢是十亩地里一苗谷哇”,众人皆笑,他亦不恼,呵呵陪笑时,杯中酒已然下肚。再次喝酒,还是“十里路上一苗谷”。人缘好,亦是因酒。那几年乡里光景不好过,半年才开一次工资。下馆子吃饭都是赊欠,久了,馆子主人便有些嗔恼。唯有老部长去了,顿顿吃得开。人问饭馆儿老板,“他能吃,我们咋就吃不成?”
“人家门还没进,先就说好了,现颗子。”
“给你了?”
“给不给人家有话了哇,顺气!”
哪村唱戏,戏班子是哪儿的,早有人提前通气。更有好事者,还请部长点戏。他知我爱看戏,便将这好差事让与我。孰不知这是个好龙的主,哪懂得点戏,于是白天《走山》,夜戏《下河东》。开戏了,老部长把我安排在演员下场门旁边的衣箱上,便去喝酒了。坐得地方有点日玄,丝弦锣鼓声大,压住唱了,好在记得大部分唱词。台上老曹福和曹玉娥走得急,宽衣长袖摆得呼呼响,倒也解了戏瘾。点了夜戏却没能留下看,老部长急着回乡赶酒摊庄。几天后,村里来人和部长闲话,“你可把那班子戏给害苦了。”
“咋了?”
“点了两场硬戏,可把个唱红的劬了个灰。第二天干脆没上场。”
“……”
一日,父亲回家笑着说,“今天和贾某某喝酒了。”贾是小县城当年的名人,唱青衣的。我说,她快七十了哇?
“七十多了。”
“没给你们唱一段?”
“唱来来。”父亲言罢,兴致有些索然。
“咋了?”
“众人让她唱一段,先是推脱老了,嗓子不行了。人说就要个念想。后来也同意了,说唱也行,得去墙边边上唱,将就点儿听哇。人问咋了,说是牙掉完了,张嘴怕人笑话。后来真就面对墙站着唱了一段。”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