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健 邵寒梅
(广东省江门市中心医院泌尿外科,广东 江门529071)
间歇导尿是辅助逼尿肌无反射或低反射患者膀胱排空的“金标准”[1]。临床上适用于由神经源性膀胱、膀胱出口梗阻、尿失禁手术或可控性尿流改道手术等多种情况所导致的永久或暂时性膀胱排空障碍。2009年3月~2013年1月,我院尿失禁护理小组在住院部及门诊,对具有相关适应证的34例患者开展了间歇导尿技术,获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34例,男26例,女7例,年龄17~90岁(中位年龄53岁)。原发病变为糖尿病膀胱病变8例,脊髓损伤7例,脑梗塞后6例,脊髓栓综合征术后4例,脊髓肿瘤术后1例,广泛全子宫切除术后2例,膀胱全切回肠原位膀胱术后2例,红斑狼疮膀胱病变1例,其他病因3例。首诊表现为反复尿路感染9 例,尿失禁8 例,尿潴留13 例,肾积水4例。首诊伴肾功能损害4例(血肌酐145~331mmol/L);影像尿流动力学检查示:膀胱压力>40cmH2O 伴肾输尿管返流2例。
1.2 方法由于所有患者就诊时原发病均处于稳定期,故均进行清洁间歇性导尿。开始由专科护士操作,并逐步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培训,逐渐过渡到自我操作或家属操作(双手功能障碍患者)。具体方法:清洁间歇性导尿操作过程与无菌导尿相同,其区别在于清洁导尿不需要进行无菌操作,所用导尿管为一次性无菌乳胶导尿管,用前涂抹水性润滑剂,禁止使用油性润滑剂。只需双手和会阴部达到清洁即可。导尿体位恰当,男性最好站立位,女性坐位或半坐卧位,这几种体位导尿后残余尿量最少,泌尿系感染和膀胱结石发生率最低[2]。间歇导尿时间:3~6次/d;对有肾输尿管返流患者禁止自行排尿,直接定时间歇导尿,其余患者均指导先试行排尿,再行间歇导尿。
1.3 随访开始间歇导尿后第二周、一个月、三个月门诊随访,此后每年随访一次。出现并发症随时复诊。随访内容包括病史、体格检查、影像学、实验室检测、生活质量满意度(自制调查表)。
随访至2013年7月,1例红斑狼疮膀胱病变患者因疾病进展已死亡;1例因家人不支持而失访,其余获得完全随访。随访时间6~48 个月。15 例患者恢复自主排尿,即每次残余尿量<100ml[3];其余仍进行间歇导尿(表1)。
表1 患者间歇性导尿治疗前后情况比较(例)
由表1可见,患者尿失禁、尿路感染、肾积水情况在间歇性导尿治疗后均获得明显改善。15 例在治疗后12个月内恢复自主排尿的患者情况(表2),可见膀胱自主排尿功能的恢复多数发生在前6个月(93%),而且和基础疾病密切相关。广泛全宫切除患者、脑梗塞患者、糖尿病患者和原位新膀胱患者具 有较高的恢复率。
表2 患者治疗后恢复自主排尿时间(例)
在生活质量评估方面,我们教育患者对自己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分,得分范围0~10分,0代表生活质量最差,10代表患病前的生活质量。我们发现,患者在尿路症状、睡眠、自信、独立性方面治疗后都获得了明显提高(表3)。
表3 间歇性导尿前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分)
临床上,膀胱排空障碍的主要病因是继发于神经系统病变的神经源性膀胱,膀胱出口梗阻,以及各种盆腔及尿道手术。经尿道留置尿管往往于膀胱障碍急性期短期使用,长期经尿道留置尿管容易导致严重下尿路感染、尿道狭窄、附睾炎等并发症[3]。间歇导尿是协助膀胱排空的“金标准”。对于不完全性膀胱功能障碍,膀胱间歇性充盈与排空,有助于膀胱反射的恢复[1]。间歇导尿包括无菌间歇导尿和清洁间歇导尿。无菌间歇导尿更有助于减少泌尿系感染和菌尿的发生,但一般只在医院由专业人员使用,患者或其家属在自我或家庭护理中多不具备相关条件。研究表明,清洁自我(或第三方)间歇导尿对于膀胱排空障碍患者是可行的、安全的[4],而且具有环境、设备要求低,学习曲线短的特点。我们的研究经验也证实了清洁间歇导尿的这些特点。在实行清洁导尿的过程中,需注意以下几个要点:
3.1 间导首要目的是保护上尿路功能,因此,每次随访必须复查血肌酐,以了解肾功能;超声检查了解肾、输尿管有无扩张、积水或积水加重。我们有4例患者因“肾积水同时伴有不同程度血肌酐升高”收住院,经影像学尿流动力学检查提示:肾输尿管返流,膀胱压力较高。后根据膀胱安全容量设定间导频率,实施间歇导尿过程,禁止自行排尿,以免引起返流,经过随访,4例患者肾积水已消失,血肌酐恢复正常。
3.2 由于患者(或其家属)并非专业人员,间断导尿的实施并不容易完全正确地掌握。故除了做好间歇导尿教育外,定期随诊非常重要,可及时纠正操作的错误性,对动态观察病情非常重要。比如尿路感染是清洁间歇性导尿常见并发症,教会患者学会观察感染症状,出现尿液混浊、絮状物、血尿、发热时,及时回院就诊,避免病情进一步加重。
3.3 从表2可看出,神经源性膀胱的转归与原发病高度相关,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脑梗塞神经源性膀胱,随着原发病病情好转,患者可较快恢复自主排尿;脊髓损伤导致的神经源性膀胱,恢复自主排尿较慢;脊髓完全损伤患者不可恢复,需长期间导,终身随访。
3.4 需要强调的是,间歇导尿需要在间歇导尿专科护士指导下实施,并需要仔细随访,才能使间歇导尿安全、有效地进行,切实地造福患者。
综上所述,间歇导尿应用于神经源性膀胱等膀胱排空障碍患者操作可行、安全,短期疗效肯定,但仍需更多的病例以及更长的随访时间,以进一步评价其作用。
[1] Wyndaele J.Intermittent catheterization:which is the optimal technique?[J].Spinal Cord,2002,40:32.
[2] 张丽芬,敖丽娟,郑琳,等.体位对脊髓损伤病人间歇导尿后膀胱内残余尿量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1,25(10):2499-2500.
[3] O'Connor PJ.Survival after spinal cord injury in Australia[J].Arch Phys Med Rehabil,2005,86(1):37-47.
[4] 廖利民.脊髓损伤患者泌尿系管理与临床康复指南[J].中国康复理论实践,2013,19(4):301-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