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
(徐州医学院 公共教育学院,江苏 徐州 221000)
中美文学中的地域诗篇风格探究
王新
(徐州医学院 公共教育学院,江苏 徐州 221000)
中美文学作品都各有鲜明特点,纵观世界各国文学发展历史,地域性成了各个国家之间文学相通的地方,以地域为基础的文学创作广泛存在于中美文学创作之中。本文以中美文学中诗歌的地域风格为研究对象,结合中美文学发展历史,分析这一地域特点。并列举了几部在中美历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文学巨作,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从而对中美文学的地域诗篇特点有更全面的了解。
中美文学 历史发展 地域特点 诗歌
世界上不同地域的民族创造除了各自独特文化外,诗歌作为文化的重要标志,在不同地域具有不同特点。在地域差别的基础上形成的文化,是现代文化的重要来源,是最基础的来源。以地域划分文化的方法已经被认为科学可行的方法,而在具体研究中,学界基本认同结合地域性的特点对中美文化进行研究的形式。在中美古代诗歌中,充满浓厚的地域特色,是各民族、各地区文化的重要特点。
2.1中国诗歌的发展脉络
先秦时期的《诗经》和《楚辞》是中国诗歌发展的两大源头,由此拉开了中国诗歌发展的序幕。经过战国、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巩固与发展,中国古代诗歌已经有了很高的艺术造诣。一直到唐宋时期,中国古代诗歌发展达到了高潮,在这一时期,中国历史上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诗人和词人,如“唐宋八大家”,这些优秀的诗人为中国诗歌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诗歌内容大多与各自地区的风景、民俗有关,或者与社会发展、国家政治、战乱有关,借景抒情、借物明志是古代诗人常用的写作手法。中国诗歌不仅传承几千年,对中国各民族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还对世界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中国诗歌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2美国诗歌的发展脉络
美国的诗歌发展要比我国晚上几千年,其发展源头为独立战争时期,当时正处于英国殖民时期。在这一时期,美国诗歌发展初露头角,开始萌芽。由于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美国诗歌的风格大都是英国诗歌的翻版,没有自己的特点。后来出现了一位诗人,名叫惠特曼,他的写诗风格与以往风格完全不同,他不仅局限于对英国文化的复制,而是结合当时人们的具体生活创作出了真正属于美国的诗歌。自此之后,美国开始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属于这个民族的诗歌,诗歌的发展越来越繁荣。诗歌在中国是一项高雅的、文人专属的活动。但在美国,情况却十分不同,美国诗人写诗的内容大都与时事政治有关,注重为平民百姓表达利益诉求,关心人民疾苦,而没有中国诗歌中的诗情画意的描绘和对美好景象喜爱之情的传达。这是美国诗歌的一个鲜明特点。
诗歌是各个民族表达情感的重要文化形式,广泛存在于各个国家,中美两国在诗歌发展上都作出了不小的贡献。中美诗歌在内容和表达方式上存在一定的一致性,在写作方法上具有许多相同之处。但是,由于中美两国所处的地域不同,文化氛围不同,两国诗歌具有许多不同之处。
3.1中国诗歌的地域特点分析
中国地大物博,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几千年的发展中,积累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因此,要想充分了解中国的诗词文化,欣赏中国诗词的魅力,就必须在了解这一特点的基础之上。
中国古代,反映地域特点的诗词不少,最早可以追溯到汉乐府的一首战争诗,诗中描绘了当时的战争情况和当时条件下的人们的生活情况。此外,中国古代其他时期也有不少这样的例子,“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反映了战争条件下的混乱生活,以及对家人的无限牵挂。还有描写从军出塞的诗歌,表现了边疆生活的世家情况,边塞诗多描写边塞的独特景观,并或者描写边疆战事,以此抒发远在边疆的战士对家乡的思念和对亲人的牵挂或抒发对奇特边塞景象的赞美。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描写了边塞的景象。此外,《从军行》描写的是边疆的战事。诗人柳中庸在《征人怨》中写道:“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这是一首典型的出塞西征的古诗,诗中描绘了金河、青冢、黑山,这些都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诗名叫做征人怨,但是诗中对怨恨只字未提,其实这只是诗人将感情隐藏在了一句一句的诗句中。诗人借景抒情,将战争之地条件的贫苦及战士征战的长途跋涉之苦描写得淋漓尽致,可谓无形之中充满了怨气。
3.2美国诗歌的地域特点分析
美国诗歌形式不同于我国的五言七言律诗,而是具有相对自由的格式。美国的诗歌起源较晚,加之起源时期受到殖民战争的影响,美国的诗歌自出现以来就具有浓厚的现实主义色彩,充满着对现实的谴责和对普通人们艰苦生活的倾诉,当然,美国诗歌中不乏充满浪漫主义的诗作。此外,美国诗歌还受到美国阶级社会的影响,具有浓厚的阶级色彩。他们的诗作有的与印第安人的生活相关,总之是充满了美国气息的诗作,美国诗歌还有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受到地域风情的影响。
美国诗歌史上的一部巨作《海湾圣诗》出版于1640年,这部著作以民歌形式展现出来。这一著作的创作背景与当时英国殖民统治密切相关。另一部美国巨作《红字》是诗人霍桑的作品,霍桑生活在北美地区,北美地区清教徒盛行,这首诗深刻揭示了清教徒的真实生活。美国另一位诗人库珀(1789~1851)创作了《皮袜子故事集》,这部作品的地域背景是印第安人部落,书中讲述在印第安部落灭亡之后,移民努力开创新美国的历史。以这几位诗人为代表的美国文学家在不同地域风情的影响下,怀着时代精神创作出了一部部文学巨作。由此美国诗歌文学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
美国的新英格兰地区、中西部地区及南部地区都是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文学创作重要地域。各个地方的地域文学以平等姿态反映各地的人文特征,获得读者的欣赏与认可,促进了美国诗歌的发展。南方地区原本是一个农业发达的地区,南方诗人创作时会情不自禁地将这一地方特色纳入其中,创作出了许多田园诗。在文艺复兴时期,美国文学发展迎来了第二次高峰,在这一时期,获得成功的许多作家大都来自于中西部地区,虽然他们在东部地区找到了发展方向,但是,在创作风格上,离不开原来的生活区域的影响,在创作上凸显出中西部地区的特点。
美国的后现代诗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分支,也就是所谓的流派,在美国诗歌发展进程中,这些流派发挥了不小的作用。这主要得益于他们各自独特的创作风格和表现手法。但是,通过对这些流派的综合比较和分析,我们发现了美国诗歌的一些固有特点。
第一,美国诗歌没有固定形式,没有固定语言模式,美国诗人创作时更注重遵循自己内心的感觉,冲破传统对于灵魂的束缚,找到专属于自己民族的特有诗歌模式,以自由的姿态面对诗歌,同时让诗歌以最自由的状态呈现出来。在语言上,没有过多的讲究,使用通俗语言,便于平民百姓理解。他们的诗中没有对权威的朝拜,没有对弱者的嘲笑,有的只是自由的灵魂和最真实、最直接的情感表达。
第二,美国诗歌中的意象不具有较强的关联性,许多诗歌都是由许多片段性内容组成的。此外,美国诗歌在意境的渲染上给人一种神秘的色彩,人们很难轻易揣测出诗人所创造的意境是什么,诗人所要传达的感情是以什么方式表达的。甚至有时候,诗歌内容的发展与读者想象的截然相反,让人又惊又喜,或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看似美国诗歌是“拼凑出来的”,实则不然,这便是美国诗歌的创新与神秘之处,也是它们与中国诗歌差别较大的一个特点。
中美两国的文化差异是由许多因素造成的,其中地域性是一个重要因素,两国由于地域的差异在诗歌文化上的差异较为明显。中国诗歌历史悠久,对世界文明产生了重要影响,美国诗歌自由奔放、形式独特,也为世界诗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即使两国的诗歌存在地域性差异,但是这并不妨碍世界文化的前进,反而促进了世界文化多样化的发展。每一个地域的文化都具有独特的风采,正是这样,才造就了诗歌文化丰富的内容和形式,促进了诗歌的繁荣发展。
[1]樊星.中国当代文学与美国文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2]杨燕敏.古诗词鉴赏的教学策略探析[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3(03).
[3]杜勍妹.论古代诗词的“诗眼”和“词眼”[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