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是乌鸦?

2014-11-20 18:59丁良桂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2014年11期
关键词:神鸟九色鹿莫高窟

丁良桂

教学《九色鹿》一文时,一位学生问道:“老师,给九色鹿报信的为什么会是乌鸦?”学生的提问让我一愣,一时竟不知如何回答。我笑着反问:“为什么不可以是乌鸦呢?你认为应该是谁?”学生说:“因为乌鸦不是吉祥的鸟,人们都不喜欢它。我觉得应该写喜鹊给九色鹿报信。”哦,原来他是这样想的。是啊,为什么在这个神话故事中给九色鹿报信的是乌鸦呢,那么多的“好鸟”不用,偏偏用这么个“丑陋”的家伙呢,的确是个问题。但是,这个问题有价值吗?有让学生讨论的必要吗?这时讨论这个话题,会不会冲淡学生对文本的阅读,挤占课堂有限的时间?犹豫片刻,我决定让学生课后去思考。我说:“你说的似乎有道理,其他同学对这个问题有什么想法?课后可以结合这篇课文,查阅资料,谈谈自己的看法,下节课进行交流。”

第二节课,我抛出了学生提出的那个问题,让他们展开讨论。有的学生说:“乌鸦可能和九色鹿是好朋友,见朋友有难,当然要告诉它。”有的学生说:“乌鸦在人们心中的形象不是那么美好,连它看见九色鹿有难都要报信,而调达却恩将仇报,可见调达是多么的可恶。”有的学生说:“乌鸦在人们的心目中并不都是那么可恶,比如,《乌鸦喝水》一课中的乌鸦就很聪明、可爱。”有的学生说:“小乌鸦在老乌鸦老了的时候,还知道反哺呢,从这点来看,乌鸦还是‘孝鸟啊。”有的学生说:“是啊,我在网上查到资料,说在唐代以前,乌鸦在中国民间是有吉祥和预言作用的神鸟,唐代以后才有乌鸦主凶兆的说法出现。这篇神话故事年代很远了,那时的乌鸦应该很受人们的喜爱。”还有的学生说:“我通过查资料知道,这个神话故事来源于敦煌莫高窟,绘于257窟的西壁,是莫高窟最完美的连环故事画。而莫高窟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在那个古老的年代,乌鸦在人们的心中应该是神鸟。”学生有的联系课文内容,有的联系生活实际,有的引用搜集的资料,进行着热烈的讨论。最后,大家一致认为,神话中写乌鸦给九色鹿报信,反映了那时候乌鸦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并没有什么不妥。学生的讨论告一段落,也达成了认识上的一致。

对于学生提出的这个问题,我也上网查阅了资料,对乌鸦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唐代以前,乌鸦在中国民俗文化中是有吉祥和预言作用的神鸟,有“乌鸦报喜,始有周兴”的历史传说,汉董仲舒在《春秋繁露·同类相动》中引《尚书传》:“周将兴时,有大赤乌衔谷之种而集王屋之上,武王喜,诸大夫皆喜。”唐代以后,方有乌鸦主凶兆的学说出现,唐段成式《酉阳杂俎》:“乌鸣地上无好音。人临行,乌鸣而前行,多喜。此旧占所不载。”同时,古人亦有以乌鸦为报喜之说。如薛季宣《浪语集》:“南人喜鹊而恶乌,北人喜乌而恶鹊。”可见,在古代不同地域的人,对乌鸦的喜好是不同的。如此,从资料上看,故事中让乌鸦报信也未尝不可。

神话故事是神奇的,人物神奇,情节神奇,想象神奇。在神话故事中,一切都是那么的不可思议,却又在情理之中,而这正是神话的魅力所在。对于学生来说,语文学习更应该是一次探索之旅,只要学生有探究的欲望,并乐此不疲地去经历探究的过程,给点时间又如何?即使学生探究的内容和文本阅读的关联并不是很大,也无损于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

语文课堂中像这样“旁逸斜出”的现象时有发生,很多时候我们都会以种种理由把这些“枝节”砍去。殊不知,同样被砍去的还有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和探究的欲望。语文课堂要把学生引向更广阔的空间去,让学生踏上神奇的探索之旅。

(作者单位:新沂市阿湖镇中心校)

猜你喜欢
神鸟九色鹿莫高窟
载着太阳的神鸟
九色鹿
跳起欢快的神鸟舞
神鸟节旅行
神鸟
莫高窟,走过千年
莫高窟第245窟主尊定名考
莫高窟第445窟的造像组合与功能
九色鹿
莫高窟里看藻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