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姆雷特》的圣经内涵

2014-11-20 04:47宋志华
文教资料 2014年21期
关键词:替罪羊哈姆雷特圣经

宋志华

摘 要: 本文以宗教信仰为视角,从伊甸园原型和替罪羊两个方面,阐述了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一剧中表现出来的基督教精神,论证了圣经教义在莎士比亚安排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时所起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莎士比亚 《哈姆雷特》 圣经 替罪羊

在论及《圣经》对莎士比亚的影响时,英国学者柏格森曾这样评论过:“没有圣经,就没有莎士比亚。”在莎士比亚生活的时期,始于亨利八世的宗教改革基本完成,这次改革取缔了教皇和天主教会的特权,但保留了天主教的基本教义和仪式。基督教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发挥了更明显的主导性作用。根据有限的资料记载,1546年4月26日出生的莎士比亚于英国斯特拉福德镇受洗,并被正式命名为“威廉·莎士比亚”。莎士比亚早年,信仰天主教后改信新教的父亲安排他进入家乡的教会学校读书,主要学习基督教的宗教教义。莎士比亚在充满浓厚基督教气氛的环境中长大,其生活和作品都呈现出清晰的宗教色彩,作为莎士比亚经典悲剧的《哈姆雷特》自然也不例外。这部作品中传达圣经思想的人物话语比比皆是,整个故事情节是按照罪与罚、罪与赎的基本套路,处处折射作者莎士比亚的基督教人生观。

《哈姆雷特》全剧共有五幕,故事开始于午夜时分厄耳锡诺城堡前的露台。此时夜深人静,寒风刺骨,只有城头的守望者偶尔低语。他们所谈论的是一件让人毛骨悚然的鬼魂事件。这鬼魂“穿着战铠,满面怒容,手持鞭杖,尽管一言不发,却让人心惊胆寒”[1]215。哈姆雷特的好友,前来接替守卫之责的霍拉旭用恺撒遇害前的可怕征兆描述当下混乱的状况和可怕的未来:“披着殓衾的死人都从坟墓里出来,在街道上啾啾鬼语,星辰拖着火尾,露水带血,太阳变色,支配潮汐的月亮被吞蚀得好像一个没有起色的病人;这一类预报重大变故的征兆,在我们国内已经屡次出现了。”[1]216接下来,与霍拉旭同来的接班人马西勒斯则描述了一幅平静安乐的景象:“我们的救主将要诞生以前,这报晓的鸟儿彻夜长鸣;那时候,他们说,没有一个鬼魂可以外出行走,夜间的空气非常清净,没有一颗星用毒光射人,没有一个神仙用法术迷人,妖巫的咒符也失去了力量,一切都是圣洁而美好的。”[1]216

读者从这两段对比性的描绘中,很容易领会“失乐园”的基本故事背景。在圣经“创世纪”里,上帝创造了天地万物后,在“东方的伊甸立了一个园子,把所造的人安置在那里”[2]2。伊甸园中花木葱茏,河流围绕滋润着富饶的土地,金子、玛瑙和珍珠遍地皆是。亚当和夏娃居住在这里,他们无需劳作,因为土地自然会按时生产出他们所需要的一切。可是这和平、美好、纯净的乐土,遭到了魔鬼撒旦处心积虑的破坏,最终亚当和夏娃被赶出了伊甸园,进入了劳心劳力的世俗社会,并从此踏上了重返伊甸园的千难万险之路。从第三幕中,哈姆雷特为了试探克劳狄斯,特命伶人们编排的哑剧中,读者更容易辨认出伊甸园这一原型。两个伶人扮演的国王和王后在花园互诉衷肠,表达爱意,其乐融融,之后国王在花园小憩,遭人毒害,国王鬼魂称那个杀死自己的人是条头上戴着王冠的毒蛇。

丹麦曾经是一片乐园,国王英武睿智,王后美丽忠贞,作为国家未来的君王哈姆雷特,文武双全,深得臣民的拥护和爱戴。奥菲利娅这样描绘她所心仪的王子:“朝臣的眼睛、学者的辩舌,军人的利剑、国家所瞩望的一朵娇花;时流的明镜、人伦的雅典、举世瞩目的中心。”[1]254对丹麦臣民来说,那时的祖国对外战无不胜,国内歌舞升平,朝气蓬勃,朝野上下一心,实在是人间乐园。可是和平盛景难以为继,有着蛇蝎心肠的克劳狄斯毒杀自己的兄长,篡权夺位,不久,虚荣浮华的王后又失节改嫁了谋杀亲夫的凶手。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人人惶恐不安,无所适从。首当其冲的哈姆雷特丧父之痛未得抚平,又失去母亲的庇护和关爱。原本的乐园风云变色,被阴谋、鲜血、背叛和欺骗所充斥。

哈姆雷特在第一幕一出场就感叹道:“人世间的一切在我看来多么可厌、陈腐、乏味而无聊!……那是一个荒芜不治的花园,长满了恶毒的莠草。”[1]219罗森格兰兹和吉尔登斯吞受克劳狄斯和哈姆雷特之母委托,前来查探哈姆雷特是否佯装疯癫时,哈姆雷特发出了如下感慨:“仿佛负载万物的大地,这一座美好的框架,只是不毛的荒岬;覆盖众生的苍穹,这一顶壮丽的帐幕,这一个点缀着金黄色火球的庄严的屋宇,只是一大堆污浊的瘴气的集合。”[1]242很明显,荒芜的花园、不毛的荒岬是混乱的社会、罪恶的国度的最好意象。老哈姆雷特称克劳狄斯为“蛇”,是借用了伊甸园中作为恶和罪化身的蛇[3]。圣经上说:“耶和华上帝所造的,唯有蛇比田野一切的活物更狡猾。”[2]2克劳狄斯心肠歹毒如蛇,狡猾堕落如蛇,代表了破坏和毁灭的力量。在圣经中,上帝严惩了蓄意破坏和谐和秩序的蛇,使蛇成了所有生物中最受诅咒的。另外,人类和蛇之间的仇恨世代延续,永无化解之日,说明了蛇罪恶之大,无可饶恕。

在对克劳狄斯的描写中,我们看到这位新国王鄙俗丑陋,如同“霉烂的禾穗”[1]269。禾穗结出的是稻谷的种子,代表生命的延续和新的希望。而今,克劳狄斯的罪恶太重,断无被饶恕的可能。正如他自己内心挣扎时所说的:“啊!我的罪恶的戾气已经上达于天;我的灵魂上负着一个元始以来最初的诅咒,杀害兄弟的暴行!在这贪污的人世,罪恶的镀金的手也许可以把公道推开不顾,……可是上天却不是这样,在那边一切都无可遁避,任何行动都要显现它的真相,我们必须为自己的罪恶作证。”[1]267在圣经中,杀害兄弟是上帝所厌恶的极大罪行。创世纪中,亚当和夏娃先育有两子,名字分别为该隐和亚伯,亚伯非常讨神的喜悦,该隐嫉妒自己的兄弟,就杀死了他。上帝对该隐之恶非常生气,惩罚他,咒诅该隐本来赖以为生的土地,并让该隐从此在地上流离飘荡,不得安居。大地为人类生存的根本,咒诅土地是上帝对人最重的惩罚。亚当违背神的命令,偷食了伊甸园中的智慧之果,上帝因此咒诅土地,从此土地只能长出荆棘和蒺藜,不再按时出产人类所需之物。人要存活,必须用自己的辛苦劳动来耕种土地。对于克劳狄斯这样十恶不赦的统治者,他统治下的丹麦如同“一片荒野”[1]269,终日充满了恐怖的死亡气氛,军民昼夜忙碌制造武器,连安息日也不得安息。即将发生的战争自然也预示着毁灭。克劳狄斯的罪,就像可怕的病毒,蔓延到了全国,使整个国家都失去了生机。

美好的乐土已经失去,作为已故国王的儿子、丹麦的王子,在彷徨和挣扎后,哈姆雷特最终决心担负起惩恶扬善、重整朝纲的重任。哈姆雷特一开始说自己不像赫拉克勒斯,但他明白自己应该责无旁贷地打起精神,匡扶正义,变乱为治,重整乾坤。在错杀奥菲利娅之父、御前大臣波洛涅斯之后,哈姆雷特说道:“我很后悔一时鲁莽把他杀死;可是这是上天的意思,要借他的死惩罚我,同时借着我的手惩罚他,使我一方面自己受天谴,一方面又成为代天行刑的使者。”[1]272圣经“出埃及记”中,摩西在西奈山听完上帝耶和华的训诫后,定了“十诫”,作为教徒的基本行为规范,其中一条就是“不可杀人”。哈姆雷特失手杀人,就应该担当后果,即以死赎罪。这就是“不幸已经开始,更大的灾祸还在接踵而至”所暗示的[1]272。

在此,笔者认同哈姆雷特是“替罪羊”这一说法。英国宗教史学家詹姆斯·弗雷泽在名著《金枝》中详细论述了“替罪羊”的由来。在古犹太和一些氏族部落里,献羊为祭来清除罪恶、祈求上天宽宥是约定俗称的宗教仪式。通常,民族英雄、部落首领或是其他身份高贵的人物,是最佳的“替罪羊”人选。几乎在各种宗教信仰中,王权和神性都是紧密相连的,掌权者的权柄是上天授予的。想要解除国家危难,作为至高权利代表的国王应该把自己或者与自己身份最接近的人作为牺牲奉献出去。希腊神话中的俄狄浦斯王意识到是自己的无心之过使国家蒙受灾难时,毅然弄瞎自己的双眼,自我放逐,以期罪孽得赎。中国古代的帝王中,也不乏通过“罪己”祈求上苍解救灾难的例子。论到国王之子代替国王献祭时,弗雷泽明确提到:“没有人比他的儿子更好地代替他的神性了,人们可以认为他也具有国王的神性,所以没有人能像他的儿子那么适合为国王而死,也是为全体人民而死。”[4]290圣经新约中,耶稣·基督作为上帝的独生爱子,以无罪之身代有罪之世人,被钉十字架,用鲜血铺就了人类得救赎、重返伊甸园的道路。哈姆雷特之死是圣经中基督之死的映射。他是已故国王的儿子,未来王位的继承人,丹麦臣民心中的英雄和希望,是献祭仪式上最好的牺牲品。哈姆雷特只有牺牲自己,才能清除代表罪恶的国王、王后和大臣,使丹麦获得新生。

在第一幕第四场,尽管哈姆雷特宣称自己对生命看得不值一钱,但实际上他对死亡是非常疑虑和恐惧的。老王哈姆雷特与儿子会面时曾向他描述充满硫黄烈火的阴间有多可怕:“若不是因为我不能违反禁令,泄露狱室中的秘密,我可以告诉你一点事,最轻微的一句话都可以使你魂飞魄散,使你年轻的血液凝冻成冰。”[1]228在第三幕第一场,哈姆雷特发出了他“生存还是毁灭”的经典独白,清楚地表达了对死亡的踌躇和疑虑:“倘不是惧怕那不可知的死后,惧怕那从来不曾有一个旅人回来过的神秘之国,是它迷惑了我们的意志,使我们宁愿忍受目前的折磨,不敢向我们所不知道的痛苦飞去?这样,重重的顾虑使我们全变成了懦夫。”[1]252老王哈姆雷特因为没有来得及忏悔生前的罪孽就被杀害,被罚夜间游行,白昼受灼烧,所以哈姆雷特在独白的最后一句,请奥菲利娅为自己忏悔,以期大仇得报之日,可以进入天堂,免受烈火焚烧的痛苦。听到年轻的挪威王子福丁布拉斯“拼着血肉之躯,去向命运、死亡和危险挑战”,哈姆雷特摒弃了所有犹豫和彷徨,毅然决定以自己为血祭,毁灭旧的秩序,将建立新秩序的重任托付给可当重任的福丁布拉斯。圣经马太福音26章36节记载,耶稣和门徒来到一个叫客西马尼的地方,“就忧愁起来,极其难过”,对门徒说自己“心里甚是忧伤,几乎要死”,并俯伏在地,祷告说:“我父啊,倘若可行,求你叫这杯离开我;然而,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有着同样的高贵身份,怀着同样的死亡恐惧,哈姆雷特和基督都排除了一己之私,愿意献出最宝贵的生命,救国家或是人民于危难。

在《哈姆雷特》一剧中,圣经的思想和语言几乎贯穿在所有人物的言行中,其中以哈姆雷特最明显。整个故事以“失乐园”为大背景,以“复乐园”为主人公哈姆雷特的行动目标,而实现这一过程,则需要哈姆雷特将自己作为“替罪羊”献于祭坛之上。莎士比亚通过圣经语言的引用和圣经故事的嵌入,将这部作品打上了深深的古老宗教的烙印,使这一王子复仇的形象脱离了孤零零的个人主义倾向,在各代读者心中引发了震撼和共鸣。

参考文献:

[1]莎士比亚著.朱生豪译.莎士比亚戏剧选[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0.

[2]圣经[M].上海:中国基督教协会出版,2009.

[3]姚本标.一部戏剧化的英雄史诗[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11,2:57-61.

[4]詹姆斯.弗雷泽著.徐育新,汪培基,张泽石译.金枝[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替罪羊哈姆雷特圣经
Southern_Weekly_1951_2021_07_15_p38
表演哈姆雷特的经历
对表演《哈姆雷特》的不同看法
哈姆雷特延宕问题再思考
《圣经》经文中国化
意见领袖们的“不老圣经”
非药品不是假货的代名词,更不是竞争混乱的替罪羊,这个企业要为动保乱象发声
论20世纪60年代美国现实主义小说中的替罪羊
《哈姆雷特》的《圣经》叙事原型考证
论《哈姆雷特》中良心的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