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波
这天大清早,可馨的爷爷就急匆匆来到办公室。只见他老人家满脸是汗,颤颤巍巍地靠在门边,焦急地对我说:“怎么办啊,李老师,我孙女太让我闹心啦,我差点把她的腿给打瘸了……”
我把老人家扶到沙发上,递上一杯温开水,说:“您别急,先缓缓气,再告诉我是怎么回事,我们一起来想办法,行吗?”
接下来,从可馨爷爷断断续续的描述中,我终于弄清了事情的原委。原来这两个星期六,可馨都打着学校歌舞排练的幌子往外跑,和社会上几个不务正业的人混在一起。爷爷很担心。
看着爷爷那噙着浊泪的双眼,我的心不由得阵阵紧痛。
“爷爷,我知道您很爱可馨。但可馨这么大了,打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况且,我还真担心会把她越打越远啊。您先在办公室里坐一会,我去问问可馨。”
我去教室叫出了可馨,微笑着牵了她的手,来到校园的一角,开始了与她之间的细语谈心。
“可馨,今天和爷爷之间怎么了?和李老师说说看。”
她不说话,眼神飘忽。
“可馨,今年暑假相继有4个女大学生失踪、丧命,听说你周六晚没回家,老师挺担心的。”我直接说出了我的感受。
可馨身体一震,抬眼看了我一下。
“我也不想往外跑,但我控制不住自己。”看来,可馨只是提醒自己不要外出,却不清楚具体怎样做,才能达到想要的结果。
“可馨,爷爷期待你成为一个好女孩。他用他的方式要求你如何做这,如何做那,这或许令你在家里呆着感觉很不开心。你有直接跟爷爷说过你想要什么吗?”我表达了对她心情的理解,并试着引导她学会表达需要。
“我好几次要他别唠叨,他却唠叨得更厉害,骂得更凶。”看来可馨没有清楚地告诉爷爷她的需要,也没有尊重爷爷,感受爷爷的需要,以致让爷爷无法接受。
“那你能和我说说吗?”
“李老师,我希望有人真正关心我,懂我。”我想,也许正是这种抽象的语言——关心我、懂我,才使得倾听者无法深入了解她内心的需要。
“在你看来,什么才是真正的关心?你能不能说得更具体点呢?”
“这说了有用吗?”
我深深地点点头,鼓励她说出心中的需求。
可馨如同竹筒倒豆般,一口气跟我说了很多。
“你如果能这样具体地表达你的想法,爷爷一定可以理解和接受。待会见到爷爷,好好地跟爷爷说说,好吗?”
我牵着可馨来到爷爷的身旁。
“爷爷,对不起,这阵子让您担心了!”
“馨儿,我担心你在外面学坏啊!”
“爷爷,其实我老是往外跑,只是想引起您的注意而已。”
“我不是每天都和你在一起吗?”
“我知道爷爷为了我能吃好穿好,每天里外奔波,很辛苦。但我想要的是:考试后,您不是打击我,而是鼓励我;淋雨后,不是唠叨我,而是提醒我赶快换身衣服;做错事后,不是杖责我,而是耐心地告诉我错在哪,以后该如何做;当我伤心难过时,您能抱抱我……”非暴力沟通理论认为,提出具体的请求,对方才能知道怎样做才能满足需要,才可以正确理解真实意图。
果然,爷爷摸着可馨的头说:“人老啦,思想也老啦,我一直认为‘不打不成材,一味地认为只有打和骂才能解决问题。我要早知道你需要我这样做,就不会……”
“可馨,你看,主动告诉爷爷你的想法,爷爷是能理解你的。但是,如果有些需要爷爷不能满足你,那你怎么办呢?”我追问道,希望她能懂得理解和需要是相互的。
“我也要尊重爷爷,试着听听他的想法和需要。”可馨回答说。
爷爷哗然落泪,用他那满是老茧的双手,紧紧地握着了可馨的手……
多么温暖的瞬间!一次相互的牵手,一些具体的请求,不仅使得孩子的心灵得到慰藉,也宽慰了家长不安的心。
多年的教育工作实践让我深深认识到:良好的沟通,是一家人和睦相处的万能锁,是师生交融的金钥匙。在发生矛盾和冲突时,运用非暴力沟通,在仔细观察、体会感受、明确需要的基础上,清楚地告诉对方你请求他做什么,才能得到称心的回应,这样,也就开启了心门,锁住了真情。
名师点评:
沟通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李老师的教育叙事折射了“非暴力沟通”的特点。
李老师仔细观察、用心感受、表达需要,进而提出具体请求,一步步引导孩子走进内心世界,明白了自己的需要。在此基础上,李老师又敏锐地捕捉到,可馨不曾也不敢提出具体的请求是困扰她和爷爷沟通的最大障碍,于是李老师鼓励可馨大胆地说出自己的具体请求,让爷孙两人豁然开朗。更可贵的是,李老师还引导可馨悟出:当我们提出请求,对方没有反馈,甚至拒绝我们的请求时,也要尊重对方,更加用心地倾听对方的感受和需要。
“非暴力沟通”使李老师找到了解决矛盾,化解冲突的金钥匙,架起了一座爱与尊重的桥梁,使爷孙情意相通,和谐相处。
(长沙市一中 张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