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评论员
20 07年以来,空军勤务学院党委紧盯能打仗打胜仗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培养目标,拓展战略视野,创新路径平台,积极开展英雄文化理论研究,取得了创新性丰硕成果。
一、着眼“三个角度”——拓展英雄文化理论研究视野
文化建设须有大视野。空军勤务学院英雄文化建设以悠久的民族文化为沃土根基,以光荣的革命传统为源头活水,以不朽的英雄丰碑为砺剑宝石,他们对中国特色英雄文化的开创性研究,集中体现了民族文化的历史积淀和传承,体现了人民军队的性质宗旨和政治本色,体现了军队建设和军事斗争的现实需求。其深入研究英雄文化的战略视野,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历史角度——对英雄文化的传承规律进行历史的审视。英雄文化传承的是一个民族的精神,一个国家的脊梁,超越信仰,跨越时空,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主流价值观的体现。中华民族既是一个崇尚英雄的民族,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民族。从古代神话精卫填海、夸父追日的顽强精神,到南宋岳飞“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英雄气概,到鸦片战争时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爱国情怀,无不闪耀着英雄精神的光辉。在人民革命、民族解放和国家建设发展中,也正是无数英雄不怕牺牲、战天斗地、顽强拼搏,从而激励和鼓舞着千百万人民群众的团结奋斗,才彻底改变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历史命运。人民军队成长壮大的历史,就是一部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壮丽史诗,在不同历史时期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上甘岭精神、雷锋精神、“两不怕”精神、甘巴拉精神、抗洪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等,无不蕴含和诠释着英雄的内涵、英雄精神的力量和英雄事业的不朽,为建设英雄文化提供了丰厚的精神财富。
二是理论角度——对英雄文化的政治性质进行理论上的科学分析。文化的先进性和生命力,取决于指导思想的科学性。是人民群众创造历史,还是英雄创造历史,这是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根本分歧。唯物史观在强调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前提下,也充分肯定英雄人物对历史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英雄人物在国家民族危难之时、社会发展关键时期、生死抉择重大关头,都以忠诚的品格、非凡的智慧、过人的胆识和超常的毅力,引领着广大人民群众团结奋斗、力挽狂澜,推动着历史车轮滚滚向前,不断谱写出一幕幕波澜壮阔的历史华章。英雄人物并不是单独起作用的孤立个体,他是人民群众的重要一员和杰出代表,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英雄人物历史作用的一个重要观点,是英雄文化建设的科学理论指导。
三是现实角度——对英雄文化的实践价值进行时代考量。当今世界并不太平,西方敌对势力亡我之心不死,不断加大对我西化、分化战略攻势,尤其是对我军的渗透破坏活动明显加剧,竭力推销西方治军理念,兜售“军队非党化、非政治化”和“军队国家化”等错误政治观点,具有很强的隐蔽性、蛊惑性和欺骗性。社会各种文化思潮泥流俱下,无孔不入,时时刻刻影响着官兵的思想。英国前首相丘吉尔有句名言:“我宁肯不要印度,也不能没有莎士比亚。”英雄文化体现着一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积淀,反映着整个社会的理想追求。生活在一种什么样的舆论环境和文化氛围,就会担负起一种什么样的道德义务和社会责任。必须坚持不懈地用英雄精神引领、用英雄事迹激励、用英雄文化熏陶,大力培养学员从军报国、崇尚英雄的思想境界和心理品质。
二、坚持“三个结合”——创新英雄文化理论研究路径
学院坚持用英雄文化培养人、塑造人、激励人,充分发挥地域优势,整合红色资源,突出军校特点,紧紧围绕“三个结合”,不断深化英雄文化理论研究。
一是坚持“军”与“地”相结合。学院驻地徐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一座英雄之城,历史上发生的万人以上的战争400余场。两千多年前的楚汉相争,西楚霸王项羽揭竿起义、兴兵灭秦的传奇故事和那种“力拔山兮气盖世”顶天立地的英雄气概,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广为传颂,令人景仰。60多年前的淮海战役,我60万人民解放军以摧枯拉朽之势打败80万国民党精锐,吹响了新中国成立的号角,奏响了一曲敢打必胜、一往无前的革命英雄主义凯歌。在学院60年的建设发展史上,也涌现出一大批践行英雄精神、传承英雄文化的形象代表。毕业学员杨梓云在一次扑灭油库大火的战斗中,用身体堵住喷着烈焰的油罐口,用生命保护了油库安全,被空军授予“无私无畏英雄”称号,受到了毛主席、周总理的亲切接见。毕业学员陶宏在被视为“生命禁区”的高原雷达站艰苦奋斗20年,带领官兵顽强拼搏、无私奉献,所在雷达站被中央军委授予“甘巴拉英雄雷达站”荣誉称号,受到时任军委主席江泽民的亲切接见。毕业学员谢博闻面对78名持械抢劫的犯罪分子,临危不惧,带领群众英勇搏斗,一举制服歹徒,被授予“全国见义勇为先进分子”荣誉称号,荣立一等功。他们都是学院英雄文化建设中涌现出来的精英战士,其感人的英武事迹是学院精神宝库中的闪光财富。
二是坚持“研”与“教”相结合。坚持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并举,在理论研究中促进教学实践,在教学实践中丰富理论研究成果。学院专门成立了英雄文化研究中心,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当代英模精神研究》、全军《基于文化理念的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研究》、空军《空天一体背景下的空军勤务文化》三个专项课题研究为牵引,围绕英雄文化内涵特质、逻辑起点、理论基础、体系框架、时代价值,以及与空军蓝天文化和空后天路文化的关系等课题,开展理论攻关,深化“弘扬英雄精神与实现强军目标”、“建设英雄文化与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英雄文化熏陶与战斗精神培育”等现实课题的研究认识。依托英雄文化理论研究中心,组建了英雄文化教学创新团队,培养英雄文化教学骨干队伍,加强英雄文化学科,开设英雄文化课程,快速推进了英雄文化进入教材、进入课堂、进入头脑。
三是坚持“软”与“硬”相结合。英雄文化是由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行为文化构成的有机整体。在精神层面上,凝炼出了反映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价值观念、思想内涵、品格特征,编印了辅导书籍、编创了校园歌曲等;在制度层面上,制定了一系列英雄文化建设的措施机制、计划方案、制度规定等;在物质层面上,建设彰显英雄文化育人氛围的主题雕塑、文化长廊、标语口号、砺志石刻等环境设施;在行为层面上,开展了以“崇尚英雄”为主题的系列文化体育,以“弘扬英雄气、岗位当先锋”为主题的教学训练,以“学英雄、见行动”为主题的社会实践等活动,凝练形成了反映军事特性、体现军校特色、彰显军人特质的,由英雄文化理念、英雄精神内涵、英雄行为规范、英雄品格特征、英雄精神仪式教育、英雄校园歌曲、英雄励志口号等构成的“七位一体”英雄文化体系,较好地体现了英雄文化独有的魅力和育人功能。
三、收获“三大成果”——丰富英雄文化理论体系
经过七年的实践探索,学院英雄文化研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形成了比较系统完善的英雄文化建设理念、目标任务、方法手段、体制机制等,为创新发展英雄文化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科学指导。
一是深化了英雄文化理念内涵。把“英雄是我偶像、我是英雄传人”、“不想当英雄的军人不是好军人”的英雄文化育人理念,融入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凝炼形成了以爱党爱国,履职尽责的“忠诚精神”;不畏强敌,敢打必胜的“勇敢精神”;精武成才,百炼成钢的“尚武精神”;顽强拼搏,敢于奉献的“牺牲精神”为主要内容的英雄精神内涵,并在办学实践中不断拓展深化。把顶天立地的“豪气”、敢打必胜的“胆气”、一往无前的“锐气”、成才报国的“志气”作为英雄品格特征提炼并确立起来。制订了八个方面64字英雄行为规范:对党忠诚、坚贞不渝;英勇战斗、不怕牺牲;见义勇为、奋不顾身;攻坚克难、百折不挠;遇挫愈强、永不服输;勤学苦练、勇攀高峰;爱岗敬业、拼搏奉献;令行禁止、执纪如山,成为规范官兵日常行为养成的基本遵循和价值追求。去年9月,学院发起并承办了郑州、青岛地区军队院校协作中心 “英雄文化建设与战斗精神培育”研讨会暨首届英雄文化论坛,产生了一批英雄文化理论研究成果。
二是形成了英雄文化特色学科。牢牢把握党在新形势下强军目标要求,聚焦培养能打仗、打胜仗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尤其是强军目标对新型军事人才的政治、能力和作风要求,紧紧围绕英雄文化锤炼战斗意志、激发战斗豪情、锻造打赢本领等方面,在所有教学班次开设《英雄文化概论》课程,填补了国内英雄文化学科建设的空白。把加强英雄文化学科建设作为学院学科建设新的增长点,作为深化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积极整合学院教学力量资源、增强英雄文化学科骨干队伍,初步形成了以《军队英雄文化学》为主导、以《英雄文化概论》为支撑的英雄文化学科群。
三是推出了一系列英雄文化精神产品。编创《崇尚英雄》、《军营90后》、《追梦无悔》等10首官兵原创歌曲,其中,《英雄之歌》被确定为学院院歌,英雄文化校园组歌拍成MV,面向军地公开发行,广为传唱。同时,还编写出版了《英雄文化概论》、《英雄精神的时代价值》、《英雄精神万岁》、《英雄的土地》等15本英雄文化系列丛书。打造英雄文化“十堂大课”,拍摄制作英雄文化电视政论片。确立了“战胜一切困难,压倒一切敌人”的英雄励志口号,在全院叫响“安不忘战,战之必胜”、“时刻准备打仗”等战斗口号,引导官兵始终绷紧战备之弦,不断激发官兵为祖国而战的奉献精神和时刻准备打仗的战斗激情。
空军勤务学院的英雄文化理论研究,在全军独树一帜,是落实习近平主席兴军强军指示的创新性实践,值得军地各方学习和借鉴。我们希望在复兴中华民族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康庄大道上,兴起学习英雄、争当英雄的朝气蓬勃良好社会风尚,共筑中国梦,共圆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