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崇真++++++侯晓群++++++孙岩
[摘要]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门诊患者跌倒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11年和2012年的门诊患者和导医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将2012年进行预防跌倒培训后的导医护士和护理干预后的门诊患者作为实验组,将2011年未采取培训的导医护士和未进行护理干预的门诊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门诊导医护士培训前后跌倒应急预案技能考核与主动性服务情况,同时比较门诊患者跌倒和导致纠纷情况。 结果 实施护理干预后的门诊导医跌倒应急预案技能考核与主动性服务均显著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施护理干预后的跌倒事件发生人次明显少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针对门诊患者跌倒的原因,采取有效护理干预十分必要,可增强护士的责任心,降低门诊患者的跌倒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经济赔偿。
[关键词] 门诊患者;护理干预;跌倒
[中图分类号] R197.32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10(c)-0121-03
跌倒安全问题已引起国际和国内护理界的高度重视[1],我国对跌倒问题的研究近年来正逐步兴起[2],2011年9月6日,原卫生部颁布了《老年人跌倒干预技术指南》,从公共卫生角度总结了国内外老年人跌倒预防控制的证据和经验,提出了干预措施和方法。护士是预防跌倒的主要群体[3],但对门诊跌倒的预防案例报道较少。随着门诊就诊量的逐年增加,日就诊量可达几千人,本研究通过对2011年跌倒案例的分析,寻找门诊患者跌倒的原因,从而实行流动护士岗和迎前式服务,采取预防跌倒护理干预措施,取得了一定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和2012年的门诊患者和导医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1年内科(包括心内、内分泌、神经内科)65岁以上的老年门诊患者6021名,2012年7345名。人员配置方面,门诊分大厅、总服务台、大内科、神经科等各楼层、诊室导医护士共35名,30岁以下者5名,30岁~40岁者13名,50岁以上者17名;学历:本科5名,大专10名,中专20名;职务:护士长2名;职称:护士3名,护师15名,主管护师16名,副主任护师1名。将2011年的门诊患者和导医护士作为对照组,按照医院跌倒常规安全教育管理制度实施;将2012年的门诊患者和导医护士作为实验组,对导医护士进行预防跌倒相关知识及技能培训,对门诊患者进行护理干预。
1.2 方法
1.2.1 高危跌倒患者评估 在门诊安全小组护士长的带领下,组织门诊资深护师,根据跌倒《指南》和有关文献报道,通过简单的目测方法(能直观看到)制订门诊跌倒高风险患者评估,具体内容如下。①基本资料:年龄≥65岁,行动迟缓、步伐不稳、活动障碍、帕金森症、糖尿病、疼痛、发热、有脑卒中史、下肢无力、腹泻、关节炎、心脏病以及生活上需要帮助的患者;②身体虚弱、面色苍白、出冷汗、头晕、神志恍惚的门诊患者;③有外伤的患者,眼部、腿部、头部的患者及急腹症患者应强调导医护士给予重点关注。
1.2.2 环境评估 在公共场所,护士应联合外勤和保安做好公共场所监督工作,如大厅、厕所地面放置防滑警示标志牌;发现果皮、呕吐物、水渍,护士应立即放置防滑标志牌,并通知相关人员及时清理;联合保安加强扶梯管理,加强扶梯口的巡视,上下楼扶梯口应贴有警示标志,严禁无家属陪伴、行动不便的老人和儿童乘坐扶梯,劝导或引导其乘坐直梯;对清晨空腹抽血的老年人,应提前至早上7点开始,抽血处加座椅,让患者休息片刻,并加强巡视。
1.2.3 改进工作方法 将以往的被动式服务改为主动迎前式服务。在大厅门口、各诊室门口、各楼层都设有导医,并有流动导医来回巡视,快速评估高危人群,主动上前告知就诊患者采取预防跌倒措施,如行动不便且有家属陪伴者,可告知有免费轮椅提供;无家属陪伴者,协助将其送至诊室。护士随时进行预防跌倒知识的宣教并发放宣传单,不要在老年患者行走时进行宣教,以免突然召唤而分散其注意力,也不应在老年患者面前或身边擦过。若门诊患者发生跌倒事件,应立即启动应急处理预案,实行首诊负责制,最近护士到场,一边通知医生,一边检查患者意识、脉搏、呼吸、心率,若患者无碍,可继续就医;若病情严重,则用平车送急诊室继续治疗,并记录事件的经过和患者情况,同时上报门诊部。
1.2.4 加强培训 对导医护士进行跌倒高风险患者评估、环境评估、跌倒应急预案等方面的培训与考核,并进行记录归档。
1.3 观察指标
比较2011年和2012年门诊导医护士跌倒应急预案技能考核成绩、主动性服务情况、患者满意度、门诊患者跌倒和导致纠纷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门诊导医护士跌倒技能考核、主动性服务及患者满意度的比较
试验组实施护理干预后,35名导医护士的跌倒应急预案操作考核成绩均有提高,主动性服务意识增强,患者满意度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1)。
2.2 两组门诊患者跌倒事件发生情况的比较
对门诊患者进行跌倒护理干预后,发生跌倒事件的人次显著少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跌倒导致的纠纷率并未降低(表2)。
3 讨论
跌倒是指人身体的任何部位(不包括双脚)因失去平衡而意外地触及地面或其他低于平面的物体[4]。有文献报道5%~15%的跌倒会导致脑部损伤、软组织损伤、骨折和脱臼等伤害[5]。门诊是体现医院整体形象的窗口,门诊护士肩负着重要职责,患者安全又是一切医疗护理行为的基本准则和要求[6],因此将2011年的20例跌倒案例进行原因分析,其中男性3例,女性17例;年龄不同;突发癫痫2例,低血糖3例,扶梯跌倒6例,厕所水渍滑倒2例,其他晕倒7例(包括候诊室、抽血处、大厅等),具体原因如下。①环境因素:老年人来医院看病,由于对新环境不熟悉,再加上步态不稳及平衡功能差等原因,可导致跌倒,案例中扶梯跌倒6例,厕所水渍滑倒2例。②年龄:老年患者的自理能力越来越差,行动迟缓,步伐不稳,因此生活上需要别人帮助。③疾病因素:糖尿病、心脏病等可导致跌倒,案例中脑卒中等晕倒7例(包括候诊室、抽血处、大厅等)。④安全意识:护士及陪护对预防患者跌倒不够重视,同时患者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案例中因患者走路不稳,在2个家属陪同下登上扶梯,但由于老人没迈开脚步,导致3个人摔倒扶梯,幸好发现及时,只是造成轻度损伤。⑤其他因素:如就诊高峰时人员相对较少,再加上对病情观察不到位,不能及时发现和满足患者的服务需求等,案例中突发癫痫2例。通过对近年来本院门诊患者跌倒发生案例的分析,实施预防跌倒护理干预,实施后的跌倒发生事件人次显著少于实施前(P<0.01),而跌倒导致的纠纷率并未降低,这可能与人们文化水平提高、维权意识增强等有关[7]。endprint
跌倒属于突发事件,状况各种各样,无固定模式和地点,但是如果有防范意识,则可预先提示和预防[8]。护士作为直接执行者和参与者,对跌倒预防的措施制度和实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预防跌倒注重于计划的制订以及预先干预[9],因此加强门诊护士和轮科年轻护士跌倒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的培训应是一项长久计划。定期举行跌倒案例讨论,组织护士观看预防跌倒小品,了解护士跌倒安全知识掌握程度并进行考核,可改变部分护士原来在跌倒管理上存在的一些误区和观念,原来的观念认为跌倒是不可预防的,是无法控制的[10]。通过学习和培训来提高护士对跌倒危险因素的识别能力,使护士更能及时地发现患者存在的跌倒风险,增强安全意识,并及时进行护理干预。研究显示,护理人力资源的科学配比与患者的安全直接相关[11],所以在大厅、各楼层高峰时增加流动护士岗,并采取迎前式服务,将以前的被动式服务改为主动式服务,及时发现和满足患者的需求,并进行跌倒预防宣教,发放有关跌倒知识宣传小册。加强护患沟通与交流,使患者及家属更加了解自身存在的跌倒风险以及该如何预防,从而提高了护士与患者、家属跌倒相关知识的认识,提高了门诊患者的满意度和安全。
门诊是一个特殊部门,种类多、楼层多、患者多且分散,流动性强,护士工作量大,容易疏忽和遗漏跌倒患者。风险评估是识别跌倒风险的关键工具,理想的风险评估工具应当有效、方便、准确和快捷[12],根据《指南》内容,在门诊针对性、个性化评估门诊高危因素患者有一定难度,前来就诊的门诊患者大都有身体不舒服的症状,且不能忍耐,容易出现神志不清、精神恍惚,进而导致跌倒事件不断发生,但是寻找适合门诊的评估模式还有待进一步研究。预防跌倒不单是护理人员的责任,也是医护人员、患者及陪护人员的共同责任,有研究显示65岁老年患者跌倒事件发生率与环境有关[13],因此也需要医技、后勤等多学科、多部门共同合作,采取有效的跌倒知识预防措施和多种健康教育,预防跌倒事件的发生,减少经济赔偿,提高医院就诊患者的安全。
[参考文献]
[1] 张玉,陈蔚.老年跌倒研究概况与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8,28(9):929-931.
[2] 王倩,王燕.国内外预防患者跌倒护理方法研究进展[J].护理学杂志,2013,28(5):87-90.
[3] 张烨,徐亚芬.“1+3”模式在预防患者跌倒管理中的应用体会[J].护理与康复,2011,10(9):817-819.
[4] 朱月妹,袁浩兵,陈雷,等.老年人预防跌倒意识与行为研究[J].现代护理,2008,14(2):155-157.
[5] 于洪宇.老年人跌倒问题的相关因素研究与预防护理[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09,7(1):85-88.
[6] 熊先荣,王玲.护理安全文化视角下患者安全问题探讨[J].医学与社会,2010,23(11):38-39.
[7] 王冬黎,刘笑月.常见护理纠纷的防范[J].护理研究,2003,17(18):1106-1107.
[8] 周玉兰,谢嘉敏,冯晓瑜,等.住院患者跌倒高发时段和地点的分析与对策[J].中华全科医学,2010,8(3):392-393.
[9] 邹艳辉.“现代护理学”之质量改进与病人安全(下)[J].当代护士,2011,(4):23-25.
[10] 周静,乔健歌,张璐.系统化跌倒安全教育与管理临床应用效果评价[J].上海护理,2013,13(1):15-17.
[11] 明星,周丽.护理人力资源配置对病人安全影响的研究[J].护理研究,2009,23(14):1229-1230.
[12] Lindus L.Preventing falls in older people[J].Nurs Stand,2012:26(20):59.
[13] 蔡秋玲,黄峭,邹冬梅.探讨老年患者跌倒因素与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13):76-77.
(收稿日期:2014-09-18 本文编辑:祁海文)endprint
跌倒属于突发事件,状况各种各样,无固定模式和地点,但是如果有防范意识,则可预先提示和预防[8]。护士作为直接执行者和参与者,对跌倒预防的措施制度和实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预防跌倒注重于计划的制订以及预先干预[9],因此加强门诊护士和轮科年轻护士跌倒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的培训应是一项长久计划。定期举行跌倒案例讨论,组织护士观看预防跌倒小品,了解护士跌倒安全知识掌握程度并进行考核,可改变部分护士原来在跌倒管理上存在的一些误区和观念,原来的观念认为跌倒是不可预防的,是无法控制的[10]。通过学习和培训来提高护士对跌倒危险因素的识别能力,使护士更能及时地发现患者存在的跌倒风险,增强安全意识,并及时进行护理干预。研究显示,护理人力资源的科学配比与患者的安全直接相关[11],所以在大厅、各楼层高峰时增加流动护士岗,并采取迎前式服务,将以前的被动式服务改为主动式服务,及时发现和满足患者的需求,并进行跌倒预防宣教,发放有关跌倒知识宣传小册。加强护患沟通与交流,使患者及家属更加了解自身存在的跌倒风险以及该如何预防,从而提高了护士与患者、家属跌倒相关知识的认识,提高了门诊患者的满意度和安全。
门诊是一个特殊部门,种类多、楼层多、患者多且分散,流动性强,护士工作量大,容易疏忽和遗漏跌倒患者。风险评估是识别跌倒风险的关键工具,理想的风险评估工具应当有效、方便、准确和快捷[12],根据《指南》内容,在门诊针对性、个性化评估门诊高危因素患者有一定难度,前来就诊的门诊患者大都有身体不舒服的症状,且不能忍耐,容易出现神志不清、精神恍惚,进而导致跌倒事件不断发生,但是寻找适合门诊的评估模式还有待进一步研究。预防跌倒不单是护理人员的责任,也是医护人员、患者及陪护人员的共同责任,有研究显示65岁老年患者跌倒事件发生率与环境有关[13],因此也需要医技、后勤等多学科、多部门共同合作,采取有效的跌倒知识预防措施和多种健康教育,预防跌倒事件的发生,减少经济赔偿,提高医院就诊患者的安全。
[参考文献]
[1] 张玉,陈蔚.老年跌倒研究概况与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8,28(9):929-931.
[2] 王倩,王燕.国内外预防患者跌倒护理方法研究进展[J].护理学杂志,2013,28(5):87-90.
[3] 张烨,徐亚芬.“1+3”模式在预防患者跌倒管理中的应用体会[J].护理与康复,2011,10(9):817-819.
[4] 朱月妹,袁浩兵,陈雷,等.老年人预防跌倒意识与行为研究[J].现代护理,2008,14(2):155-157.
[5] 于洪宇.老年人跌倒问题的相关因素研究与预防护理[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09,7(1):85-88.
[6] 熊先荣,王玲.护理安全文化视角下患者安全问题探讨[J].医学与社会,2010,23(11):38-39.
[7] 王冬黎,刘笑月.常见护理纠纷的防范[J].护理研究,2003,17(18):1106-1107.
[8] 周玉兰,谢嘉敏,冯晓瑜,等.住院患者跌倒高发时段和地点的分析与对策[J].中华全科医学,2010,8(3):392-393.
[9] 邹艳辉.“现代护理学”之质量改进与病人安全(下)[J].当代护士,2011,(4):23-25.
[10] 周静,乔健歌,张璐.系统化跌倒安全教育与管理临床应用效果评价[J].上海护理,2013,13(1):15-17.
[11] 明星,周丽.护理人力资源配置对病人安全影响的研究[J].护理研究,2009,23(14):1229-1230.
[12] Lindus L.Preventing falls in older people[J].Nurs Stand,2012:26(20):59.
[13] 蔡秋玲,黄峭,邹冬梅.探讨老年患者跌倒因素与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13):76-77.
(收稿日期:2014-09-18 本文编辑:祁海文)endprint
跌倒属于突发事件,状况各种各样,无固定模式和地点,但是如果有防范意识,则可预先提示和预防[8]。护士作为直接执行者和参与者,对跌倒预防的措施制度和实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预防跌倒注重于计划的制订以及预先干预[9],因此加强门诊护士和轮科年轻护士跌倒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的培训应是一项长久计划。定期举行跌倒案例讨论,组织护士观看预防跌倒小品,了解护士跌倒安全知识掌握程度并进行考核,可改变部分护士原来在跌倒管理上存在的一些误区和观念,原来的观念认为跌倒是不可预防的,是无法控制的[10]。通过学习和培训来提高护士对跌倒危险因素的识别能力,使护士更能及时地发现患者存在的跌倒风险,增强安全意识,并及时进行护理干预。研究显示,护理人力资源的科学配比与患者的安全直接相关[11],所以在大厅、各楼层高峰时增加流动护士岗,并采取迎前式服务,将以前的被动式服务改为主动式服务,及时发现和满足患者的需求,并进行跌倒预防宣教,发放有关跌倒知识宣传小册。加强护患沟通与交流,使患者及家属更加了解自身存在的跌倒风险以及该如何预防,从而提高了护士与患者、家属跌倒相关知识的认识,提高了门诊患者的满意度和安全。
门诊是一个特殊部门,种类多、楼层多、患者多且分散,流动性强,护士工作量大,容易疏忽和遗漏跌倒患者。风险评估是识别跌倒风险的关键工具,理想的风险评估工具应当有效、方便、准确和快捷[12],根据《指南》内容,在门诊针对性、个性化评估门诊高危因素患者有一定难度,前来就诊的门诊患者大都有身体不舒服的症状,且不能忍耐,容易出现神志不清、精神恍惚,进而导致跌倒事件不断发生,但是寻找适合门诊的评估模式还有待进一步研究。预防跌倒不单是护理人员的责任,也是医护人员、患者及陪护人员的共同责任,有研究显示65岁老年患者跌倒事件发生率与环境有关[13],因此也需要医技、后勤等多学科、多部门共同合作,采取有效的跌倒知识预防措施和多种健康教育,预防跌倒事件的发生,减少经济赔偿,提高医院就诊患者的安全。
[参考文献]
[1] 张玉,陈蔚.老年跌倒研究概况与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8,28(9):929-931.
[2] 王倩,王燕.国内外预防患者跌倒护理方法研究进展[J].护理学杂志,2013,28(5):87-90.
[3] 张烨,徐亚芬.“1+3”模式在预防患者跌倒管理中的应用体会[J].护理与康复,2011,10(9):817-819.
[4] 朱月妹,袁浩兵,陈雷,等.老年人预防跌倒意识与行为研究[J].现代护理,2008,14(2):155-157.
[5] 于洪宇.老年人跌倒问题的相关因素研究与预防护理[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09,7(1):85-88.
[6] 熊先荣,王玲.护理安全文化视角下患者安全问题探讨[J].医学与社会,2010,23(11):38-39.
[7] 王冬黎,刘笑月.常见护理纠纷的防范[J].护理研究,2003,17(18):1106-1107.
[8] 周玉兰,谢嘉敏,冯晓瑜,等.住院患者跌倒高发时段和地点的分析与对策[J].中华全科医学,2010,8(3):392-393.
[9] 邹艳辉.“现代护理学”之质量改进与病人安全(下)[J].当代护士,2011,(4):23-25.
[10] 周静,乔健歌,张璐.系统化跌倒安全教育与管理临床应用效果评价[J].上海护理,2013,13(1):15-17.
[11] 明星,周丽.护理人力资源配置对病人安全影响的研究[J].护理研究,2009,23(14):1229-1230.
[12] Lindus L.Preventing falls in older people[J].Nurs Stand,2012:26(20):59.
[13] 蔡秋玲,黄峭,邹冬梅.探讨老年患者跌倒因素与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13):76-77.
(收稿日期:2014-09-18 本文编辑:祁海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