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毓华++++++杨杰
[摘要]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恢复的影响。 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治疗组采用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BI)评分及总有效率。 结果 两组护理前的Fugl-Meyer、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后的Fugl-Meyer、BI评分显著高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护理后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理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能有效改善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对肢体运动恢复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有利于提高其生活质量。
[关键词] 早期康复护理;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
[中图分类号] R743.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10(c)-0113-03
脑卒中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常见病,具有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的特点。国内外成功经验显示,早期康复指导能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各项功能障碍,提高其生存质量。本研究以本院收治的60 例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2月入住本院神经内科的60例住院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入选患者均依据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标准诊断[1],并经CT证实。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40~80岁,平均(55.25±4.56)岁;脑出血15例,脑梗死15例。治疗组中男20例,女10例;年龄42~80岁,平均(56.55±6.23)岁;脑出血11例,脑梗死 19例。两组的性别、年龄、病程和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嘱病情轻者卧床休息,病情危重者绝对卧床休息;给予高蛋白、低脂肪、低糖、多维生素易消化饮食,轻度吞咽困难者给予流质或半流质,进食宜慢以免呛咳,昏迷、吞咽困难者视病情给予鼻饲;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给予缓泻剂;瘫痪肢体保持功能位,定时进行肢体按摩,被动运动,鼓励尽早主动运动,预防肌肉萎缩及肢体痉挛畸形。治疗组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具体内容如下。
1.2.1 心理护理干预 有研究显示,在完成康复计划的全过程中始终贯彻心理护理,可明显缓解抑郁症状,患者积极配合各种治疗,其 Brunstru 及ADL均有效改善[2]。采用个性化的心理护理,因人而异地进行疏导,耐心倾听患者的感受,用解答、安慰、支持、帮助、暗示、听音乐等方法稳定患者的不良情绪。
1.2.2 肢体功能锻炼 患者采取患侧卧位、健侧卧位以及仰卧位交替的方法,每 2 h更换 1 次体位,把患侧卧位的肢体摆放好,以防压疮,训练主要包括6个阶段:①床上坐起及床边平衡训练;②床上主动或被动活动肢体;③站立位平衡训练;④ 坐位、站立交替训练;⑤上下楼梯训练;⑥平地步行训练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训练。
1.2.3 肢体按摩 肢体按摩顺序应由近心端到远心端,以促进肢体功能恢复;由远心端到近心端,以促进血液循环。按摩应缓慢进行,对瘫痪肌予以按摩揉捏,对拮抗肌予以轻柔推摩,使其放松,2次/d,20 min/次。推拿手法要轻柔、缓慢、有节奏,不要使用刺激性强的技术手法,对肌张力高的肌肉群(如上肢屈肌)要舒缓的按摩,放松肌肉;如上肢伸肌张力低,可以采用按摩揉捏治疗,同时配合针刺以提高治疗效果。
1.3 疗效评定标准
两组患者均于护理前和护理后5周,使用 Fugl-Meyer评分法评定神经运动功能[3],共包括上肢10大项(33小项),下肢7大项(17小项)。上肢评价包括有无反射活动、屈伸肌协同运动、伴有协同运动的活动、脱离协同运动的活动、腕稳定性、协调能力与速度等运动方式;下肢包括有无反射活动、屈伸肌协同运动、伴协同运动的活动、脱离协同运动的活动、反射亢进、协调能力和速度,每项分数为0~2分,计算总分数。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定使用Barthel指数(BI)法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4],包括洗澡、进食、穿衣、大小便控制、转移物体、正常行走和上下楼梯等10项内容,总分100分为正常;生活基本自理,评分60分以上者为良;生活需要帮助,评分40~60分者为中度功能障碍;生活依赖明显,评分20~40分者为重度功能障碍;生活完全依赖,评分20分以下者为完全残疾。Barthel指数40分以上者康复治疗效益最大。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评定,按照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5]进行疗效评定,基本痊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病残程度为0级;显著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0%,病残程度为1~3级;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无变化: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7%左右;恶化:功能缺损评分减少或增多18%以上。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ASS 17.0统计学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ADL及Fuel-Meyer评分的比较
5周康复训练后,治疗组的生活能力及 Fuel- Meyer 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2两组治疗效果的比较endprint
两组治疗后病情均无恶化,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3 讨论
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可以预防或控制继发性障碍的发生和发展,尽早进行改善功能的训练,使肌力和关节活动度得到恢复,有利于患者早期康复。脑卒中偏瘫的产生属于脑引起的半身不遂,是由于神经中枢对运动神经元失去控制,导致运动产生障碍。脑卒中的康复护理是根据神经系统的可塑性和功能重组原理进行,运动功能再训练是中枢神经康复的关键[6]。本研究显示,在病情许可的情况下采用康复护理锻炼,可取得满意疗效,治疗后两组的日常生活能力和肢体运动功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提示对脑卒中患者进行被动训练及主动训练,可有效防止其肌肉萎缩、关节僵硬和神经衰退,促进肢体功能的早期恢复[7]。脑卒中伴有肢体障碍应早期干预,在专科护理常规的基础上,通过早期心理安慰发挥患者的主观能动性,消除心理障碍;通过参加各种功能锻炼,改善或增强患者的自信心,使患者逐渐实现自我保健,建立良好的肢体恢复功能,逐步实现独立生活的目标,从而改善生活质量[8]。在康复治疗期间实施早期被动和主动运动、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可使患者的神经功能残疾程度显著降低,对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能够达到康复或使残疾程度减轻的效果[9-10]。
[参考文献]
[1] 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
[2] 伍丽珊,罗爱华,潘翠环,等.心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康复的影响[J].中国康复,2006, 21(2):125-126.
[3] 王玉龙.康复评定技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331-334.
[4] 周士枋,范振华,励建安,等.实用康复医学[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8:507-511.
[5] 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 29(6):381-383.
[6] 杨小飞.117例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的护理体会[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3,11(5):169.
[7] 黄亚萍.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5):116-117,120.
[8] 周菊珍.早期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康复的影响[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06,6(1):67-68.
[9] 江尚群.早期护理干预对中风患者康复的影响[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2,10(10):376-377.
[10] 潘贤妃,方志红.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神经、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3, 51(13):105-107.
(收稿日期:2014-07-29 本文编辑:祁海文)endprint
两组治疗后病情均无恶化,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3 讨论
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可以预防或控制继发性障碍的发生和发展,尽早进行改善功能的训练,使肌力和关节活动度得到恢复,有利于患者早期康复。脑卒中偏瘫的产生属于脑引起的半身不遂,是由于神经中枢对运动神经元失去控制,导致运动产生障碍。脑卒中的康复护理是根据神经系统的可塑性和功能重组原理进行,运动功能再训练是中枢神经康复的关键[6]。本研究显示,在病情许可的情况下采用康复护理锻炼,可取得满意疗效,治疗后两组的日常生活能力和肢体运动功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提示对脑卒中患者进行被动训练及主动训练,可有效防止其肌肉萎缩、关节僵硬和神经衰退,促进肢体功能的早期恢复[7]。脑卒中伴有肢体障碍应早期干预,在专科护理常规的基础上,通过早期心理安慰发挥患者的主观能动性,消除心理障碍;通过参加各种功能锻炼,改善或增强患者的自信心,使患者逐渐实现自我保健,建立良好的肢体恢复功能,逐步实现独立生活的目标,从而改善生活质量[8]。在康复治疗期间实施早期被动和主动运动、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可使患者的神经功能残疾程度显著降低,对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能够达到康复或使残疾程度减轻的效果[9-10]。
[参考文献]
[1] 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
[2] 伍丽珊,罗爱华,潘翠环,等.心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康复的影响[J].中国康复,2006, 21(2):125-126.
[3] 王玉龙.康复评定技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331-334.
[4] 周士枋,范振华,励建安,等.实用康复医学[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8:507-511.
[5] 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 29(6):381-383.
[6] 杨小飞.117例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的护理体会[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3,11(5):169.
[7] 黄亚萍.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5):116-117,120.
[8] 周菊珍.早期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康复的影响[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06,6(1):67-68.
[9] 江尚群.早期护理干预对中风患者康复的影响[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2,10(10):376-377.
[10] 潘贤妃,方志红.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神经、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3, 51(13):105-107.
(收稿日期:2014-07-29 本文编辑:祁海文)endprint
两组治疗后病情均无恶化,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3 讨论
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可以预防或控制继发性障碍的发生和发展,尽早进行改善功能的训练,使肌力和关节活动度得到恢复,有利于患者早期康复。脑卒中偏瘫的产生属于脑引起的半身不遂,是由于神经中枢对运动神经元失去控制,导致运动产生障碍。脑卒中的康复护理是根据神经系统的可塑性和功能重组原理进行,运动功能再训练是中枢神经康复的关键[6]。本研究显示,在病情许可的情况下采用康复护理锻炼,可取得满意疗效,治疗后两组的日常生活能力和肢体运动功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提示对脑卒中患者进行被动训练及主动训练,可有效防止其肌肉萎缩、关节僵硬和神经衰退,促进肢体功能的早期恢复[7]。脑卒中伴有肢体障碍应早期干预,在专科护理常规的基础上,通过早期心理安慰发挥患者的主观能动性,消除心理障碍;通过参加各种功能锻炼,改善或增强患者的自信心,使患者逐渐实现自我保健,建立良好的肢体恢复功能,逐步实现独立生活的目标,从而改善生活质量[8]。在康复治疗期间实施早期被动和主动运动、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可使患者的神经功能残疾程度显著降低,对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能够达到康复或使残疾程度减轻的效果[9-10]。
[参考文献]
[1] 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
[2] 伍丽珊,罗爱华,潘翠环,等.心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康复的影响[J].中国康复,2006, 21(2):125-126.
[3] 王玉龙.康复评定技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331-334.
[4] 周士枋,范振华,励建安,等.实用康复医学[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8:507-511.
[5] 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 29(6):381-383.
[6] 杨小飞.117例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的护理体会[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3,11(5):169.
[7] 黄亚萍.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5):116-117,120.
[8] 周菊珍.早期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康复的影响[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06,6(1):67-68.
[9] 江尚群.早期护理干预对中风患者康复的影响[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2,10(10):376-377.
[10] 潘贤妃,方志红.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神经、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3, 51(13):105-107.
(收稿日期:2014-07-29 本文编辑:祁海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