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桐林
高中化学新课标对化学学习提出了新的要求,强调培养学生的学习品质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注重创设学习的情景,激发探究欲望,有计划地、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学习科学方法、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和养成科学态度。
高中化学 学习品质学习习惯苏霍姆林斯基说:“教会学生善于思考是学校的首要任务,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孔子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宋代学者程颐也很强调学和思的结合,他说:“为学之道,必本于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之。”这就启发我们:积极引导学生通过多问、多见、多识、多听等获得感性知识,然后经过思维加以分析整理、引申归纳、对比推论,提高到理性认识的高度,是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升思维品质的有效途径。
一、以人为本,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许多科学家的研究证明:“人的大脑就像一个沉睡的巨人,它比世界上最强大的电脑还要强几千倍”。因此,教师要以人为本,相信学生的潜能,相信学生能够独立学习,自主学习,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很大的可塑性,是不断变化发展与进步的个体。“搬运工与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他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掘成的”(马克思)。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实施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做到尖子生吃饱,中等生、后进生吃好,使全体学生自主参与,激励竞争,形成一个“兵教兵,兵教官,官教兵”,全班学生共同提高的统一整体。如我在每一节教学时,都预先准备一份学案,学案中所涉及的问题有深有浅,首先让学生预习教材,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学案中的题目。这使优等、中等、后进的学生都各有所得。
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
创设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自主性的学习品质的基础。新世纪呼唤着新型的师生关系,这种关系要求教师的权威从此不再建于学生的被动与无知的基础上,而是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从而发展思维。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只有在师生积极的相互作用中,才能产生作为一个完整现象的教学过程”(著名教育家巴班斯基)。教师在课堂中始终要以学生为主体,甘愿做人梯,做幕后“导演”,把学生推向化学教学的舞台。
三、善于运用言行表情,鼓励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学生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体意识的形成和主体参与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中善于运用言行表情,一个善意的眼神,一句赞许的话语,一番精彩的开场白,都能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获得终身受用的化学基础能力和创造才能。如在讲授《化学选修1》“合金”时,我便脸带疑惑,很谦虚地向学生“讨教”:“刚刚老师碰到了一个问题,怎么解释都觉得不够全面,想请同学们讨论一下,帮老师一起解释。”然后,提出合金是混合物,但却为什么有一定的熔点。同学们众说纷纭,最后在共同讨论中真正理解了“合金”的含义。这样不但让学生学到了化学知识,也提高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另外,在平时的课堂中,笔者还时常用赞许的话语鼓励学生,增进与学生的感情,使每位学生时刻感觉到自己是课堂中的主人。
四、课堂中设计多种参与方式,培养严谨的科学学习习惯
我在课堂中十分注重学生的自主参与,通过独立学习、小组讨论、集体评议、师生交流等多种教学手段,使自己发挥组织者、指导者的作用,多让学生各抒己见,多听学生意见,与学生配合,达成思维共振与感情共鸣,努力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组织学生讨论、交流、探究。为了开阔学生的思路,进一步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他们自我获取知识,我常组织学生广泛地讨论,激发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在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推理、概括中自行得出结论。
五、化学计算与学生思维品质培养相结合
化学计算是从量的关系的方面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它既是化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方法。既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又是中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我们在素质教育的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化学计算是可以发挥它的最大的素质教育功能。
第一,对化学计算问题的分析与理解有利于培养思维的敏捷性、深刻性。化学计算一般与一定的问题情境相结合。在教学中,教师让学生置身于丰富多彩、复杂多变的问题情境中,引导学生思考化学问题,可有效地培养学生思维的主动性、敏锐性。在对问题情境全面感知的基础上,用批判性的眼光对题中的各种信息加以充分的分析、比较,找到其中有用的条件,舍弃其他的隐蔽条件,这些都是很好的培养思维的素材。
第二,化学计算原理的分析有利于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化学计算本身包含了丰富的化学方法与原理。学生只有对方法、原理的形成过程有深入的理解,并在理解中仔细体验这一方法、原理得以产生的基础以及与其他方法、原理的相互联系(如数学原理、方法),才能有效解决化学计算问题。
第三,解题方法的选择与确定有利于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创造性。由于题目的综合性强,涉及的知识点多,因此由已知到未知往往有多种转化方式与途径。故解题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不同的侧面、不同的方式进行剖析求解,还要比较不同解法,找出最佳方案。通过一题多解,发展思维的流畅性;通过一题简解,发展思维的变通性:通过一题优解,发展思维的独特性。
第四,对解题过程的反思与评价有利于思维的深刻性、批判性。题目解完了,最好是回顾一下,回顾是获得问题答案之后对解题过程的全面反思以及对问题答案的检查评价。回顾环节,以其丰富的内涵,成为提高解题水平和培养学生思维批判性的重要途径。诸如,学生对得出的答案从不同的角度反复质疑、全面检查,确保它的合理性、自洽性、正确性、全面性;仔细审查解题过程的各个环节,及时总结解题得失,尤其将成功的解题思路向更高层次进行概括,形成新的解题模式:对解题过程和结果加以全面反思与评价,使原有问题进一步完善,并从中发现新的问题等,都可有效地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和深刻性。
通过新课程实施以来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认识到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教学内容的传授,更要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和思维品质的提高。只有这样,才能将学生培养成一个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的人。在培养学生思维品质得到发展的同时,我们教师也要与学生共同发展。科学方法本身就是现代科学教育的目标之一,这正如体育的技巧本身也是体育运动的重要目标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