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吉福 陈海涛
摘 要:近些年来,随着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的玉米种子育种面积逐年扩大。据农业部有关部门统计,2013年全国玉米种植面积5亿亩,用种量大约11亿公斤,而2013年的供种量为21亿公斤,为了适应育种面积逐年扩大、种子安全储存的需要,果穗种子干燥逐渐向自动化、大型化发展。根据近些年大型果穗干燥设备的使用情况,我们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做了新技术的部分应用。
关键词:干燥仓;电动门;上料装置;推拉门
玉米果穗种子干燥的基本构成包括:热源、送风系统、干燥仓、输送系统、温度和电气控制系统。下面就新技术在几个部分的应用分别做一介绍。
1 送风系统
在保证干燥的最佳风量比的基础上选择最低的、合理的风机配置,既节省电量,又降低投资成本和使用成本。
传统送风方式有二种:
一种是把自然风吹入热风炉的换热器,温升至43℃后送入干燥仓进行通风干燥。(如图1)
图1
另一种是把自然风吸入热风炉的换热器,温升至43℃后送入干燥仓进行通风干燥。(如图2)
图2
以上两种方式都有明显的技术弱点:
一是换热效率极低。通常换热器出口风温在150℃左右其效率最高,达70%,而种子干燥热风温度必须≤43℃,因此,这种直接吹出或吸入43℃热风的方式效率低。
二是不易控温。种子干燥对通风温度要求极高,瞬间高温极易损伤种子发芽能力,而上述方式的热风温度只能通过司炉操作(如不断调整煤层厚度、开启燃煤炉的炉门或风门)来人为控制,既不精确又有很长的调温延时,极易烘伤种子。
三是消耗功率大。配置的风机必须是大功率,投资和使用成本高。
采用二段式送风及控温方式可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其工作方式是:(如图3)
一段送风入换热器升温至150℃左右,与二段送风混合至43℃,送入干燥仓干燥种子。其中一段送风采用变频器控制,在保证温升(150℃)的条件下,通过变频调整风量,保证和二段送入的自然风混合后风温恒定在43℃。控制一段送风的变频器是和干燥仓内的测温仪表联锁并自动调频的。需要说明的是,联锁变频的可以是一段送风也可以是二段送风,这需根据使用地的环境温度经测算而定。一般而言,一段送风和二段送风的风量大小是不一致的,控制容量小一点风机就可满足控温要求。
二段式送风及控温方式的创新点是:(1)保证换热器出口风温150℃左右,提高热效率;(2)实现了变频控温,干燥热风可精确自动控制,避免人为操作烘坏种子的风险。(3)与传统配置相比风机总功率可降低20-30%。
2 干燥仓配置
玉米种子果穗干燥在国内外已应用多年,均采用房仓斜床通风干燥,传统方式下,风道结构形式为二层风道,如图4。
图4
圖4是干燥仓断面图,在大型果穗干燥中,热风道长度可达百米左右。其工艺缺陷:(1)是风道长度方向通风不均;(2)只能串联干燥,每个干燥仓不能单独作业;(3)这种结构在干燥作业期间(每批48-96小时),需频繁开闭风门,而内风道风门的数量又多达200个左右,在封闭的内风道开闭风门工作量大,而且还需停止送风或卸掉热风,浪费能源不说,还容易产生误操作,有一定的风险。
2.1 玉米种子(穗)三层风道通风干燥专利技术
采用三层风道,增加外(下)通风门。(如图5)
首先,热风经中间风道过渡配风后进入三层上风道,主要通过静压进入干燥仓,干燥更均匀。其次,既可实现1#仓和2#仓的串联干燥,又可实现并联(单独)干燥,尤其适应高含水率玉米种子果穗的干燥。三层式风道在国内外同类设备中为首次发明。
2.2 玉米种子(穗)干燥的风门电动控制专利技术
采用自动控制电动风门的开闭,不但能远程自动控制风门,代替人工操作,且全部送风门的开闭状态均可在远程中心控制室自动显示,也可和水份测量联锁,进而实现自动控制。(如图6)
图6
3 上料输送设备
采用大波纹挡边输送机,与普通的皮带输送机相比具有以下特点:(1)上料时间短,节省相对干燥时间。(2)占地面积小,节省设备场地使用空间。
4 上料果穗初清装置
国内种业收购玉米果穗物料时各种杂质比较多,通过对玉米果穗的初清,能够增强干燥仓内果穗通风效果,提高了干燥的均匀度,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同时也提高了脱粒的效率。
5 果穗干燥间内跌落装置
跌落装置的应用,既降低了果穗的破碎率,保证干燥均匀度;又使果穗可自动平铺在种床筛面上,减少了人工辅助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干燥效率。
6 出入料门控制装置
出料门及下排风门采用气动式推杆开关;入料门采用滑轮推拉式开关,改变了以往门上加配重装置和人工翻转入料门的方式,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既安全可靠,又经济适用。
7 结束语
通过对国内外大型果穗干燥设备的探索与研究,笔者已经完成了1500吨/批果穗干燥成套设备的设计,并已经在内蒙古真金种业有限公司投入使用。经过实际使用,证明该成套设备设计先进、工艺合理、操作方便,得到用户的一致好评,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曹崇文.农产品干燥机理、工艺与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1998.
[2]王成芝.谷物干燥原理与谷物干燥机设计[M].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1996.
[3]曹世富,吴春生,孙鹏.大型果穗干燥室的参数确定[J].哈尔滨:农机化研究,2006(8):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