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查晓鸣 杨剑
徒步(Hiking、Trekking)是一种空间移动的手段和途径。徒步是对所有通过走路进行位移的活动的总称,说法有散步、竞走、漫步、行走等。徒步行为的发生是出于徒步者的主观愿望。徒步者有进行此类运动的渴望,是一种主动性的步行和休闲运动方式。徒步是指有目的的在农村、郊区、城市或山野间进行中长距离的户外运动走路锻炼,徒步分为城市徒步与自然徒步。徒步运动不仅仅是简单的从一点到另外一点,而更多是为了体验环境,享受徒步过程的乐趣。[1]这种自然体验不但对身体和心灵的健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同时也改变着景观的结构。
城市徒步是指活动范围在城市内部相关空间的徒步运动。与城市徒步相对 应的是自然徒步。城市徒步的特点是徒步环境包括城市自然环境和城市人文环 境两种,主要是为了放松自我,缓解工作学习生活压力。城市徒步一种是有明确目标地点的徒步,一种是旅游或者观光性的徒步。
城市徒步空间是指城市徒步过程中所占用的城市空间。由于城市徒步运动本 身对空间的必然要求较低,基本上随时随地都可能发生,城市中的徒步空间是一个很模糊与复杂的空间系统。(见图1)城市徒步空间首先是隶属于城市内部的空间;符合全部或大 部分这些特点的城市休闲空间;既然徒步作为步行方式的一种,城市徒步空间也就属于城市步行空间的范畴,已存的空间模式包括步行街、人行道等。
图1 城市徒步空间定位
城市徒步空间可以根据空间类型分为三种:一是人文空间,此类空间徒步者 在徒步过程中主要体验内容为人文特色。如老建筑街区、历史遗迹、传统文化等,给人一种人文的氛围;二是自然风景空间,主要体验内容为自然环境。如森林公园、河畔湿地、林荫步道等,可给人们回归自然的体验。三是将这两种空间结合,在自然中穿插人文要素形成混合空间。[2]如在自然公园里加入雕塑等,或利用自然空间的建设将人文空间纳入到城市徒步空间中,实现人文与自然的双重体验 。
城市徒步空间必须融入到现存的城市公共空间中形成共享。城市徒步空间在组成上包括关键点、徒步线、活动面三个基本要素。城市徒步空间基本模式包括:线状模式(一点一线模式;两点一线模式;多点一线模式;多点多线模式);环状模式(单环模式;嵌套模式);网状模式。
城市徒步空间规划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的原则:
(1)整体(系统)性原则
徒步空间系统的整体性体现在系统设计的各个方面,从徒步空间形态的整合,到徒步交通的系统组织,再到徒步环境的整体设计。徒步空间系统本身也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系统,不能局限于局部的空间节点设计,而要综合各方面的关系,提高步行空间系统的总体效果;[3]
(2)复合性(多样化)原则
徒步空间系统的复合性是指赋予徒步空间多样化的功能,来满足人们不同的活动可能性,创造一种可以承载多种活动行为的徒步空间。徒步空间的功能复合实现了空间资源的共享,不同行为目的的人通过使用空间的共享,会增加人们相互接触的机会,并使不同的活动能够相互启迪,最终促使更多更富魅力的活动发生;
(3)人性化原则
影响集散广场利用的城市、区域、场地三个层面因素。进行环境与人的逻辑 推导,从整体设计到单元设计均提出了人性化的设计方式。城市徒步空间设计进行规划的三个方面:人的生理与安全的要求、人的行为与心理的要求、人的文化与审美的要求。人们在步行空间系统中的大部分活动,都特别依赖于空间环境的质量。徒步空间系统在满足了基本的交通需求之后,它的空间环境舒适性就成为了更高并且更具人性化的要求;
(4)生态可持续原则
自然生态主义主张把一系列公园联系起来构成有机体深入城市,形成公园网络体系与生态廊道,建造人与动植物共生的人造生态系统。城市徒步空间系统趋于多元化、网络化与生态合理化。生态包含了社会、自然、经济、人文、持续发展的含义,是人与自然共生、共存、共荣的复合人工自然生态系统;
(5)易达易行
易达是指城市徒步空间距离人们平时活动的区域较,将城市徒步空间散布 到人们的日常活动空间中。便利人们随时进行徒步运动,提高了活动本身的参与 性,激发人们的徒步热情。易行是说徒步运动的展开较易与徒步空间的离开较易。徒步运动的展开较易是指空间可以满足徒步者对于基本运动空间的需求,可以 使运动发生,而不至于由于人流较大、人行缓慢、车流混杂等情况也能使徒步运 动进行下去;徒步空间离开较易是考虑照顾徒步者的个人差异性。[4]
(6)顺应地形
城市选址为了满足建设的要求,会尽量选择在地势较为平坦的地理环境中。 在野外徒步穿越活动,与优美景色相伴的往往是险恶的地理环境,常选择相对平 缓的路线。所以为了增加城市徒步的乐趣,增强徒步者的体验,情况允许下宜 将地形的变化纳入到徒步线路中,而不是绕过;
(7)环境优美
给人以良好感官享受的空间总是徒步的首选。对于这五种感官与人愉悦性 的关系,只要有一个感觉得到享受,就会使人产生愉悦感。在城市徒步中,为了避免感官的不良刺激,应该避免如下几种常见的干扰因素:噪音、废气、触觉。
(8)空间安全
安全的空间除了可以保护徒步者的生命安全以外,还可以给徒步者以心理 上的安全感,让徒步者专注的进行徒步,以达到更好的效果。在城市徒步中的安全隐患主要是来自机动车方面的,来自大自然的偶发性事件也会造成威胁。所以为城市徒步者保证安全最 主要的是处理好车流与人流的关系。
(9)主题突出
主题突出的作用是让徒步者得到感官上的最大刺激。一次城市徒步运动的 主题常见的可以是露营、放松、健身、旅游等。要求空间在组合时考虑空间的风格,不能随意的进行空间的拼贴;[5]
(10)区间连贯
城市徒步作为一项运动,徒步者有着自己行进的节奏。要求徒步行为的连续 性。在城市中容易打断徒步者行进的潜在因素有:交通信号灯、横行的车流、拥挤的人群。徒步空间很难形成一个完全独立的空间,就要采取绕行等措施注意避免交通繁忙区;
(11)线路分段多选
城市中自然环境有限,可以选作终点进行长时间停留的地点并不是很多,所以很多户外俱乐部都有固定的活动终点,对于同一终点的多次徒步,需要从徒步行进路线上改变以保持新鲜感,又可以满足对环境喜好的个体差异。线路分段是指将整条徒步线路划分成不交叠的几小段。一是同一条线路可以满足多个距离的徒步要求;二是可以供徒步爱好者根据个人喜好选择喜欢的路段进行徒步运动。[6]分段设计时还需要注意每一段区间吸引力的设计,需要不断的对行为进行 驱动,多纳入吸引点;
(12)线路方向明确
在城市中进行徒步,由于徒步行进速度的缓慢,视线也易被建筑所阻挡,如果路线过于复杂,会造成徒步者方向感的丧失。经常会出现一种当局者迷的迷失 感,一般人进入陌生环境中,进行两个转弯就会丧失方向感。在进行徒步路线的 组织时,不要将路线选的过于复杂,尤其忌讳连续的拐弯甚至迂回;要有永久性 或临时性的道路指示牌,以帮助徒步者确定方向。
为了将城市徒步空间形成一个系统,应尽多的与各类城市空间进行结合,但 这也并不表示说城市徒步空间会融入到所有类型的城市空间中,与城市空间系统结合的模式有以下几种:
城市公园是指城市中向公众开放的、以游憩为主要功能,有一定的游憩设施 和服务设施, 同时兼有美化景观、防灾减灾等综合作用的绿化用地。公园是城市的肺,公园一直是城市徒步者的首要选择,没有人群扎堆休闲的拥挤,空闲公园更受徒步者喜好。[7]公园的结构包括以自然为主题的园区和以人工要素为主导的园区,城市公园系统徒步空间的规划设计策略:(见表1)
表1 城市公园系统徒步空间的规划设计策略
城市广场是为满足多种城市社会生活需要而建设的,具有一定的主题思想和规模的结点型城市户外公共活动空间。城市徒步者一般不喜欢在开阔的硬质铺装广场进行徒步,由于城市广场空间人气旺盛、识别性强、容量较大等特点决定的。[8]广场不但可以提供较大的空间,还可以起到较好的宣传效果,还可以为城市徒步者提供补给。城市广场系统徒步空间的规划设计策略:(见表2)
绿道反映了人们日益提高的对户外休闲活动的兴趣。城市绿道是较为完美 的城市中的徒步空间。[9]对于生态脆弱区,还需要用乡土植物进行植被隔离保护。
自然廊道或转变为游憩用途的线性开放空间;任何为步行或自行车设立的 自然或景观道;一个连接公园、自然保护区、文化景观或历史遗迹之间及其聚落 的开放空间。并将其划分为五种主要类型:城市河流廊道;休闲绿道,如各种小径和小道;强调生态功能的自然廊道;风景道或历史线路;综合性的绿道和网络 系统。城市绿道系统徒步空间的规划设计策略:(见表3)
表2 城市广场系统徒步空间的规划设计策略
表3 城市绿道系统徒步空间规划设计策略
道路慢行系统主要包括自行车系统和步行系统,旨在分离交通中的机动车, 提倡慢行方式。由于慢行系统在城市空间中可达性极强,慢行系统周边部分区域 环境较好,网络覆盖范围极大,以及城市徒步 空间目前的可建设度,需要借用城市慢行系统来辅助连接各个徒步空间,城市慢行系统是作为一种连接纽带在城市徒步空间中体现的。城市慢行系统徒步空间的规划设计策略:(见表4)
表4 城市慢行系统徒步空间规划设计策略
城市历史文化空间可以提供一个很好的了解当地城市历史的机会,古建筑、古街道会成为徒步旅游者喜爱的空间。为了保护城市的历史文化和重新振兴这些历史街区,普遍的做法是将这些历 史街区发展成为步行街区,形成活的历史。同时城市徒步旅游者的到来会促进街 区的徒步空间发展,形成一个徒步者聚集的场所,而这又吸引了当地徒步者的选择,形成一个良好的循环。城市历史文化系统徒步空间的规划设计策略:(见表5)
表5 城市历史文化系统徒步空间的规划设计策略
城市防灾系统是一类潜在的城市空间,以防灾公园为主。防灾公园平时是居 民娱乐、休闲、健身的场所,在灾害来临时可以立即启动防灾机能,成为城市重 要的灾害隔离带。[10]防灾空间在城市中分散布置,靠近居住社区,方便市民到达, 空间属性为步行空间,多做分布在居住区内的小游园,其互相的连接又可以形成线状的空间,城市防灾系统徒步空间的规划设计策略:(见表6)
表6 城市防灾系统徒步空间的规划设计策略
城市导引系统是指在城市中能明确表示内容、方向、位置、原则等功能的,以图形、文字、符号的形式构成的视觉图像系统。城市徒步空间也需要导引系统, 主要作用有以下几类:指明方向给城市徒步者以方向感;标明空间使用权设置步 行、自行车指示牌,限制机动车进入,满足城市徒步者的安全需求;给城市徒步 者以线路的引导。城市标识系统徒步空间的规划设计策略:(见表7)
表7 城市标识系统徒步空间的规划设计策略
城市徒步空间理论从空间知觉和空间认知分析了人对空间的视觉感知和空间行为趋向:整体性、秩序性、设施完善、美观舒适、分散布置、管理安全,地域性与场所精神。城市徒步的行为特点与空间要求主要是指城市徒步者外显行为的显著特点及为满足这些行为特点需求相对应的空间要求。城市徒步空间规划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
(1)亲切感与空间交往,愉悦性与空间引力;
(2)安全感与空间安全,趋向性与空间舒适;
(3)方向感与空间定位,选择性与线路条件;
(4)期待感与空间趣味,从众性与空间容量;
(5)成就感与空间延续,持续性与空间完整;
(6)新奇感与空间变化,挑战性与空间难度;
(7)认同感与空间文脉,目标性与目标引力;
(8)持续感与空间生态,多样性与共生共荣。
[1](美)凯文·林奇著,方萍,何晓军译.城市意象[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2] 扬·盖尔,拉尔斯·吉姆松,汤羽杨,王兵译.公共空间·公共生活[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3] 扬·盖尔,何人可译.交往与空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4] 李道增,环境行为学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5](日)芦原义信著,尹培桐译.街道的美学[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
[6](加)简·雅各布斯著,金衡山译.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M].译林出版社,2005.
[7] 张爱萍.创意产业园的公共空间设计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2008.
[8] 罗韬.居住社区步行系统分析[D].长沙;湖南大学,2006.
[9] 王建.城市中心商业区步行系统规划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4.
[10] 李敏,谢晓欢.新加坡社区公园的规划与建设[J].中外景观,2009.